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咽癌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照射野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俐  刘翔宇  唐新生  严伟  舒晓镭  孙世良 《重庆医学》2007,36(14):1414-1415
目的 探索鼻咽癌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照射野设计两种方法,从剂量学上探讨设野的合理性.方法 对鼻咽癌常规设野和调强放疗的治疗范围和剂量分布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照射计划均能基本满足临床要求.IMRT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靶区剂量分布适形度好,正常组织受照射的范围和剂量减少.结论 IMRT对鼻咽癌患者无论是在靶区的剂量分布,还是保护正常组织都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放疗后遗症112例发病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我院鼻咽癌放疗后112例患者的观察,探讨其发病因素,为尽量减少或预防鼻咽癌放疗后遗症寻求可能的途径。方法随访放疗后生存5年的鼻咽癌患者112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以6 MV直线加速器外照射。鼻咽部原发灶双耳前野照射共64例,部分辅以鼻前野照射48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均先以X线切线野照射40 Gy后,再垂直电子线照射20 Gy左右。结果颈部纤维化、口干、后组颅神经损伤与耳前野放射剂量无明显相关性。张口受限、听力损伤随放射剂量增加而增多。颈部纤维化的发生率随放射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后遗症的发生与采用双耳前野,双耳前野 鼻前野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临床放射治疗鼻咽癌的剂量应掌握在70 Gy左右为宜。如仍有鼻咽部的残留肿物,以腔内后装加量,或三维适形缩野推量为妥。在颈部剂量已达65 Gy而淋巴结消退不理想时,应考虑多学科综合治疗为好,或设野中野,以小野推量放疗。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放疗后遗症112例发病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我院鼻咽癌放疗后112例患者的观察,探讨其发病因素,为尽量减少或预防鼻咽癌放疗后遗症寻求可能的途径。方法 随访放疗后生存5年的鼻咽癌患者112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以6MV直线加速器外照射。鼻咽部原发灶双耳前野照射共64例,部分辅以鼻前野照射48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均先以X线切线野照射40Gy后,再垂直电子线照射20Gy左右。结果颈部纤维化、口干、后组颅神经损伤与耳前野放射剂量无明显相关性。张口受限、听力损伤随放射剂量增加而增多。颈部纤维化的发生率随放射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后遗症的发生与采用双耳前野 双耳前野 鼻前野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 临床放射治疗鼻咽癌的剂量应掌握在70Gy左右为宜。如仍有鼻咽部的残留肿物,以腔内后装加量,或三维适形缩野推量为妥。在颈部剂量已达65Gy而淋巴结消退不理想时,应考虑多学科综合治疗为好,或设野中野,以小野推量放疗。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常规放疗后组颅神经的剂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应用不同外照射技术治疗鼻咽癌时后组颅神经的最大剂量和并发症发生概率,以指导鼻咽癌放疗计划的制定。方法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在10例鼻咽癌患者的CT图像上分别设计3种常规外照射计划(A计划:先用面颈联合野加下颈切线野照射36Gy,再用面颈联合野缩野加下颈切线野照射14Gy;B计划:先面颈联合野加下颈切线野照射36Gy,再用耳前野加全颈切线野照射14Gy;C计划:应用耳前野加全颈切线野照射50Gy。3种计划最后都用耳前野加量照射至鼻咽72Gy),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3种计划颈动脉鞘的最大剂量和正常组织并发症发生概率(NTCP)的区别。根据颈动脉鞘的NTCP来估计放射性后组颅神经损伤(RILCN)的发生概率。结果由TPS发现耳前野与全颈切线野在颌下重叠,形成高剂量区。