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9月-2013年1月收治并确诊的35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主动脉夹层发病年龄呈正态分布,平均年龄为(51.65±11.71)岁,发病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59∶1,249例患者出院诊断合并高血压病(69.55%),116例患者有明确的大量吸烟史(32.40%),201例具有典型疼痛症状(56.15%)。DeBakey Ⅰ、Ⅱ、Ⅲ型夹层构成比分别为24.86%、12.57%和57.82%,不典型夹层壁间血肿占4.75%。Stanford A型患者住院死亡率(28.70%)高于 Stanford B型患者(3.10%)(P <0.05)。结论血压控制不良为主动脉夹层主要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特点为剧烈疼痛,内科保守治疗是基础。及时正确诊断及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是降低 AD病死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心房纤颤合并脑卒中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7例合并心房纤颤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合并心房纤颤的脑卒中患者神经系统损害较严重,腔隙性脑梗塞发生率低,死亡率较高。结论:心房纤颤是引起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且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李继忠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9):591-592
目的 探讨非瓣膜性心房纤颤合并脑栓塞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方法 对36例非瓣膜性心房纤颤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脏非瓣膜性心房纤颤合并脑栓塞发病类型多样,老龄、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是心脏非瓣膜性心房纤颤合并脑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是老年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及早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手术后早期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围术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心血管外科接受主动脉夹层手术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KDIGO分级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急性。肾损伤组和非急性肾损伤组,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48h内发生急性肾损伤78例(75.0%),12例(11.5%)术后需肾替代治疗,住院死亡5例(4.8%)。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体外循环时间、高血压和深低温停循环时间〉40min是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概率高。体外循环时间、高血压和深低温停循环时间〉40min是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郝桂林 《中外医疗》2011,30(19):95-95
目的探讨老年(≥60岁)脑梗死患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我院收治的21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病因及危险因素。结果引起老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复杂多样,其中高血压病、心房纤颤、颈动脉斑块形成、糖尿病为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病、心房纤颤、颈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是引起老年脑梗死的4个最重要危险因素,根据存在的危险因素制订防治方案可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刘央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5):142-143
目的:探讨心房纤颤并发血栓栓塞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25例心房纤颤并发血栓栓塞术前行常规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与各种条件调查分析。结果:年龄、房颤类型及高血压是房纤颤并发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其他因素也比较多,相对比较独立。结论:对合并高龄、CPK峰值高、心功能差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心房纤颤患者,临床医师更应该加强认识,提高临床预防和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特征及院内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4—2016年本科确诊的47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平均发病年龄为(52.3 ± 14.5)岁,男女比例为3∶1;主要症状为疼痛,其中以胸痛及胸背痛为主(72.3%),高血压发病率为63.8%。入院后总病死率为21.3%,术前病死率为8.5%,术后病死率为13.9%。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心包积液的发生率是44.7%,主动脉瓣反流发生率是73.2%。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前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心率、肌钙蛋白水平,收缩压水平较高为独立保护因素。术后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年龄、心率、体外循环(CPB)转流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D-二聚体水平。结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前猝死因素主要有年龄、心率、肌钙蛋白、收缩压水平较低。急诊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心率、CPB转流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D-二聚体水平,手术中应尽量减少CPB转流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既往病史、危险因素、体征、夹层类型、治疗方法和预后等。结果 5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55.8±11.9岁,男女比例为2.31∶1,首发症状为疼痛(占81.1%),既往高血压病史患者占69.8%。其中,Stanford A型、B型构成比分别为54.7%、45.3%,其住院病死率分别为41.4%、12.5%。结论主动脉夹层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疼痛为其主要首发症状。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的主要危险因素。Stanford A型病死率较Stanford B型高。入院血压较高、出现意识障碍是预测死亡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9.
急性有机磷中毒致心房纤颤21例临床分析湖南省桂阳县人民医院(424400)刘柄柏我院1984~1995年发现急性有机磷中毒所致心房纤颤2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1例心房纤颤病人均为急诊科未治疗前心电图证实,既往均无心房纤颤及心脏病史。其中2...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运枝 《医学综述》2013,(22):4171-4173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为降低主动脉夹层患者病死率作出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2006年8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57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各临床因素导致的病死率,并进行多因素分析,明确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Standford分型,有无家族心血管病史、吸烟史、并发症,及不同收缩压和治疗方式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93分析结果显示:Stanford分型A型、有家族心血管病史、有吸烟史、收缩压〈90mmHg及行手术治疗方式是影响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tanford分型A型、有家族心血管病史、有吸烟史、收缩压〈90mmHg及行手术治疗方式显著增加了主动脉夹层破裂的风险,是影响主动脉夹层患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存在上述指征的患者应给予重点看护、治疗,以降低病死率,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