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角度快速心包穿刺硅胶管引流经验总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安全心包穿刺引流、并有效治疗心包积液的方法.方法将经穿刺并硅胶管引流的108例资料与同期单纯心尖部刺的35例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引流组35例(35/40)肿瘤性积液、25例(25/29)结核性积液、16例(16/16)特发性渗出性积液、2例(2/2)化脓性心包炎经引流与心包内注药后积液消失,引流组其余病因的积液也获得有效缓解;而单纯穿刺组仅暂缓解症状,大部分积液及压塞未缓解而转入引流组.操作有关的并发症以后者为多.采用Seldinger导管法穿刺引流,在床边不需两维超声指引,安全可靠.硅胶管与组织相容性好,可长时间保留心包引流(1~82天).结论本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快捷,可有效引流及治疗心包积液.Seldinger导管法用于心包穿刺引流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心包穿刺硅胶管引流103例经验总结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目的 探讨安全心包穿刺引流、并有效治疗心包积液的方法。方法 将经穿刺并硅胶管引流的 10 3例资料与同期单纯心尖部穿刺的 30例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引流组 30例 (30 / 35 )肿瘤性积液、2 5例 (2 5 / 2 9)结核性积液、16例(16 / 16 )特发性渗出性积液、2例 (2 / 2 )化脓性心包炎经引流与心包内注药后积液消失 ,引流组其余病因的积液也获得有效缓解 ;而单纯穿刺组仅暂时缓解症状 ,大部分积液及压塞未缓解而转入引流组。操作相关的并发症以后者为多。采用Seldinger导管法穿刺引流 ,在床边不需两维超声指引 ,安全可靠。硅胶管与组织相容性好 ,可长时间保留心包内引流(1~ 82天 )。结论 本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可有效引流及治疗心包积液。Seldinger导管法用于心包穿刺引流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心包引流方法。方法  1995 - 0 1~ 2 0 0 4 - 0 1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应用动脉鞘管对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包积液 4 0例进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 ,连接负压引流袋 ,断续吸引 ,至没有引流液 ,观察 1~ 2d ,拔除引流管。结果  4 0例心包积液患者都得到有效引流 ,临床有效率 10 0 % ,没有观察到与动脉鞘管置管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应用动脉鞘管进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可以常规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包积液。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及腔内注入药物治疗心包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6例有大量心包积液伴心脏压塞症状者在B超引导下行心包穿刺并留置深静脉引流管引流、腔内注药。结果穿刺成功率100%。置管引流后心脏压塞症状迅速缓解,总有效率92.3%。结论心包积液量较大有心脏压塞症状时心包腔内置深静脉引流管引流、注药治疗,安全有效,可迅速缓解心脏压塞症状,适合基层医院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求一种能安全、有效治疗心包积液 ,缓解心包填塞症状的方法。方法 将经心包穿刺后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 (导管引流组 )的 4 6例心包积液病人资料与传统单纯心包穿刺抽液组 2 1例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引流组4 6例中治愈 39例 ,有效 3例 ,发生各种不良反应 4例 ;单纯穿刺组治愈 4例 ,有效 5例 ,发生不良反应 6例 ;两组疗效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结论 本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易于临床实际操作  相似文献   

6.
48例B超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在心包积液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心包穿刺置管持续引流心包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8例心包积液病人行B超检查,并在B超引导下进行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结果 48例心包积液病人全部安全有效、置管成功。症状迅速缓解,可长期保留(4~16天)。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心包积液置管法简单、安全、有效,便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治疗结核性心包积液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在治疗结核性心包炎伴有大量心包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6例结核性渗出性心包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均予以全身规则抗结核治疗.A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及心包腔内注药,B组常规心包穿刺抽液及心包腔内注药.结果 A组与B组相比,两组间在消除心包填塞症状时间,退热时间,心包积液消失时间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引流心包积液安全可行,操作简便,可迅速消除心包填塞症状,能及时彻底引流心包积液,疗效明显,降低了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在治疗结核性心包炎伴有大量心包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6例结核性渗出性心包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均予以全身规则抗结核治疗。A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及心包腔内注药,B组常规心包穿刺抽液及心包腔内注药。结果A组与B组相比,两组间在消除心包填塞症状时间,退热时间,心包积液消失时间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引流心包积液安全可行,操作简便,可迅速消除心包填塞症状,能及时彻底引流心包积液,疗效明显,降低了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Seldinger技术指导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中至大量心包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中到大量心包积液48例,在超声心动图定位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心包腔并内置深静脉留置导管进行持续或间断引流心包积液。结果 48例患者均1次穿刺并留置导管引流成功.未出现因继发感染、出血、气胸、严重心律失常、心脏穿破及与心包穿刺置管导致的死亡。留置时间时间5~42(10.7±4.7)d,平均引流量为280~1750(590±160)ml。结论 采用Seldinger技术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中至大量心包积液,方法简单,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可替代传统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10.