A、B、C3种放疗计划颈动脉鞘最大剂量的均数向量分别为x^-A=(77.72,76.85)’、x^-B=(83.89,83.78)’和x^-C=(105.97,106.1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55.003,P〈0.01);3种计划NTCP的均数向量分别为x^-A=(36.4,35.0)’、x^-B=(52.2,49.6)’和x^-C=(94.8,95.0)’,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F=36.901,P〈0.01);而且3种计划的最大剂量和NTCP两两之间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应用A计划时颈动脉鞘的最大剂量和NTCP最低,C计划的最高。结论使用耳前野加全颈切线野时,在颌下区的重叠会增加颈动脉鞘的最大照射剂量和NTCP,有可能增加鼻咽癌放疗后RILCN的发生概率。建议停用耳前野加全颈切线野的照射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多处方剂量融合调强计划设计技术在鼻咽癌放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和范围.[方法]18例接受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P(GTVad)和P(GTVad)处方剂量均为70Gy,颈部有淋巴结和无淋巴结处方剂量分别为59.4Gy和54.0Gy.共33次.利用Pinnacle 6.2适形治疗计划系统,一个处方对应一个子计划,根据等剂量曲线分布和DVH图,调整子计划照射野的方向和处方剂量,再将各个子计划融合优化后得到调强计划.根据等剂量曲线和DVH图统计计划肿瘤区(PCTV)和计划临床靶区(PCTV)的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剂量分布和计划临床靶区的适形度(CI).[结果]根据RTOG0225要求,计划肿瘤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符合处方剂量要求,95%PCTV体积的剂量为69.5~70.8Gy,颈部有淋巴结和无淋巴结转移的95%PCTV体积的剂量分别为59.42~61.06Gy和56.50~59.87Gy.完成一个计划设计的时间为2~3h.[结论]多处方剂量融合调强治疗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符合要求,适用于T2N0M0到T()N2M0鼻咽癌患者的放射治疗,计划优化和治疗实施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6.
原锦  程惠华  傅志超  林贵山  朱锦锋 《医学争鸣》2005,26(21):1975-1977
目的:两种鼻咽癌放疗方法对比,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对正常组织的受量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方法:鼻咽癌40例,按92福州分期法确定为T1期18例和T2期22例,分别采用常规放疗法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法,通过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布野、给量、优化并计算,最后用DVH图对正常组织(两侧晶体、视神经、脑干、脊髓、腮腺及颞颌关节)进行受量分析,两种方法均分三阶段进行. 常规放疗法以两侧水平面颈联合野和耳前野为主(2野照射),3D-CRT法第一阶段加设鼻前野(3野照射),第二阶段加设一头顶野(3野照射),第三阶段设3~5个共面或非共面野. 两种放疗方法总剂量DT 70 Gy. 结果: 三维适形法脑干、两侧视神经受量略高于常规方法,脊髓剂量相仿,而双侧晶体及腮腺受量明显低于常规方法(P<0.05). 结论: 用3D-CRT治疗鼻咽癌靶区适合度更好,能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或器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咽癌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方法:对64例鼻咽癌后程加量的患者,根据医生要求的临床靶体积(CTV)和周围的敏感器官的限制受量,采用一个中心共面加非共面设野或多个中心共面加非共面设野来设计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结合DVH图和剂量曲线分布情况选择最佳方案.结果:以肿瘤中心点为剂量归一点,85%一90%的剂量线均能包绕靶区体积,而周围正常组织受量都在理想的范围内.结论:对鼻咽癌的三维治疗计划设计时,要根据病人病变侵犯的范围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设野方法,这样在没有调强放疗(IMRT)技术的情况下,也能使靶区剂量分布的适形度、均匀度更好,同时也有效地保护了敏感器官,从而可提高鼻咽癌放疗剂量及鼻咽癌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8.
