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下Nd :YAG激光声带切除术治疗声带癌的疗效。方法 :为 13例声带癌患者行气管切开插管静脉复合麻醉 ,T1a用Nd :YAG激光切除单侧声带 ,安全边缘可跨越前联合 ,T1b可同时切除双侧声带及前联合组织。结果 :无手术并发症 ,随访 8~ 2 3个月 ,患者均呼吸平稳 ,喉内瘢痕光滑 ,声门裂≥ 8mm。结论 :支撑喉镜下Nd :YAG激光声带切除术治疗声带癌可行  相似文献   

2.
石建 《中国医学创新》2012,(25):110-111
目的:研究分析比较喉狭窄的外科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喉狭窄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其中声门上型4例,声门型18例,声门下型14例.声门上型狭窄患者于支撑喉镜下切除粘连瘢痕;声门型患者因甲状软骨缺损,用会厌软骨或舌骨替代缺损后局部放置扩张子.结果:36例患者中22例一次手术半年后痊愈,顺利拔管;8例患者半年后行多次支气管下喉扩张,在1年后6例拔除气管套管,2例未拔管;6例患者失访.3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结论:经临床综合手术治疗喉狭窄疗效可靠,术后拨管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侧进路喉外单侧杓状软骨次全切除术应用于双侧外展性声带麻痹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双侧外展性声带麻痹患者3例,其中甲状腺术后2例,不明原因1例。术中行喉外单侧杓状软骨次全切除,向外拉开声带,在支撑喉镜下观察到单侧声带外移,声门裂约5 mm。结果手术过程均顺利,2例患者术后2个月拔管,1例患者术后18 d拔管,随访6~32个月,声门裂仍约为5 mm,呼吸和发音满意。结论该手术术后喉功能恢复快而满意,是治疗双侧外展性声带麻痹的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CO_2激光分离联合导尿管喉模置入治疗喉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7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例喉蹼患者。双侧声带息肉术后7例,双侧声带白斑术后2例,喉裂开术后2例,喉乳头状瘤术后1例。粘连范围为声带前1/3~1/2,支撑喉镜下应用CO_2激光分离并切除声带前部正中粘连带后,置入导尿管喉模阻隔双侧创面(喉蹼形成的最初部位)粘连,并经喉内外联合进路缝合固定于颈前皮肤。术后3周取出导尿管喉模,随访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2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饮水呛咳、呼吸困难、喉模脱落等现象。3周后全麻支撑喉镜下取出喉模。3例在声门上下、缝线穿出喉腔黏膜处可见少许肉芽组织,去除肉芽后未再增生。其余9例术后恢复良好。6个月后纤维喉镜检查所有患者声带前联合处均形成良好三角形形态。二期手术取出喉模后,嗓音GRBAS评估显示,术后3周患者声嘶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患者声嘶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撑喉镜下CO_2激光分离联合导尿管喉模置入治疗喉蹼术野清晰、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喉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6例喉尖锐湿疣进行手术治疗,15例在表面麻醉下行直接喉镜喉尖锐湿疣切除术,11例在全身麻醉下行气管插管、支撑喉镜喉尖锐湿疣切除术,其中8例同时行疣组织三角肌皮下埋植术、α-2b干扰素声带黏膜下注射。结果 随访21例,痊愈15例,好转5例.死亡1例;其中气管切开5例,拔管困难2例。结论 本病病变范围大,复发率高,应用支撑喉镜行喉肿瘤除术.疣组织三角肌皮下埋植术及干扰素辅助治疗,避免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经喉外进路及经支撑喉镜下行CO2激光手术切除杓状软骨治疗双侧声带神经麻痹的疗效,对比两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择优选取合适的术式。方法对双侧喉返神经致喉狭窄的13例术后患者进行随访,其中7例行喉外进路杓状软骨切除术声带外展固定,6例行经支撑喉镜下行CO2激光手术切除杓状软骨,13例术前均已行气管切开,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结果采用喉外进路杓状软骨切除术声带外展固定7例,术后1次拔管3例,2次拔管2例;采用经支撑喉镜下行CO2激光手术切除杓状软骨6例,术后1次拔管4例,2次拔管1例。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纤维鼻咽喉镜下声门区增生性病变激光治疗。方法 在表面麻醉下,应用纤维鼻咽喉镜首先确立声门区增生病变部位、大小、形态。通过屏幕显示,引入激光光导纤维并选择适宜激光功率、电流、发射时间,对声门区增生性病变实施激光切割治疗。结果 30例病人,其中声带息肉24例,声带小结6例均得到治愈。术后声门区病变切除干净,无瘢痕粘连及形态解剖学改变,声带肌力及运动正常,做到了在根除病变的同时对喉功能保护。结论 纤维鼻咽喉镜能解决长期以来喉部手术不易暴露问题,YAG激光及屏幕显示实现了腔内治疗愿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支撑喉镜下小儿喉乳头状瘤摘除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对23例喉乳头状瘤患儿在支撑喉镜下摘除肿瘤的麻醉管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所有无喉阻塞患儿中均一次气管插管成功;喉阻塞Ⅰ度患儿5例一次气管插管成功,另1例二次气管插管成功;喉阻塞Ⅱ度或Ⅲ患儿中2例一次气管插管成功,1例二次气管插管成功,另1例在麻醉诱导过程中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并出现缺氧症状,经及时面罩加压供氧,缺氧症状缓解,即喉镜暴露声门以2%利多卡因喷喉充分表面麻醉快速气管插管且一次成功。23例患儿中无一须要气管切开,所有患儿麻醉诱导均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后均拔管返回病房。结论 小儿喉乳头状瘤摘除术麻醉管理要点在于麻醉诱导期的气管插管,术中气道保护和术后拔除气管导管 时机的掌握。  相似文献   

9.
