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MRI特征在肿瘤术前分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9例(共114个病灶)术前行MRI检查的PNENs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WHO 2010年标准对114个肿瘤进行病理分级,其中G1级69个、G2级38个、G3级7个。分析病灶的主要MRI特征,包括位置、最大径、边界、、强化方式、以及有无囊变、胰管扩张、胰周血管或脏器侵犯和肝转移等。采用χ2检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不同病理分级PNENs的MRI表现进行比较。结果:边界不清、囊变、胰周血管或脏器侵犯、胰管扩张、肝转移、低-低型强化(动脉期及门脉期)等特征在高级别尤其是G3级PNENs中更常见,G1和G2级在强化方式上多表现为持续性高强化。在边界不清楚、最大径≥3cm、胰周血管或脏器侵犯、肝转移和低-低型强化方式这5项特征中具有任意两个以上特征时,鉴别G3级与G1~G2级PNENs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100%和87%。具有边界清楚、最大径≤2cm、无胰周血管/脏器侵犯、无肝转移和高-高型强化方式这5个特征中的四个及以上特征时,鉴别G1级与G2~G3级PNENs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1%和49%。结论:不同病理分级的PNENs的MRI特征有一定差异,MRI检查有助于PNENs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TNBC)3 T磁共振表现和临床病理特征,并与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TNBC和NTNBC患者的MRI表现及病理组织学分型、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用t检验及χ~2检验分析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TNBC与NTNBC在形态、内部强化及病理分级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患者年龄、病灶大小、边缘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有助于诊断TNBC。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分级影像报告对前列腺外周带癌的诊断价值。方法:44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前列腺癌21例,前列腺增生23例,术前行MRI (FS-T2WI、DWI及DCE-MRI)检查;将MRI分级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分析多模态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MRI分级诊断标准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可达100.0%、82.6%、93.2%、87.5%及100.0%;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64。结论:MRI分级诊断标准对前列腺外周带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摘要】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是一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预后多变的异质性肿瘤,从生长非常缓慢到具有高度侵袭性,甚至恶性程度极高。发生于胰腺部位的NENs较罕见,推测其起源于肠嗜铬样细胞。然而,近年来其发病率迅速上升,每年发病率约为1/100000。目前胰腺NENs的分级主要依靠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但是如果在术前就能对pNENs的分级进行评估,则更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本文对目前影像学在pNENs分级评价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动态增强MRI(DCE-MRI)半定量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联合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对子宫内膜样腺癌(EAC)病理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91例EAC患者[年龄32~76岁,平均(53.4±9.3)岁]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3.0T盆腔MRI检查(包括T1WI、T2WI、DWI、DCE)及血清HE4检测。对DCE-MRI及DWI图像分别进行后处理,测量病灶的正性增强积分(PEI)、最大上升斜率(MSI)、达峰时间(TTP)、最大下降斜率(MSD)和ADC值。根据肿瘤分化程度,将EAC分成高级别组(G3)和低级别组(G1~G2),比较两组间各项MRI后处理参数及血清HE4水平,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联合诊断模型,并应用ROC曲线分析各单一有效参数及联合诊断模型对EAC病理分级的诊断效能。结果:ADC、PEI、MSI值及血清HE4水平在高级别组与低级别组EAC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PEI、MSI值及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分辨力MRI在直肠癌TNM分期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60例,术前行MRI检查判断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对比。结果:高分辨力MRI对直肠癌患者T1~2期敏感度为69.2%(9/13),T3及T4期敏感度分别为86.9%(20/23)及95.8%(23/24),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93.3%(42/45),与病理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高分辨力MRI可明确显示直肠癌的位置、大小、周围组织受侵犯情况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在直肠癌TNM分期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平扫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直肠癌患者行MRI平扫及DWI检查,评价肿瘤形态、T分期、淋巴结转移、环周切缘(CRM)状态、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MRI与病理对T分期、N分期及环周切缘受累评估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结果:MRI平扫及DWI能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及形态.MRI平扫结合DWI对28例直肠癌T分期总的诊断符合率为78.57%(22/28),T1~T2期、T3期、T4期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71%、78.57%、92.86%,MRI与病理对T分期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0.656).MRI平扫结合DWI对判断N分期的符合率为71.43% (20/28),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66.67%(6/9),特异度为73.68%(14/19),MRI与病理对N分期的诊断具有中度一致性(Kappa值=0.489).MRI判定CRM状态的总体符合率为85.71% (24/28),敏感度为90.90%(10/11),特异度为82.35%(14/17),阳性预测值为76.92%(10/13),阴性预测值为93.33%(14/15),MRI与病理对环周切缘受累的评估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0.710).MRI矢状面图像能测量18例下段直肠癌肿瘤下缘距肛缘的曲线距离.