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血小板及其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以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拜耳ADVIA2120型)分别测定127例肝移植术前患者、81例肝移植术后(90d)无出血患者、12例肝移植术后有出血患者以及15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小板及其参数等相关指标。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1)肝移植术前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肝移植术后无出血组PLT、MPV、PCT、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肝移植术后有出血组PLT、MPV、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肝移植术前组比较:(1)肝移植术后无出血组PLT、MPV、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肝移植术后有出血组PLT、MPV、PCT、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肝移植术后有出血组与无出血组比较:PLT、MPV、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及其参数相关指标的检测:(1)可配合临床观察肝移植术后疗效以及判断病情的变化。(2)间接反映肝移植术后PLT的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外周血中大血小板比率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SYSMEX ZA7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40例正常孕妇,95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参数进行检测,包括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PLT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MPV、PDW、P-LCR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PLT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MPV、PDW、P-LCR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中合并症组PLT低于非合并症组(P〈0.05),PDW、MPV、P-LCR高于非合并症组(P〉0.05)。P-LCR与PDW、MPV相关;P-LCR与PLT相关(P〈0.05)。结论:监测孕妇外周血大血小板比率变化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程度,可有望作为监测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轻症急性胰腺炎(MAP)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特点及前列地尔治疗后对其的影响。方法应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MAP和SAP患者不同时期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与MAP组比较,SAP组入院时外周血PLT明显下降(P〈0.01),MPV、PDW显著升高(P〈0.01);治疗1周后,MAP组PLT无显著性升高,MPV、PDW升高明显(P〈0.05);SAP组1周后PLT显著性升高(P〈0.05),MPV、PDW变化不明显。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前列地尔治疗组SAP患者PLT明显上升(P〈0.01),MPV、PDW明显下降(P〈0.01)。结论SAP与MAP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明显不同,可反映不同病情程度。前列地尔治疗后PLT升高,MPV、PDW降低,提示前列地尔对SAP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U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er)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与血管性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别对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PLT、MPV、PDW进行测定,同时利用OLYM-PUS45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空腹血糖水平(FIG)。结果 ①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相比:MPV、PDW显著增高(P〈0.01);PLT计数减低(P〈0.05);PCT测定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糖尿病有血管病变与无血管病变组相比:空腹血糖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但有血管病变组MPV和PDW均显著高于无血管病变组(P〈0.01),而PLT计数比无血管病变组减少(P〈0.05);PCT测定值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MPV和PDW显著升高,PLT计数减低;糖尿病有血管病变者和无血管病变者虽然血糖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但血小板参数包括PLT、MPV和PDW明显改变,提示检测PLT、MPV和PDW计数,对监测2型糖尿病有无血管病变发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ts,RP)及血小板相关参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检测结果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诊断、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集ITP患者与AA患者静脉血标本,用Sysmex XE 2100血细胞分析仪自动检测血小板(PLT)、MPV、PDW、RP,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RP、MPV、PDW、P-LCR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网织血小板及多项血小板参数与正常人比较均有明显差异,而这两种均表现为外周血血小板减少疾病之间也有显著差异,通过对网织血小板及血小板相关参数的综合分析,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骨髓造血功能的评估及治疗疗效的评估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80例HIE惠儿进行临床分度。于急性期进行血小板参数测定,并于恢复期复查,了解其动态变化情况。并以1OO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结果:①HIE患儿急性期血小板总数(PLT)较正常儿明显降低(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较正常儿明显增高(P〈0.01);恢复期PLT、MPV、PDW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1)。②HIE患儿PLT随HIE病情加重而降低(P〈0.01),而MPV、PDW则随病情加重而增大(P〈0.01,P〈0.05)。结论:动态观察HIE患儿血小板参数,可作为判断HIE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确诊为HIE的50例患儿进行临床分度,观察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变(PDW)的变化,并与5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结果 HIE患儿急性期PLT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MPV及PDW明显升高(P〈0.01),HIE恢复期与对照组PLT、MPV及PDW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HIE患儿PLT随HIE病情加重而降低(P〈0.01),而MPV、PDW则随病情加重而增大(P〈0.01)。结论 临床上动态观察HIE患儿的血小板参数,可作为判断HIE的严重程度及监测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分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DM+CHD)、冠心病(CHD)、糖尿病(DM)和对照四个组,分别检测hs-CRP及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五项血小板参数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DM+CHD)组hs-CRP、MPV、PCT、P-LCR和PDW水平显著高于CHD、DM和对照组(P〈0.01),PLT数量显著低于CHD、DM和对照组(P〈0.01)。PLT计数:对照组〉DM组〉CHD组〉(DM+CHD)组,呈降低趋势,hs-CRP、MPV、PCT、P-LCR、PDW水平:对照组〈DM组〈CHD组〈(DM+CHD)组,呈升高趋势。hs-CRP与PLT呈负相关(r=-0.725,P〈0.05),与MPV(r=0.801,P〈0.01),PCT(r=0.747,P〈0.05),P-LCR(r=0.713,P〈0.05),PDW(r=0.724,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 hs-CRP及血小板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显著相关性,hs-CRP及血小板参数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观察和评价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大血小板比率(P-LCR)与脑梗死、下肢静脉血栓的相关性。方法:测定脑梗死组40例、下肢静脉血栓组28例及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40例的PLT、PCT、MPV、PDW及P-LCR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脑梗死组MPV、PDW、P-LCR检测结果分别为:11.3±1.1fl、15.1±2.8fl、(34.9±7.9)%,对照组分别为:10.3±0.8fl、12.6±1.6 fl、(27.8±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下肢静脉血栓组MPV、PDW、P-LCR检测结果分别为11.0±1.1fl、14.6±3.3fl、(33.5±8.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V、PDW、P-LCR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危险因子,也可以作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仕高  韦霞 《广西医学》2009,31(10):1497-1498
