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9篇
内科学   76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8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检测和分析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UGT1A1*6、UGT1A1*28基因多态性。方法:收集186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标本,采用焦磷酸测序方法对UGT1A1*6、UGT1A1*28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对基因多态性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6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UGT1A1*6基因多态性为野生型G/G占比63.4%、杂合型G/A占比32.8%、突变纯合型AA占比3.8%;UGT1A1*28基因多态性为野生型TA6/TA6占比75.8%、杂合型TA6/TA7占比21.5%、突变纯合型TA7/TA7占比2.7%;UGT1A1*6和*28基因多态性为野生型G/G且TA6/TA6占比48.9%,单点变异型G/G且TA6/TA7占比12.4%、G/A且TA6/TA6占比23.1%,双点变异型G/G且TA7/TA7占比2.2%、G/A且TA6/TA7占比9.1%、A/A且TA6/TA6占比3.8%,三点变异型G/A且TA7/TA7占比0.5%。患者UGT1A1*6与UGT1A1*28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个不同年龄段患者之间,胃癌、结直肠癌、其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之间的UGT1A1*28、UGT1A1*6和*28基因型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伊立替康时,应联合检测UGT1A1*6和UGT1A1*28基因多态性,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肿瘤类型以及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2.
自身免疫性肝炎44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hepatitis,AIH)的免疫学实验诊断特点。方法 观察 44例AIH的临床表现,并分析有关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肝功能各项指标普遍异常,有 38例患者抗核抗体 (antinuclearantibodies,ANA)阳性, 29例抗平滑肌抗体 (smoothmuscleantibodies,SMA)阳性, 22例抗线粒体抗体 (antimitochondrialantibodies,AMA)阳性(其中 1例M2阳性), 2例抗肝肾微粒体(anti liver/kidneymicrosomalantibodies,anti- LKM)- 1抗体阳性, 4例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anti solubleliverantigenantibodies,anti- SLA)阳性。结论 AIH无典型临床症状,患者可以通过自身抗体的检测结合临床表现获得诊断。  相似文献   
3.
血清中高浓度的低密度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子,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比其天然形式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更强。Toll样受体4(TLR4)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粥样斑块组织特别是在脂质丰富、巨噬细胞浸润的部位显著表达和活化。TLR4启动的胞内信号转导最终能激活核因子kappa B(NF—κB),诱导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免疫炎性细胞因子、共刺激分子以及黏附分子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 4,TLR4)在不同人群外周血白细胞的差异表达及其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0例AS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TLR4的表达。结果:TLR4在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有表达,以单核细胞表达为主;HLA-B27阳性和阴性AS患者外周血3种细胞TLR4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但两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结论:TLR4主要表达于外周血单核细胞,但AS患者外周血3种细胞表达均上调,这种上调与HLA-B27阳性与否无关,提示TLR4信号通路的异常与AS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医生对抗线粒体抗体(AMA)检测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259例AMA阳性患者信息,并在临床医生提出AMA检测要求组与未提出检测要求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259例AMA阳性患者中,临床医生提出AMA检测要求的181例(占70%),没有提出AMA检测要求的78例(占30%);确诊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204例(占80%),未确诊PBC的55例(占20%)。临床医生提出AMA检测要求组感染科和消化科送检比例和PBC确诊比例均显著高于未提出AMA检测要求组(P0.01)。在临床医生提出AMA检测要求组中,送检例数由多到少的科室依次为消化科、感染科、肝移植科、风湿免疫科和其他科室;而在临床医生未提出AMA检测要求组中,送检例数由多到少的科室依次为风湿免疫科、肾内科、神经内科、感染科、消化科和其他科室。在临床医生提出AMA检测要求组中,未确诊PBC 18例,未确诊原因包括已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7例,患者不同意肝活检6例,患者失联5例。在临床医生未提出AMA检测要求组中,未确诊PBC 37例,未确诊原因包括实验诊断科未告知临床医生AMA阳性16例,患者不同意肝活检12例,患者失联6例,实验诊断科告知临床医生但后者未安排患者做进一步检查3例。结论消化科和感染科的临床医生对PBC的认识较为深入,较少出现忽视AMA检测的情况;但风湿免疫科、肾内科和神经内科的临床医生对PBC常常忽视AMA的检测,而这些科室AMA阳性并不罕见。  相似文献   
6.