结论:MRI平扫结合DWI对直肠癌、T分期、环周切缘状态的判断及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的测量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瘤(PT)的MR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27例(28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T患者MRI表现,并与病理学分级结果相对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isher精确检验及Spearman相关分析比较不同病理分级PT病灶的大小、MRI表现异同及其与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的相关性.结果 (1)28个PT病灶中,病理学分级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者分别为4(14.3%)、15(53.6%)和9(32.1%)个.(2)恶性、交界性和良性PT病灶的平均最大径分别为(6.4±3.9)、(5.7±2.2)和(4.8±1.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87.541,P=0.000),其中良性和恶性病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3).(3)与病理学分级对照,在良性、交界性及恶性PT病灶中,T2WI上有低信号分隔者分别为2、13和13个,无低信号分隔者分别为2、2和6个;增强后有裂隙状低信号影者分别为3、3和6个,无裂隙状低信号影者分别为1、12和3个;病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为持续型者分别为2、11和1个,平台型者分别为1、2和3个,廓清型者分别为1、2和5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334、6.765和9.296,P值均<0.05).(4)将BI-RADS 4a作为可疑恶性病灶,MRI检出病变的准确率为96.4%( 27/28),且BI-RADS分级与乳腺PT的恶性程度呈低度相关(r=0.382,P=0.045).结论 乳腺PT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病灶大小及MRI的一些特殊征象与其病理学分级呈低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邢金丽  吴献华  冯峰 《放射学实践》2020,(10):1288-1292
【摘要】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肿瘤分级中应用价值。方法:搜集4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单指数模型及双指数模型DWI检查,其中G1组15例,G2组20例,G3组14例。利用Matlab软件测量所有病例的纯扩散系数(D)值、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值、灌注分数(f)值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析评估各参数值与子宫内膜癌肿瘤分级之间相关性。比较不同病理级别各参数值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ADC值及D值鉴别G3级子宫内膜癌诊断效能。结果:ADC值及D值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之间均呈负相关(r=-0.362及-0.373,P=0.011及0.021)。G1、G2及G3组间D值(F=8.887,P=0.001)及ADC值(F=6.205,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C值及D值在G1与G3、G2与G3之间有显著差异,而在G1与G2之间无显著差异。ADC值及D值鉴别G3级和G1~2级子宫内膜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3及0.806。据最佳诊断切点值,ADC值及D值鉴别诊断G3级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分别为64.29%及92.86%,特异度80.00%及65.7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6.25%及52.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85%及95.80%,诊断准确度分别为75.51%及73.47%。结论:ADC值和D值均有助于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且在鉴别G3级子宫内膜癌中具有相似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癌的磁共振表现及分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MRI表现,评价MRI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2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行MRI检查,按照1998年FIGO修订分期原则将所有病例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采用列联表的x2检验及配对资料的x2检验.结果:子宫内膜癌的癌灶在T2 WI上表现为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信号不均匀且高于肌层,并有不均匀强化.本组显示MRI对子宫内膜癌分期准确率为87%(20/23),对肌层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率为76.9%(10/13).结论:MRI能多方位清晰显示子宫内膜癌瘤灶及侵犯范围,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术前分期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多定量参数对肝细胞肝癌(HCC)微循环状态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行腹部常规MRI及IVIM-DWI检查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病人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6.13±7.45)岁。在肝脏IVIM-DWI中分别测量肿瘤实质区多定量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扩散系数(D)、假扩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PF)]值。