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院护士心理授权和工作投入对其离职倾向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11—12月北京市3所中医院31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授权量表、工作投入量表、离职倾向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及护士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结果护士的心理授权评分为21.82±4.95,工作投入评分为27.62±8.85,离职倾向评分为4.81±1.62。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护士心理授权与工作投入呈正相关(r=0.763,P 0.05),与离职倾向呈负相关(r=-0.851,P0.01),工作投入与离职倾向呈负相关(r=-0.791,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职称、月收入和每月夜班数均是护士离职倾向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护士离职倾向受婚姻状况、职称、平均月收入和每月夜班数等因素影响;医院管理者可通过控制个人夜班次数、改变薪酬奖励制度等方式来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提高其工作投入水平,从而降低离职意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南昌市妇产科医师职业认同与共情疲劳现状,同时分析其相关性,为改善妇产科医师职业认同与共情疲劳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南昌市15所医院妇产科328名医师为调查对象,利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师版职业认同评定量表、中文版共情疲劳量表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比较职业认同与共情疲劳的相关性。结果 318名妇产科医师职业认同平均得分87.53±31.49,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聘用类型、职称、健康状况、工作收入职业认同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情满足平均得分30.04±3.34,职业倦怠平均得分26.92±2.74,二次创伤平均得分23.60±2.31。除学历外,不同性别妇产科医师职业倦怠与二次创作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聘用类型、职称、健康状况、工作收入妇产科医师共情满足、职业倦怠与二次创伤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职业认同与共情满足呈正相关(P0.05),与职业倦怠、二次创伤呈负相关(P0.05)。结论南昌市妇产科医师职业认同与共情疲劳均有待改善,提升职业认同有利于降低共情疲劳,提升工作质量,降低离职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介入手术室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及其与职业倦怠和工作效能感的相关性。方法调查5所三级医院介入手术室护理人员,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以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评估职业倦怠情况,由相应科室护士长评估工作效能感。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工作效能感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状态的因素。结果共调查介入手术室179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1~35岁,平均(27.42±2.26)岁。心理健康状态评分平均为(222.32±23.17)分。不同年龄、学历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工作年限较长、职称较高、职业倦怠评分较低、工作效能感评分较高的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态优于工作年限较短、职称较低、职业倦怠评分较高、工作效能感评分较低的护理人员(P<0.05或P<0.01)。各项心理健康评分与个人成就感、工作效能感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情绪衰竭及情感淡漠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倦怠评分较高(OR=2.171)的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态较差,工作年限较长(OR=0.651)、工作效能感评分较高(OR=0.412)、主管护师及副主任护师(OR=0.623)的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态较好。结论介入手术室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态与工作年限、职称、职业倦怠及工作效能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医师职业倦怠研究成果进行系统评价,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库文献,筛选目标文献26篇,样本总量为12 494人,按照性别、婚姻、职称和科室4个特征分组进行Meta分析,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婚姻、职称的医师在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这两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P<0.05),在低成就感这一维度上,性别、婚姻、职称和科室4个特征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师职业倦怠群体内差异不受研究年代变化、地域的影响,但研究工具造成的差异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山东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农村幽门螺杆菌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为了解山东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农村成人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探讨幽门螺杆菌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防制措施。方法从日照和泰安两地选取自然村各随机抽取200人,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山东沿海和内陆两地居民的饮食习惯;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结果山东两地区50~60岁年龄段与20~30岁年龄段、30~40岁年龄段阳性率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50~60岁年龄段与40~50岁年龄段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山东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山东和湖南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随年龄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山东沿海地区感染率比内陆地区感染率高;山东省农村成人感染率比湖南省的高,所以我们应重视幽门螺杆菌的防制工作,老年人更应注意防范,沿海地区应合理饮食,规律饮食,纠正用餐习惯,以减少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层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行职业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对济南市372名基层服务站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其中74.68%有低中度情绪耗竭现象,48.68%有去人性化,31.41%个人成就感处于低水平。单因素分析显示,医护人员在专业、工龄、收入、职称及机构类型方面的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收入、机构类型、职称和工作年限,总贡献率为34.25%。结论: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医护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应对其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调查我国沿海、湖区和内陆地区孕妇水产品摄入情况。方法 2014年5~7月在我国山东威海市(沿海)、湖南岳阳市(湖区)和内蒙古包头市(内陆)三地,募集孕中期[孕(17.0±2.0)周]和孕晚期[孕(39.0±2.0)周]本市常住妇女804名,妇女年龄在18~35周岁,单胎妊娠;排除本次妊娠孕16周后仍剧烈呕吐、有严重心、肝、肾、肺,或严重精神疾患(县级及以上诊断)、对鱼虾贝类等食物过敏者。