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脾脏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脾脏恶性肿瘤的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脏恶生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B超和CT确诊率为90%(9/10)。术后病理类型;恶性淋巴瘤和淋巴肉瘤5全犯罪 管内肉瘤3例,纤维肉瘤1例,肝细胞癌转移1例,术后生存5年以上2例为早期病例。结论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生肿瘤的主要手段,早期诊治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脾脏肿瘤治疗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研究脾脏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6年来 16例脾脏肿瘤的病理类型、对其的诊断和治疗以及患者的生存期限。结果  16例脾脏肿瘤中 ,良性肿瘤占 9例 ,恶性肿瘤占 7例。良性肿瘤主要为脾血管瘤、错构瘤、淋巴管瘤及炎性假瘤 ;恶性肿瘤主要为恶性淋巴瘤、血管肉瘤、纤维肉瘤及胃癌脾脏转移癌。病变早期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诊断主要依靠体检和影像学检查。治疗主要是脾切除术 ,恶性肿瘤同时应用化疗和放疗。良性肿瘤对生存期无明显影响 ,恶性肿瘤的生存期限较短。结论 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恶性肿瘤生存率和延长生存时间的关键。完善的体检和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是提高脾脏肿瘤检出率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脾脏占位性病变25例外科治疗经验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总结脾脏占位病变诊治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脾脏占位性病变的病理类型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结果 25例脾脏占位性病变术前B超诊断率为85%(17/20),CT鉴别良恶性正确率为82%(9/11)。20例行脾切除,4例肿块切除或脾部分切除,1例活检。术后病理类型,良性占位性病变15例(60%)恶性10例(40%)恶性肿瘤中术后生存5年以上2例,均为早期病例,结论 影像检查是脾脏占位性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提高肝脏少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自1973年1月 ̄1997年1月外科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肝脏少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13例(肝母细胞瘤6例、平滑肌肉瘤3例、淋巴肉瘤2例、血管肉瘤、纤维肉瘤各1例),结合文献对该类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进行探讨。结果 发病率占同期收治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3.13%(13/415);术后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4%(7/13)、38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77年8月~2010年11月收治的52例原发性脾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肿瘤29例,恶性肿瘤23例。良性肿瘤患者中25例行脾切除术,1例动脉瘤行脾脏栓塞术,3例拒绝手术。恶性肿瘤中8例行单纯脾切除术,8例行脾脏切除加胰腺体尾部切除,3例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例平滑肌肉瘤及1例淋巴肉瘤的患者剖腹探查因腹腔广泛转移仅行病理活检,2例拒绝手术。所有病例无手术并发症。结果脾脏良性肿瘤预后良好,随访的18例恶性肿瘤中术后生存2年以上7例,均为早期治疗的患者,存活1~2年的6例,不到1年的4例,1例患者术后第7天死亡。结论脾脏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B超为首选检查。脾脏良性肿瘤行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诊断、根治手术和术后综合治疗是改善脾脏恶性肿瘤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77年8月-2010年11月收治的52例原发性脾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肿瘤29例,恶性肿瘤23例.良性肿瘤患者中25例行脾切除术,1例动脉瘤行脾脏栓塞术,3例拒绝手术.恶性肿瘤中8例行单纯脾切除术,8例行脾脏切除加胰腺体尾部切除,3例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例平滑肌肉瘤及1例淋巴肉瘤的患者剖腹探查因腹腔广泛转移仅行病理活检,2例拒绝手术.所有病例无手术并发症.结果 脾脏良性肿瘤预后良好,随访的18例恶性肿瘤中术后生存2年以上7例,均为早期治疗的患者,存活1-2年的6例,不到1年的4例,1例患者术后第7天死亡.结论 脾脏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B超为首选检查.脾脏良性肿瘤行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诊断、根治手术和术后综合治疗是改善脾脏恶性肿瘤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成人原发性肾肉瘤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成人原发性肾肉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方法 1985 ~1995 年共收治肾脏肿瘤353 例,其中成人原发性肾肉瘤7 例,占19 % 。采用回顾性研究。 结果 7 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确诊平滑肌肉瘤3 例、横纹肌肉瘤2 例、梭形细胞肉瘤1 例、低分化肉瘤1 例。术中死亡1 例。术后随访3 ~60 个月,平均生存14 个月。 结论 成人原发性肾肉瘤高度恶性,以平滑肌肉瘤最常见。早期诊断和外科手术切除是目前唯一提高疗效的方法,但总体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诊治总结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总结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诊治的经验,以利提高脾脏肿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1例脾脏原发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中有25例术前诊断为脾脏占位病变。良性肿瘤19例中14例行脾切除,5例行肿瘤切除或脾部分切除;恶性肿瘤12例中11例行脾切除(其中2例加胰体尾切除),1例活检。术后病检结果:良性肿瘤中各类囊肿11例,海绵状血管瘤4例,炎性假瘤2例,平滑肌瘤囊性变和海绵状淋巴管瘤各1例;恶性肿瘤中恶性淋巴瘤和淋巴肉瘤6例,血管肉瘤3例,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1例。恶性肿瘤中术后生存5年以上3例,均为早期且联用放疗或化疗、免疫治疗。结论 脾脏肿瘤的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良恶性鉴别可根据CT、血管造影和血清AKP、γ-GT。早期诊断、根治手术和综合治疗是改善脾脏恶性肿瘤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加强对脾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3~1999年间,我院收治的脾脏占位性病变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中脾脏良性病变26例,其中脾结核7例、脾真性囊肿6例、脾脓肿3例、脾血管淋巴管瘤4例、脾动脉瘤3例、脾淋巴管瘤、脾表皮样囊肿和脾错构瘤各1例。脾脏恶性肿瘤14例,其中脾脏原发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平滑肌肉瘤各2例、血管肉瘤1例。肝细胞转移癌3例、卵巢癌脾脏转移2例、胃癌、胰腺癌、绒毛膜上皮癌和右肾癌脾脏转移各1例。结论 应根据脾脏占位病变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对不同性质的病变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脾脏肿瘤(附1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仁济医院1990年7月至1998年7月间原发性脾脏肿瘤16例,其中良性8例,恶性8例,全部行脾脏切除,3例附加胰腺体尾切除。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脾良性肿瘤预后良好,随访5例恶性淋巴瘤病例,3例分别于术后7个月,9个月和18个月死亡,死于肿瘤复发,1例生存8年健在,1例术后5个月仍在术中,结论:原发性脾脏肿瘤早期诊断很 重要,治疗选择及预后与病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脾肿瘤诊治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92例脾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脾良性肿瘤47例(51.09%),恶性45例(48.91%)。结果:结果92例脾肿瘤术前B超诊断率为85.87%(79/92),CT鉴别良恶性正确率为91.30%(84/92)。81例行脾切除,7例行肿瘤切除或脾部分切除术,3例行脾囊肿穿刺术,1例活检。恶性肿瘤1,3,5,10年生别率分别为68.29%,31.70%,14.63,0.24%。结论:影像检查是脾肿瘤的主要诊断手段,治疗应以手术为主,良性肿瘤术后无需特殊处理,对瘤体较大、分化较差的恶性肿瘤术后应进行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2.