对HCC行病理分级,并采用Weidner方法对CD34-微血管密度(CD34-MVD)、α-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进行计数。采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多定量参数与HCC的病理分级及其CD34-MVD、α-SMA的相关性,采用多组间方差分析比较HCC不同病理分级间多定量参数值及病理免疫组化指标的差异。结果ADC、D值与CD34-MVD、α-SMA呈负相关,D^*、PF值分别与CD34-MVD、α-SMA呈正相关。ADC、D值与HCC病理分级呈中度负相关,D^*、PF值与HCC病理分级呈中度正相关,且ADC、D及PF值在不同病理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理级别的增高,ADC、D值逐渐减小,PF值逐渐增大,D*值在不同病理分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4-MVD、α-SMA与HCC病理分级呈强正相关,且在不同病理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IM-DWI的多定量参数可以反映HCC的病理分级及微循环功能状态,为HCC的诊断与治疗评估提供活体检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肿瘤间质比、肿瘤大小及肿瘤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术前行乳腺DWI和增强MRI扫描检查并经病理确诊为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70例女性病人,年龄29~76岁,平均(49.58±6.81)岁。依据病理结果将病灶分为富间质型组和少间质型组,记录每个病灶的间质比并进行病理分级。在增强MRI影像上测量病灶最大直径,计算肿瘤ADC值。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分别比较2组间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级及ADC值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ADC值与肿瘤侵袭、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富间质型组29例,少间质型组41例。2组间肿瘤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少间质型组相比,富间质型组的最大直径更小,而ADC值更大(均P<0.05)。肿瘤最大直径、间质比及分级均与ADC值呈负相关(分别rs=-0.651,rs=-0.636,rs=-0.451,均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ADC值与肿瘤直径、肿瘤间质比和肿瘤分级密切相关,能较好地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MRI表现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乳腺癌患者83例,根据患者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ER、PR表达情况进行分组,分析增强MRI表现与其之间的关系。结果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增强MRI表现中边缘特征、早期强化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3例乳腺癌患者其病理类型分别为浸润性导管癌55例、浸润性小叶癌8例、黏液癌20例;三种病理类型根据分析结果显示:其在边缘特征、早期强化模式、延迟期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等增强MRI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阳性、阴性者根据其增强MRI表现,在边缘特征、内部强化方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阳性、阴性者其增强MRI表现在边缘特征、早期强化模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与增强MRI表现边缘特征、早期强化模式有关;病理类型与边缘特征与强化模式有关;ER阳性与边缘特征与内部强化方式有关、PR阳性与边缘特征、早期强化模式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宫颈癌诊断中CT及磁共振成像(MRI)对不同分期及不同侵犯浸润患者的检出能力。方法将本院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就诊的宫颈癌患者100例纳入,此100例患者均接受CT检查后进行MRI检查,根据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统计2种检查方法不同侵犯浸润情况、不同分期患者的检出情况并相互比较。结果在ⅠA期、ⅠB期、ⅡA期患者的检查中MRI检查检出率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侵犯浸润情况检查中阴道侵犯、淋巴结转移、间质浸润、宫体侵犯检出率均高于CT(P<0.05),组间宫旁侵犯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宫颈癌患者诊断中MRI较CT诊断效能更佳,其在不同分期、不同侵犯浸润情况患者的检查中均有更高检出率,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影及MRI征象结合临床特征预测乳腺高危病变恶性升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经病理证实为乳腺高危病变,且活检前行乳腺X线摄影和MRI检查的230例患者。分析乳腺病变X线摄影及MRI征象,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高危病变升级率与临床及影像特征的关系。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与χ2检验比较升级组与未升级组患者临床及影像特征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乳腺X线和MRI对乳腺高危病变升级率的诊断效能,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高危病变升级率与临床、影像学征象之间的关系。结果230例患者病灶均为单发。47例在后续再手术中升级为恶性病变,升级率为20.4%(47/230)。未升级组与升级组乳腺高危病变患者的年龄、病灶最大径以及绝经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升级组和升级组患者间的乳腺X线摄影征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MRI征象和MRI背景实质强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X线摄影和MRI评估高危病变升级为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6、0.913,MRI诊断优于乳腺X线摄影(Z=6.919,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灶最大径、中重度背景强化为预测高危病变升级的正相关因素,已绝经、MRI诊断阴性为预测高危病变升级的负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以及MRI背景实质强化是预测乳腺高危病变升级的独立因素(P<0.01)。