采用i Pad电子食物频率问卷调查孕妇近1个月内的水产品摄入情况。采用Kruskal-Wallis H和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孕妇水产品摄入量的地区和孕期差异。结果沿海、湖区、内陆地区孕妇总水产品摄入量中位数依次为59.2 g/d、46.7 g/d、16.7 g/d,内陆孕妇总水产品摄入量低于沿海和湖区孕妇(P0.05)。沿海、湖区、内陆地区孕中期妇女总水产品摄入量中位数依次为51.7 g/d、51.7 g/d、16.7 g/d,孕晚期妇女依次为80.8 g/d、42.5 g/d、16.7 g/d,沿海地区孕晚期妇女总水产品摄入量高于孕中期妇女(P0.001),湖区与内陆地区的孕晚期和孕中期妇女总水产品摄入量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多重线性回归显示,除地域因素外,孕妇水产品摄入量还与家庭人均年收入、民族相关(P0.05)。三地孕妇食用的水产品种类不同。沿海地区孕妇最常食用的前三种水产品依次为蛤蜊、对虾、皮皮虾,湖区为鲫鱼、小龙虾、鳝鱼,内陆为鲤鱼、鲫鱼、虾皮;三地孕妇食用水产品的种类数量也不同(P0.05),沿海地区中位数为10种,湖区为7种,内陆为5种。结论沿海和湖区孕妇总水产品摄入量均在推荐摄入量范围之内(中国一般人群:40.0~75.0 g/d~([1]);美国孕妇和乳母:32.4~48.6 g/d~([2])),但内陆孕妇偏低,提示尤其宜加强对内陆孕妇的膳食指导与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济南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普适量表(MBI-GS)和王作家庭冲突问卷.结果:样本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情感衰竭和个人成就感低下问题较为严重;参加工作时间较短,职称低,月收入较少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职业倦怠问题更为严重;工作家庭冲突越高,职业倦怠问题越严重.结论:要重点关注参加工作时间较短、职称低、月收入较少的人员,提升他们的工作热情;实行人性化管理,减少员工工作家庭冲突有助于降低其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郑州市三级甲等医院门急诊护士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6月,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郑州市6家三级甲等医院共345名门急诊护士作为调查对象, 对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进行调查;使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对门急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郑州市三级甲等医院门急诊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为(194.18±30.53)分。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龄、夜班频率、婚姻状况、子女状况、雇佣方式和家庭平均月收入的门急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 学历、工龄、职称以及夜班频率是门急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β=0.243、0.139、0.163、-0.126, P<0.05)。结论郑州市三级甲等医院门急诊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仍然较低, 且受到学历、工作年限、工作职称以及夜班频率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天津地区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问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350名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病房护士的职业倦怠程度高于门诊;工作职称越高,职业倦怠程度越低;个人月收入越低,职业倦怠程度越高。②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情绪耗竭、去人格化维度与护士工作压力源5个方面存在正相关,低个人成就感与护士工作压力源5个方面呈负相关。③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护士总体工作压力对情绪耗竭、去人格化和低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均具有预测作用;个人月收入和职称对情绪耗竭和低个人成就感2个维度均具有预测作用;工作类型对情绪耗竭、来自专业及工作的压力对去人格化均具有预测作用。结论不同的工作压力源和个人背景对护士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儿内科医生的职业倦怠水平、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方法本文采用M 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13名儿内科医生开展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关系研究。结果该医生群体职业倦怠状况整体并不严重,但仍普遍存在,且情感衰竭最为严重。本院医生的成就感高于进修医生(P<0.05);男医生情感衰竭高于女医生(P<0.01),女医生则更有成就感(P<0.01);中级职称医生职业倦怠整体水平最高,而高级职称最轻;男医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优于女医生,中级职称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最差。结论医生职业倦怠水平及心理健康状况受隶属关系、性别、职称影响,并且职业倦怠可以用来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赵阳  陈伏生 《中国校医》2021,35(11):816-819
目的 了解天津市宁河区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以期为医疗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天津市宁河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609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调查工具为职业倦怠量表( MBI-GS),包含情感衰竭、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低落三个维度。采用描述性分析、T 检验、方差分析和Logistics回归分析方法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得分为3.006±0.824, 332人存在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率为54.51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单位组间(F=21.059,P<0.001)、性别组间(t=2.171,P=0.030)、学历组间(F=13.849,P=0.001)、职称组间(F=3.420,P=0.017)、工龄组间(F=13.564,P<0.001)、岗位组间(F=13.715,P<0.001)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得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综合医院和中医院相对于公共卫生机构是职业倦怠的保护因素,临床和护理岗相对于药师岗、中级职称相对于高级职称、工龄为6~15年相对于大于26年是职业倦怠的危险因素。结论 天津市宁河区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发生率较高,综合医院和中医院相对于公共卫生卫生机构是职业倦怠的保护因素,临床和护理岗相对于药师岗、中级职称相对于高级职称、工龄为6~15年相对于大于26年是职业倦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江苏省全科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为改善其职业倦怠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3月-4月,采用配额抽样从江苏省各地级市抽取1家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并用自制的全科住培医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问卷对基地内所有全科住培医师进行调查,共计13家基地682名全科住培医师,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轻度职业倦怠检出者占27.3%,中度检出者占21.5%,重度检出者占7.5%;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全科住培医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问卷共有17个题项,隶属于4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9.74%,分别为学科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和职业特征;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科因素(OR=0.113,OR的95%CI:0.080~0.146)、社会因素(OR=0.139,OR的95%CI:0.096~0.182)和个人因素(OR=0.226,OR的95%CI:0.150~0.301)的消极程度越高,职业倦怠的程度越高。结论:全科住培医师职业倦怠检出率较高,学科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是全科住培医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周燕  孙峰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2,33(12):1604-1608
