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效果。方法 对12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采用修补加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的方法。结果 本组12例,穿孔时间4-16小时,平均8小时,穿孔直径0.3~0.8cm,平均0.5cm,术后随访3-56个月,平均11个月,随访期间经上消化道钡餐和胃镜检查, 未见溃疡复发,结论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安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伍岗泉  车萧  邹国杰  李树伟 《吉林医学》2011,(20):4171-4172
目的:探讨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加穿孔修补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应用价值。方法: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游离切断胃迷走神经后干和高选择性切断迷走神经前干。结果:全部病例术后4~7 d痊愈出院。全部随访复查胃镜检查溃疡面愈合情况,16例中14例溃疡面愈合,另2例给予内科药物治疗痊愈。结论: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疗效可靠、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逆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效果。方法 对154例十二肠溃疡穿孔患者,采用逆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手术治疗,并随访其手术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1-3年,患者疼痛消失、食欲正常、恢复正常生活。有随访的148例,近改良Visick分级,Ⅰ级142例,Ⅱ级6例。结论 该术式简便易行,较经典的高选择迷走神经切除更易操作、创伤小、适应证广、术后恢复快,适于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在治疗十二指溃疡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腹腔镜高选择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球部穿孔或内科治疗无效的十二指肠球部溃汤12例。结果:随诊8个月到4年,其中11例未见有溃疡复发,例胃镜检查时有十二指肠球部炎症。结论: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术后患者效果理想,只要能选择合适病例、正确手术操作,是合适用于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  相似文献   

5.
孙姜鹰  于蕊 《右江医学》2000,28(6):437-438
目的 :通过 76例穿孔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追踪分析 ,以探讨其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 :采用逆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76例 ,统计病人年龄构成、溃疡现状 ,观察手术前后胃酸度 ,随访并发症及其发生率和生存质量。结果 :手术后胃酸 pH值明显升高 (P <0 .0 5 ) ,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 ,Visick分级一级达 93.4%。结论 :逆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穿孔性十二指肠溃疡适应证广 ,手术简便易于操作 ,手术效果优良 ,无术后并发症 ,是一种较理想的术式 ,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6.
十二指肠溃疡14例施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对其手术及术后远期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10年随访无死亡或溃疡复发。结论: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确实具备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穿孔修补术联合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ighly selective vagotomy,HSV)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2009年在我院普外科采用穿孔修补术联合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共有6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无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1.5小时,术后随诊8个月至5年,行胃镜、钡餐造影、胃排空检查,疗效满意.Visick Ⅰ-Ⅱ级62例.VisickⅢ级1例.结论:穿孔修补术联合HSV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简单,安全,疗效确切,可作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有关问题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2009年42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经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穿孔修补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胃穿孔172例、十二指肠球部穿孔254例。结果术后随访至今,平均5年无1例溃疡复发,有4例术后2个月出现轻度间断性反酸、烧心,经口服奥美拉唑治疗4周症状消失。结论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穿孔修补术对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不失为一种较安全、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7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患者采用微创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微创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3~12个月,经胃镜检查,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6个月愈合率100%;对照组愈合率为72.22%,12个月后胃镜复查观察组复发率为2.78%;无1例患者出现幽门变形、梗阻等并发症;对照组复发率为19.44%,2例患者并发幽门变形或不全梗阻,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平均排气时间、平均出血量、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加修补术,治疗幽门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和实用价值。方法:纤维胃镜检查溃疡愈合情况,测定基础胃酸(BAO),五肽胃泌素刺激胃酸分泌量(PMAO),高峰酸(PAO)与择期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术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加修补术治疗的22例幽门、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术后无并发症,术后2~3周纤维胃镜检查溃疡完全愈合13例,部分愈合9例。经6月~5年随访,与择期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术前相比,BAO下降83%,PMAO下降61%,PAO下降56%,两组间差异均显著(P<0.01)。远期疗效属VisickⅠ级和Ⅱ级占86.4%,溃疡复发2例,经药物治疗后痊愈。结论: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加修补术破坏性小,安全性高,临床效果好,尤其适合基层医院采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疗效。方法 64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接受了A、B、C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A组25例,行修补术联合Hsv术,B组27例行单纯修补术,C组12例,行胃大部切除,毕Ⅱ式吻合术。结果 61例病人接受了随访,A组24例,B组25例,C组12例。