利用DVH图比较鼻咽癌两种放疗方法对正常组织受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两种鼻咽癌放疗方法对比,应用DVH图对正常组织的受量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鼻咽癌40例。按92福州分期法确定为T1期18例和T2期22例,分别采用常规放疗法和3D—CRT法,通过TPS进行布野、给量、优化并计算。最后用DVH图对正常组织(两侧晶体、枧神经、脑干、脊髓、腮腺及颈预关节)进行受量分析.两种方法均分三阶段进行。常规放疗法以两侧水平面颈联合野和耳前野为主(2野照射),3D—CRT法第一阶段加设鼻前野(3野照射),第二阶段加设一头顶野(3野照射).第三阶段设3—5个共面或非共面野。两种放疗方法总剂量DT70Gy。结果:三维适形法脑千、两侧枧神经受量略高于常规方法,脊髓剂量相仿.而双侧晶体及腮腺受量明显低于常规方法(P〈0.05)。结论:用3D—CRT治疗鼻咽癌靶区适合度更好.能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或器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计划性调强放疗(IMRT)加腔内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早期鼻咽癌的剂量分布合理性和近期疗效. 方法 10例(T1-2 N0-1 M0,Ⅰ~Ⅱ期)鼻咽癌患者接受IMRT加腔内高剂量率后装治疗(观察组);计划性IMRT的处方剂量为:肿瘤靶区(GTV)60~62 Gy,高危临床靶区(CTV1)56~58 Gy,亚临床靶区(CTV2)50~54 Gy.外照射结束后休息1周左右,然后进行鼻咽腔内高剂量率后装治疗(250~300 cGy,每天2次,2~3 d)推量照射.另将该10例患者在相同治疗计划系统中模拟设计全程IMRT(GTV 66~70 Gy,CTV1 62~64 Gy,CTV2 54~56 Gy)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对照组).比较2组的物理剂量分布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肿瘤靶区所接受的照射绝对物理剂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脑干、脊髓、腮腺、垂体正常器官受照射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随访中位时间11月(4~17月),未发现局部复发或转移,并发症少. 结论 计划性IMRI加腔内后装治疗早期鼻咽癌患者可有效地提高肿瘤靶区的照射剂量,同时降低腮腺、脑干、脊髓和垂体等危险器官的照射剂量,其物理剂量分布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后程加速分割三维适形放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比常规放疗的优势。方法 对33例食管癌患者施行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CT模拟定位,FOCUS2.6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设计多方位固定野适形照射,DVH综合评价和优化放疗计划,PRIMUS多叶光栅实施适形放疗。先常规分割照射40~45Gy后改为加速超分割放疗,每次1.5Gy,2次/d。全程剂量70~74Gy/40~42次,42~47d。设同期放疗的35例为对照组,颈段2个前野,60°入射角加30°楔形板,胸段采用前1后2个照射野,每次1.8~2Gy,全程剂量65~70Gy/35~38次,49~52d。观察两组照射野大小差异,近期疗效及放疗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照射野的个数及设野的平均长度和宽度大于对照组(P<0.01)。1,2级反应率高于对照组(P<0.05)。1年生存率及急性放射反应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食管癌在保证临床靶区(CTV)受到高剂量照射的同时,其与PTV适形度好。正常组织受到很好保护,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不增加放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比常规放疗的优势.方法对33例食管癌患者施行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CT模拟定位,FOCUS2.6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设计多方位固定野适形照射,DVH综合评价和优化放疗计划,PRIMUS多叶光栅实施适形放疗.先常规分割照射40~45Gy后改为加速超分割放疗,每次1.5Gy,2次/d.全程剂量70~74 Gy/40~42次,42~47d.设同期放疗的35例为对照组,颈段2个前野,60°入射角加30°楔形板,胸段采用前1后2个照射野,每次1.8~2Gy,全程剂量65~70 Gy/35~38次,49~52 d.