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阳性检验价值.方法 便利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于济南市传染病医院诊治的108例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均采集静脉血检验,观察不同HBV血清标志物检查结果.结果 在不同HBV血清标志物中,HBeAg阳性血清的PreS1-Ag阳性率77.08%、HBV-DNA阳性率89.58%,HBeAg阴性血清的PreS1-Ag阳性率41.67%、HBV-DNA阳性率48.33%.不同HBV-DNA载量的PreS1-Ag阳性率均比HBeAg的高(P<0.05).结论 在乙肝病毒复制标志物中,乙肝病毒前S1抗原的敏感性高,其阳性率随HBV-DNA载量增加,帮助HBV感染的诊治及病判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前S1抗原(Pre-S1-Ag)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737标本进行乙肝两对半和前S1抗原检测,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前S1抗原(Pre-S1-Ag)在HsAg阳性组和HBeAg阳性组检出率分别为(325/458)70.9%、(218/244)89.3%,均明显高于在对应阴性组中的检出率(P<0.01);Pre-S1-Ag与HB-sAg、HBeAg的符合率分别为70.9%、89.3%,Pre-S1-Ag阳性率低于HBsAg的阳性率,但高于HBeAg的阳性率,Pre-S1-Ag与HBsAg、HBeAg的总体检出率关联显著(P<0.01)。结论血清中前S1抗原是HBV在体内复制的可造标志,前S1抗原与乙肝传染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Ag)与乙肝病毒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及HBV DNA相关性,探讨Pre-S1Ag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从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在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的乙型肝炎患者中筛出HBsAg阳性病例159例,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和Pre-S1Ag,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标本HBV DNA.结果 血清中HBeAg﹑Pre-S1Ag和HBV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59.2%﹑81.7%和83.1%,Pre-S1Ag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阳性率,HBeAg抗原阳性组Pre-S1Ag的阳性率为97.8%.而HBeAg抗原阴性组Pre-S1Ag阳性率为58.5%,HBeAg阳性患者血清的Pre-S1Ag的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e-S1Ag阳性率与HBV-D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e-S1Ag与HBV DNA符合率较高,对无条件检测HBV DNA而HBeAg阴性的血清,Pre-S1Ag可作为HBV存在复制和传染性的重要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前s1抗原(PreS1-Ag)、前s2抗原(PreS2-Ag)与乙肝病毒DNA(HBV—DNA)和血清标志物(HBV—M)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658例乙肝患者血清PreS1-Ag、PreS2-Ag和HBV-M,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4种阳性模式组PreS1-Ag、PreS2-Ag、HBV—DNA的总阳性率分别为65.81%,59.27%,71.28%。在319例HBeAg阳性模式组,PreS1-Ag、PreS2-Ag、HBV—DNA阳性分别为281、236、297例,阳性检出率为88.09%,73.98%,93.10%,与HBeAg阴性组比较,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DNA阳性组与HBV-DNA阴性组PreS1-Ag、PreS2-Ag、HBeAg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前S1抗原、前S2抗原与HBV—DNA和HBeAg检测有显著相关性和互补性。提示前S1抗原、前S2抗原能够较好地反映病毒复制状况,可作为检测HBV复制新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Pre-S1)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相关性。方法对168例乙型肝炎患者和50例正常健康人的血清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Pre S1抗原、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arker,HBV-M)的检测,用PCR荧光定量法检测HBV-DNA,比较HBV Pre-S1抗原和HBV-DNA检测结果和相关性。结果 168例HBsAg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中,HBeAg阳性率为57.1%,Pre-S1抗原的阳性率为76.7%,HBV-DNA阳性率为70.2%,Pre-S1抗原和HBV-DNA检测结果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很好的相关性,Kappa>0.75;而其在96例HBeAg阳性患者中,Pre-S1抗原的阳性率为93.7%,HBV-DNA阳性率为94.8%。结论 Pre-S1抗原和HBV-DNA有较高的符合率,可作为HBV复制的指标,Pre-S1 Ag较HBeAg更敏感地反应了HBV的存在和复制情况,可起到提示病毒是否复制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前S1(Pre-S1)与HBeAg及HBV-DNA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931份乙肝不同阳性模式及35份乙肝阴性血清进行HBV-DNA及标志物检测。结果931份不同阳性模式乙肝患者中,HBeAg阳性总检出率为20.7%,Pre-S1抗原阳性总检出率为30.2%,HBV-DNA阳性总检出率为45.3%。在422例HBV-DNA阳性乙肝患者中,Pre-S1抗原阳性率为57.3%,HBeAg阳性率为44.1%,在281例Pre-S1阳性乙肝患者中,HBV-DNA阳性符合率86.1%,在Pre-S1阴性组HBV-DNA阳性率仅为27.7%(p〈0.01)。结论HBV-DNA检测是反映HBV复制最直接的分子生物学指标,Pre-S1抗原比HBeAg更能灵敏反映HBV复制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陆进友   《中国医学工程》2010,(1):100-100,10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前S1抗原和HBV-DNA及HBV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6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前S1抗原和HBV血清标志物,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 674例标本中,HBVPreS1-Ag总阳性率55.64%,HBVDNA总阳性率63.20%。