三组比较,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加高选迷切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合理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修补及胃大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腹腔镜下迷走神经切断术术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7—10~2005—0618例腹腔镜下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术后随访15例0.7—6年,其中11例溃疡症状消失,复查胃镜和上消化道钡餐X线造影显示溃疡已愈合,3例术后症状减轻,胃镜检查示溃疡缩小,1例术后6个月又出现黑便。结论迷走神经切断术为外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方法之一。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确切,但有一定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1970年Johnston等首创高选择迷走神经切断术(又称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Parietal cell vagotomy,pcv)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及其穿孔,出血和幽门狭窄等并发症以后,外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观点发生了根本的变革。鉴于该手术安全性大,手术死亡率低,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高选择迷走神经切断术在我国迅速开展。本院自1990年9月-2004年9月14年间共开展高选择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及合并症38例,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EPCV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疗效。方法对我院40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采用修补加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38例获得随访,经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溃疡复发2例,Visick分级,I-Ⅱ级36例,优良率94.7%。结论对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进行修补加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安全、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离断联合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1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方式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纯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离断联合穿孔修补术治疗。结果:经随访1年后观察,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96.43%,对照组的治愈率为8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有13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3.21%,明显高于观察组的7.1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离断联合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创伤小,治疗率高,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探讨基层医院的术式选择。方法 对1992年以来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8例病人行手术治疗。其中行单纯缝合修补术20例,胃大部分切除术毕-Ⅱ式4例,其中幽门旷置术1例,穿孔缝合修补术后行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SV)加幽门成型术2例,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SV)2例,对28例病人进行1~5年随访观察并对手术及术后疗效做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单纯性缝合修补术无死亡病人,平均手术时间46rain,平均住院时间8d,明显短于胃大部分切除术。SV和HSV加修补术(P〈0.01),术后3~6个月的溃疡愈合率96%,术后1、3、5年溃疡复发率为10%、20%、25%,与SV和HSV中修补术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5%,明显低于三者(P〈0.05)。溃疡病史的长短,术式选择和手术质量与溃疡复发一定的影响,而与穿孔的大小无关。结论 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单纯缝合修补术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而术后再结合正规的内科治疗,效果满意,是基层医院的最好的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7.
邹键军 《当代医学》2011,17(28):101-102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外科治疗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穿孔修补加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单纯修补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止痛针剂使用次数、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伤口裂开、伤口感染及肠梗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低。结论穿孔修补加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同时解决了穿孔和溃疡2个问题,可免除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穿孔、出血和狭窄的近、远期效果.方法 观察50例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穿孔、出血和狭窄病人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的治疗效果,46例病人得到随访和观察,随访期为3.0~10 a,平均6 a,其中穿孔28例,出血6例和狭窄12例.结果 总的溃疡复发率为2.2%,狭窄复发率占...  相似文献   

19.
王阳龙  吴新勇 《吉林医学》2011,(35):7542-754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采取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患者40例,采取单纯性修补术进行治疗,并与同期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修补术进行治疗的23例患者就临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3例患者全部治愈。切口感染1例,经对症治疗后治愈。术后3个月复查溃疡症状全部消失,溃疡愈合良好。随访1~5年单纯缝合修补病例术后1、3、5年溃疡复发率与迷走神经高选择性切断加修补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远程并发症比较、手术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行单纯缝合修补术,与综合内科治疗结合治部,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具有理想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中华医学会四川分会于1982年12月14日至18日在成都召开了普通外科学术会议,与会者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进行了专题讨论,现简要介绍如下。一、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重庆医学院附二院报告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28例。其中25例作了胃液分析,术后BAO下降80%者15例(60%),下降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