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目的 研究1型和2型星形胶质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差异,为深入研究TIA和T2A生物学特性及功能方面的异同打下基础。方法 以振荡法和差速贴壁纯化培养1型星形胶质细胞(TIA)和2型星形胶质细胞(T2A),提取总RNA,分别以Cy3-dCTP和Cy5-dCTP标记TIA和T2A的mRNA,进行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分析。结果 基因芯片上检测点4096个,4次结果交集显示共有差异表达基因138条(60条在TIA中高表达,78条在T2A中高表达),其中生物学功能较为明确的差异表达基因为99条(42条在T1A中高表达,57条在T2A中高表达)。结论 通过该研究获得了大鼠大脑TIA和T2A的基因表达谱,TIA和T2A之间存在99条生物学功能较为明确的差异表达基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载脂蛋白D(ApoD)在分化成熟的两型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中表达的检测,探讨ApoD等脂代谢相关基因对神经髓鞘生成的调控机制.方法: 用激光共聚焦免疫荧光标记技术检测ApoD在分化成熟的两型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显示在O-2A谱系来源的成熟2型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中ApoD标记为阳性,而在T1A谱系来源的成熟1型星形胶质细胞中则未检测到ApoD的表达,从而在蛋白质水平验证本室研究两型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表达谱差异基因芯片结果中ApoD mRNA在T2A中高表达,而在T1A中低表达的现象.结论: ApoD等脂代谢相关基因可能在O-2A谱系发生和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O-2A谱系与脑内脂质代谢以及神经髓鞘发生内在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缺氧/复氧后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该实验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缺氧 /复氧处理后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以深入认识星形胶质细胞在缺氧 /复氧处理后基因表达变化规律 ,为进一步全面认识神经胶质细胞在缺氧和缺血再灌注等情况下基因变化规律以及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在损伤条件下相互依存关系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 取人鼠脑星形胶质细胞作传代培养 ,传至第四代分组作缺氧 /复氧处理 ;用TRIzol试剂经过多个步骤提取制备好的星形胶质细胞样本总RNA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获取缺氧 /复氧处理后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基因表达谱 ;利用GeneOntologyConsortium分析系统、OeneCards数据库和Pubmed检索系统对基因表达谱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①基因表达谱 :在基因芯片测定了 4 0 96个点 ,共有差异表达基因 187个 ,其中 ,差异表达基因 187个 ,己知差异表达基因 4 6个 ,未知差异表达基因 14 1个 (EST片段 )。②已知差异表达基因 :在 4 6个已知差异表达基因中 ,表达下调的基因有 4 1个 ,表达上调的基因有 5个 ,未见报道的与缺氧 /复氧处理相关基因 2 3个 ,己报道的有 18个。③已知差异表达基因功能聚类 :共 10类 ,其中代谢 2 3个、信号传导 9个、细胞生长 3个、结构蛋白 2个、免疫应答 4个、运输 1个、细胞周期 1个、细胞增殖 1个  相似文献   

4.
