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描述性分析河南省1984~2003年期间的胃癌死亡率变化趋势.[方法]从河南省癌症及生命统计中心数据库中抽取1984~2003年期间死于胃癌的全部记录,分性别按5岁年龄组及5年一个时期分组,并与相应的人口数据连接.计算年龄别死亡率、世界人口及中国人口年龄调整死亡率,绘制年龄-时期和年龄-队列的胃癌死亡率曲线图,运用对数线性模型中的负二项同归进行年龄-时期-队列分析.[结果] 1984~2003年20年间河南省1/10人口居民中死于胃癌总数为52 565人,年均粗死亡率为29.47/10万.1984~1988年的男性年均世界人口年龄调整死亡率为56.53/10万,1999~2003年下降为45.43/10万;女性相应的年龄调整死亡率由26.42/10万下降到22.00/10万.年龄-趋势模型估计趋势参数显示:男、女性胃癌死亡率年下降率分别为1.56%和1.19%.年龄-趋势模型对观察数据提供较合理的拟合(P>0.05),男女性别的非线性队列效应均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非线性时期效应则无统计学意义(P>0.4).[结论]河南省居民胃癌死亡率已呈下降趋势,队列效应在其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1984~2002年河南省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分析河南省女性乳腺癌死亡水平及分布特征.[方法]利用河南省1/10人口居民全死因登记报告资料,描述性分析研究1984年~2002年女性乳腺癌死亡率.[结果]河南省1984年~2002年女性乳腺癌粗死亡率为3.54/10万,中国人口调整死亡率为2.82/10万,居女性各类癌症死亡率的第7位,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各登记报告地区不同时期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结论]河南省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处于较低水平,但上升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居民1984~2002年肝癌死亡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河南省1984~2002年肝癌死亡水平及分布特征.[方法]利用河南省1/10人口居民全死因登记报告资料,分析河南省肝癌死亡率的流行规律和分布特征.[结果]河南省1984~2002年肝癌调整死亡率为14.50/10万.自20世纪80年代起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河南省肝癌死亡率虽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近20年来肝癌死亡率上升明显,应加强对肝癌的科普宣传和防治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1984~2002年食管癌死亡率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描述河南省1984~2002年食管癌死亡水平及分布特征.[方法]利用河南省1/10人口全死因登记报告资料,以死亡率为观察指标分析河南省食管癌的流行规律和分布特征.[结果]河南省1984~2002年食管癌粗死亡率为31.71/10万,中调率为23.51/10万,占恶性肿瘤死亡的31.52%,居第1位.死亡率由1984年的35.91/10万下降到2002年的15.50/10万,下降了约50%.城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河南省食管癌的死亡率居全国较高水平,20年来食管癌死亡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河南省肿瘤登记地区肿瘤登记数据估计2016年河南省鼻咽癌的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按照《中国肿瘤登记手册》以及IARC/IACR的肿瘤登记数据质量标准评估2016年河南省肿瘤登记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可靠性。结合2016年河南省人口数据,按照城乡和年龄分层,估计河南省鼻咽癌的发病及死亡情况。中国人口标化率(简称中标率)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世界人口标化率(简称世标率)采用Segi′s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结果2016年河南省鼻咽癌新发病例为1197例,发病率为1.11/10万,中标发病率为0.89/10万,世标发病率为0.85/10万,男女发病率比为1.93∶1。城市和农村地区的鼻咽癌中标发病率分别为0.83/10万和0.92/10万。河南省2016年鼻咽癌死亡病例为770例,死亡率为0.71/10万,中标死亡率为0.56/10万,世标死亡率为0.54/10万,男女死亡率比为2.36∶1。城市和农村地区的鼻咽癌中标死亡率分别为0.52/10万和0.57/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为0.09%和0.06%。结论河南省鼻咽癌负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男性是重点防控人群,未来应针对河南省鼻咽癌流行特点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郑州市二七区居民1984~2003年恶性肿瘤死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郑州市二七区恶性肿瘤死亡率及动态变化.[方法]利用郑州市二七区居民全死因登记报告资料,统计分析1984~2003年恶性肿瘤死亡率.[结果]1984~2003年郑州市二七区居民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为78.91/10万,中国标准人口调整死亡率为60.00/10万,呈下降趋势,但是在全死因中的构成则逐渐上升,恶性肿瘤在居民中的死因顺位由1987年的第3位上升到2003年的首位.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肠癌居恶性肿瘤死亡的前5位.[结论]郑州市恶性肿瘤死亡率虽呈下降趋势,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2004~2005年和1990~1992年(90年代)两个时期全死因数据分析恶性肿增死亡率变化,评价恶性肿瘤对居民的危害程度.[方法]按我国现行规定的肿瘤分类标准分类,并计算各种死亡指标,计算中国调整死亡率和世界渊整死亡率.