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Bonomo  J  陈丹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36(8):480-480
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经常导致较强的胞内刺激响应,特征表现在细胞健康的全面下降。我们认为仅重组蛋白的一级结构(氨基酸序列)在减轻上述反应方面起重要作用。为证明上述观点,合成了类似防御素家族蛋白大小的39-40个氨基酸的两段多肽,分别只含有大肠杆菌中出现频率最少(PepAA:His,Trp,Tyr,Phe,Met)和最多(PepCO:Ala,Glu,Gln,Asp,Asn)的5种氨基酸组成。  相似文献   

2.
VNTR检测技术     
可变数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NumberofTandemRepeat,VNTR)通常由二个核甘酸组成的单元如“胞嘧啶+腺嘌啉”(CA)经过若干次重复组成,由于重复的次数(即n值)是可变的,因而构成一种多态类型。在非严格定义的情况下,也称为微卫...  相似文献   

3.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是一类功能最全面且最为庞大的跨膜受体家族。β-肾上腺素受体(β—adrenoceptor,β—AR)是经典的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的成员,其生物学效应由经典的Gs—cAMP—PKA信号通路介导。人们对β-肾上腺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对心力衰竭、心血管、心肌自律性和传导功能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Livin是凋亡蛋白抑制子(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的重要成员,Livin的结构比较特殊,它由α和β亚基组成,这两个亚基各有一个baculovirus inhibitory repeat(BIR)序列。完整的Livin结构是一种能抑制细胞凋亡的细胞内蛋白质.它能与半胱氨酸一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7,9结合,抑制caspase活性,阻断死亡信号的转导。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相似文献   

5.
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是一类在结构上具有同源性的细胞内源性凋亡抑制蛋白家族,目前为止在人类已经发现的IAPs至少有8种。它们能够对抗各种凋亡诱导因素,抵抗细胞凋亡。X-连锁调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是IAP家族的重要成员,定位于Xq24—25,编码区由7个外显子组成,cDNA全长2540bp,mRNA全长为9kb,但实际编码区仅有1.5kb,XIAP含497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7kD。  相似文献   

6.
白介素-12(IL-12)的分子量约为75kDa,由二个异型多肽p40(40 kDa)和p35(35 kDa)以分子内二硫键结合而成。两个多肽都具有细胞因子所共有的ATTTA序列。IL-12的p40是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具有共同的N端免疫球蛋白区、4个半胱氨酸残基和C端的WSXWS序列,特别是和IL-6受体  相似文献   

7.
ATP结合盒亚家族C(ATP—Binding Cassette,Subfamily C,ABCC)蛋白家族是新近发现的一个较大的蛋白家族。该家族目前由9个成员所组成,在人体内分布广泛,参与机体内一些重要物质的转运。同时许多化疗药物也是它们的转运底物,其过度表达往往与肿瘤的多药耐药密切相关。最新研究表明,ABCC基因变异可以导致机体内物质代谢的改变和肿瘤耐药程度的改变,有的甚至可以直接导致遗传性疾病的产生。本文对AB—CC家族变异现象及其与肿瘤多药耐药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ATP结合盒式(ATP-binding cassette,ABC)运载体是一个跨膜蛋白家族,它依靠ATP供能对许多种类的底物进行跨膜转运,这个家族包括MDR1/P—gP、MRPs、ALD、OABP等8个亚群49个成员,由不同染色体编码。在ABC转运蛋白中,有一些成员与肿瘤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性有关,其中研究最多的是P糖蛋白(PgP)。  相似文献   

9.
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进入靶细胞的过程是由病毒表面的包膜糖蛋白(Env)跨膜亚基gp41介导的。gp41中含有2个α-螺旋疏水重复序列,即N末端重复序列(HR1)和C末端重复序列(HR2)。在融合过程中,它们能寡聚化形成gp4l介导膜融合的功能性结构(6股α-螺旋束核心结构),该结构的形成使得病毒膜与细胞膜接近,继而发生融合。任何可有效阻止6股α-螺旋束核心结构形成的化合物,均有可能产生抗HIV融合活性。多肽类HIV融合抑制剂中C肽和N肽分别衍生于HR2和HR1,具有很好的抗HIV融合活性,C肽类中的新药enfuvirtide(T-20)已于2003年被美国FDA批准上市。现综述近几年HIV融合抑制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是宫颈癌(cc)发生的主要原因,约50%的cc由HPV—16所致。hr—HPVE7致癌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转化活性,并在HPV感染细胞中持续表达,可以作为特异的靶抗原用于cc及恶性前发育异常的免疫治疗。为去除HPV-16E7的致癌活性,德国OEhlschlaeger等将野生型E7基因(E7WT)中与转化活性相关的三个位点切开,得到的4个片段重排后形成核心部分,尾部加入原片段间三个连接处的核苷酸序列以保留所有潜在CTL表位,头部加入Kozak序列以增强免疫原性,获得了改良的重排HPV-16E7基因(HPV—16E7SH),同时构建了pTHamp—E7SH重组质粒,并以pTHamp—E7WT和空质粒作对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高原  邹全明  张卫军 《中国药业》2006,15(18):11-13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HP)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基因(napA)与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heat-labile enterotoxin B subunit,LTB)的分子内佐剂融合蛋白疫苗,并通过口服免疫小鼠研究其抗原性,为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携带naDA—LTB融合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22b—napA—LTB,转化E、coli BL21(DE3),进行原核表达,重组表达蛋白采用亲和层析柱Chelating Sepharose进行纯化,Tris—Tricine电泳和Western blot鉴定,GM1-EUSA检测rNAP-LTB与神经节苷脂的结合。口服免疫BALB/c小鼠,检测重组融合蛋白的抗原性。结果重叠延伸PCR扩增出了约760bp的napA—LTB融合基因,其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相关序列一致。重组融合蛋白以可溶和包涵体两种形式表达,表达量约占细菌总蛋白的30%,Tris—Tricine初步测定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Mr)约29000,纯化后纯度大于90%。Western blot检测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该重组蛋白保持了与GM1神经节苷脂结合的生物学活性。动物实验表明,分子内佐剂疫苗口服免疫小鼠后血清特异性IgG,IgA和胃黏液、肠黏液的抗原特异性sIgA抗体显著高于无佐剂单一亚单位疫苗。结论所获得的重组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黏膜佐剂活性,为进一步的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常靓  邢爱敏 《药学进展》2010,34(8):380-381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3(MAGE-3)为肿瘤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理想靶分子。葛兰素史克公司研发的重组抗肿瘤融合蛋白疫苗Astuprotimut—R(GSK-249553),系将MAGE-3表位融合到流感嗜血杆菌蛋白D抗原的部分序列中所制得,即MAGE-3重组蛋白。  相似文献   