目的:讨论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公立医院人事管理提供借鉴参考。方法:结合职业倦怠量表(MBI-GS),对南通市公立医院176名行政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存在职业倦怠现象比较普遍。职业倦怠程度在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编制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性,在不同职位上存在显著差异性,且普通员工的职业倦怠程度更高。分析得出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应从社会、公立医院、个人三个维度采取积极措施,完善工作动力机制,缓解职业倦怠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倦怠与职业紧张的关系及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辽宁省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应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夜班、每周工作时间、护患关系均对护士的职业倦怠有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付出-回报与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维度以及消极怠慢维度呈密切相关(P<0.001),且紧张程度越高,对这两个维度的解释力越大。而在个人成就感维度,只有高紧张型护士的得分较低紧张型护士明显降低(P<0.001)。结论职业紧张、年龄、夜班、护患关系是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医院管理人员应根据此结果制定更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以预防或减少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泰安市乡村医生的职业倦怠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使用Maslach职业倦怠普适量表(MBI-GS)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 75.6%的乡村医生存在职业倦怠现象;乡村医生在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处于重度倦怠的比例分别为34.8%、38.3%和35.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从医年限和家庭年收入是乡村医生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泰安市乡村医生存在职业倦怠的比例较高,应采取以增收入、促发展为主的手段,预防和控制职业倦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重庆市高校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现状,为高校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降低医护人员职业倦怠以及提高医疗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重庆市672名高校医护人员进行调查,数据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结果医护人员在职业倦怠3个维度情感耗竭、情感疏远、个人成就感降低得分分别为(15.43±7.13)分,(15.80±8.21)分,(35.59±9.39)分,职业、性别、职称、工作年限在职业倦怠3个维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市高校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程度轻,职业、性别、职称、工作年限对职业倦怠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杨瑞  李建民  王宇龙  李红梅  薛承景 《职业与健康》2023,(9):1182-1186+1191
目的 了解临床一线护士心理弹性、心理健康和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心理弹性在心理健康和职业倦怠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0年4—7月通过方便抽样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心理弹性问卷、心理健康问卷和职业倦怠量表对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358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护士心理弹性得分为(62.16±15.52)分,心理健康得分为(14.55±3.60)分,职业倦怠总分为(50.32±10.89)分;不同婚育状况、护理执业态度的临床护士职业倦怠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学历、对护理工作的态度、月收入的护士心理健康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工龄、月收入、职称的护士心理弹性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士心理健康总分与职业倦怠总分呈负相关(r=-0.530,P<0.05);心理弹性总分与职业倦怠总分呈负相关(r=-0.556,P<0.05);心理弹性、心理健康及护士婚姻状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态度可解释职业倦怠变异的45.3%。结论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358名临床护士心理弹性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医院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认识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产生的规律和特点,以便针对影响因素开展有效干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034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马斯勒职业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MBI-HSS)和自制个人情况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别有83.49%和71.60%的医务人员有一定程度的情绪衰竭和情感淡漠,95.07%的医务人员的个人成就感低;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从事专业类别、学历、职称、日工作时间等人口学特征的医务人员在职业倦怠不同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肿瘤专科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不容乐观,应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缓解其职业倦怠状况。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普通人群发汞和指甲汞含量现状,探讨人体汞蓄积的影响因素,于2015年3—12月以本校在校大学生生源地普通人群为调查对象,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HydraⅡC测汞仪对研究人群发汞和指甲汞含量进行了测定,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普通人群发汞和指甲汞含量水平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风险评价。研究人群发汞含量明显高于指甲汞含量,二者平均含量分别为(0.197±0.191)μg/g,(0.093±0.040)μg/g。头发和指甲汞含量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存在良好的正相关性(r=0.365,P0.01),20~40岁人群头发、指甲汞含量较高;发汞、指甲汞含量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每天使用美白产品的次数、周食鱼次数、年染发次数的增加,头发汞含量显著升高(P0.05);指甲汞含量则与周食鱼次数、年染发次数则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沿海地区人群发汞和指甲汞含量明显高于内陆地区(P0.001),沿海地区居民头发汞暴露健康风险较高,本次调查地区人群发汞含量均未超出1μg/g,提示不同生活习惯对人体发汞和指甲汞含量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