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膝胸卧位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肩部疼痛的缓解效果,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择6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存在肩部疼痛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3次膝胸卧位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在术后20 h、48 h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法,评估肩部疼痛的程度,评价膝胸卧位对肩部疼痛的影响.结果 术后20 h实验组疼痛评分(6.90±1.42),对照组疼痛评分(6.70±1.32),2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8 h实验组疼痛评分(2.33±1.51),对照组疼痛评分(3.37±1.75),2组疼痛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在实施过程中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膝胸卧位对腹腔镜术后肩部疼痛有明显的缓解效果.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22岁.因反复腰部麻木、腹痛就诊.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麻木,随之出现腹痛,以下腹部为剧烈,逐日加重,尤以夜间疼痛剧烈,右侧卧位屈膝疼痛症状稍缓解,此后出现腹泻,稀便量少,伴里急后重但无黏液脓血,便后腹痛有所减轻,同时阴道不规则流血.  相似文献   

3.
传统方法观察卧床患者受压皮肤时,采用翻身、搬动患者来观察,既花费人力,又易造成患者不适,特别是对于骨折、肺部疾病等强迫卧位不宜翻动的患者,可能加重疼痛或呼吸困难.我科将小镜子用于观察卧床患者受压皮肤,方便省力,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0岁,腰部反复疼痛四年余,逐渐加重,尤以前屈位为甚,卧位时减轻,否认外伤史.体检:腰背部外观无异常,直腿抬高试验阳性,"4"字试验阴性.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11岁,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腋下两肋及背部疼痛,多于夜间卧位时疼痛剧烈,为阵发性,白天活动尚可,4天前患者胸背部疼痛明显加重,伴双下肢力弱、麻木入院,入院前晚上曾小便1次.查体:双上肢肌力V级.双下肢肌力0级,双下肢腱反射迟钝,T6水平以下深浅感觉均减退,病理反射未引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下床活动和膝胸卧位对宫外孕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的影响。方法按手术日单双号将86例宫外孕腹腔镜手术未留置导尿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手术日不下床活动,术后第1天指导存在非切口疼痛患者行膝胸卧位;观察组患者手术日下床,手术日和术后第1天指导存在非切口疼痛患者行膝胸卧位。术后第1天上午8时和下午4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比较两组患者的非切口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切口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下床活动和采取膝胸卧位可缓解腹腔镜术后患者的非切口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直肠肛管疾病术后减轻疼痛的方法.方法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术后饮食、卧位、卫生、换药方法、止痛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并辅助音乐疗法、心理护理等手段来解决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问题.结果本组病例948例患者疼痛减轻有效率达94%.结论直肠肛管疾病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解决疼痛问题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膝胸卧位缓解腹腔镜妇科术后患者非切口疼痛的效果。方法将150例腹腔镜妇科术后患者按手术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膝胸卧位,观察两组术后肩痛及膈肌疼痛的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h、18h、24h、48h、72h肩痛及上腹膈肌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胸卧位可缓解腹腔镜妇科术后患者的非切口疼痛。  相似文献   

9.
迟发性膈疝致脾破裂误诊为绞窄性肠梗阻1例单炳璋患者男,53岁。左上腹钝痛伴恶心呕吐3天,加重1天入院。入院前3天饱食后出现左上腹部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重,左侧卧位减轻,疼痛无转移及放射,无发热。在当地诊断胃炎,给抗炎补液、解痉等治疗,疼痛无好转。于入...  相似文献   

10.
1996年 6月~ 1999年 9月对 32例在内科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胃镜复查胃粘膜脱垂患者进行钠-氩 (Na:YAG)激光凝固,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组 32例中男 19例,女 13例,男女比例 1.46: 1;年龄 25~ 68岁,平均年龄 46.5岁。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可表现为恶心、嗳气,上腹不适或疼痛,常于餐后加重,左侧卧位使疼痛减轻,右侧卧位常使疼痛加重。胃镜检查:胃窦部粘膜肥大、伸长,呈条索状脱入幽门,并可有充血、水肿,部分粘膜表面有糜烂,均伴不同程度的胃窦部炎症,胃粘膜活检加 1min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 (H…  相似文献   