HBeAg(+)两组的PreS1-Ag、HBVDNA阳性率均显著高于HBeAg(-)两组。PreS1-Ag的敏感性高于HBeAg,但特异性相反。PreS1-Ag和HBeAg与HBV-DNA的总符合率分别为78.49%和67.21%。结论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DNA和HBVPreS1-Ag三项联合检测互相补充,对HBV感染早期诊断,了解病毒的复制情况,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Ag)的检测及在临床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测定100例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Pre-S1Ag、HBeAg和HBV-DNA. 结果 以HBV-DNA≥103拷贝/ml为判断乙肝病毒复制的标准,Pre-S1Ag在HBV-DNA阳性组的检出率为84.71%,明显高于阴性组的56.47%;HBeAg阳性组Pre-S1Ag的阳性率81. 25%明显高于阴性组Pre-S1Ag的阳性率27.03%.结论 Pre-S1Ag是参与HBV感染与复制的重要指标,Pre-S1Ag作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标志物优于HBeAg.  相似文献   

9.
120例HBsAg阳性患者血清前S1抗原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德荣 《华夏医学》2006,19(6):1120-1121
目的探讨乙肝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120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标本的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和前S1抗原,并与HBV-DNA作对比分析。结果120例HBsAg阳性标本检出前S1抗原阳性78例,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48例;HBeAg阳性标本中前S1抗原与HB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93.75%和95.83%,无显著性差异(P>0.05)。HBeAg阴性标本前S1抗原与HB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45.83%和48.61%,前S1抗原与HBV-DNA在HBeAg阳性标本的检出率明显高于HBeAg阴性标本(P<0.01)。结论前S1抗原与HBeAg阳性有密切相关性,较HBeAg更敏感地反映HBV的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10.
前S1抗原在乙型肝炎临床诊断中的意义和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①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HBV-M)、前S1(Pre-S1)抗原与HBV-DNA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②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562例乙型肝炎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的乙肝血清标志物和乙肝病毒Pre-S1抗原;采用定量PCR检测法,测定98份血清标本的HBV-DNA,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③结果Pre-S1抗原在HBeAg( )组中检出率(82.8%)和HBeAg(-)组中检出率(27.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re-S1抗原与E系统关系密切;Pre-S1抗原与HBV-DNA有良好相关性。④结论HBV-M、Pre-S1抗原和HBV-DNA之间具有良好相关性,Pre-S1抗原是HBV感染与复制的良好指标,可作为乙型肝炎新的检测手段和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与乙肝血清标志物、HBV-DNA的相关性,探讨PreS1-Ag检测在乙肝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采用ELISA、PCR的方法对328例乙肝患者进行HBV血清标志物、前S1抗原及HBV-DNA的检测。结果:在HBsAg(+)HBeAg(+)HBcAb(+)、HBsAg(+)HBeAg(+)的模式下,HBV-DNA、PreS1-Ag的检出率分别为86.8%、85.8%和100.0%、100.0%,两者的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BsAg(+)HBeAb(+)HBcAb(+)、HBsAg(+)HBcAb(+)及HBsAg(+)HBeAb(+)的模式下,HBV-DNA、PreS1-Ag的检出率分别为43.2%、45.8%;47.3%、46.1%;10.0%、10.0%。在HBV-DNA(+)情况下,PreS1-Ag的阳性率为86.9%,HBV-DNA和PreS1-Ag的阳性率也比较吻合。结论:PreS1-Ag与乙肝血清标志物及HBV-DNA密切关联,能够很好的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及传染性,对于乙肝的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熊格  乔斌  李艳 《海南医学》2016,(8):1225-122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前S1抗原(Pre-S1-Ag)与HBV-DNA、HBeAg的相互关系,并评价Pre-Sl-Ag在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经我院确诊为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248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学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Pre-S1-Ag、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BV-DNA载量.同时对50例健康对照者也进行相同的检测.结果 248例乙型肝炎患者HBV-DNA、Pre-S1-Ag、HBeAg的阳性率分别为62.5%(155/248)、56.0%(139/248)、36.3%(90/248);Pre-S1-Ag与HBV-DNA存在相关性(P<0.01,r=0.586),Pre-S1-Ag与HBeAg也存在相关性(P<0.01,r=0.459),且Pre-S1-Ag与HBV-DNA的相关性更密切;以乙肝病毒HBV-DNA≥103copies/ml为判断乙肝病毒存在复制的标准,Pre-S1-Ag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Youden指数分别为:83.9%、90.3%、0.94、0.77、8.7、0.18、0.74.结论 Pre-S1-Ag与HBeAg相比,Pre-S1-Ag和HBV-DNA有较高的阳性符合率,能更准确地反映HBV的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HBsAg前S1蛋白,评价其在病毒感染、复制、传染及对肝细胞损伤等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血清标志物(HBV-M),将298例HBsAg感染患者分为4组,即HBsAg(+)组(A组),HBsAg(+)-HBeAg(+)-HBcAg(+)组(B组),HBsAg(+)-HBcAb(+)-HBeAb(+)组(C组...