心包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采用心包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的方法、引流液量控制和引流的体位。方法 患者半坐位或平卧位 ,根据超声心动图定位的穿刺点、穿刺深度及方向 ,1 6例采用剑突下进针 ,36例采取左侧胸壁进针 ,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心包腔内 ,连接无菌引流袋引流心包积液。结果  52例心包积液患者心包穿刺均获得成功 ,无明显并发症 ,52例患者引流管平均留置时间 1 4 .68± 4.66(8~ 48) d,平均引流量为 790±2 78(32 0~ 2 90 0 ) ml,心包穿刺引流后 ,心包填塞症状缓解或消失 ,心率显著减慢、收缩压和平均压明显升高 (P<0 .0 5)。结论 采用超声心动图定位 ,床边行心包穿刺 ,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中等量和大量心包积液安全可靠 ,引流彻底 ,疗效可靠 ,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带套管的动脉穿刺针行剑突下经皮心包穿刺的效果。方法本文采用带套管的动脉穿刺针行剑突下经皮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反复引流心包积液并行心包内注药的方法治疗顽固性心包积液患者40例(男12例,女28例)。结果40例患者,平均留管时间15天;引流量平均3065ml。无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本法具有效果好、简便、快速、经济、安全的特点,适用于中-大量顽固性心包积液需反复穿刺引流者。可长时间保留引流管,未见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讨论心包穿刺置管法在心包积液诊治中的应用。方法 经B超引导或定位在心尖部或剑突下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结果 40例心包积液患者全部安全有效置管成功,得到有效救治。8例心包填塞患者引流后症状迅速缓解。可长期保留(5~30天)。操作并发症少。结论 床边心包积液置管法简单、安全、有效、经济,便于l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治疗顽固性大量心包积液(RLPE)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中心静脉置管装置,在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对6例RLPE患者采用Seldinge′s经皮穿刺心包留置导管,进行引流。同时辅助氨甲喋啶口服治疗。结果5例患者心包积液完全消失,痊愈出院,另1例病情缓解,控制了积液的增长。结论氨甲喋啶加心包腔内置管引流是治疗顽固性心包积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经皮心包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治疗心包积液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心包穿刺置管持续引流心包积液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方 法30例中等量到大量心包积液的病人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行心包持续引流(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结果 30例病人均置管成功,留置时间平均10d(5d-26d),均无组织脏器损伤及感染。2例发生导管堵塞,经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后再通,置管1~2周复查B超若心包积液消失则拔出导管。结论 经皮心包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治疗心包积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B超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心包积液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床旁B超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术在心包积液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Seldinger法,在床旁B超定位下,于心尖部或剑下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结果 穿刺及急救心包填塞成功率高.导管留置 3 d~23 d不等,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B超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心包积液,具有安全、方便,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蔡玲  唐胜惠 《山东医药》2011,51(24):97-98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心包积液方法。方法对26例心包积液患者在超声定位下进行心包穿刺并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分次抽液、必要时反复冲洗及注药等治疗,观察其安全性、疗效。结果26例心包积液患者均在超声定位下一次成功穿刺并置管,无并发症发生,心包积液抽液彻底,抽液量100-1 860 ml,患者呼吸困难、心包压塞症状缓解。结论该方法安全、简便、疗效好,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肺癌可侵犯或转移到心包引起大量心包积液,甚至心包填塞,并很快致命。经皮穿刺心包置管引流可迅速缓解症状,心包腔内局部化疗可减少心包积液的产生,比较经典的药物是顺铂。我科自1998年10月至2007年10月对52例肺癌心包积液病人随机分两组,博来霉素(日本产博宁)与顺铂交替化疗比顺铂单药化疗取得了更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32例心包积液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1995年以来我们对32例心包积液患采用Seldinger法穿刺,在心包腔留置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心包积液引流及心包腔内药物注射。结果:本组病例除1例不明原因心包积液患因心包增厚,钙化严重,穿刺针无法穿过心包而失败外,其余病例心包穿刺置管均成功,心包积液引流彻底,心包压塞症性消失,疗效显。除各有1例阵发性房颤,短阵频发室性早搏外无其它严重合并症。结论:心色积液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安全,方便,无严重并发症,且疗效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施德毅  陈永东  周鱼  曾其毅 《内科》2008,3(6):847-848
目的评价床边超声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心包填塞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对28例急性心包填塞病人,在病房床边下用二维B超定位和引导心包穿刺后,采用Seldinger技术置入深静脉导管留置间断引流。结果28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未出现并发症,引流导管留置时间2—13d,引流量400-3500ml,急性心包填塞症状明显缓解。结论床边超声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心包填塞,方法安全有效,特别能使病情危重不宜移动检查病人受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超声定位下留置改良中心静脉导管治疗中到大量心包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在超声定位下对40例中至大量心包积液病人,经皮将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留置于心包腔内引流积液治疗。结果 40例病人均1次穿刺置管成功;置管引流1h后病人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心功能得到相应改善;引流量200mL~1 600mL;31例非恶性心包积液病人均成功拔管,9例确诊恶性心包积液后,带管转入肿瘤科进一步治疗。病人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在超声定位下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行心包积液引流术操作简单、快捷、方便、安全,创伤小、恢复快,是临床治疗中至大量心包积液病人(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