对于急诊科和麻醉科医生来讲,保持呼吸道通畅是一项首要和至关重要的任务.长久以来,气管插管曾经是维持全身麻醉患者呼吸道通畅的唯一选择.但气管插管存在着以下诸多问题[1]:(1)因喉镜和插管操作引起的从唇至气管各部位可能遭致的损伤如门齿脱落、粘膜擦伤出血、声门损伤、皮下气肿等及插管困难.(2)施行喉镜和插管过程中常易发生血压急剧升高、心律加快或心动过缓等循环反应.(3)导管存留气管期间发生导管阻塞、导管误入一侧总支气管、导管误入食管、异物误吸、呛咳等.(4)拔管后即刻或延迟性并发症如喉痉挛、误吸、咽喉痛、喉或声门下水肿、喉溃疡、气管炎、声带麻痹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 CO2激光切除包括声带良性肿瘤、癌前病变、早期喉癌等在内的喉肿物优点,分析疗效。方法:插管全身麻醉,在显微镜支撑喉镜直视下利用 CO2激光切除声带或者喉室小结、息肉及声带白斑、乳头状瘤等喉肿物。术后采用口服药物或者雾化治疗消除手术水肿,禁声1个月并口服消肿散结的中成药。结果:1个月后患者声嘶症状基本解决,声带黏膜恢复良好。结论:显微镜支撑喉镜引导下 CO2激光治疗喉肿物疗效好,患者花费少,痛苦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CTrach光导纤维可视性气管插管型喉罩(CTrach喉罩)在面颈瘢痕挛缩导致的预测困难气道处理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行全麻下面颈瘢痕整形手术的预测困难气道患者33例,麻醉诱导后置入CTrach喉罩,连接显示器,在直视下寻找声门,进而直视气管插管.记录CTrach喉罩置入、气管插管、CTrach喉罩退出的次数、时间及成功率,显示器上所见声门的情况以及为寻找声门所采用的手法,并记录麻醉诱导前、后,置入CTrach喉罩后即刻,插入气管导管后即刻及退出CTrach喉罩后即刻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 33例患者均成功置入CTrach喉罩,其中4例第2次成功置入.10例显示器上直视全部声门,8例和15例分别在显示器上见到部分声门或未见声门,调整后获得满意图像.经CTrach喉罩27例首次气管插管成功,6例第2次插管成功.操作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改变较轻.结论 CTrach喉罩置入简单、图像清晰、直视下气管插管成功率高,是解决面颈瘢痕挛缩导致的困难气管插管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龚建平  扬经文 《中外医疗》2010,29(13):72-72,77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声带小结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A组为全凭静脉麻醉组;B组为静吸复合组。每组20例,2组均采用慢诱导法,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A组以丙泊酚瑞芬太尼,B组以异氟醚,观察记录麻醉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即刻、置入喉镜时、置入喉镜后3min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记录主自呼吸恢复的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结果插管时循环MAP、HR无较大波动。置镜时及置镜后3minMAP、HR均高于诱导前,而A组与诱导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和清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维持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和置入支撑喉镜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剧变和应激反应,苏醒迅速,在声带小结手术中明显优于异氟醚麻醉维持。  相似文献   

13.
声带息肉为喉科临床常见疾病,以往多采用表面麻醉在间接喉镜下切除,对某些较特殊的病例,手术操作较困难,易造成声带损伤或切除不彻底。近年来开展了喉内显微手术,但由于需行静脉复合麻醉及气管内插管,因而有一定的危害及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纤维喉镜自从应用后我科从1999年~2002年切除声带息肉150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13岁。因发烧、声嘶、气促20~+天以“急性喉炎、Ⅲ度呼吸困难”收入当地县医院,行气管切开等处理。术后呼吸正常拔管正常拔管出院。本次又因呼吸困难于1989年10月6日收入我院耳鼻喉科。入院时,面部轻度紫绀,呈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明显。专科检查发现左侧声门下有新生物,会厌、室带充血,轻度水肿。急诊有气管切开术。术后直接喉镜下声门区亦未能充分暴露。经抗炎治疗后,作前联合镜检查,发现声门下新生物,几乎完全阻塞呼吸道。在全麻下行喉裂开术,切除声门下区新生物约1×1×1cm~3大小。术后病理报告为喉神经鞘瘤。术后8天堵管,呼吸正常,声嘶好转后拔管出院。随访半年无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15.
