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金书晓 《河南中医》2012,32(8):1013-1015
目的:观察体外高频热疗联合消岩汤对气虚毒瘀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B期、Ⅳ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20例。中药治疗组予消岩汤口服治疗,联合治疗组予消岩汤口服联合高频热疗治疗。于治疗前1 d评定患者中医证候、ECOG、EORCT QLQ-LC43及FACT-L评分,治疗后第15天再作出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在中医证候评分、EORTC QLQ-LC43量表中的躯体领域、总症状、疲倦、恶心呕吐、疼痛、气促、失眠、食欲丧失、便秘及肺癌特异模块以及FACT-L中的各个模块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两组间治疗后比较,联合治疗组在中医证候评分、EORTC QLQ-LC43量表中的躯体领域、情感领域、疼痛的改善情况以及FACT-L量表中的躯体状况、社会/家庭情况、功能情况、量表总分均较中药治疗组改善明显(P<0.01)。结论:体外高频热疗联合消岩汤治疗气虚毒瘀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在躯体、情感、疼痛症状的改善程度方面亦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消岩汤联合125I粒子及热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例中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消岩汤组、消岩汤+粒子组(先服用消岩汤3天,后行125I粒子植入术)、消岩汤+粒子+热疗组(先服用消岩汤3天,后行125I粒子植入术,术后第7天行体外高频热疗),3组均连续治疗8天。治疗前后检查胸部CT进行瘤体比较、评价K arnofsky评分、体重变化,并进行免疫功能指标(NK细胞、T细胞亚群)、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素19片段(CYFRA-21)]水平检测。结果在缩小瘤体方面,3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岩汤+粒子+热疗组治疗后,以缩小(PR)和稳定(SD)为主;在K arnofsky评分、体重变化、免疫功能方面,3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岩汤和消岩汤+粒子+热疗组呈现改善患者机体状态的趋势;在提高生存质量方面,消岩汤可有效改善患者疲倦、失眠及食欲丧失症状(P<0.05)。结论消岩汤与125I粒子内放疗配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肯定,并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顾乃龙扶正祛瘀消癥方治疗气虚毒瘀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3例诊断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并辨证为气虚毒瘀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结局测试者设盲,2组均给予合理对症支持疗法,治疗组联合扶正祛瘀消癥方口服,治疗周期为28 d,比较2组的瘤体稳定率、生存质量、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稳定率相当,在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改善率上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生存质量、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较对照组有一定优势。结论顾乃龙扶正祛瘀消癥方在非小细胞肺癌气虚毒瘀型的中医辨证治疗上有一定的疗效,从不同程度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王彩玲  胡彦辉 《新中医》2019,51(7):143-146
目的:观察扶正祛瘀消癥方联合TP方案治疗气虚毒瘀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气虚毒瘀型晚期NSC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TP (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扶正祛瘀消癥方。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疼痛介质包括前列腺素(PG)E2、5-羟色胺(5-HT)、内皮素(ET)-1)浓度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客观缓解率观察组30.6%,对照组18.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临床获益率71.4%,高于对照组的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18.4%,低于对照组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PGE2、5-HT、ET-1浓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3项疼痛介质浓度均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05)。治疗后,2组中医主、次症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均下降(P 0.05);观察组上述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05)。结论:晚期NSCLC气虚毒瘀证患者应用扶正祛瘀消癥方联合TP方案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减轻不良反应,下调疼痛介质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黄芪组方的消岩汤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化方法,将90例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0 g黄芪组方的消岩汤+GP方案化疗组)和对照组(消岩汤+GP方案化疗组),观察不同剂量黄芪组方的消岩汤对气虚毒瘀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骨髓抑制发生率(白细胞水平)及分级、免疫功能、细胞因子、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化疗1周期后评价,2组在近期疗效上治疗组有效率为62.2%,对照组为55.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骨髓抑制方面,治疗组白细胞下降水平、回升程度及骨髓抑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骨髓抑制分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免疫功能方面,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CD3+、CD4+及CD4+/CD8+均明显升高(P0.05);在细胞因子方面,治疗后治疗组白介素-6(IL-6)、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较对照组升高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两组间患者卡氏评分变化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用黄芪用量的消岩汤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于改善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免疫功能下降、细胞因子减少疗效更佳,且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消岩汤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消岩汤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医辨证为正气内虚、瘀毒并存的101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消岩汤剂组(A组)、消岩汤剂加化疗组(B组)及单纯化疗组(C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A组(33例)治疗后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0%、9%、70%,B组(37例)治疗后为2.7%、32.4%、56.0%,C组(31例)治疗后为0%、24%、33%。