目的观察血小板参数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表达程度。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96例恶性肿瘤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小板4项参数(PLT、PDW、MPV、P-LCR)。结果肿瘤组PLT、PDW、MPV、P—LCR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显著增高,可作为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中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2型糖尿病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42名(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血小板计数(BPC)、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比较不同MPV的2型糖尿病患者上述指标以及24异h尿微量白蛋白(24h-MAU)、血清肌酐(Scr).结果:2型糖尿病组年龄、FPG、TG、MPV、PDW均高于对照组,而BPC低于对照组(P<0.05~P<0.01).2型糖尿病患者MPV>11Pfl组的PDW、24 h-MAU 高于MPV≤11 fl组,而BPC低于MPV≤11 fl组(P<0.05~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MPV升高,并且MPV与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与血小板各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XE-2100型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同时对11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微血管病变63例,无微血管病变47例)和7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测定;采用日本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FPG)。结果:糖尿病患者MPV、PDW、PCT、P-LCR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有微血管病变组MPV、PDW、P-LCR均明显增高(P<0.01);且MPV与FPG呈正相关(r=0.55,P<0.01)。结论:密切观察糖尿病患者的MPV、PDW、P-LCR值,可以为早期预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198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分为A、B、C组),同时以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结果肝硬化组MPV、PDW、P-LC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LT、PC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各组之间比较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肝硬化级别的增加,MPV、PDW、P-LCR逐渐升高(P<0.05),而PLT、PCT逐渐降低(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可作为临床判定肝硬化损害程度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及血小板计数(Plt)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月诊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88例,另取我院保健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各样本Plt、MPV、PDW及P-LCR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结果对照组Plt显著高于ITP组(P<0.01),而对照组MPV、PDW及P-LCR显著低于ITP组(P<0.01)。Plt、MPV、PDW及P-LCR血小板参数在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lt会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减低(P<0.05),然而MPV、PDW及PLCR则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升高(P<0.05)。ITP患者治疗后Plt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而MPV、PDW及PLCR则显著减低(P<0.01)。结论 Plt、MPV、PDW及P-LCR血小板参数的检测有助于ITP的鉴别诊断、病情判断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的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探讨其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迈瑞BC-3000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与SysmexXT-2000i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及其参数MPV、PDW、PCT差异性。方法收集血小板计数正常、增高和减低的患者标本共433例.分别用迈瑞BC-3000和SysmexXT-2000i两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PLT及MPV、PDW、PCT。结果迈瑞BC-3000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正常组PLT及MPV、PDW、PCT与Sysmex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无显著差异(P〉0.05);计数血小板增多组的PLT、MPV、PDW、PCT四项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计数血小板减少组的PLT、MPV和PDW有显著差异(PLT,P〈0.05;MPV和PDW,P〈0.01),计数PCT两仪器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迈瑞BC-3000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异常者,应用Sysmex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对其结果进行复核及校正。  相似文献   

17.
放化疗对肿瘤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放化疗前及放化疗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用SF-30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测定31例肿瘤患者放化疗前及放化疗后静脉血的血小板数(PLT)、血小板比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大体积血小板比率(P-LCR),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肿瘤病人治疗前各参数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PLT、MPV、PCT、P-LCR在放化疗后患者组均明显低于放化疗前(P<0.01或P<0.05),PDW则与放化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肿瘤放化疗患者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对观察其骨髓抑制状况和病情估计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小板参数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LH-75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对38例川崎病惠儿(病例组)及同期体检健康儿童38例(对照组)进行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测定。结果川崎病患儿急性期PLT、PDW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01),PCT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MPV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川崎病患儿恢复早期PLT、PCT、PDW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01),MPV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01);KD恢复早期PLT、PCT高于KD急性期,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KD恢复早期MPV、PDW低于KD急性期,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小板参数可作为判断川崎病患儿病情恢复程度及指导临床治疗用药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