1病历摘要女,43岁。2个月前全麻经口插管行颈椎椎管内神经鞘膜瘤手术,术后患者咽部不适。1个月前开始出现声音嘶哑,并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行纤维喉镜检查见:双侧声带运动良好,闭合不良,双侧声带后端各有一花生米大小肿物,有蒂,蒂较硬,表面光滑。全麻下支撑喉镜及显微镜辅助下行双侧喉肿物摘除术。术后患者无声嘶,无呼吸困难,双侧声带运动及闭合良好。术后病理:喉部炎性肉芽。2讨论患者全麻插管后,易形成环杓关节脱位、环勺关节炎以及声带损伤等,形成炎性肉芽一般与长期带管、喉及气管内异物长期刺激有关。但该患麻醉时间短,术后却迅速有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喉显微外科手术与麻醉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84例于全麻支撑喉镜下显微外科手术的麻醉情况。结果:84例均完整切除喉部病灶。环甲膜穿刺组2例穿刺针滑脱,气管插管组和塑料喷射管组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塑料喷射管经鼻置入声门下喷射通气优于环甲膜穿刺和气管插管麻醉,安全、方便、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喉显微手术在早期声带癌切除手术中应用的临床体会.方法 本组患者18例,均为声门型喉癌,病理类型均为鳞状细胞癌,均在全麻支撑喉镜显微镜下,配合激光、微波切除喉部病变.结果 18例均未作气管切开,术后无呼吸困难、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当天即可自由活动,生活自理,平均住院时间为6~8 d.术后随访1.5~5年,仅有1例复发,再次行支撑喉镜手术切除肿瘤,术后恢复良好,随访2年未再复发.结论 支撑喉镜显微镜早期声门癌切除,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喉功能保留好,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治疗早期声门癌的良好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双侧弥漫型声带良性病变切除新术式的方法 和疗效.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20例患者一期在全麻支撑喉镜下CO2激光行单侧声带良性病变切除+对侧声带中后4/5病变范围切除,二期一般在术后1个月局麻下行对侧声带残余病损切除.术后随访患者主观症状、电子喉镜检查.结果 20例患者术后声嘶、呼吸急促等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6个月复查电子喉镜均未见病灶复发,前联合未见粘连.结论 对于双侧弥漫型声带病变,尤其是病变范围波及双侧声带前中份及前联合,此术式既能充分切除病灶,又能有效避免声带粘连引起的声嘶及呼吸急促.  相似文献   

19.
插管型喉罩解决喉镜插管失败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用插管型喉罩解决喉镜插管失败的临床效果.方法 19例因小下颌畸形、过度肥胖颈短、颏颈粘连、颌颈部瘢痕增生、面颌部严重外伤合并上颌骨骨折、侧卧下改插管全麻,致常规喉镜气管插管失败的患者,改用插管型喉罩引导气管插管.结果 插管型喉罩引导1次插管成功15例(78.9%),2次插管成功4例(21.1%),气管插管反应SBP,DBP,HR的变化比喉镜插管轻(P<0.01).结论 采用插管型喉罩进行气管插管无须直接提起会厌和显露声门,喉罩置入到位容易引导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具有快捷、简便、成功率高、基本无损伤的优点,提升了解决喉镜困难气管插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声门下喉狭窄的病因、手术方案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1997-2002年16例声门下喉狭窄住院病人的病因、手术方案及疗效。结果 喉、环状软骨气管钝性挫伤者9例,继发于气管切开术者2例,长时间气管内插管致狭窄2例,继发于声门下结核病、声门下错构瘤术后、声门下淀粉样变性激光术后备1例。1例经支撑喉镜下声门下狭窄激光切除术;2例经支撑喉镜下喉扩张器声门下扩张术;3例环状软骨/气管部分切除、对端吻合、喉气管重建术;10例喉裂开整复术,其中6例置入硅胶T形管,4例放置喉气管镍钛记忆合金支架。随诊6月-24月,2例喉裂开整复术失败,分别改行环状软骨/气管部分切除、对端吻合术和喉裂开整复术、同时放置喉气管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所有病人的最终效果均满意。结论 黏膜创伤后疤痕愈合是造成声门下喉狭窄的主要病因。依据狭窄的位置及严重情度选择不同的术式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