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M adelung畸形X线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该院8例M adelung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X线表现。结果典型X线表现:桡骨远端内侧骨骺发育不良,外侧骨骺及尺骨发育正常;近排腕骨以月骨为中心嵌入下尺桡关节间;下尺桡关节半脱位。结论 M adelung畸形具有典型X线表现,可为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详细而可靠的影像资料, X线表现对本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肾性骨营养不良是尿毒症重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治疗方法的应用,尿毒症患者寿命逐年提高,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亦随之增多。对肾性骨营养不良的诊断,临床上缺乏特异性,X线检查的作用主要根据甲旁亢的表现,而对骨质软化较难估计。文献报道尿毒症性肋骨骨折是肾性骨营养不良骨软化的主要临床X线征象。本文回顾70倒尿毒症患者胸部、骨骼X线片,发现11例肋骨假性或/和病理骨折,对其临床资料及x线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肾性骨营养不良又称为肾性骨病,是指肾功能障碍引起的骨骼病变。肾小球功能衰竭所致的骨病称为肾小球性骨病,肾小管功能障碍引起者称为肾小管性骨病。本文总结了多年临床工作中收集到的15例经过确诊的肾性骨病,从X线表现进行分析,以提对高本病的认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肾性骨病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6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6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肾性骨病患者多部位的 X 线及CT检查资料.结果 骨质疏松68例,骨质软化31例,骨质硬化42例,骨吸收53例,纤维囊性骨炎20例,转移性钙化45例.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肾性骨病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可以作为临床评估患者病情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性骨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肾性骨病患者维持性血透同时给罗钙全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21例患者骨痛及关节痛消失,9例患者症状明显减轻,2例症状无改善,X线征像22例好转,7例无变化,3例有进展。结论:维持性血透并罗钙全对肾性骨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50例婴幼儿尺桡骨远端组织学大切片与X线片对照研究表明:(1)正常婴幼儿尺桡骨远端先期钙化带的X线表现多种多样,充分认识这些表现可避免误诊;(2)Ranvier氏沟中的骨皮结构在X线片上可表现为干骺端两侧的刺样突起,系正常所见;(3)可根据X线片先期钙化带局限凸起的部位,判断骺软骨内血管所在部位。  相似文献   

7.
王家芳 《吉林医学》2011,(21):4458-4458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肾性骨病的影像诊断标准。方法:收集整理7年来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肾性骨病1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病因,临床表现并分析其X线表现,总结其影像诊断特征,并与相关的疾病相鉴别。结果:骨骼变形10例,骨质疏松14例,骨质硬化6例,病理性骨折3例,软组织钙化3例,骨囊状透光区4例,假骨折线8例,长骨干骺端的改变7例。结论:肾性骨病的影像学表现具有显著的特征,认真分析患者X线检查的结果,并且结合临床,与相关的疾病相鉴别,有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8.
蜡泪样骨病为一罕见骨质硬化性疾病 ,全身多发者更少见 ,我院首次发现一例 ,现报告如下。患者 ,男 ,2 1岁 ,因右足外伤来急诊 ,既往体健。局部X线检查未见外伤性改变 ,但发现多骨硬化 ,行全身X线检查结果如下 :右肩胛骨、右锁骨、右肱骨、右尺桡骨、右腕掌指骨的大部分骨骼以及双侧髂骨、耻骨、双下肢长管状骨及双足多数骨骼均见程度不等骨皮质增厚、密度增高、髓腔变窄 (图 1,图 2 )。颅面骨、肋骨、脊椎骨以及左上肢各骨未见异常。心肺膈及全身软组织未见异常X线征象。病理 :(右锁骨 )增生骨组织。诊断 :全身多发性蜡泪样骨病。讨论 :…  相似文献   

9.
<正> 代谢性骨病并非少见,其临床表现涉及骨科、神经科、肿瘤科及内科关节病,常致误诊、漏诊。本题第一讲分析代谢性骨病的临床表现、X 线征象和检验所见;第二讲介绍本院所常见成人代谢性骨病的误诊病例或典型病例,简要复习其诊断要点。代谢性骨病首由Albright 氏于1948年提出,指的是全身代谢紊乱所致的全身性骨病。目前的分类大致包括骨质疏松、骨软化、骨硬化和纤维囊性骨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PHPT)的骨铬X线改变进行探讨。方法:对手术治疗病理确诊的20例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资料及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均行头颅骨、双手、骨盆及胸部X线检查,部分病例行脊柱、腹部、四肢X线检查。结果:全身性骨质疏松20例,20例中同时伴有指骨骨膜下骨吸收19例,纤维囊性骨炎17例,颅盖骨的磨玻璃或颗粒样变16例,颌骨牙槽骨吸收17例。结论:全身骨骼广泛性骨质疏松及指骨骨膜下骨吸收是X线诊断本病的一个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先天性骨梅毒X线表现及特点,评价X线照片检查在本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最近5年25例早发型骨梅毒的临床资料和X线表现。结果:25例四肢长骨均有骨骼异常改变,按照病变累及的部位分为干骺端炎、骨膜炎、骨干(或骨髓炎)。全部病例均有干骺端炎,主要表现是先期钙化带增厚,部分呈锯齿状改变,钙化带下方出现横行透亮带。骨膜炎20例,表现单层或数层骨膜增生。骨干炎13例,部分骨干呈虫噬状骨质破坏,骨质内层增生,一般骨干不增粗,尺桡骨受累较多见。结论:本病四肢长骨具有病变多发、广泛、对称的特点,凡疑有先天性早发型骨梅毒病孩,应及早进行四肢长骨X线照片检查。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45例氟骨症患者的骨骼 X 线征象进行分析。首次提出对骨密度判断的具体部位和方法。如骼骨体部髋臼上方骨小梁形态、股骨颈应力线形态和数目的变化、髂骨嵴皮质厚度及挠骨远端皮质厚度的测定。氟骨症骨周改变,特别是尺挠骨间膜和闭孔膜的骨化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观察了氟性关节炎特殊的 X 线征象,提出髋关节包埋征和肘关节侧副韧带骨化征。  相似文献   

