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肾炎舒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CGN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肾炎舒片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肌酐(Cr)、尿素氮(BUN)、24小时尿蛋白含量(24 h UPro)]、细胞免疫功能(CD4+、CD8+、CD4+/CD8+值)、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 (IL-4)、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指标值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为9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4+、CD4+/CD8+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CD8+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CD4+...  相似文献   

2.
金氏肾炎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保华  单丽娟  何芳 《陕西中医》2010,31(5):559-56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补肾降浊类中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金氏肾炎汤(生地、薏苡仁、茯苓、金银花、连翘、大蓟、小蓟、白术、黄柏等)加减治疗慢性肾炎患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达35%(P<0.05),24h尿蛋白定量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且中医证侯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活血、补肾降浊的功效,可缓解症状,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联合缬沙坦胶囊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细胞免疫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CG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参芪地黄汤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变化,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降低,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明显增加,且治疗后观察组eGFR高于对照组,其余肾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比值增加,CD8+水平降低(P<0.05),且治疗后的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肾清利活血汤联合奥美沙坦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沙坦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肾清利活血汤口服,3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各指标(BUN、SCr、24 h尿蛋白定量)和炎症因子各指标(IL-6、TNF-α、hs-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IL-6、TNF-α、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肾清利活血汤联合奥美沙坦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尿蛋白及SCr水平,有效控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是一种有效的中西结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犀角地黄汤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过敏性紫癜肾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7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2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24 h Upro)、血尿酸(BUA)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尿红细胞计数、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比例等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8%,对照组为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SCr、BUN、24 h Upro、BUA、mAlb及尿红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患者APTT、PT、TT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FIB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8~+以及CD16~+CD56~+NK细胞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 0.05),CD8~+T细胞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 0.05),CD3+T细胞、CD4+T细胞水平2组差异不大(P 0.05)。观察组外周血CD4+T细胞、CD3+T细胞水平前后差值低于对照组,CD4~+/CD8+以及CD16~+CD56~+NK水平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犀角地黄汤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免疫功能及凝血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化瘀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将10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所有入组病例均接受西医基础治疗,管理饮食,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观察组在以上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益气补肾化瘀汤,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共治疗8周。统计并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中医证候总积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检测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24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滤过率(GFR)、血尿酸(UA)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G、24h尿蛋白定量、U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F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bAlC、FPG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气补肾化瘀汤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延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的速度,改善肾功能和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7.
王永胜 《河南中医》2021,41(1):103-106
目的:观察滋阴降浊法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滋阴降浊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24 h尿蛋白定量(urine protein quantification in 24 h,24 hUTP)、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尿酸(uric acid,UA)]、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血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dvanced protein oxidation products,AOPPS)]、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GFR、SOD、CD4^+、CD4^+/CD8^+高于本组治疗前,BUN、SCr、24 hUTP、UA、ROS、AOPPS、CD8^+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GFR、SOD、CD4^+、CD4^+/CD8^+高于对照组治疗后,BUN、SCr、24 hUTP、UA、ROS、AOPPS、CD8^+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降浊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氧化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四蚕加味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患者给予四蚕加味方联合参芪地黄汤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参芪地黄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患者的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及肾功能(包括SCr、eGFR)指标,检测所有患者的血IgA、IgM、IgG、补体C3水平及T细胞亚群(CD4~+、CD8~+)比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57.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尿、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亦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IgA、CD8~+水平明显降低(P0.05),IgM、补体C3、CD4~+/CD8~+水平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仅补体C3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补体C3、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蚕加味方能显著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从而体现了"从风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加味对晚期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晚期直肠癌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FOLFOX6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四君子汤加味治疗。比较2组近期临床疗效,评价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近期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5.00%,对照组为3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的免疫球蛋白A(IgA)、IgM、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IgA、IgM、IgG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IgA、IgM、Ig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的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CD4+、CD8+、CD4+/CD8+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CD4+、CD8+、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君子汤加味治疗晚期直肠癌患者可以提高近期临床疗效,提升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阳补肾汤辅治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方法: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以及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加用温阳补肾汤。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IL-13、IL-6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40.91%(P<0.05)。结论:温阳补肾汤辅治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张静文 《新中医》2020,52(6):65-67
目的:观察健脾止泻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8例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结合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单纯以美沙拉嗪治疗,结合组以健脾止泻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结合组94.44%,对照组79.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IL-1、TNF-α、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3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结合组3项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应用健脾止泻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疗效优于单纯服用美沙拉嗪治疗。  相似文献   

