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理地区静脉吸毒人群隐孢子虫感染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申丽洁  李伟 《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1):1295-1296
目的调查静脉吸毒人群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初步研究性别、年龄、民族和吸毒年限与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静脉吸毒者粪便标本500份,采用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粪便中的隐孢子虫卵囊。结果500份粪便中84份查到隐孢子虫卵囊,总感染率为16.8%;不同性别、年龄和民族的吸毒者隐孢子虫感染率有一定差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吸毒时间的延长,隐孢子虫感染率也相应增高,不同吸毒年限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吸毒人群隐孢子虫的感染率高于普通人群,应加强对该人群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吸毒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湖南省吸毒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现况研究,通过整群抽样,随机抽取某男性戒毒所和某女性戒毒所中的吸毒人员,以问卷的方式调查吸毒人员772名,收集有关的资料并采集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HBsAg、抗-HBs、期BeAg、抗-HBe、抗-HBc,采用CK—square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吸毒人员HBV感染率为63.2%;随着年龄的增加,HBV感染率大体呈上升趋势,不同年龄组HBV感染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吸毒年限HBV感染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戒毒次数的增加,HBV感染率大体呈上升趋势,不同戒毒次数HBV感染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民族的吸毒者HBV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吸毒人群是感染HBV的高危人群,吸毒人员中HBV感染与年龄、吸毒年限、戒毒次数有关,而与职业、文化程度、民族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集广州市海珠区美沙酮门诊吸毒人员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 SA)法检测血清中抗-HCV,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吸毒人员相关资料并分析。结果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492例吸毒人员抗-HCV总感染率为87.40%;未婚或离婚或丧偶者抗-HCV阳性率高于已婚者(χ2=4.55,P0.05);吸毒人员中HCV的感染与吸毒方式、时间年限有关;静脉吸毒HCV感染率显著高于非静脉吸毒者(χ2=23.91,P0.01),吸毒年限越长,HCV感染率越高(χ2=107.60,P0.01);不同年度、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抗-HCV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6~3.67,均P0.05)。结论静脉注射吸毒是吸毒人员HCV感染的高危人群,HCV感染的影响因素与吸毒方式、吸毒年限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咸宁市咸安区儿童隐孢子虫感染情况,为科学防控隐孢子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统一儿童问卷调查表,调查儿童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并采集咸安区部分幼儿园/小学儿童粪便样本1 035份,采用金胺—酚抗酸改良染色法镜检隐孢子虫卵。结果 1 035名儿童隐孢子虫卵囊镜检阳性58名,阳性率为5.60%;男性、女性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5.98%、5.18%,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3,P>0.05);幼儿园、小学儿童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6.07%、5.2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7,P>0.05)。结论咸宁市咸安区儿童存在隐孢子虫的感染,应加强预防隐孢子虫病的知识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预防隐孢子虫感染。  相似文献   

5.
隐孢子虫人体呼吸道感染情况及检验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患有呼吸道疾患人群的痰液检查观察人体呼吸道感染隐孢子虫情况。方法:对356例被检者进行晨痰涂片染色检查。结果:痰检356例,其中,男性239人,女性117人。痰中发现隐孢子虫卵囊者3人,阳性率为0.84%。结论:伴有呼吸道疾患人群的呼吸道隐孢子虫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幸小弘  王志成  彭孝武 《职业与健康》2011,27(12):1381-1383
目的了解荆州市美沙酮门诊吸毒人员HIV、HCV的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吸毒人员吸毒行为、肝功能有无异常、营养情况、并发症等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样检测HIV抗体、HCV抗体。结果 617名吸毒者中,HIV、HCV感染率分别为2.1%和70.5%。HCV感染与吸毒年限有关。男女吸毒人员吸毒行为比较:初吸毒年龄和吸毒年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和P<0.05),但平均吸毒频次、平均吸毒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吸毒人员中有并发症的比例(21.43%)高于男性吸毒人员中有并发症的比例(1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营养状况不同吸毒人员的HCV感染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营养状况不同吸毒人员肝功能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吸毒人员感染HCV的主要影响因素,其顺序为初吸年龄、吸毒量、肝功能、并发症、年龄。其中初吸年龄与HCV感染呈负相关。结论对吸毒人群中的高危行为应采取干预措施并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与隐孢子虫感染的关系,为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用金胺-酚染色法(AA—P)和改良抗酸染色法(MAF)检测21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慢重肝)患者和140例腹泻儿童粪便标本隐孢子虫卵囊,用PCR技术检测其DNA,并进行内切酶分析;对隐孢子虫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AA-p、MAF和PCR检测,慢重肝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4.1%、3.2%和6.0%;腹泻儿童感染率为0.7%、0.7%和1.4%、PCR结果显示,慢重肝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高于腹泻儿童;阳性患者腹泻史、动物接触史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农村患者感染率高于城市患者结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对隐孢子虫的易感性增加,隐孢子虫感染是引起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腹泻和可能加重其病情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HIV感染合并慢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来分析这些患者的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状况,从而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方法收集我院的2008年1月-2013年6月的一共79例HIV感染合并慢性腹泻患者的粪便为标本,然后对这些标本进行涂片及染色检查。