细胞内细胞因子——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身免疫是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自身致敏淋巴细胞的一种现象,其对一定条件下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自稳性调节具重要意义。当自身免疫异常时,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会攻击表达靶抗原的组织或器官,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AID)。至今已有30余种疾病被列为AID,但对AI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主要是各种内外因素打破机体免疫系统的自身耐受,通过自身过度免疫应答引起组织或器官损伤。这些因素可能包括机体内在因素(如遗传背景、自身抗原发生改变等)和外在因素(如发生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超抗原或非特异性T、B细胞多克隆刺激剂作用等)。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AID研究日益深入。特别是近年新技术的应用、新的特异性标志物的发现、发病免疫机理的深入探讨、新的靶分子或位点的寻找都为AID研究带来了新契机,同时也有利于改进和提高AID临床诊断和治疗。对AID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技术和诊断指标进展见参考文献,在此仅重点阐述近几年与AID密切相关的细胞内细胞因子(Intracellular cytokine,ICK)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的褪黑素受体(MR)亚型mt1和其细胞内定位。方法 分离出健康成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应用RT-PCR技术分别检测其亚型mt1的mRNA,阳性产物用自动测序仪测序;同时将所分离的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制成细胞涂片,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t1在淋巴细胞和粒细胞上的分布。结果 RT-PCR产物电泳显示: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均存在mt1阳性条带,片段长度约370bp,测序结果显示扩增产物与GenBank的人mt1受体亚型的基因序列相吻合;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均存在mt1受体蛋白,分布于细胞膜、细胞浆和细胞核,以细胞膜和细胞浆为主。结论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粒细胞中均存在MR的亚型mt1,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粒细胞为褪黑素作用的外周靶器官,提示褪黑素在生理及病理情况下可能对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类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以肝内小胆管进行性、非化脓性炎症为特征的慢性胆汁淤积性疾病,进一步可发展至肝纤维化与肝硬化。PBC病因不明,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女性(男女比例为1:9)。PBC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西方国家患病率较高,约为1.9-15.1/10万,年发病率约为0.39—1.5/10万。近年来国内外报道PBC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本文就该疾病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自身抗体阳性率。方法:分别应有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200例健康人和178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分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及未明原因肝损组)血清中多种自身抗体,分析各组自身抗体出现的阳性率。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炎组可按所出现的自身抗体的类型的不同分为Ⅰ、Ⅱ、Ⅲ型,各型所占比例分别为75%、8.3%、16.7%,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抗线粒体抗体(AMA)100%阳性,其中M2型AMA的阳性率高达95.5%,未明原因肝损患者自身抗体的出现率达80.0%,有20%未出现自身抗体,4.5%患者出现未知自身抗体。结论:大多数自身免疫性肝病伴有特征性自身抗体的出现;注重自身抗体的检测对于明确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和分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运用流行病学理论较全面分析与评价血清CEA和CA19-9对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效率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消化系统272例恶性肿瘤及167例良性疾病患者血清CEA和CA19—9水平,对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优势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单检CEA和CA19-9诊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敏感性分别为34.2%和45.2%,联检49.3%;特异性80.8%和60.5%,联检59.3%;准确性由单检的51.9%(CEA)和51.0%(CA19-9)提高至53.1%(CEA和CA19—9);阳性预测值74.4%和65.1%;阳性似然比1.8和1.1;优势比2.19和1.260结论消化系常见肿瘤中,CEA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最高,胆囊胆管癌和结直肠癌次之;特异性和阳性似然比以胆囊胆管癌最高。CA19-9诊断胆囊胆管癌敏感性最高,胰腺癌次之;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均以胰腺癌最高,并且诊断胰腺癌的优势比大于10。除胃癌及食道癌外,CA19.9敏感性高于CEA,联合检测CEA和CA19-9可提高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但就阳性预测值和阳性似然比而言,单检CEA和CA19.9对某些器官肿瘤的诊断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