12.
俞国法  蔡国英 《新中医》2020,52(4):121-124
目的:探讨扶正抑癌汤联合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根治手术治疗胃癌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根治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扶正抑癌汤联合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根治术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 (CA199)、糖类抗原125 (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EA、CA199、CA125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CEA、CA199、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4^+、CD8^+、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CD4^+、CD8^+、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抑癌汤联合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根治手术治疗胃癌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并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杨丽萍 《新中医》2021,53(5):36-40
目的:观察实脾饮合真武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肾病综合征(NS)脾肾阳虚证的疗效以及对D-二聚体、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NS脾肾阳虚证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实脾饮合真武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脾肾阳虚证评分以及D-二聚体和胱抑素C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0%,对照组为64.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白蛋白较治疗前升高,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血清白蛋白高于对照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脾肾阳虚证各项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脾肾阳虚证各项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脾肾阳虚证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D-二聚体、胱抑素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D-二聚体、胱抑素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D-二聚体、胱抑素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脾饮合真武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NS脾肾阳虚证疗效显著,可以改善肾功能和临床症状,有效下调D-二聚体、胱抑素C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舒肝益肾方联合内分泌对激素依赖型乳腺癌疗效,以期丰富治疗方法,提高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激素依赖型乳腺癌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常规内分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肝益肾方治疗,同时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肝功能、凝血功能、生命质量、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并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癌抗原153(CA153)、糖链型抗原125(CA125)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IgA、IgG、IgM较治疗前显著升高,CD8^+则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余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总胆固醇(TC)、谷氨酰转肽酶(GC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整体生命质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情志抑郁、不寐、心烦易怒、腰膝酸软、肢体受限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益肾方联合内分泌能提高激素依赖型乳腺癌免疫功能,抑制肿瘤进展,从而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肾养精汤和活血汤周期疗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激素、内生殖器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养精汤和活血汤周期疗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卵巢体积和子宫内膜厚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0%,高于对照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卵巢体积、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卵巢体积较治疗前降低,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卵巢体积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CP-1、HSP70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MCP-1、HSP7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较治疗前升高,促黄体激素(LH)、睾酮(T)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FSH、E2高于对照组,LH、T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养精汤和活血汤周期疗法可调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相关因子水平,降低MCP-1、HSP70的表达,改善内生殖器形态。  相似文献   

16.
马金强  曹汉华 《新中医》2022,54(2):64-67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汤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慢性肾脏病(CKD) 2~3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CKD 2~3期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肾通络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肾小球滤过率(eGFR)、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降浊汤内服和灌肠对慢性肾脏病4期(CKD 4期)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100例CKD 4期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口服氯沙坦钾片,10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健脾降浊汤内服和灌肠。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并计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 GFR),记录主要症状、体征评分;记录终点事件发生率;进行治疗前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量表(SF-36)评价。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2.69%,对照组为64.5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 Upr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对照组BUN,SCr继续上升(P0.05,P0.01),e GFR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后观察组BUN和e GFR较治疗前下降(P0.01),SCr较治疗前上升;治疗后观察组BUN和SCr水平低于对照组,e GF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治疗后3,6个月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为23.08%低于对照组的43.75%(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量表总体健康(GH),社会功能(SF),生命活力(VT)和精神健康(MH)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补肾健脾降浊汤内服和灌肠能保护CKD 4期患者肾功能,起到延缓病情发展的作用,并能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综合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8.
张继磊 《新中医》2020,52(5):29-32
目的:观察真武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C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B型钠尿肽(BN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心肾阳虚型CHF患者13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5例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6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真武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BNP、内皮素-1(ET1)含量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38%,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值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两项指标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BNP、ET1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LVESD、LVEDD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E/A、LVEF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真武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HF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BNP含量,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状态。  相似文献   

19.
金雪艳  钟志强 《新中医》2020,52(3):110-112
目的:观察复肾汤对紫癜性肾病患儿尿红细胞、24 h尿蛋白定量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紫癜性肾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去除诱因、抗过敏和抗感染等常规基础治疗,同时加用低分子量肝素钙皮下注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肾汤治疗。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尿红细胞、24 h尿蛋白、凝血功能指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76.74%(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尿红细胞、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尿红细胞、24 h尿蛋白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尿红细胞、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较治疗前升高(P<0.05),D-二聚体(DDI)、纤维蛋白原(FIB)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APTT、PT高于对照组(P<0.05),DDI、FIB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肾汤治疗紫癜性肾病患儿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尿红细胞、24 h尿蛋白含量及凝血功能指标,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