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之一,其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而发挥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BLyS的过量表达能引起机体的免疫失衡,进而诱发类风湿性关节炎(RA)等自身免疫疾病。以BLyS及其受体为靶点的生物制剂,在对RA及其动物模型的治疗中已取得良好效果,BLyS拮抗剂有望成为RA治疗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BLyS是肿瘤坏死因子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它含有285个氨基酸,是Ⅱ型跨膜蛋白,其编码区位于染色体13q32-34。BLyS主要由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分泌,其受体仅位于B淋巴细胞膜表面,有BCMA和TACI共两种受体。BLyS的主要作用有保持生发中心B淋巴细胞的增生和延长分泌IgM、IgG的成熟B淋巴细胞的存活,其过度表达可以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骨髓瘤中MAPK信号通路对BLyS表达的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表达及活化情况,探讨MAPK信号通路对MM细胞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表达变化的影响及对MM细胞增殖与存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MAPK信号通路在IFN-γ(MM重要的促生长因子)上调MM细胞BLyS表达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M细胞中蛋白ERK、p-ERK、JNK、p-JNK、p38及p-p38的表达情况;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MAPK信号通路对BLyS表达的影响;应用WST-1法检测靶向JNK的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SP600125对MM细胞增殖与存活的影响.结果 MM细胞株中,除了ERK、JNK及p38的表达外,还有活化蛋白p-JNK的表达;靶向JNK的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SP600125可下调MM细胞BLyS的表达,其激动剂茴香霉素(anisomycin)可上调BLyS的表达;IFN-γ可上调MM细胞BLyS的表达,SP600125可部分抵消IFN-γ对BLyS的上调作用;SP600125可抑制MM细胞的增殖与存活.结论 MM细胞中有JNK/SAPK信号通路的活化;JNK/SAPK信号通路的活化程度与BLyS的表达高低呈正相关;JNK/SAPK信号通路在IFN-γ上调MM细胞BLyS表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BLyS及其受体TACI、BCMA、BAFF R在B淋巴细胞的发育和体液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 :转基因小鼠呈现出严重的SLE症状TACI Fc和BCMA Fc能明显抑制SLE症状的发生 ,BLyS 与A WySnJ小鼠均导致免疫能力大为下降TACI 和BCMA 小鼠对B淋巴细胞的发育影响不大。此外 ,BLyS能够活化T细胞和抑制B系肿瘤细胞的生长。BLyS及其受体的研究有望开辟出一条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BLyS及其受体TACI、BCMA、BAFF—R在B淋巴细胞的发育和体液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转基因小鼠呈现出严重的SLE症状TACI—Fc和BCMA—Fc能明显抑制SLE症状的发生,BLyS-/-与A/WySnJ小鼠均导致免疫能力大为下降TACI-/-和BCMA-/-小鼠对B淋巴细胞的发育影响不大。此外,BLyS能够活化T细胞和抑制B系肿瘤细胞的生长。BLyS及其受体的研究有望开辟出一条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BLyS是肿瘤坏死因子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它含有285个氨基酸,是Ⅱ型跨膜蛋白,其编码区位于染色体13q32-34。BLyS主要由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分泌,其受体仅位于B淋巴细胞膜表面,有BCMA和TACI共两种受体。BLyS的主要作用有:保持生发中心B淋巴细胞的增生和延长分泌IgM、IgG的成熟B淋巴细胞的存活,其过度表达可以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BLyS及其受体TACI、BCMA、BAFF-R在B淋巴细胞的发育和体液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转基因小鼠呈现出严重的SLE症状TACI-Fc和BCMA-Fc能明显抑制SLE症状的发生,BLyS-/-与A/WySnJ小鼠均导致免疫能力大为下降TACI-/-和BCMA-/-小鼠对B淋巴细胞的发育影响不大.此外,BLyS能够活化T细胞和抑制B系肿瘤细胞的生长.BLyS及其受体的研究有望开辟出一条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及其拮抗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是B细胞生长、发育和分化中重要的免疫调控因子,其过度表达可能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发病机制中自身反应性B细胞的产生和自身免疫耐受的失衡。鉴于BlyS具有明显的B细胞趋向性,针对BLyS靶目标研制特异性抗体、相应受体或人可溶性BLyS结合小肽等,通过特异性封闭BLyS的免疫调控信号,拮抗其诱导的T、B淋巴细胞的高度活化和病理性自身抗体的产生,有望开辟一条治疗SLE等自身免疫病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细胞激活因子(BLyS) 及其受体在多发性骨髓瘤(MM)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RFQ-PCR),对19例MM患者和30名健康人血清BLyS含量、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 中BLyS及其受体mRNA 含量进行检测;并比较MM患者血清BLyS含量与外周血BLyS及其受体基因表达水平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浓度、乳酸脱氢酶(LDH)、轻链(kap、lam)的相关性.结果:MM患者血清 BLyS含量[(7.95±4.93) g/L 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70±1.09) g/L,P<0.01 ,并与LDH浓度呈正相关性(r=0.734,P<0.001);97.4% (18/19),84.2% (16/19)的MM患者PBMCs中BLyS、BCMA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并且也与LDH的含量呈正相关;而47.32% (9/19)患者TACI mRNA表达水平降低.结论:MM患者的血清BLyS蛋白浓度和PBMCs中BLyS及其受体基因表达水平有异常改变,说明BLyS及其受体可能参与MM的发病;BLyS及其受体表达水平也许可作为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0.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AC I、BCMA和BAFF-R是BLyS的3个受体,主要分布在B淋巴细胞中。它们首先与其配体BLyS相互作用,然后与细胞内不同的下游接头分子TRAFs结合,激活NF-κB、NF-κB2等下游信号转导途径,从而调节B细胞的存活、增殖、发育和分化。另外,TAC I、BCMA还能与APR IL配体相互作用,促进某些肿瘤细胞的增殖。近来有研究表明,BLyS受体可能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别采用MTT和ATPLiteTM-M发光法分析人B细胞刺激因子对培养的小鼠脾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方法:分离小鼠脾细胞,培养72 h后,MTF和ATP方法测定不同密度脾细胞的增殖,从中选定适当的脾细胞密度分析BLyS活性.然后,检测不同剂量的BLyS对脾细胞的刺激作用.结果:用MTT和ATPLiteTM-M发光法分析发现:BLyS在1、5、10和20 mg/L时,都能明显促进小鼠脾细胞的增殖.结论:MTT法检测.BLyS对小鼠脾细胞的增殖作用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利用这种细胞模型,可以对BLyS拮抗剂进行初步筛选以期获得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治疗剂.  相似文献   

12.