13.
p16基因(CDKN2、MTS1、INK41)定位于人染色体9p21—22,由3个外显子(分别为126bp、307bp、11bp)和2个内含子组成,编码产物为由14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分子量16kD,即p16蛋白,含有四个独特的锚蛋白(ankyrin)重复序列,该结构与其抑制活性有关。p16蛋白通过抑制细胞周期索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s)中的  相似文献   

14.
《国外药讯》2009,(9):35-36
Prolias是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其使用专有的Bead Blot技术研发用于纯化和靶向蛋白以及蛋白复合物的基于配体的亲和性树脂。该公司近日宣布将首个ProSpectrum配体(Ⅰ)家族投入市场。这些配体集中针对心血管疾病,包括结合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和心脏肌钙蛋白I的配体。  相似文献   

15.
核心蛋白聚糖(decofin)为蛋白聚糖(PG)的一种,属分泌型的富含亮氨酸的小分子蛋白聚糖家族,由于其能修饰胶原原纤维因此也称为饰胶蛋白聚糖。decofin由富含亮氨酸的核心蛋白和一条糖胺聚糖链组成.在调节细胞黏附、迁徙、增殖,胶原纤维形成及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活性调节中起重要作用。近来发现decofin高表达可以使TGF—β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水平降低,相反,使IL-4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升高,说明decorin在细胞因子产生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等产生的调节细胞功能的高活性多功能蛋白多肽分子。  相似文献   

16.
端粒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膨大的粒状结构,由简单重复的端粒DNA序列和结合蛋白组成。人端粒DNA重复序列为TTAGGG,长度5~20kb。端粒长度随着细胞分裂而缩短,当缩短到一定程度即不能维持染色体的稳定,细胞最终死亡。人端粒酶由模板RNA、端粒相关蛋白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构成。人端粒酶以其分子RNA为模板,在hTERT的作用下,不断合成新重复序列添加到染色体DNA的3'末端,从而阻止端粒DNA序列的缩短。正常人体细胞除一些更新较快的组织细胞如生殖细胞等外,一般无端粒酶活性,而肿瘤细胞由于端粒酶的激活,使端粒维持在一定的长度不再缩短,成为无限增殖的“永生性”细胞。本文就端粒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人类基因组已经完全解析清楚,现在是寻找可成药基因组的大好时机。Russ等分析认为,大约有2000~3000个基因可用于发展药物,这与以前的估计基本一致(约3000个),但主要靶标家族的份额有明显变化,视紫质样G蛋白偶联受体(GPCR)和蛋白激酶数量相对减少,蛋白水解酶数量相对增加。  相似文献   

18.
解聚素—金属蛋白酶(ADAM)家族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具有多功能的细胞膜表面糖蛋白,有40多种类型,ADAM17是其家族成员之一,因其可水解细胞膜上的肿瘤坏死因子,又称肿瘤坏死因子转换酶(TACE)。1 ADAM17的功能ADAM17是一种含有多个结构域的Ⅰ型跨膜蛋白,其前体结构域能与锌催化位点相结合,当前体域被蛋白水解后,ADAM17才具有酶活性,才能够参与多种蛋白的水解,  相似文献   

19.
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 tandem repeat,STR)以核心序列重复单位数目的变化构成遗传多态性。在众多的STR基因座中,以三碱基重复或四碱基重复的STR基因座突变率低、稳定性好,且遵循孟德尔共显性遗传方式,是群体遗传学和法医遗传学高信息基因座的丰富来源[1]。本文参考有关文献[2-6],结合本实验室实验条件,筛选了6个STR座位进行扩增,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和(或)琼脂糖凝胶电泳EB染色进行带型分析,以多个同胞的STR片段长度等位片段,逆向推测其父母的相应四个位点,用于同胞间亲权鉴定。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progressivemusculadystrophy,PMD)是一组遗传性肌肉变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主要为缓慢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肌肉无力和萎缩,无感觉障碍;电生理表现主要为肌源性损害。临床上分Duchenne型(DMD)、Bker型(BMD)、肢带型、面肩肱型例、远端型和眼咽型。DMD基因位于Xp21,基因组DNA由79个外显子组成,cDNA长约14kb在DMD基因内存在许多重复序列,形成许多断裂和交换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