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24岁,因“眼睑及面部不自主抽动19年,伴发生说脏话6年”而入院。诊断为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于5岁时渐出现眼睑及面部不自主抽动,诊断为儿童多动症,服用氟哌啶醇4到6毫克/天,病情略有好转。16岁时又出现前臂不自主抽动,服用氟哌啶醇最大剂量16毫克/天,10余天后因副反应严重而自行减量至8毫克/天。18岁时又出现前臂不自主抽动伴发声、说脏话,诊断为抽动秽语综合征,服用氟哌啶醇最大剂量12毫克/天,泰必利0.4克/天,病情略有好转,10个月后,因出现白细胞升高而自行停药。此后患者又多次到医院就诊,均诊断为抽动秽语综合征,先后服用氟哌啶醇12至20毫克/天以及不知名的中药治疗(20天左右),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2.
Tourette综合征(TS)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我院自2001-08~2003-12,采用小剂量氟哌啶醇结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TS30例,与同期氟哌啶醇加安坦常规治疗30例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自拟搜风止痉汤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每组22例,中药组采用自拟搜风止痉汤治疗,西药组采用氟哌啶醇治疗,中西药组采用自拟搜风止痉汤加氟哌啶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均进行症状评分以观察疗效。结果中药组有效率50%,西药组有效率59.1%,中西药组有效率81.8%,中药组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组与前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60例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进行了临床分析及随访,发现氟哌啶醇治疗的有效率为81%;病程、发病年龄、家族史等与预后无关,维持治疗与预后关系极大。部分病例可出现品行障碍或学习困难。  相似文献   

5.
作者通过对近1000例多动秽语综合征(TS)和其它运动障碍患者的治疗,认为氟哌啶醇是治疗TS的有效药物,有效率达90%。但是,此药却易于出现副作用,即使很小的  相似文献   

6.
胃复安控制抽动秽语综合征及改善认知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胃复安控制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抽动及改善认知功能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50例TS患者随机分入胃复安组或氟哌啶醇组,两组治疗前后的结果经YGTSS量表、Asberg副反应量表、韦氏智力检测进行评估。结果 胃复安、氟哌啶醇组TS的抽动程度YGTSS量表分治疗后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胃复安组疗效更优。临床疗效的有效率均为92%。韦氏智力检测显示:治疗后的智商均有显著增加,而记忆商仅胃复安组显著增加。副反应Asberg量表分胃复安组低于氟哌啶醇组。结论胃复安能有效控制TS抽动,改善认知功能,副反应轻微,特别是无锥体外系副反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语言暗示疗法联合氟哌啶醇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 (Tourette’ssyndrome) ,并与单独氟哌啶醇治疗的疗效作一对比 ,现报道于后。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①为 1999~ 2 0 0 2年在我院儿科接受氟哌啶醇药物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患儿 ,共 32例 ,其中男 2 5例 ,女 7例 ,年龄 4~ 16岁 ,病程最短为 7天 ,最长为 2年。②均符合CCMD - 2 -R中相应的诊断标准。③排除严重的躯体疾病者。④临床症状表现为眨眼 2 6例次 ,喉头发声 2 3例次 ,嗅鼻 2 2例次 ,耸肩 2 2例次 ,注意力涣散 2 0例次 ,皱眉18例次 ,嘟嘴…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Tourette syndrome,T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3例TS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利培酮和氟哌啶醇治疗,应用《耶鲁抽动程度综合量表》和TESS量表评价2组治疗效果与副作用。结果利培酮组在疗效、药物副作用等方面明显优于氟哌啶醇组。结论利培酮治疗TS疗效可靠、副反应少、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7岁1988年7月9日就诊。其父诉患儿三年前因受惊吓出现阵发性眨眼、皱额,蹙眉、撅嘴、颈项僵硬,喉中发出“嘿、嘿”等声,并逐渐出现手足抽动,经检查诊断为“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先用氟哌啶醇及维生素E治疗年余无效,又配氯丙嗪、安坦等治疗半月未见显效。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数。中医辨症  相似文献   

10.
托吡酯治疗难治性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托吡酯对难治性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副反应。方法:对33例既往使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抽动-秽语综合征,改用氟哌啶醇或泰必利联合托吡酯治疗,并比较其疗前疗后的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及副反应量表(TESS)得分。结果:疗后YGTSS量表中运动、发声及损害因子分较疗前显著降低,疗后发声与运动亦有显著好转,无明显副反应。结论:托吡酯对抽动-秽语综合征有效,对发声的疗效优于对运动障碍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阿立哌唑治疗Tourette综合征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Tourette综合征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44例,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氟哌啶醇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氟哌啶醇治疗12周,治疗前后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ale 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YGTSS)和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提供的多动指数标准评估患儿抽动症状及多动指数改善情况,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药物副反应。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示,对于YGTSS评分,分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主效应、分组与时间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多动指数,分组主效应、时间主效应、分组与时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两组YGT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阿立哌唑组多动指数低于氟哌啶醇组(P0.01)。阿立哌唑组出现副反应者(3/22)比氟哌啶醇组(6/22)少(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Tourette综合征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抽动症状与氟哌啶醇相当,且可一定程度减轻其多动、注意力缺陷等症状,副作用较氟哌啶醇少。  相似文献   