采用常规的粪便培养来检测沙门菌、志贺菌、真菌以及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直接涂片检测蓝氏贾第鞭毛虫;革兰染色检测真菌孢子以及菌丝:抗酸染色检测分枝杆菌:改良的抗酸染色法来检测隐孢子虫;微需氧培养检测空肠弯曲菌;金标法来检测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结果79份标本,47份标本检测出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阳性率是59.49%,其中感染真菌最多,有22株,感染隐孢子虫有13株,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有6株,感染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有3株,感染空肠弯曲菌有2株,感染沙门菌有1株。结论HIV感染合并慢性腹泻患者最易感染真菌,其次就是隐孢子虫,分枝杆菌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率也比较高,因此值得临床医生的重视,积极的寻找病原,从而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求RIDA隐孢子虫快速检测法检测人和牲畜粪便隐孢子虫的优缺点,验证该方法与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随机采集200位人的粪便和72头牲畜的粪便分别用RIDA隐孢子虫快速检测法和金胺酚-改良抗酸复染法检测隐孢子虫;用SPSS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RIDA隐孢子虫快速检测法检测出儿童和牲畜粪便的阳性率分别为5.00%和13.89%;用金胺酚-改良抗酸复染法检测出的人和牲畜粪便的阳性率分别为4.50%和25.00%;两种方法检测人类粪便的结果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方法牲畜粪便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IDA隐孢子虫快速检测法适用于检测大样本的人类粪便隐孢子虫,并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吸毒人群中丙肝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吸毒人员丙肝感染情况及其高危因素,为在这特殊人群中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2008年在江苏省部分戒毒所、劳教所设立7个监测哨点,其中每年4~6月新关押的2811例吸毒人员为凋查对象。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液标本,用EI.ISA法检测抗-HCV。调查数据经复核后用录入计算机,用SPSS11.5进行汇总与分析。结果:2811例调查对象中共检测出抗-HCV阳性957例,阳性率34.0%。其中男性阳性率35.1%,女性阳性率29.2%,男性显著高于女性(χ^2=6.32,P〈0.05)。调查人群年龄为18-74岁,不同年龄组抗-HCV阳性率总体呈现两头低、中间高,最高年龄组为30~岁组.组间差异非常显著(χ^2=65.31,P〈0.01)。本省与外省籍以及不同婚姻状况HCV感染率差异不显著。通过注射方式吸毒、通过钱或毒品交易与他人发生过性行为、性行为时不使用安全套等为HCV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吸毒人群中抗-HCV阳性率远远超过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说明该人群存在着丙肝传播与流行的高危因素,是丙肝防治的重点人群。对吸毒人群的高危行为应文施更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湖南省吸毒人员庚型肝炎病毒(HGV)的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况研究,通过整群抽样,随机抽取某男性戒毒所和某女性戒毒所中的吸毒人员,以问卷的方式调查吸毒人员595名,收集有关的资料并采集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HGV抗体(IgG),采用Chi-square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吸毒人员HGV感染率为8.74%。单因素分析:不同性别的吸毒者HGV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χ2=28.650,P<0.05);不同年龄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的吸毒者HGV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因素分析: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的吸毒者HGV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吸毒人群是HGV感染的高危人群,吸毒人员中HGV感染与年龄、职业、民族无显著相关性,而与性别、文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吸毒人员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状况与吸毒方式、性行为特点的关系.方法采用现况研究,通过整群抽样,随机抽取某男性戒毒所和某女性戒毒所中的吸毒人员,以问卷的方式调查吸毒人员595名,收集有关的资料并采集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HGV抗体(IgG),采用Chi-square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吸毒人员HGV感染率为8.7%;注射吸毒组与非注射吸毒组HGV感染率分别为9.59%和7.39%,两组间HGV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婚外性行为和无婚外性行为的吸毒人员HGV感染率分别为8.8%和8.6%,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性伙伴个数HGV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吸毒人员是感染HGV的高危人群,吸毒方式、性行为特点与HGV感染无显著相关,而吸毒造成机体免疫力低下以及吸毒对身体的损害可能是HGV感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东莞市吸毒人员HIV、梅毒的感染状况,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数据。方法:对吸毒人员吸毒方式、性行为等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样检测HIV抗体、梅毒抗体。结果:395名吸毒者中,HIV、梅毒感染率分别为6.84%和9.62%。单一口吸者、口吸并静注者、单一静注者HIV感染率分别为0%、8.14%、23.08%;梅毒感染率分别为10.81%、9.30%、7.69%;这3种吸毒方式之间HIV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单一静注者感染率最高。有静脉注射史者(包括单一静注者和口吸并静注者)占71.9%(284/395),其中共用针具者与非共用针具者HIV感染率分别为18.42%(21/114)、3.53%(6/170),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非共用针具静注者与单一口吸者之间HIV感染率并无显著性差异。以上各组间梅毒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本次调查中吸毒者不同性行为(有无用安全套)之间HIV、梅毒的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市吸毒人群HIV的感染率处于中等水平,共用注射器吸毒是HIV感染的主要因素。有必要在吸毒人群中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和干预。  相似文献   

14.