[结果]2004~2005年和1990~1992年恶性肿瘤死亡占全死因构成比分别为32.37%和31.53%,世界调整死亡率分别为251.98/10万和245.46/10万.其中食管癌为居民人口死亡之首位,2004~2005年和1990~1992年食管癌死亡占恶性肿瘤死亡构成比是42.48%及53.46%,世界调整死亡率分别为108.74/10万、132.23/10万.[结论]两个时期比较恶性肿瘤死亡牢略有上升.食管癌虽有下降但仍占全部恶性肿瘤死因第一位;老年组(60岁以上)食管癌为恶性肿瘤死亡危害之首,幼儿组(0~4岁)及儿童组(5~14岁)白血病足各类恶性肿瘤死亡之首位.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1987-2006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高预后差,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本文通过描述河南省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及分布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河南省14个县市人口全死因登记报告数据,统计分析河南省1987-2006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及年龄调整死亡率.结果:河南省1987-2006年消化道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81.95/10万,中调率为 71.31/10万,占恶性肿瘤总死亡的71.29%.男性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和年龄调整死亡率分别为101.17/10万和94.81/10万,女性分别为61.58/10万和49.28/10万,前4位死因依次为胃癌、食管癌、肝癌和肠癌.20年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其中胃癌、食管癌呈明显下降趋势,标化死亡率分别从 1987年的30.38/10万、34.12/10万下降至 2006 年的21.27/10 万、15.70/10 万;肠癌死亡率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但肝癌呈明显上升趋势,标化死亡率从 1987年的12.45/10万上升至 2006年的18.26/10 万.结论:20年间河南省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死亡状况发生了巨大改变,建议进行相应的防治策略调整.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究1970-2019年广东省中山市鼻咽癌的发病和死亡资料,为中山市鼻咽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并整理1970-2019年广东省中山市鼻咽癌发病和死亡资料,统计分析其发病和死亡数、粗率、年龄别率和标化率等指标。[结果] 1970-2019年广东省中山市鼻咽癌新发11 302例,发病粗率、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为18.11/10万、14.67/10万和17.61/10万。死亡6 919例,死亡粗率、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为11.09/10万、8.76/10万和11.09/10万,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发病和死亡粗率总体上升,中标率与世标率总体下降。鼻咽癌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从20岁和30岁左右开始迅速上升,分别于55~59岁和60~64岁年龄组达高峰,不同时段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模式基本相同。[结论]虽然1970-2019年广东省中山市鼻咽癌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下降,但其粗率上升,且近期其发病和死亡仍居全球和我国较高水平,提示中山市仍应重视鼻咽癌防治。  相似文献   

10.
林福生  林艺兰 《中国肿瘤》2016,25(8):600-603
[目的]比较厦门市城乡居民肝癌死亡和减寿趋势变化,为厦门市肝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3~2014年厦门市城乡居民肝癌死亡资料,采用死亡率、平均减寿年数、死亡率年均变化百分比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2003~2014年厦门市城市、农村居民肝癌死亡率分别为27.17/10万和40.48/10万;人均寿命损失分别为14.71年和19.03年.无论城市、农村,男性肝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女性;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2003~2014年城市肝癌死亡率年均下降1.94%(t=4.26,P<0.01),2004~2014年农村肝癌死亡率年均下降1.57%(t=-2.36,P>0.5).城市肝癌造成的SPYLLR和AYLL均存在下降趋势,而农村未见明显升降.[结论]厦门市城乡居民肝癌死亡率仍保持高位态势,应以男性老年人群作为重点关注对象,重视肝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李霓  郑荣寿  张思维 《中国肿瘤》2012,21(11):801-804
[目的]分析2003~2007年中国宫颈癌的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利用2003~2007年中国32个肿瘤登记地区的宫颈癌统计数据,分析不同地区和年龄组的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水平及其变化.[结果] 2003~2007年宫颈癌发病率为9.62/10万,中标率为5.71/10万,世标率为6.75/10万,在癌症发病构成中排列第7位.同期宫颈癌死亡率为2.54/10万,中标率为1.31/10万,世标率为1.67/10万,在癌症死亡原因中排列第14位.全国宫颈癌年龄别发病率在40~岁组达到高峰,然后下降.但宫颈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80~岁组达到高峰.2003~2007年间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城市地区发病和死亡的增长趋势高于农村地区.[结论]中国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宫颈癌是肿瘤防治中需重点关注肿瘤之一.  相似文献   

12.