观察两组照射野大小差异,近期疗效及放疗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照射野的个数及设野的平均长度和宽度大于对照组(P<0.01).1,2级反应率高于对照组(P<0.05).1年生存率及急性放射反应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食管癌在保证临床靶区(CTV)受到高剂量照射的同时,其与PTV适形度好.正常组织受到很好保护,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不增加放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鼻咽癌病人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的口腔反应.方法 62例鼻咽癌病人分为调强放疗组30例和常规放疗组32例.常规放疗采用面颈联合野+下颈前切野放疗,缩野后改用面颈缩野及上颈部电子线放疗,放疗量:鼻咽部DT 70 Gy/2 Gy/35 F,颈部治疗量DT 70 Gy,预防量DT 50 Gy~60 Gy;调强放疗组鼻咽及上颈部采用全程IMRT技术照射,下颈部和锁骨上靶区采用颈前切野常规技术照射,治疗剂量95%PTV/60 Gy/2 Gy/30 F,95%GTV/70 Gy/2.12 Gy/33 F,腮腺受量V50%<35 Gy,下颈前切野放疗至DT 50 Gy~60 Gy.结果 调强放疗组的口干反应多为1级、2级,口腔黏膜反应多为1级、2级,无3级反应,而放疗组的口干反应多为2级、3级,口腔黏膜反应为2级、3级.调强放疗组的口干、黏膜反应明显轻于放疗组(P<0.05).结论 调强放疗可明显减轻鼻咽癌病人放疗的口干及口腔黏膜反应,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鼻咽癌常规放疗三段式计划与两段式计划的时间经济差异性。方法 10例鼻咽癌患者常规放疗在面颈联合野放疗到44~48 Gy后改野,两段式计划在改野后直接耳前野推量到70~76 Gy;三段式计划在改野后先耳前野推量到50~56 Gy后,第2次改野保护脑干推量到70~76 Gy。比较分析两种计划的患者费用及医生耗费时间。结果三段式计划与两段式计划的患者费用分别为12 160元与12 000元,三段式计划与两段式计划的医生耗费时间分别为(42±6.04)min、(37.2±5.31)min。两种计划患者费用与医生耗费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常规放疗三段式计划与两段式计划的时间经济比较无差异,三段式计划更有利于提高肿瘤照射剂量,同时可充分保护关键危及器官脑干。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乳腺癌放疗时,适形、调强技术对保护正常组织和改善靶区剂量均匀度的作用。方法比较6种乳腺癌照射技术,包括常规切线照射技术、三维适形(3D-CRT)切线照射技术、野中野照射技术、调强切线照射技术、调强五野照射技术和切线三维适形联合调强放射治疗技术。随机选择8例乳腺癌患者,为每例患者设计上述6种照射技术的治疗计划,常规放疗技术计划靶区( PTV )处方剂量为50 Gy/2 Gy/25 f;调强放疗技术PTV处方剂量为50 Gy/2 Gy/25f,临床靶区( CTV)处方剂量为54 Gy/2.16 Gy/25f。所有计划都使95%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分别比较它们的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 DVH)、靶区剂量均匀度以及正常组织如肺、心脏所受剂量等。结果6种技术中,3D-CRT切线照射技术优于常规切线照射技术,野中野照射技术优于3D-CRT切线照射技术,调强切线照射技术又优于野中野照射技术;切线三维适形联合调强放射治疗技术稍优于五野调强照射技术。五野调强照射技术、切线三维适形联合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和调强切线照射技术相比,各有优劣之处。结论对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建议靶区体积较小时采用调强切线照射技术,靶区体积较大时采用五野调强照射技术或切线三维适形联合调强放射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鼻咽癌放疗中普通常规模拟定位计划靶区临床处方剂量(DCEP,target)与非定位CT治疗计划优化靶区参考剂量(DNCT,target)的比较分析,了解非定位CT-TPS(治疗计划系统)在临床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3例接受 60Co外照射治疗鼻咽癌患者的78个鼻咽双侧野及12个鼻前野的普通常规临床模拟定位计划方案(CEP)与非定位CT-TPS优化方案(NCT)进行比较分析,各项参数组间均值差异用配对t检验,并对比值频数分布直方图进行Gaussian Curve性偏度与峰度检验及D检验.结果 鼻咽双侧野与鼻前野剂量偏差频数分布直方图结果显示,二者拟合曲线均呈正态分布,误差分别为-4.01%±4.06%和-1.01%±2.93%,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非定位CT-TPS在治疗计划优化选择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也要谨防其对临床的误导.  相似文献   

16.