远端转移率为A组23%、B组为16%、C组为28%等。[结论]消岩汤剂在抑制肺癌生长、转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并且对化疗的减毒增效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消岩汤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2组:观察组(30例)予以GP方案化疗联合口服消岩汤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单纯化疗。2个化疗周期后,观察两组近期可观疗效、症状改善情况、生存质量的改善、血清VEGF含量变化以及毒副反应等指标。[结果]消岩汤联合化疗,在稳定瘤体、提高患者的卡式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单纯化疗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消岩汤联合化疗可以显著降低血清VEGF的含量,与单纯化疗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药物安全性方面,消岩汤能够明显降低化疗毒副作用,尤其是在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等血液毒性的改善方面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消岩汤与化疗联合能减轻晚期NSCLC的临床症状,提高功能状态评分(KPS),稳定病灶,并可抑制患者VEGF的表达,减轻造血系统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克瘤丸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FACT-L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力  李爱英  王居祥 《吉林中医药》2008,28(11):794-796
目的:采用国际生存质量肺癌治疗状态评价量表FACT-L评价克瘤丸联合TP方案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疗效,为研制新的抗肺癌中药制剂奠定临床基础.方法:将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接受克瘤丸联合TP方案治疗,对照组20例单纯接受TP方案化疗,共观察2个疗程.采用FACT-L国际生存质量量表作为测定工具,并以传统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作为参照.结果:①治疗组患者近期客观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②FACT-L评分结果表明:治疗后FACT-L治疗组各领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增加,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结论:克瘤丸联合TP方案治疗可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显著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体力状态,提高肿瘤近期客观疗效,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9.
杜梦楠  张莹  易丹  贾英杰 《天津中医药》2021,38(8):1004-1008
[目的] 观察消岩颗粒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对气虚血瘀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7年7月-2019年9月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晚期气虚血瘀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血液高凝状态患者,采取统计学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消岩颗粒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30例,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钠治疗)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抗凝治疗,即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5 000 U(每日1次),治疗组加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内制剂消岩颗粒(口服,每日两次),连续服用14 d,观察周期21 d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周期前后血清学D-二聚体定量、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数量、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记录。[结果] 针对气虚血瘀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血液高凝状态患者,消岩颗粒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可降低其血清学D-二聚体定量、NLR,改善乏力、肢体麻木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结论] 消岩颗粒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可显著改善气虚血瘀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血液高凝状态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体外高频热疗联合健脾理气抑瘤方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晚期HCC患者根据是否愿意接受体外高频热疗分为联合治疗组及中药组。联合治疗组采用体外高频热疗联合健脾理气抑瘤方口服治疗;中药组单纯采用健脾理气抑瘤方治疗。均接受3周期以上的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疾病进展时间(TTP)、总体生存期(OS)、美国东部协作组(ECOG)体力状况评分(PS)及不良反应。截至2014年3月31日,脱落1例,纳入统计40例,2组均20例。结果:2组近期临床疗效联合治疗组DCR为25.0%,中药组DCR为15.0%。联合治疗组略高于中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TTP为4.5月,中药组为3.1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OS为6.6月,中药组为5.5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PS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PS评分降低更明显,2组间比较,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见因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未出现明显的血液学、胃肠道及肝肾毒性反应,未出现治疗相关的死亡。结论:体外高频热疗联合健脾理气抑瘤方能够延长晚期HCC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和总体生存期,同时改善患者的体力状况,疗效均优于单纯中药健脾理气抑瘤方,二者联合治疗具有协同作用,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消岩汤联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改善恶性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合并存在血液高凝状态的恶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大株红景天注射液)40例,观察组(消岩汤联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40例。两组均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岩汤口服治疗。21 d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分别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2)、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及中医症状积分、卡氏评分(KPS)变化。