结论MRI对高危病变升级的诊断效能优于乳腺X线,年龄越大,MRI背景实质强化中重度可提示高危病变的恶性升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s,PTs)的MRI表现,以提高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PT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包括肿瘤在T1WI、STIR序列上的信号强度,肿瘤大小、形状、边缘、内部强化方式、早期强化率、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类型及ADC值;比较PTs与正常腺体ADC值的差异。结果:8例乳腺PTs中,3例良性,4例交界性,1例恶性。MRI平扫T1WI呈等及较低信号,STIR呈高信号,3例肿瘤内见低信号未强化分隔,6例见裂隙状高信号;最大径线2.4~7.5cm;2例呈圆形、类圆形,6例呈分叶状;8例边缘均较清晰;增强扫描病灶均呈不均匀强化;7例PTs早期强化率大于100%,1例50%且100%;TIC类型1例为流入型,5例为平台型,2例为廓清型。DWI病灶均呈高信号,且ADC值低于正常腺体,PTs平均ADC值为(1.30±0.25)×10-3 mm2/s,正常腺体ADC值为(1.64±0.12)×10-3 mm2/s,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5,P0.05)。结论:乳腺PTs的MRI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其临床特点综合分析,可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对直肠癌患者术前T、N分期与环周切缘的判断价值。方法对收治的直肠癌127例患者行MRI与DWI检查,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析MRI与DWI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与N分期的诊断价值以及对环周切缘的判断价值。结果MRI诊断T1期敏感度92.00%、特异度99.02%;T2期敏感度92.31%、特异度97.03%、T3期92.68%、特异度98.84%;T4期敏感度91.43%、特异度100.0%。MRI对N0期诊断敏感度93.02%、特异度94.05%、N1期敏感度89.13%、特异度97.53%、N2期敏感度93.33%、特异度100.0%。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分期患者b=800 mm^2/s基线下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1、T2、T3期ADC值显著高于T4期,T1期显著高于T2、T3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800 mm^2/s基线下ADC值对T1期直肠癌患者的AUC为0.834、对T2期0.651、T3期0.546、T4期0.837。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N分期患者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诊断直肠癌患者术前T、N分期具有较高价值,而DWI检查中b值基线下ADC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肿瘤细胞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睾丸精原细胞瘤的MRI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组织学证实的睾丸精原细胞瘤MRI表现,观察肿瘤大小、形态、边缘、信号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并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19例均为单侧睾丸发病,肿块MRI表现结节状融合状9例,分叶状6例,圆形或类圆形4例,对照正常睾丸,T2 WI+FS呈高低混杂...  相似文献   

19.
DWI技术在肝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b值时表现扩散系数(ADC)值、指数化表现扩散系数(eADC)值、灌注ADC值和eADC值在肝脏常见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3例肝脏恶性肿瘤及40例良性占位性病变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并计算低、中和高b值时病灶的ADC值和eADC值及灌注ADC和eADC值。分析不同b值时各测量参数在不同病变之间的差异。结果:低、中b值时,在血管瘤与其他病变之间,局灶性结节增生(FNH)与转移瘤、肝脓肿之间,肝细胞癌(HCC)与肝脓肿之间,ADC和eADC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高b值时,在血管瘤与HCC、肝内胆管细胞癌(CCC)及FNH之间,FNH与转移瘤、CCC、肝脓肿之间,肝脓肿与CCC之间,及转移瘤与HCC、CCC之间,ADC值和eADC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管瘤与其他病变之间,FNH与转移瘤、肝脓肿、CCC之间,肝脓肿与HCC之间灌注ADC和eADC值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eADC值在HCC和CCC之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灌注ADC和eADC值,恶性肿瘤采用高b值、良性病变采用低中b值得到ADC和eADC值有助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对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呈平台型的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DCE-TIC为平台型的20例(20个病灶)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和61例(64个病灶)乳腺癌患者。测得病变的平均扩散峰度系数(MK)和平均扩散系数(MD)以及ADC值,观察病变形态和强化特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X2检验比较两类病变间形状、边缘、背景实质强化、内部强化特征、早期强化率的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DKI、DWI参数的差异,绘制ROC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DCE-TIC呈平台型的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形状、边缘、内部强化特征以及早期强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背景实质强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K、MD、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MK、MD和ADC,ROC下面积为0.991,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达0.922、1.000和0.922。结论DKI对DCE-TIC呈平台型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具有良好的鉴别诊断意义,将DKI和DWI联合应用可获得更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