13.
定义骨囊状膨胀性病变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一种征象,或者说是多种骨病共有的一种表现。它的基本x线表现是具有囊状溶骨区和骨膨胀。  相似文献   

14.
尺桡骨骨折是临床常见损伤,约占全身骨折的16.53%[1]。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手段[2-4]。选择合适长度的内固定物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患者术前常规拍摄尺桡骨 X线片,可以观察骨折严重程度、累及范围,但是由于骨折存在成角移位、重叠移位等畸形,不能根据术前骨折 X 线片精确选择尺寸合适的内固定物。拍摄对侧尺桡骨 X 线片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增加患者的 X 线暴露量。为了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前需准备几乎所有型号的内固定物,造成不必要的医疗资源的浪费。人体四肢长骨与身高有较强的相关性[5-6],本研究通过拍摄健康志愿者的尺桡骨 X 线片并测量尺桡骨长度,探讨成人尺桡骨长度与身高的关系,旨在为临床更有针对性地术前准备和术中选择合适的尺桡骨骨折内固定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恶性淋巴瘤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29例患者均行相应部位X线及CT检查,17例行MRI检查。结果:X线、CT表现为骨质破坏溶骨型6例,浸润型12例,骨质硬化型3例,混合型8例,包绕病骨生长并超越骨病变范围的软组织肿块14例,CT增强扫描呈中等均匀或不均匀强化;MRI表现为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12倒。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X线对骨恶性淋巴瘤的检查有重要作用,其象牙椎、椎体多骨多灶性破坏、长骨溶骨性破坏等对本病有重要诊断价值。CT对本病的骨质破坏、硬化反应、骨膜反应、软组织侵犯等观察优于x线。MRI相对特征影像学特点为骨膜反应轻、T2WI稍高信号、软组织肿块较大、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MRI对淋巴瘤浸犯性破坏所致的早期骨质改变。以及发现骨髓的早期侵犯优于x线和CT。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下肢骨疲劳骨折X线征象,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对发生在部队战士的39例下肢骨疲劳骨折X线平片的各种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下肢骨疲劳骨折的主要征象为骨膜增生、骨痂形成、骨折线等,其中丘状骨痂为特征性表现。结论:X线平片为疲劳骨折首选的检查方法,X线表现与临床结合可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21例骨梗死患者的X线、CT和MRI的影像学特征。结果:21例患者共35个骨骼受累,包括18个股骨,10个胫骨,2个肱骨,1个肩胛骨,4个髂骨。在骨梗死早期X线和CT表现阴性或骨质疏松,MRI检查敏感,表现长T1长T2异常信号;在中晚期,X线和CT表现为不规则点片状钙化,MRI表现多具有特征性,呈"靶环"或"地图"样征象,T1和T2加权上呈高低混杂信号。结论:MRI对于骨梗死各期表现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X线和CT对中晚期骨梗死钙化检出有利,三者结合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七例糖尿病性骨关节病的临床X线表现。本病好发于四肢骨端,尤以跖,趾骨多见。主要的X线征象以骨端骨质吸收破坏为主,骨膜反应和骨质硬化轻微,最后关节面破坏。本病成因与糖尿病的神经病变,血管病变代谢紊乱及合并局部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微炎症状态及血清全长甲状旁腺激素[PTH(1-84)]、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检测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肾性骨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104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肾性骨病分为肾性骨病组(n=36例)及非肾性骨病组(n=68例);同时选择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入组时的微炎症状态[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β2微球蛋白(β2-MG)]及骨转化指标[PTH(1-84)、BALP、护骨素(OPG)]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肾性骨病组患者微炎症状态与骨转化指标的关系;以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上述微炎症及骨转化指标对MHD并发肾性骨病的预测价值。结果:三组入组时的血清CRP、IL-6、β2-MG水平比较:肾性骨病组>非肾性骨病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入组时的血清PTH(1-84)、BALP、OPG水平比较:肾性骨病组>非肾性骨病组>对照组,差异有...  相似文献   

20.
枣庄地区2604人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量枣庄地区不同年龄段的正常人群前臂远端尺桡骨骨密度,以研究枣庄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参考值。方法:双重能量放射线吸收测定技术(DEXA)前臂骨密度测定仪测量前臂的尺、桡骨末端,爆光量0.02msv,测量参数:骨矿物质含量(BMC)、骨矿物质密度(BMD)、Z-值、T-值,采用SPSS软件对数值进行处理分析。结果:枣庄地区骨量峰值出现年龄在男性为20~29岁、女性为30~39岁年龄段,50岁以后男女骨量减少均明显加剧,60岁后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