缺氧处理后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本实验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缺氧处理后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以深入认识星形胶质细胞在缺氧处理后基因表达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全面认识神经胶质细胞在缺血情况下基因变化规律以及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在损伤条件下相互依存关系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用TRIzol试剂经过多个步骤提取各组制备好的星形胶质细胞样本总RNA;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获取缺氧处理后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利用Gene Ontology Consortium分析系统、Gene Cards数据库和Pubmed检索系统对基因表达谱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基因表达谱:在基因芯片上测定了4096个点,共有差异表达基因153个,其中,已知差异表达基因45个,未知差异表达基因108个(EST片段);己知差异表达基因:在45个已知差异表达基因中,表达下调的基因有22个,表达上调的基因有23个,未见报道的与缺氧处理相关基因28个,已报道的有17个;已知差异表达基因功能聚类:共8类。结论:本实验获得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处理后的基因表达谱;首次发现28个与缺氧相关的未见报道基因;初步明确已知差异表达基因在缺氧处理后的基本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O-2A(oligodentrocyte-type-2 astrocytes)谱系细胞是否是表达神经干细胞的标志物。方法 取新生大鼠脑皮质体外培养纯化的O-2A祖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2型星形胶质细胞,应用激光共聚焦双重免疫荧光标记技术检测巢蛋白(nestin)和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1(SSEA-1)的表达。结果 nestin在O-2A祖细胞和2型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在少突胶质细胞中不表达;SSEA-1仅在2型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结论 nestin和SSEA-1在O-2A谱系细胞中的表达存在差异,可能具有神经干细胞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 筛选靶向沉默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短链干扰RNA(short interfering RNA,siRNA).方法 建立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培养模型,根据siRNA原理设计、构建、合成、纯化和定量4种靶向大鼠VEGF的siRNA(T1,T2,T3,T4),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其纯度.将合成的4种siRNA转染至星形胶质细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星形胶质细胞VEGF mRNA含量,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蛋白印迹法半定量星形胶质细胞VEGF的表达.结果 合成的4种siRNA纯度高.转染T1、T2、T3后,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VEGF mRNA含量、VEGF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转染T4 siRNA的星形胶质细胞其VEGF mRNA、VEGF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结论 筛选出的T4 siRNA对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VEGF的表达起特异性抑制作用,其机制与T4 siRNA 使VEGFmRNA的含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和C6胶质瘤细胞的双向电泳(2-DE)技术体系,寻找星形胶质细胞和C6胶质瘤细胞的蛋白表达差异。方法:提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和C6胶质瘤细胞中的总蛋白,进行第一向等电聚焦(IEF)和第二向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总蛋白,GS-800获得凝胶图像,并测量不同凝胶间蛋白斑点在IEF和SDS-PAGE方向上的位置偏差,使用PDQuest7.3软件对凝胶图像进行分析,找出星形胶质细胞和C6胶质瘤细胞的差异表达蛋白。结果:星形胶质细胞和C6胶质瘤细胞的蛋白表达谱上,分别检测到523±16和550±20个蛋白点,平均匹配点数为452±18和472±21,匹配率达86.4%和85.8%,不同凝胶间蛋白质点在IEF方向的偏差为(0.67±0.48)mm,在SDS-PAGE方向上的偏差为(0.73±0.56)mm,对比分析了星形胶质细胞和C6胶质瘤细胞的2-DE图谱,发现有24个点发生了明显的表达变化(P〈0.01),在星形胶质细胞中高表达的点有8个,在C6胶质瘤细胞中高表达的点有14个,星形胶质细胞中没有发现表达的点有2个。结论:建立了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和C6胶质瘤细胞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发现两者的双向电泳图谱存在明显差异,C6胶质瘤细胞中表达上调以及星形胶质细胞中没有发现表达的蛋白可能与肿瘤的发生,神经干细胞的迁移有关,表达下调的蛋白可能与抑制肿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釉基质蛋白(EMPs)对人骨髓基质细胞(hBMSCs)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 全骨髓法体外传代培养hBMSCs.以200 μg/mL EMPs刺激hBMSCs作为实验组,以正常培养的hBMSCs作为对照组.培养5 d后,选择含4 096种人类基因的cDNA基因芯片进行检测和分析.运用实时PCR方法对呈差异表达基因中的4条进行扩增和检测,以验证基因芯片分析结果.结果 hBMSCs经EMPs刺激后,有27条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8条基因表达上调,9条基因表达下调.