脾肿瘤5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脾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4年间56例经手术治疗并病理证实的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良性39例,其中确诊为脾囊肿25例,血管瘤9例,错构瘤3例,血管淋巴管瘤1例,炎性假瘤1例,其中4例脾囊肿、1例脾血管瘤和1例脾错构瘤行脾部分切除术,其余均行脾切除术;除5例失访外预后均良好。原发性恶性肿瘤12例,其中淋巴瘤2例,血管肉瘤2例,网织细胞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平滑肌肉瘤1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未分型1例;其中1例行坏死感染引流术,1例行脾胰体尾联合切除,其余均行脾切除或加脾门淋巴结清扫术;获随访者8例中生存5年以上者3例,3年存活1例,4例手术后1年内死亡。脾脏转移癌5例,行脾切除或联合脏器切除术。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脾肿瘤的主要方法。脾良性肿瘤主张行脾部分切除术。脾恶性肿瘤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良性肿瘤13例,恶性肿瘤15例。B超和CT是主要诊断方法。除1例晚期脾脏恶性肿瘤因局部广泛浸润而无法切除外,其余27例采用脾切除术。脾脏恶性肿瘤采用根治性脾切除术,必要时辅以胰体尾切除术。恶性淋巴瘤术后辅以化疗和(或)放疗。结论 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关键在于提高警惕,并选用合适的影像学检查以确诊。其治疗首选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对脾脏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25例脾脏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脾脏良性肿瘤病史一般超过半年,而恶性肿瘤则短于半年。B超首诊占40%(10/25),CT诊断的准确率超过B超,良性肿瘤13例行脾切除术,6例行脾部分切除术 脾移植。6例恶性肿瘤行脾切除术或广泛切除 化疗。25例脾切除术术后无一例死亡,亦未发现术后并发症。良性肿瘤全部治愈。恶性肿瘤3例,分别随访1年6个月,3年及3年8个月,患者仍然存活,失访3例。结论 原发性脾脏肿瘤在临床上罕见。良性肿瘤症状隐匿,病史长;恶性肿瘤病史短,伴有发热、消瘦、贫血。B超检查应作为首选方法。良性肿瘤尽量行保脾手术,恶性肿瘤行脾切除 化疗。  相似文献   

15.
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治疗:附6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脾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脾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良性脾占位性病变31例(45.59%),包括脾囊肿15例,血管瘤12例,淋巴管瘤3例,脾脓肿1例。恶性37例(54.41%),包括转移癌24例,血管肉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淋巴瘤11例。术前B超诊断为占位性病变者57例(83.82%),CT诊断为占位性病变者62例(91.18%)。59例行脾切除,6例行脾部分切除术,2例行脾囊肿穿刺引流术,1例行穿刺活检术。良性肿瘤22例获13~114个月随访,均生存良好。恶性肿瘤23例获12~79个月随访,8例淋巴瘤生存时间为14~7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33个月,其他恶性肿瘤15例中,仅3例生存>2年,其余均在3~12个月内死亡。结论:B超和CT检查是脾肿瘤的主要诊断手段,治疗上应以手术治疗为主。良性肿瘤无论行脾切除术或脾部分切除术,术后均无需特殊处理;恶性肿瘤应以手术为主,恶性淋巴瘤在脾切除术基础上行辅助化疗对延长生存期有意义,对转移癌患者尚需在术后行相应的辅助性治疗。  相似文献   

16.
ԭ����Ƣ����26�����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70年1月至2004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治疗26例原发性脾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病人中良性14例,恶性12例。14例良性肿瘤中12例行脾切除术,2例行脾部分切除术:12例恶性肿瘤中8例行脾切除术,1例因肿瘤自发性破裂行脾切除及腹腔引流术,1例行姑息性肿瘤切除,1例因肿瘤坏死感染行引流术,1例行脾联合胰体尾切除。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脾肿瘤的主要方法。脾良性肿瘤可根据情况行脾切除或脾部分切除术,恶性肿瘤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