邵英  许雯  杨永芳 《中国肿瘤》2013,22(12):992-995
[目的]分析云南省2004~2005年10县(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分析2004~2005年云南省死因回顾调查资料中几类主要恶性肿瘤(鼻咽癌、食管癌、胃癌、肠癌、肝癌、肺癌、乳腺癌、宫颈癌、膀胱癌、白血病)的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性别、年龄别死亡率。[结果]云南省2004~2005年死因回顾调查中,主要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93.94/10万,标化死亡率为107.30/10万。肺癌是云南省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40.39/10万,标化死亡率为46.75/10万,其次为肝癌(标化率15.59/10万)及胃癌(标化率9.71/10万)。城市地区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为146.98/10万,高于农村地区的61.09/10万。城市地区死亡前三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而农村地区依次为肝癌、胃癌、肺癌。10~65岁年龄段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现随年龄增加升高的趋势。[结论]云南省恶性肿瘤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肺癌死亡率高于全国水平,其余各类恶性肿瘤死亡率均低于全国水平;地区分布呈现城市高于农村的特点;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09~2012年湖南省肿瘤登记地区居民口腔癌的发病、死亡情况,为该地区口腔癌防治提供基础信息.[方法]收集湖南省肿瘤登记地区2009~2012年口腔癌发病、死亡数据,计算口腔癌的发病率、死亡率、顺位、0~74岁累积率等指标,中标率的标准人口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构成,世标率的标准人口使用的是Segi's世界人口构成.[结果] 2009~2012年湖南省6个肿瘤登记点共收集口腔癌新发病例297例(其中男性226例,女性71例),死亡病例108例(其中男性90例,女性18例).病理诊断率89.90%,只有死亡医学证明书比例0.67%,死亡,发病比为0.36.全省口腔癌发病率2.94/10万,中标率为2.36/10万,世标率2.27/10万,0~74岁累积率为0.25%.男性口腔癌发病率是4.33/10万,女性为1.45/10万,粗发病率和标化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城市地区口腔癌发病率是3.85/10万,而农村为2.58/10万,粗发病率和标化率城区均高于农村.2009~2012年湖南省肿瘤登记地区居民口腔癌死亡率为1.07/10万,死亡中标率为0.81/10万,死亡世标率0.79/10万,0~74岁累积率为0.09%.城市地区口腔癌死亡率是1.12/10万,农村为1.05/10万,死亡粗率和标化率城区均高于农村.男性口腔癌死亡率是1.72/10万,女性为0.37/10万,死亡粗率和标化率男性高于女性.[结论]口腔癌是威胁湖南省40岁以上男性居民身体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这部分人群应注意采取口腔癌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03~2007年上海市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情况,为大肠癌的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上海市肿瘤登记处积累的大肠癌发病和死亡资料,统计和分析大肠癌粗发病率和粗死亡率、世界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指标。[结果]上海市2003~2007年大肠癌粗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3.35/10万和22.42/10万,其中结肠癌的粗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5.55/10万和12.75/10万,直肠癌的粗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7.80/10万和9.66/10万。大肠癌的发病率位居全部恶性肿瘤的第2位。大肠癌的死亡率位居全部恶性肿瘤的第4位。无论市区还是郊区,男、女性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结论]上海市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颇高,居全国之前列,应着力加强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15.
韩仁强  武鸣  陈万青 《中国肿瘤》2012,21(11):805-811
[目的]分析中国肿瘤登记地区2003~2007年前列腺癌发病和死亡流行趋势.[方法]利用2003~2007年中国32个肿瘤登记地区发病和死亡数据,分析前列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及其构成、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和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发病及死亡顺位、发病及死亡变化趋势等,并与世界184个国家和地区的发病和死亡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2003~2007年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为8.60/10万,中标率为4.05/10万,世标率为5.91/10万;死亡率为3.29/10万,中标率为1.44/10万,世标率为2.30/10万.前列腺癌在全部癌症发病和死亡构成中分别占2.93%和1.56%,分别位列第7位和第12位.与世界184个国家和地区相比,2003~2007年中国登记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但5年间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结论] 2003~2007年中国前列腺癌发病和死亡在世界上仍处于较低水平,但存在明显上升趋势,应加强对其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6.
戴丹  查震球  贾尚春 《中国肿瘤》2017,26(8):581-587
[目的]分析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2013年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对23个肿瘤登记处数据进行审核,结果18个肿瘤登记处数据被纳入分析,按照地区(城乡)、性别分层计算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前10位恶性肿瘤顺位、构成比、累积率.采用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构成和Segi's世界人口构成分别计算中国和世界人口年龄标化发病/死亡率.[结果]安徽省18个肿瘤登记处共覆盖登记人口17 387 263人,报告恶性肿瘤新病例47 420例,死亡病例28 893例,病理学诊断比例为57.94%,只有死亡证明书比例为3.30%,死亡发病比为0.61.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72.73/10万(男性326.60/10万,女性215.82/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为215.64/10万,世界人口标化率为213.24/10万,累积率(0~74岁)为25.34%.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66.17/10万(男性215.70/10万,女性113.85/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为127.49/10万,世界人口标化率为126.56/10万,累积率(0~74岁)为14.41%.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前列腺癌、脑瘤和子宫体癌是安徽省主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新发病例的79%.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胰腺癌、脑瘤、宫颈癌和白血病是主要的肿瘤死因,约占全部肿瘤死亡病例的87%.[结论]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以及女性乳腺癌是安徽省主要的发病和死亡癌种,对居民健康危害严重.在肿瘤防控工作中,要重点加强这几类恶性肿瘤的早期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