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分析电针结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以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电针组给予单纯电针治疗,联合组给予电针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药物组给予西酞普兰治疗,观察对比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组和电针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电针联合药物治疗抑郁症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性关节炎联合药物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联合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体会以探讨RA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非甾体抗炎药(NSAID)(1种) 慢作用抗风湿药(甲氨蝶呤 柳氮磺胺吡啶 雷公藤)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抗生素联合药物治疗RA。2例患者在接受上述药物基础上,联合使用云克治疗。结果总有效率100%,效果满意。结论上述药物联合治疗RA,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大多较轻。  相似文献   

3.
袁平 《当代医学》2014,(29):40-41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疏导联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0)。观察组给予心理疏导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心理疏导联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优于单独使用药物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抗反流药物西咪替丁联合莫沙必利对支气管哮喘伴胃食管反流患者哮喘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伴胃食管反流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哮喘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抗反流药物西咪替丁联合莫沙必利,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哮喘症状。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胃食管反流症状控制效果更好,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PEF、FEV1测定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伴胃食管反流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西咪替丁联合莫沙必利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更好地减轻患者的哮喘症状,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产妇产后出血最常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而催产素是一种常用的增强子宫收缩乏力药物,单独使用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与米索前列醇联合使用具有较好效果。本文探讨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剖宫产术产妇200例,年龄22~37岁,孕周37~41周,其中初产妇150例,经产妇50例,所有产妇都是单胎,无妊娠合并症  相似文献   

6.
针刀松解并药物注射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联合药物注射等方法治疗颈椎病的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0.8%,颈型颈椎病治疗效果最好。结论针刀松解联合药物注射五步法疗效较好,并且安全简便,疗效短,可在基层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46例,按照入院顺序,依循随机分配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地塞米松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患者的脑脊液指标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8.26%;观察组患者的脑脊液指标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更佳确切,且患者恢复情况较好,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及效果,为临床提供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A组46例给予国产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B组44例给予进口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和降糖费用,采用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分析法(CEA)进行分析。结果:2组给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相近,但进口药物组使用的费用比国产组明显升高。结论:国产药物组比进口药物组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比,是一种经济有效的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抗栓药物联合他汀药物治疗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68例,用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共计34例,对观察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共计34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颈动脉斑块的面积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例数为33例,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例数为28例,总有效率为82.3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斑块面积均得到明显改善,并且观察组的改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抗栓药物联合他汀药物治疗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效果较好,并且对患者的神经损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了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40例,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药物治疗和口服药物治疗。结果研究发现,奋乃静、佳静安定(阿普唑仑)、谷维素这三种药物联合使用,再加上刺五加注射液的静脉滴注,其疗效较好,不良反应率较低。结论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应实施药物治疗方法和心理治疗方法,从而才能有效的治疗抑郁症,适合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H型高血压患者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探讨、分析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2017年2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共60例,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有43例(71.67%)取得了显效,14例(23.33%)取得了有效,3例(5%)无效,总有效率为95%(57/60)。结论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对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充分发挥药物的协同降压作用,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安全稳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谢湘平 《吉林医学》2010,31(3):361-362
目前并没有很好清除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单独使用某种药物效果并不很见效,若要清除病毒就必须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需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鉴于此,抗HBV治疗研究的方向应转向研究不同药物一起使用的联合治疗的新型抗病毒治疗策略。核苷类药物若联合干扰素的使用可进一步增强患者机体的免疫力,达到稳定持久的抗病毒作用,在抗HBV治疗方面意义深远而重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使用中西医结合药物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理衰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93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2例,为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联合运动治疗的方法,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为83.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药物联合运动疗法能够有效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值得临床推荐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我院最近采用多种抗癌化学药物及中药抗癌方剂联合使用,对5例确诊癌肿病例进行临床治疗观察,其中3例收到近期较好效果。现将治疗观察资料,作如下初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丙戊酸钠联合布洛芬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 对35例用一般方法治疗效果不佳的偏头痛患者,使用丙戊酸钠联合布洛芬治疗.结果 35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丙戊酸钠联合布洛芬治疗偏头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病毒性腹泻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我院于2010年开始大力督导在小儿急性病毒性腹泻的治疗中,运用蒙脱石散联合利巴韦林。通过对我院2009年1月至9月,未倡导在小儿急性病毒性腹泻的治疗中运用蒙脱石散联合利巴韦林的病例78例,与2010年同期已倡导在小儿急性病毒性腹泻的治疗中运用蒙脱石散联合利巴韦林的病例110例之间的对比分析。观察联合用药后,患儿药物平均应用的天数、病程时间、人均药物应用费用、治疗复发率、治疗效果、好转率、患者满意率等情况的变化。由此来探究小儿急性病毒性腹泻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的诊断治疗方法。结果联合用药后,患儿药物平均应用的天数、病程时间、人均药物应用费用、治疗复发率都降低了许多。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好转率、患者满意率等大大提高。结论在小儿急性病毒性腹泻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蒙脱石散联合利巴韦林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周荣珍 《吉林医学》2013,(27):5597-5598
目的:考察秋水仙碱与别嘌醇合用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0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组与B组。A组接受秋水仙碱和别嘌醇的联合给药治疗,B组接受秋水仙碱的单独给药治疗。8周后对两种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其不良反应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秋水仙碱与别嘌醇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优于秋水仙碱的单独使用。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秋水仙碱的单独使用,但整体而言两种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依然较高。结论:秋水仙碱与别嘌醇联合应用对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其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较多的不良反应,临床上应谨慎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工娱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加工娱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疗程8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疗效。结果 8周后联合治疗组的显效率为82.65%,单纯药物治疗组显效率为56.34%,以前组显效率较好,两组的HAMD、SDS量表分均明显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药物治疗联合工娱疗法对抑郁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研究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12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将他们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使用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使用手法复位治疗。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治愈率和总有疗效率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和单纯使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相差无几,特殊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治疗应首选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使用拜阿司匹林及替格瑞洛进行治疗,分析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联合组使用拜阿司匹林及替格瑞洛治疗,常规组单纯使用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56%,与常规组72.73相比明显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实施拜阿司匹林及替格瑞洛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效果较好,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增加,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