经实时PCR检测的4条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结论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可筛选经EMPs诱导后hBMSCs的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研究EMPs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分子学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釉基质蛋白(EMPs)对人骨髓基质细胞(hBMSCs)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全骨髓法体外传代培养hBMSCs。以200μg/mLEMPs刺激hBMSCs作为实验组,以正常培养的hBMSCs作为对照组。培养5d后,选择含4096种人类基因的cDNA基因芯片进行检测和分析。运用实时PCR方法对呈差异表达基因中的4条进行扩增和检测,以验证基因芯片分析结果。结果hBMSCs经EMPs刺激后,有27条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8条基因表达上调,9条基因表达下调。经实时PCR检测的4条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结论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可筛选经EMPs诱导后hBMSCs的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研究EMPs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分子学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脑星形细胞肿瘤组织中bcl 2基因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原位末端标记的TUNEL技术分别检测了 6 0例星形细胞肿瘤组织中bcl 2基因的表达和凋亡细胞密度。结果 :6 0例患者的星形细胞肿瘤组织中bcl 2基因表达阳性率为 5 0 % ,不同恶性级别的肿瘤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其表达强度在不同级别肿瘤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高度恶性肿瘤bcl 2基因表达较强 ;随着星形细胞肿瘤恶性程度的升高 ,凋亡细胞密度呈逐渐降低之趋势 ,其中星形细胞肿瘤组织中凋亡细胞密度显著高于胶质母细胞瘤 (P <0 .0 1) ,并且凋亡细胞密度与bcl 2基因表达强度呈显著负相关 (r=- 0 .992 ,P <0 .0 1)。结论 :星形细胞肿瘤组织中bcl 2基因高度表达可能是细胞凋亡受抑的重要原因 ,bcl 2基因表达上调可能对肿瘤的生长及进一步间变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2型糖尿病伴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与不伴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以及正常个体相比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采用包含5 075个功能已知人类基因的cDNA芯片检测2名2型糖尿病并发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患者(DSPN组),2名2型糖尿病不伴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患者(DM组)以及2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个体(C组)PBMC基因表达谱,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并选择其中有差异表达的部分基因进行实时定量RT-PCR验证.结果: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22条差异表达基因,涉及细胞代谢与信号转导基因,原癌与抑癌基因,DNA合成和修复基因,离子通道与运输蛋白基因,DNA结合、转录和转录因子基因,细胞骨架组成基因等.其中上调基因4条,下调基因18条.实时定量RT-PCR测定下调基因中的AK1和FBXO7,与基因芯片技术结果一致.结论:2型糖尿病伴DSPN患者PBMC基因表达谱存在差异;DSPN可能涉及细胞代谢,信号转导和DNA合成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cDNA微阵列技术对肺鳞癌、肺腺癌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cDNA微阵列技术研究肺鳞癌、肺腺癌基因表达谱,并与肺炎性假瘤基因表达谱进行比较,筛选肺鳞癌、肺腺癌的差异表达基因,及肺鳞癌、肺腺癌的共同表达基因,为研究肺癌的分子机制及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线索。方法:用含4096个基因的人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肺鳞癌、肺腺癌及肺炎性假瘤的基因表达谱。结果:肺鳞癌差异表达基因591个,其中筛选出在肺炎性假瘤中没有差异表达的基因476个,上调的有293个,下调的有183个;肺腺癌差异表达基因524个,其中在肺炎性假瘤中没有差异表达的基因460个,上调的有214个,下调有246个;有113个基因在肺鳞癌与肺腺癌中均出现差异表达。结论:肺鳞癌、肺腺癌存在不同的基因表达谱,筛选出的特异表达基因和共同表达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肺癌的发生、发展和肺鳞癌与肺腺癌的分子特征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移行带和外周带差异基因表达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Sun HB  Xia SJ  Tang XD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9):610-613
目的研究正常前列腺移行带和外周带在基因表达上存在的差异。方法二步法提取移行带和外周带组织总RNA,应用含有6700条人cDNA微距阵基因芯片,分别检测17例正常前列腺移行带和外周带的基因表达谱并重复3次,用cy5dUTP标记移行带组织mRNA,cy3dUTP标记周围带组织mRNA。Ratio均数(RA)<0.5或>2入选为表达差异的基因,RA<0.2或>4判断为表达有极显著差异的基因。采用RT PCR法验证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移行带和外周带有表达差异的基因共640条(移行带294条,外周带346条),在GeneBank中功能明确者371条。表达有极显著差异的基因14条,其中移行带高表达的有表皮生长因子(EGF),外周带高表达的有成骨细胞刺激因子1(OSF1)。RT PCR结果证明在17例正常前列腺移行带和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尿道周围组织中,EGF与内参基因β肌动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外周带。