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及其五项同时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在其五项常见模式中的阳性表达,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6555份血清标本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eAb)6种免疫指标的表达。结果440例HBsAg(+)+HBeAg(+)+HBcAb(+)模式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87.95%;1237例HBsAg(+)+HBeAb(+)+HBcAb(+)模式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66.61%;236例HBsAg(+)+HBcAb(+)模式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82.63%;68例HBsAg(+)+HBeAg(+)模式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80.88%;26例HBsAg(+)模式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34.62%。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可补充和完善乙型肝炎五项检测的不足,能较HBeAg更好地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状态和传染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血清前S1抗原(PreS1Ag)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365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和PreS1Ag,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HBV-DNA。结果 HBV-DNA和PreS1Ag的阳性率在110例HBV大三阳中,分别为86.4%和89.1%;在66例HBV小三阳中,分别为36.4%和40.9%;在37例HBsAg、HBcAb中,分别为32.4%和41.7%;在39例HBeAg、HBcAb阳性中,分别为15.4%和15.4%;在113例HBsAb阳性中,分别为5.3%和8.0%。HBeAg、PreS1Ag阳性率随不同载量HBV-DNA升高而增高,但PreS1Ag比HBeAg增高更明显(P〈0.05)。结论 PreS1Ag和HBV-DNA一样都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敏感指标,虽然PreS1Ag和HBeAg都随HBV-DNA载量增加而升高,但PreS1Ag较HBeAg更能敏感,因此PreS1Ag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载量(HBV-DNA)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200例乙型肝炎患者分别检测血清标志物及HBV-DNA含量。结果当HBV-DNA含量在107-108U/ml时,HBeAg阳性的大三阳模式组即HBsAg+HBeAg+HBcAb+的血清学检测率(45.3%)明显高于其他模式组,HBV-DNA含量在不同模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当HBV-DNA含量在103-104U/ml时,小三阳模式组即HBsAg+HBeAb+HBcAb+的血清学检测率(61.3%)明显高于其他模式组,HBV-DNA含量在不同模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4例HBV血清标志物全阴性的标本中仍检出HBV-DNA;1例HBsAb+患者也检出了HBV-DNA.结论在各种HBV模式中,以HBeAg阳性者病毒复制水平最高,而血清中未检出标志物者并不能排除HBV感染,HBsAb+的病人也可能有传染性。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对临床有不同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少卿  曹文平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6):728-729,746
目的分析孕妇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V-M)与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的关系,以便指导免疫干预,为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离240名乙肝携带孕妇的血清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HBV-M,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测定HBV-DNA含量。结果不同HBV-M模式的HBV-DNA阳性率和含量有差异。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模式的HBV-DNA阳性率和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种模式(P〈0.05);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HBsAg(+)、抗-HBc(+)]及[HBsAg(+)]3种模式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49.1%、29.5%和16.7%。HBeAg阳性的乙肝孕妇血清HBV-DNA含量明显高于HBeAg阴性的乙肝孕妇(P〈0.05),HBeAg阳性与HBV-DNA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乙型肝炎孕妇HBV-M和HBV-DNA含量之间存在联系,联合检测HBV-M及HBV-DNA对阻断HBV母婴传播及指导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习浩  刘荣静  刘志伟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0):1281-1282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PreS1-Ag与HBV-DNA的相关性,探讨PreS1-Ag检测在监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复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1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V-M及PreS1-Ag,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结果 1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eAg阳性率为24.1%(41/170),PreS1-Ag阳性率为61.7%(105/170),两者阳性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χ2=39.38,P〈0.005),110例"小三阳"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达58.2%(64/110)。结论 PreS1-Ag与HBV-DNA的相关性明显优于HBeAg,是慢乙肝患者病毒复制的良好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