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ITGA2(integrin alpha-2)基因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表达与预后的关系、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进一步预测ITGA2的生物学功能。方法: 使用GEPIA在线工具分析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ITGA2基因在胰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回顾性分析表达水平与生存预后的关系。利用LinkedOmics数据库筛选ITGA2在胰腺癌中的共表达基因列表,在WebGestalt数据库中分析生物学功能。下载TCGA数据库中胰腺癌患者临床信息和ITGA2表达数据,分析ITGA2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影响胰腺癌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ITGA2在胰腺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P<0.05);与低表达患者相比,ITGA2高表达的胰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期(log-rank P=0.002)、无病生存期(log-rank P=0.004)明显降低。利用LinkedOmics找出278个与ITGA2共表达的基因,GO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主要参与细胞黏附、细胞间连接组成、细胞骨架形成等生物过程;KEGG分析显示显著富集于黏着斑、黏附连接、紧密连接、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肿瘤蛋白聚糖等通路。ITGA2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χ2=6.380,P=0.036)、肿瘤大小或侵袭范围(χ2=5.214,P=0.022)、肿瘤分化程度(χ2=11.998,P=0.002)显著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TGA2表达水平是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888,95%CI=1.021~3.490,P=0.043)。结论: ITGA2基因与胰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判定胰腺癌预后的标志物,并有成为肿瘤治疗靶点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调控因子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methyltransferase-like 3,METTL3)在结直肠癌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浓度梯度法构建OXA耐药细胞株HCT116/OXA,CCK-8分析其耐药性;采用Dot blot及m6A RNA甲基化定量ELISA实验检测细胞RNA m6A水平,RNA-seq及qRT-PCR筛选差异m6A调控因子,Western blot验证METTL3表达水平;利用腺病毒感染技术在HCT116细胞过表达METTL3,CCK-8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通过对GEO数据库中HCT116细胞敲除METTL3的MeRIP-seq和RNA-seq数据与耐药细胞RNA-seq联合分析,筛选耐药相关的METTL3介导m6A修饰调控的下游靶基因及信号通路;TCGA数据库分析METTL3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HCT116/OXA细胞对OXA的耐药性明显高于其亲代细胞(P<0.01);与HCT116相比,耐药细胞的RNA m6A水平异常上调(P<0.01),且伴随METTL3的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过表达METTL3明显增强HCT116细胞对OXA的耐药性(P<0.01);多组学数据联合分析筛选的METTL3介导m6A修饰调控的与耐药相关的关键基因主要富集在ABC转运蛋白、干细胞多能性调节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等;METTL3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明显相关(P<0.01)。结论 METTL3介导的m6A修饰可能通过调节ABC转运蛋白、调节干细胞多能性的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等经典耐药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OXA耐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驱动蛋白超家族4A (kinesin family member 4A,KIF4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利用GEO数据库的GSE3494公共数据集和TCGA数据库的乳腺癌样本及其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KIF4A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通过基因富集分析预测乳腺癌中高表达KIF4A所富集的基因集。结果 KIF4A在不同Elston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的乳腺癌肿瘤样本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GSE3494和TCGA数据库中KIF4A与ER水平、PR水平均显著相关(P=0.000);与年龄仅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此外,GSE3494数据集中,KIF4A与肿瘤大小、淋巴结浸润均显著相关(P=0.000);TCGA数据库中,KIF4A仅与T分期显著相关(P=0.000),与N分期(P=0.081)、M分期(P=0.372)均不相关。KIF4A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其疾病特异生存期(P=0.001)和总体生存率(P=0.005)均远低于KIF4A低表达患者,且富集了与细胞分裂、细胞周期调控、DNA复制及DNA损伤修复有关的基因集。结论 KIF4A与乳腺癌多个临床病理指标相关,可作为潜在的乳腺癌预后标志物和治疗靶标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核因子-κB(NF-κB)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SP法免疫组化检测79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癌组织和69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SIRT-1和P65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电话形式进行随访,利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SCLC癌组织中,SIRT-1(χ2=38.581,P=0.000)和P65(χ2=26.348,P=0.000)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与术前血清NSE水平呈正相关(χ2=6.707,P=0.010和χ2=4.017,P=0.045)。SCLC癌组织中,SIRT-1与P65的表达呈低度正相关(r=0.223,P=0.042)。SCLC中,SIRT-1表达阴性(χ2=15.117,P=0.000)、P65表达阴性(χ2=3.971,P=0.046)的患者,预后更好。结论 SIRT-1和NF-κB在SCLC患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并且可能与术后患者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骨髓原始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状态对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17例初诊AML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骨髓原始细胞MPO阳性率≤70%共61例设为A组,>70%共56例设为B组,比较两组基线临床特征资料、完全缓解率、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并分析完全缓解率和生存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骨髓原始细胞MPO阳性率≤70%及伴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样的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FLT3-ITD)突变是患者首次诱导完全缓解的危险因素[OR (95% CI)=1.861(1.073~3.554),3.924(1.710~7.563),3.490(1.352~8.933);P=0.041,<0.001,0.021];年龄≥60岁、骨髓原始细胞MPO阳性率≤70%及伴FLT3-ITD突变是患者总生存期危险因素[HR(95% CI)=2.061(1.290~5.523),4.884(2.112~10.870),4.322(1.501~9.223);P<0.001,0.031,<0.001];骨髓原始细胞MPO阳性率≤70%是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危险因素[HR(95% CI)=2.483(1.521~3.974),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髓原始细胞MPO阳性率≤70%是影响正常核型患者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期危险因素[总生存期:HR(95% CI)=3.811(1.262~8.944),P=0.030;无进展生存期:2.432(1.203~4.091),P=0.021]。结论 初诊AML患者骨髓原始细胞MPO不同表达状态下往往存在特有基因突变谱,MPO低表达提示患者疗效及生存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6.