结论正常前列腺移行带和外周带存在着基因表达差异,这可能是两带性结构差异生物学行为的分子基础;EGF对移行带的生长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数据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肌间充质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估T2DM心肌间充质细胞的遗传规律及环境因素对上述规律的影响。方法 从高通量基因表达公共数据库中获得数据集GSE106177,采用Network Analyst、Cytoscape、String11.0、CTD、HMDD等分析软件或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筛选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学功能与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建立差异基因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相关环境化学物。结果 T2DM患者心肌间充质细胞的基因表达模式与对照组明显不同,共有13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58个(42.96%),下调基因77个(57.04%);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多细胞生物发育、解剖结构发展和系统发育等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肝细胞癌、库欣综合征、胆固醇代谢等通路。PPI网络显示,UBC为核心蛋白节点;microRNA-Gene交互作用网络显示,以hsa-mir-8485为代表的7个microRNA与差异表达基因具有交互作用关系;UBC、DNER、CNTN1等T2DM重要相关基因均与双酚A有交互作用关系。结论 T2DM患者心肌间充质细胞的基因表达模式发生明显改变,UBC可能在上述过程中发挥重要生物学作用,双酚A暴露也可能影响T2DM患者心肌细胞的发育和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发病机制,为其早期诊断和医治提供基因组 学证据。方法: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的高通量基因表达 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检索得到12例T2DM患儿和24例健康儿童的外周血基因芯片数据集,利用R 语言软件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并采用GenCLiP 2.0,STRING及Cytoscape等软件分析两组差异表达基因有关的生物学 功能、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信号通路、基因-通路相互作用、关键基因的表达状况和预测价值评价。结果:共筛选 出7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表达上调的有58个(73.42%),表达下调的有21个(26.58%),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防御反 应、对外刺激反应、炎症应答等分子功能和生物学过程,主要参与利什曼病、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相互作用、Toll样 受体信号通路等;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 beta,IL-1β)、jun原癌基因(jun proto-oncogene,JUN)和IL-8是蛋白-蛋白 相互作用网络中典型子网络的3个重要链接节点;JUN和IL-1β基因是关键基因,其均与1L-17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 号通路等有关;T2DM患儿外周血的JUN基因表达下降,IL-1β基因表达升高;JUN和IL-1β基因对儿童T2DM均具有一 定的诊断和预测价值。结论:T2DM患儿外周血的基因表达谱发生了明显改变,JUN和IL-1β基因与儿童T2DM关系密 切,IL-1β基因表达水平对儿童T2DM的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Gao YL  Liu P  Sun HL  Liu M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8):3421-3424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瘤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间的蛋白谱变化。方法选择星形细胞来源的C6胶质瘤细胞和体外培养纯化大鼠皮层的星形胶质细胞进行蛋白组学分析。星形细胞和C6细胞双向凝胶电泳(2-DE)的凝胶图像用PDQuest软件比较,差异蛋白质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生物信息分析,部分蛋白质的差异表达结果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验证。结果获得了24个有明显表达变化的蛋白点;17个蛋白质得到质谱结果,与星形胶质细胞相比,经生物信息学分析确认的6个蛋白质中,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生物转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P、钙网织蛋白和膜联蛋白A2在C6细胞中表达量较高,而波形蛋白和肌动蛋白γ-肌动蛋白在C6细胞中表达量较低。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膜联蛋白A2和波形蛋白经半定量RT-PCR验证与2-DE结果相符。结论本研究发现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与许多重要的细胞生理活动和功能有密切关系,包括无氧酵解过程、细胞骨架组装、生物转化和信号转导,可能与胶质瘤的生长迅速、浸润迁移和抗药性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cDNA微阵列技术研究肺鳞癌、肺腺癌基因表达谱 ,并与肺炎性假瘤基因表达谱进行比较 ,筛选肺鳞癌、肺腺癌的差异表达基因 ,及肺鳞癌、肺腺癌的共同表达基因 ,为研究肺癌的分子机制及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线索。方法 :用含 4 0 96个基因的人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肺鳞癌、肺腺癌及肺炎性假瘤的基因表达谱。结果 :肺鳞癌差异表达基因 5 91个 ,其中筛选出在肺炎性假瘤中没有差异表达的基因 4 76个 ,上调的有 2 93个 ,下调的有 183个 ;肺腺癌差异表达基因 5 2 4个 ,其中在肺炎性假瘤中没有差异表达的基因 4 6 0个 ,上调的有 2 14个 ,下调有 2 4 6个 ;有113个基因在肺鳞癌与肺腺癌中均出现差异表达。结论 :肺鳞癌、肺腺癌存在不同的基因表达谱 ,筛选出的特异表达基因和共同表达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肺癌的发生、发展和肺鳞癌与肺腺癌的分子特征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