BLyS是肿瘤坏死因子家族的一个新成员 ,它含有 2 85个氨基酸 ,是Ⅱ型跨膜蛋白 ,其编码区位于染色体 13q32 34。BLyS主要由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分泌 ,其受体仅位于B淋巴细胞膜表面 ,有BCMA和TACI共两种受体。BLyS的主要作用有 :保持生发中心B淋巴细胞的增生和延长分泌IgM、IgG的成熟B淋巴细胞的存活 ,其过度表达可以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13.
B/T细胞弱化分子(BTLA)是最近发现的CD28家族共抑制分子,主要表达于B细胞、T细胞和抗原递呈细胞表面。BTLA的配体是TNF超家族成员疱疹病毒进入介质(HVEM)。HVEM-BTLA信号途径对T、B细胞的活化起负调节作用,在调节机体免疫应答,维持自身免疫稳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BTLA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对探寻治疗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反应、变态反应性疾病等的新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通过和隶属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的BCMA、TACI和BAFF-R的结合,在调节外周成熟B淋巴细胞的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异常表达,BAFF和其受体也被认为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5.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LyS是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新成员,由285个氨基酸组成,为Ⅱ型跨膜蛋白。BLyS可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和分泌抗体,在机体的体液免疫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BLyS表达失衡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胶原蛋白诱发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的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17 cells,Th17细胞)分化和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在第1天,SPF级雄性DBA/1小鼠经背部皮下注射鸡源II型胶原蛋白(chick collagen type II,CII)+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致敏;在第21天,经尾根部皮下注射CII+不完全弗氏佐剂(in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IFA)强化免疫;在第28~42天分别灌胃50、100和200 mg·kg-1·d-1黄芩苷。关节炎指数(arthritis index,AI)积分评估关节炎的严重程度;HE染色观察膝关节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β、TNF-α、IgG、IgG2a和IL-17A的水平以及关节组织中IL-17A的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mesenteric lymph nodes,MLN)中CD4+IL-17A+T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检测关节、脾脏和MLN中B淋巴细胞刺激物(B-lymphocyte stimulator,BLyS)的表达。另外,用2μg/L BLyS和20μmol/L黄芩苷处理CD4+T细胞群48 h后,流式细胞术分析CD4+IL-17A+T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L-1β和TNF-α的水平。结果:黄芩苷能剂量依赖性地减轻CIA(P0. 05)。黄芩苷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CIA小鼠血清中IL-1β、TNF-α、IgG、IgG2a和IL-17A水平和关节组织中IL-17A水平,减少脾脏和MLN中Th17细胞的比例,抑制关节、脾脏和MLN中BLyS的表达(P0. 05)。另外,黄芩苷能抑制BLyS诱导的CD4+T细胞群中Th17细胞的分化及IL-1β和TNF-α的分泌(P0. 05)。结论:黄芩苷能通过降低BLyS介导的Th17细胞分化和炎症反应来发挥抗CIA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IFN-γ和IL-6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表达变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PCR、E1.ISA及Western blot方法 分析人MM肿瘤细胞KM3在IFN-γ和IL-6以及相关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作用前后BLJys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lFN-γ和IL-6促进KM3细胞BLyS的表达水平;NF-KB抑制剂能够抑制BLyS的表达水平;NF-KB抑制剂BAY11-7082能够完全下调IFN-γ引起的BLyS表达的上调作用;抑制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活性能够下调BLyS的表达水平.结论 MAPK与NF-KB信号通路参与了Blys的表达调节.  相似文献   

18.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表达在活化的T细胞、B细胞和APC细胞表面。cTLA4通过和B7结合提供T细胞活化的抑制信号,与B7结合可以阻止IL-2的分泌,促进TGF—B分泌,从而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同时对自身免疫耐受,维持机体免疫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因此CTLA-4是近年来研究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BLyS研究进展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是新发现的属于 TNF超家族成员的细胞因子 ,它能刺激 B细胞增殖、分化并分泌Ig G、Ig A和 Ig M等免疫球蛋白 ,在体液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过表达 Bly S的转基因小鼠呈现自身免疫性疾病症状。本文对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及受体的基因和蛋白结构、生物学功能、可能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VLA-4是粘附分子整合素超家族成员,它通过调节细胞与细胞及细胞与基质纤维连接素粘附而参与多种疾病过程,在炎症及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