[结果]消岩汤联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可以降低患者血液中D-D2水平,降低血小板,有效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观察组较对照组可以改善恶性肿瘤患者一般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论]消岩汤联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可以显著改善恶性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汤对脑分水岭梗死急性期患者多时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中医证候、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影响,及HSP-70的动态变化与疾病发展和中医证候演变的相关性。方法:脑分水岭梗死发病72 h以内的13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对照组6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益气活血汤。发病3 d内、第7,14天记录NIHSS评分,进行中医证候评价。采集HSP-70,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NIHSS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气虚和血瘀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发病3~7 d,治疗组HSP-70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病7~14 d,治疗组HSP-70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3个时点HSP-70与NIHSS,气虚,血瘀均成负相关(P0.05)。发病3 d内、第7天NIHSS与气虚、血瘀均成显著正相关(P0.01)。发病第14天NIHSS与气虚成正相关(P0.05),与血瘀成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益气活血汤有助于改善脑分水岭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气虚血瘀的中医证候有显著改善作用。益气活血汤可能有利于HSP-70发挥细胞保护功能。因其高度相关性,发病后HSP-70的表达水平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与关联能够从微观角度反映脑分水岭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规律及中医证候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消岩汤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恶液质前期或恶液质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晚期恶性肿瘤恶液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予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消岩汤,连续观察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进食量、卡氏评分、体液潴留变化,检测比较治疗前后调整体质量(ABW)和淋巴细胞总数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提高患者卡氏评分、增加患者进食量及ABW方面优于照组(P0.05);治疗组发生体液潴留较对照组少(P0.05);在改善生化指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岩汤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恶液质前期或恶液质期疗效较好,能改善患者患者营养状态,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陈敏 《天津中医药》2017,34(3):170-172
[目的]评价加味六味地黄汤联合八白散治疗肝肾不足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加味六味地黄汤煎服,同时配合八白散外用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维生素E口服及3%氢醒霜外用治疗。疗程12周,两组治疗前后进行黄褐斑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MASI)评分及中医证候观察,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MASI评分均降低,但治疗组MASI评分降低更明显,两组治疗前后MASI评分差值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9.6%,对照组有效率为66.7%,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六味地黄汤联合八白散治疗肝肾不足型黄褐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腑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AECOPD痰热腑实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宣白承气汤加减使用,疗程10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血气分析(PaCO2,PaO2)、肺功能及中医证候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综合疗效评定、降低PaCO2、升高PaO2、改善中医症候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宣白承气汤加减使用可以改善AECOPD患者肺功能,改善血气分析结果及中医证候,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不同性别的证候要素分布特征。[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12月确诊为AMI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65例女性患者作为女性心梗组,选取同期住院诊断为AMI的68例男性患者作为男性心梗组。采用证候要素辨证方法进行分析,运用频数统计进行数据处理,将女性心梗组的中医证素与男性心梗组的证素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提取证候要素8种,两组的中医证素分布均以血瘀、气虚为多见,女性心梗组阴虚比例高于男性心梗组(P0.05),男性心梗组痰浊、阳虚比例高于女性心梗组(P0.05)。[结论]AMI患者不同性别的中医证素分布有其独特性,但还需大样本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输血后服用消岩汤治疗重度癌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癌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输血后口服消岩汤,对照组仅予输血治疗。观察治疗2个月后患者血红蛋白数值、生活质量指标及免疫力指标。[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后服用消岩汤治疗重度癌性贫血的远期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耳穴贴压联合悬灸法对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80例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根据相关规范给予心力衰竭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心力衰竭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耳穴贴压联合悬灸法,两组疗程均为10 d,评价时点为治疗前及治疗后10 d,以Memorial心力衰竭症状评估量表(MSAS-HF)评分(心力衰竭相关症状总分及各维度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量表(MLHFQ)评分为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SAS-HF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MLHF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联合悬灸法治疗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可进一步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