12.
应用四氢小檗碱(Tetrahydroberberine T HB)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32例,以氟哌啶醇(Halope-ridol.HAL)治疗12例为对照组,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一、治疗对象:具有典型症状,体征。出现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肌抽搐,并伴有不自主发声或秽语,紧张时加重,轻松时减轻,睡眠时消失。通过临床及实验室检查,除外习惯性抽搐、限局性癫痫、风湿性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及多动综合征。  相似文献   

13.
可乐定皮肤贴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盐酸可乐定有口服片剂和经皮肤治疗的贴片两种剂型。我们将国产可乐定皮肤贴片试用于治疗儿童抽动障碍,观察近期疗效。对象 收集1997年1月至1998年12月在本院神经科就诊的74例抽动障碍患儿,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中抽动障碍的诊断标准。其中21例为暂时性抽动,未经过任何治疗,随机分为A1组(10例,口服泰必利)和A2组(11例,用可乐定皮肤贴片);53例为慢性抽动或抽动秽语综合征,已用氟哌啶醇或泰必利治疗,也随机分为B1组(24例,继续口服氟哌啶醇或泰必利)和B2组(29例,在原口服药物基础上加用可乐定贴片)。泰必利和氟哌啶醇均按常规剂量。可…  相似文献   

14.
旋转式伽玛刀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动秽语综合征 ,又称慢性多发性抽动 (chronicmultiple tic)。本病 1 885年由 Tourette首先报告 ,因此又称 Tourette综合征。病因不明 ,临床少见 ,多在 2~ 1 3岁间起病 ,男孩多见。其特征为 :反复不规则的多数肌肉抽动及发音肌抽搐 ,导致肢体或躯干短暂的、暴发性的不自主运动 ,并伴随发出各种怪叫声。60 %患者伴有秽亵言语及秽亵行为。该病多以口服镇静剂、吩噻嗪类药物治疗 ,疗效欠佳。 1 961年 Seignot报告用氟哌啶醇治疗抽动获得一定疗效。但长期服药疗效降低 ,且药物副作用大。我们用 OUR旋转式伽玛刀毁损双侧扣带束治疗 1例抽动…  相似文献   

15.
20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及随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  翟静 《精神医学杂志》2003,16(2):99-100
目的 探讨Tourette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1985~ 1997年在我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 2 0 0例抽动 -秽语综合征患儿的病因、临床症状进行分析 ,并于 2 0 0 2年 1~ 6月进行了随访。结果 氟哌啶醇治疗有效率为 80 % ,与泰必利及可乐定合并有效率增加。病程、发病年龄、家族史等与预后无关 ,维持治疗与预后关系极为密切 ,部分病例可伴发情绪障碍、品行障碍或学习困难等。结论 氟哌啶醇治疗Tourette综合征疗效显著 ,与其他药物联用增加疗效。维持治疗是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验证利培酮治疗Tourette综合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60例Tourette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利培酮和氟哌啶醇治疗.疗程6周.治疗前和治疗6周分别进行耶鲁综合抽动严重性量表(YGT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治疗后YGTSS总分和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利培酮组显著高于氟哌啶醇组,利培酮组显效率为67.9%明显低于氟哌啶醇组96.7%;利培酮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氟哌啶醇组. 结论:利培酮和氟哌啶醇均能有效治疗Tourette综合征,但利培酮疗效不及氟哌啶醇,利培酮不良反应少而轻.  相似文献   

17.
氟哌啶醇所引起的迟发性运动障碍和恶性综合征都是严重的副作用。氟哌啶醇也可引起药源性抑郁症,由于有出现自杀的危险,  相似文献   

18.
Tourette综合征 (TS)又称抽动 秽语综合征。我院自 2 0 0 1-0 8~ 2 0 0 3 -12 ,采用小剂量氟哌啶醇结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TS 3 0例 ,与同期氟哌啶醇加安坦常规治疗 3 0例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本组 60例TS为我院小儿门诊随访患儿 ,均符合DSM -Ⅳ诊断标准〔1〕。其中男 46例 ,女 14例 ;年龄 6岁 6个月~ 13岁 ,平均 9岁 5个月 ;病程 6个月~ 3年 ,平均 1 2年 ,有早产、难产及窒息抢救史 6例 ,TS阳性家族史 2例。所有患儿均有多发性抽动 ,首发症状出现在头颈部 48例 ,表现眨眼、皱鼻、点头歪嘴、伸舌、吞咽、…  相似文献   

19.
丙戌酸钠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动-秽语综合征(Gilles de la Tourette's syndrome,GTS)是一组病因未明,以慢性多数肌肉抽动、发音肌群的抽搐为主要特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为了探讨丙戌酸钠治疗GTS的疗效,我科从1997年1月~2003年10月对神经内科专科门诊诊治的89例GTS患者,采用丙戌酸钠治疗并与氟哌啶醇治疗组对照,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以便给GTS患儿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Tourette综合征(TS)为起病于童年持续终生的运动和发音障碍,以前一直用氟哌啶醇及其它抗精神病药治疗,效果肯定,但此类药物常因各种副作用而中断治疗。1979年首次报道可乐亭(clonidine)治疗TS有效,并认为该药可替代抗精神病药。但报道结果不一致。本研究用可乐亭与安慰剂治疗12周,进行双盲对照试验,以此评定可乐亭治疗T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参加实验病例符合DSM-Ⅲ的TS标准,抽动秽语综合征大体量表(TSGS)分大于30,达到需临床干预标准,排除影响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