11.
舒适卧位垫的研制及在急性腰腿痛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舒适卧位垫对保证急性腰腿痛患者平卧屈髋屈膝卧位的作用,提高卧位舒适度,探讨对急性腰腿痛更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50例腰腿痛住院患者,在急性期使用舒适卧位垫,每天上、下午及晚间卧床时使用,使身体呈平卧屈髋屈膝位。使用前、后调查患者感受。结果使用舒适卧位垫后患者舒适度、保持屈髋屈膝卧位时间、疼痛、对护理的依从性及情绪方面均好于使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舒适卧位垫对提高急性腰腿痛患者卧位舒适度、延长屈髋屈膝位时间、减轻疼痛、提高对护理的依从性、改善不良情绪等方面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卧位对起搏器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9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实行埋藏式起搏器术后患者12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在术后8h后观察组患者抬高床头15°~25°、下肢10°~20°与平卧位交替,根据体质量指数个性化灵活调整,对照组采用抬高床头15°~25°与平卧位交替。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切口疼痛、排尿、排便及卧位维持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切口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维持侧卧位时间(P0.05);排尿时间和排便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半卧位提高起搏器术后患者舒适度、卧位的维持时间,减轻切口疼痛、减少排尿及排便时间。  相似文献   

13.
选择5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存在肩部疼痛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3次膝胸卧位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术后护理。于术后24、48h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估肩部疼痛程度,评价膝胸卧位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肩部疼痛的影响。结果术后24h观察组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疼痛评分无显著意义,术后48h观察组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疼痛评分比较有明显改变。膝胸卧位对腹腔镜术后肩部疼痛有明显的缓解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刘新萍 《护理学报》2009,16(14):50-51
目的 探讨关怀性护理卧位对施行腰一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术后舒适的影响.方法 10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两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关怀性护理卧位,即术后6 h内采取低枕平卧位,头部垫10 cm高的软枕,对照组为传统去枕平卧位6 h后垫软枕.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低颅压性头痛、呕吐、颈肌疼痛发生率.结果 两组产妇均未发生脑脊液外漏引起的低颅压性头痛.呕吐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颈肌疼痛的发生率观察组产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腰一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早期予以关怀性护理卧位.可增进患者的舒适,缓解颈肌疼痛.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0岁,因"后枕部、颈部疼痛伴恶心、呕吐2d"入院.2d前患者跳舞时突然出现后枕部、颈部疼痛,疼痛剧烈、持续,呈牵扯样,立位时加重,卧位时明显减轻,伴恶心、非喷射性呕吐.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楚,表情痛苦,颈抵抗,颌下二横指.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腰椎穿刺检查示脑脊液呈无色透明样,压力0.49 kPa,2 d后复行腰椎穿刺,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0.69 kPa,于椎管内注入生理盐水40 mL,并给予生理盐水3 000 mL静脉滴注,1次/d,患者头痛明显缓解.6d后患者休息时再次突然出现后枕部疼痛,疼痛剧烈、持续,呈牵扯样,与体位无关,恶心,呕吐数次,呈非喷射性.体格检查示:神志清楚,颈抵抗,领下二横指,余未见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复查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27岁.因右下肢怕冷、疼痛8年加重1周入院.患者自15岁开始吸烟,2001年因右下肢怕冷、疼痛于江苏省多家三甲医院均确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经长期治疗后病情控制尚可,1周前患者突觉右下肢怕冷、疼痛加重,右足麻木,间歇性跛行加重,静息痛明显,门诊治疗无效,收住入院.  相似文献   

17.
陈惠卿  陶爱敏  吴蓓   《护理与康复》2020,19(3):53-55
目的观察卧位脚踏车运动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取大隐静脉血管桥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运动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卧位脚踏车运动。结果观察组患者患肢肿胀、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术后1周时2 min踏步试验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卧位脚踏车运动有利于减轻取大隐静脉血管桥后患者患肢肿胀和疼痛,提高下肢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1病历摘要 患者男,48岁.因"腹部外伤后疼痛7 d,加重1 h"于2010年2月18日入院.患者7 d前工作中不慎伤及腹部,伤后感右上腹疼痛,于当地卫生所对症治疗.1 h前活动后突感右上腹疼痛加重,急来诊.  相似文献   

19.
肠白塞病1例     
王维  吕昭萍 《临床荟萃》2008,23(12):912-912
患者,女,57岁.反复口腔溃疡10年,再发加重3个月就诊.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右颊黏膜出现一约1.5 cm×1.5 cm圆形溃疡,随后口腔内多发小溃疡,伴疼痛,难自愈.8年前出现胸骨后疼痛,无放射,进食、饮水后加重,打嗝(无酸臭)后缓解.近3月口腔溃疡及胸骨后疼痛加剧.  相似文献   

20.
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体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术后的体位护理.方法 将腹腔镜术后患者分为2组对照研究.对照组为腹腔镜术后去枕平卧6h后予垫枕半卧位,实验组为腹腔镜术后待血压、脉搏、呼吸平稳后予垫枕平卧24h并鼓励床上活动.结果 2组患者伤口疼痛、呕吐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而非切口疼痛发生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腹腔镜术后待血压、脉搏、呼吸平稳后予垫枕平卧24h,并鼓励床上活动是预防非切口疼痛的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