吸毒人员吸毒方式、性行为特点与HBV感染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湖南省吸毒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以及吸毒方式、性行为特点与HBV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通过整群抽样,随机抽取某男性戒毒所和某女性戒毒所中的吸毒人员,以问卷的方式调查吸毒人员的吸毒方式和性行为特点,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HBsAg、抗-HB、HHcAg、抗-HBc、抗-HBc,采用Chi-square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吸毒人员HBV感染率为63.2%;静脉注射和非静脉注射吸毒者HBV感染率分别为64.0%和59.4%,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婚外性行为和无婚外性行为的吸毒人员HBV感染率分别为65.4%和55.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性伙伴个数HBV感染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吸毒人群是HBV的高危人群,静脉吸毒与非静脉吸毒对HBV的感染无显著性差异,婚外性行为是HB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性伙伴个数是影响HBV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江门市女性吸毒人群中性传播疾病流行情况。方法:对67例女性吸毒者的性传播疾病流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检出性病37例,其中非淋菌性尿道炎(或宫颈炎)30例,HIV感染者3例,梅毒2例,尖锐湿疣1例,生殖器疱疹1例。女性吸毒者中检出率为55.2%(37/67),高于男性吸毒者中的44.2%(57/129),但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女性吸毒者中性病感染情况严重,是性病传播的高危人群,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吸毒人员中甲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 ,为防制甲肝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 ,通过整群抽样 ,以问卷的方式调查男性吸毒人员 45 2名 ,收集有关资料并采集血标本 45 2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 ) ,检测血清中抗 -HAV。采用Chi-square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45 2名男性吸毒人员中检出抗 -HAV阳性 2 91人 ,总感染率为 64 .3 8% ;单因素分析 :不同地区甲肝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 (χ2 =7 3 49,P <0 .0 5 ) ;不同文化程度 ,不同年龄组 ,不同职业 ,不同吸毒年限甲肝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多因素分析 :不同地区 ,不同职业 ,是否喝生水的甲肝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吸毒人群是甲型肝炎感染的高危人群。吸毒人员中甲肝的感染与地区差异、职业及卫生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甘肃省静脉吸毒人群共用针具的高危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甘肃省吸毒人群综合、省级哨点监测数据,进行共用针具高危行为、艾滋病相关知识及HIV抗体检测等数据分析。结果静脉吸毒人员中共用针具者占37.24%;共用针具静脉吸毒人员HIV总体知晓率为85.80%;不同文化程度的共用针具静脉吸毒人员的HIV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8,P=0.04);共用针具组丙肝感染率(74.80%)明显高于非共用针具组(28.04%),(χ2=70.31,P=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吸毒者的注射吸毒频率为发生共用针具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甘肃省静脉吸毒人员共用针具的高危行为比较严重,注射吸毒频率为发生共用针具高危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天津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与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4~6月,对天津市戒毒所在押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HIV、梅毒和HCV抗体。[结果]合计调查400人,年龄16~54岁,其中16~30岁占40.25%,45~54岁占47.00%;初中文化占46.00%;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6.50%。400名吸毒人员中,注射吸毒者占75.50%;最近1个月有性行为的89人中,最近一次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14人。检测400人,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8.25%;HC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73.25%;梅毒阳性检出率为1.25%。不同年龄、不同籍贯、不同文化程度、最近1个月是否有性行为者的H IV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籍贯、不同吸毒方式、最近1个月是否有性行为者的HC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安全套使用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