上段食管癌SIB-IMRT治疗计划比较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对上段食管癌实施同时整和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SIB-IMRT)计划,研究肿瘤及预防照射区的剂量分布情况和危及器官受量,并比较不同照射野数目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对2例上段食管癌的原发灶和预防照射区进行SIB-IMRT计划设计。定义2个靶区:PTVl为需要加量照射的原发灶靶区,给予67.2Gy;PTV2为预防照射区,给予50.4Gy的剂量。设计4个计划,采用共面、360度范围等角度分布的照射野,野数分别为3、5、7、9,4个计划使用相同的剂量-体积约束条件进行逆向优化。比较这4个计划的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DVH)、适合度指数等指标。结果 3个调强照射野即可使2个靶区获得满意的剂量分布。随着照射野数目的增加,靶区剂量均匀性、适合度指数提高,危及器官受量减小。当照射野数由7增加到9时,剂量分布没有改善。结论 5~7个调强照射野即可使上段食管癌的同时整和加量(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SIB)治疗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原发肿瘤可以获得比常规分割高的等效剂量。共面、等角度分布的照射野设计简单、效率高。SIB-IMRT治疗的疗效还有待于临床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用 3D- TPS计算其等剂量分布的方法比较鼻咽癌后程 3D- CRT方案和两种常规放疗方案的优劣。方法 :选择鼻咽癌原发灶 T2 ~ T4 8例 ,第一阶段按常规放疗 ,在放疗后程 ,全组对治疗部位作 CT模拟定位 ,同时分别设计 3D- CRT方案与两种常用治疗方案即双耳前野、鼻前野加双耳前野作比较 ,通过 DVH和剂量分布截面图 ,评估这 3种方案中靶区内最小剂量、靶区内平均剂量、治疗区与靶区的适合度、危及器官的最大剂量及其 5 0 %体积受量 D50 、重要器官腮腺、颞颌关节、咬肌的平均剂量及其 D50 ,全组病例以上述每项指标的均数和标准差的百分率进行比较。结果 :3D- CRT方案与常规二野方案比较 ,靶区适合度和危及器官最大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 P <0 .0 5 ) ,危及器官 5 0 %体积受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 <0 .0 1)。 3D- CRT方案与三野方案比较 ,靶区适合度和腮腺 5 0 %体积受量均 P <0 .0 5 ,其余指标均 P <0 .0 1。结论 :在鼻咽癌放疗后程 ,采用 3D- CRT方案比两种常规放疗方案能更好地保护脑干、颈髓 ,更好地提高靶区适合度和靶区内最小剂量以及靶区内平均剂量 ,并同时能减少腮腺、颞颌关节和咬肌的平均剂量和 5 0 %体积受量 ,使它们得到尽可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鼻咽癌放疗计划的设计中,采用添加辅助野的方法设计三维适形放疗计划,提高经典面颈联合野对穿照射技术中的靶区剂量均匀性。方法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3D-TPS)下,用在鼻咽癌经典面颈联合野对穿照射计划的主野方向上添加辅助野的方法,以避免在靶区中冷点或热点的出现。结果根据3D-TPS计算,靶区剂量分布满意,无冷点和热点,与初步临床观察相符。结论采用添加辅助野的方法,可以初步解决面颈联合野的剂量均匀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五种照射技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乳腺癌放疗时,适形、调强技术对保护正常组织和改善靶区剂量均匀度的作用。方法 比较五种乳腺癌照射技术,包括常规切线照射技术、三维适形(3DCRT)切线照射技术、野中野照射技术、调强切线照射技术和调强五野照射技术。随机选择5位乳腺癌患者,为每位患者设计上述五种照射技术的治疗计划。处方剂量为46Gy/2Gy/23f。所有计划都使95%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分别比较他们的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靶区剂量均匀度以及正常组织如肺、心脏所受剂量。结果 五种技术靶区剂量均匀度的优劣:3D和凋强技术比常规技术有改善趋势。但所有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方差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951)。3D技术和野中野技术各项指标值都基本相同。5野调强靶区剂量均匀度最佳。五种技术保护正常组织的效果:3D技术在正常组织的保护方面都优于常规技术。调强技术使患侧肺、心脏高剂量区体积降低,低剂量区增加。但使对侧肺和对侧乳腺的受照剂量略有增加。5野调强使正常组织受低剂量照射的范围显著增加。结论 对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在常规技术已达到较好疗效情况下,仍需要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晚期并发症而努力。3DCRT技术在改善靶区剂量均匀度的同时,肺和心脏受照体积和受照剂量均低于常规技术;其计划时间和治疗时间与常规技术相近,因而可认为3DCRT是目前取代常规切线照射技术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叶光栅(MLC)技术在鼻咽癌放疗中面颈联合野或耳前野与颈部切线野的衔接方法。方法用带多叶光栅和独立准直器的直线加速器,采取同中心、MLC半野技术,配合整体挡铅照射面颈联合野或耳前野与颈部切线野治疗鼻咽癌患者。结果根据测量,面颈联合野或耳前野与颈部切线野之间的剂量分布满意,无冷点和热点,与初步临床观察相符。结论用同中心、MLC半野技术,配合整体挡铅治疗鼻咽癌时,面颈联合野或耳前野与颈部切线野间的剂量衔接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