王静  经莉  胡增艳  朱翔翡  杨莹  陆晓媛 《安徽医学》2016,37(11):1367-1370
目的 探讨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3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奈达铂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奈达铂组采用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顺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奈达铂组与对照组患者短期总有效率分别为76.7%、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8,P=0.754)。与化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化疗后肿瘤直径较化疗前缩小[(5.3±0.9)vs(3.2±0.6),(5.2±0.8)vs(3.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奈达铂组患者治疗后Ⅰ~Ⅱ级恶心呕吐(36.7% vs 70.0%)、贫血(16.7% vs 40.0%)、肾功能损害(10.0% vs 36.7%)发生率较低,Ⅰ~Ⅱ级血小板降低(56.7% vs 30%)发生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与顺铂类似,但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CAPN4(calpain small subunit 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对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非瘤组织中CAPN4的表达,并检测74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APN4的表达,结合临床随访资料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CAPN4的表达均高于相应的癌旁非瘤组织。CAPN4的表达强度与结直肠癌患者的Dukes分期(P=0.000),TNM分期(P=0.000),病理分级(P=0.021)和生存预后(P=0.040)显著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相关性。Kaplan-Meier分析显示,CAPN4高表达病例组生存时间明显少于CAPN4低表达病例组,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APN4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上调,其表达差异与结直肠癌Dukes分期、TNM分期、病理分级和患者生存预后呈显著负相关,提示其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BICD货物接头蛋白1(BICD1)基因在中国人群各级别胶质瘤样本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低级别胶质瘤向高级别胶质瘤进展过程中的潜在作用。方法 从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的全转录组表达谱芯片数据库和全转录组测序数据库中收集BICD1的mRNA表达数据,结合胶质瘤的世界卫生组织(WHO)级别、分子亚型、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及经典分子标志物的表达与突变数据,分析BICD1表达与胶质瘤的级别进展及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收集WHO Ⅱ、Ⅲ和Ⅳ级胶质瘤组织各10例,提取RNA并反转录为cD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各级别胶质瘤样本中BICD1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差异。结果 CGGA全转录组表达谱芯片和全转录组测序数据库中提取的表达数据显示,BICD1的表达水平随着胶质瘤的级别升高而升高(WHO Ⅲ及Ⅳ级vs WHO Ⅱ级:t=7.901,P<0.01)。qPCR结果显示较高级别的胶质瘤组织中BICD1的表达水平更高(WHO Ⅲ级vs WHO Ⅱ级:t=3.514,P<0.01;WHO Ⅳ级vs Ⅲ级:t=2.128,P=0.037 6)。BICD1高表达与胶质瘤患者更短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有关(P均<0.01)。BICD1在前神经元型、神经元型、经典型和间质型胶质瘤样本中的表达水平不同(F=21.8,P<0.01),其中间质型胶质瘤样本中BICD1表达水平最高,前神经元型胶质瘤样本中表达水平最低。BICD1的表达水平与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突变等指示胶质瘤恶性程度的经典分子标志物相关,其中IDH1突变胶质瘤样本中BICD1的表达水平低于野生型样本(t=7.769,P<0.01)。结论 BICD1可能是指示低级别胶质瘤发生级别进展和恶性进展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H2.0样同源盒基因(H2.0-like homeobox gene,HLX)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患者中的临床表达情况,探究HLX基因与AML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56例AML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HLX的表达水平,并结合预后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在临床初发的AML患者中,HLX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人(P<0.01),HLX表达水平与白血病组患者年龄、骨髓原始细胞数显著相关(P<0.05),HLX表达水平与染色体核型代表的预后分层无明显关联(P>0.05)。结论 HLX基因在AM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是上调的,可能拥有独立的预后信息,是AML中潜在的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番茄红素(lycopene,LP)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顺铂化疗敏感度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并取对数生长期人骨肉瘤MG-63细胞,设空白对照组、LP组(10μg/ml)、顺铂组(40μg/ml)和联合组[LP(10μg/ml)+顺铂(20μg/ml)];药物干预48h后,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状况,反转录PCR(RT-PCR)法检测Bax mRNA、bcl-2 mRNA表达并计算Bax/bcl-2比值,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联合干预组与顺铂组比较发现,联合干预组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P<0.05),细胞周期G0/G1期显著延长(P<0.05)、S期和G2/M期显著缩短(P<0.05,P<0.01),细胞凋亡率(apoptosis index,AI)显著升高(P<0.01),Bax mRNA表达明显上调、bcl-2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且Bax/bcl-2比值显著升高(P<0.01),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P<0.01)。LP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发现,LP组MG-63细胞周期明显改变(G0/G1期延长、G2/M期缩短),bcl-2 mRNA显表达著下调(P<0.05)、Bax/bcl-2比值显著升高(P<0.05),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 LP具有提高人骨肉瘤MG-63细胞顺铂敏感度的药理学作用,其机制可能与LP能够阻滞细胞周期以及调节凋亡相关调控基因和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