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艳艳 《新中医》2022,54(16):20-23
目的:观察大防风汤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防风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74%,高于对照组80.85%(P<0.05)。治疗后,2组NDI、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NDI、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黏度(PV)、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聚集指数(A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V、HCT、AI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防风汤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可缓解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2.
张占伟  胡亚东  李文侠 《新中医》2022,54(20):95-98
目的:观察颈痛方联合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寒湿痹阻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例。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联合美洛昔康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颈痛方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2 组Northwick Park 颈痛量表(NPQ)、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健康调查简表(SF-36) 评分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3 d、7 d、14 d,2 组NPQ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NPQ 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症状积分及NDI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症状积分及ND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PSQI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PSQI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 组SF-36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试验组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痛方联合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寒湿痹阻证,可有效缓解患者颈椎疼痛,改善颈椎功能,提高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许羚 《新中医》2021,53(3):191-194
目的:观察米字型颈椎保健操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米字型颈椎保健操联合穴位按摩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9%、74.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VAS评分、NDI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VAS评分、NDI及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米字型颈椎保健操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减轻患者的颈肩疼痛,改善颈椎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张文合  席玉洁  何浩 《新中医》2023,55(2):132-138
目的:观察温阳通督针法联合羌活胜湿汤加减方内服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风寒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0例CSR风寒痹阻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2组患者均予牵引治疗,对照组以羌活胜湿汤加减方内服治疗,观察组予羌活胜湿汤加减方内服联合温阳通督针法治疗。2组均治疗2周。治疗前后采用颈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价患者的颈椎功能状况,使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价疼痛程度,测量颈椎生理曲度与颈椎活动度,测定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内皮素-1 (ET-1)、P物质(SP)水平。评价2组临床疗效,统计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8.18%,对照组总有效率85.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颈椎JOA评分、CASC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SF-MP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颈椎JOA评分、CAS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SF-...  相似文献   

5.
林树梁  赵鹭 《新中医》2021,53(23):180-184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龙氏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 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龙氏手法治疗,2 组疗程均为8 周。观察2 组临床疗效,观察2 组治疗前后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 变化,观察2 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变化,以及治疗前后臂丛牵拉试验结果、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 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 93.00%,高于对照组80.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 周后,2 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生活工作及社会适应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上述3 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不同时间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 周、治疗4 周、治疗8 周VAS 评分均低于同时段对照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 周后,2 组臂丛牵拉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NDI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臂丛牵拉试验评分高于对照组,NDI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龙氏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好,可缓解疼痛感,减轻颈椎功能障碍,促进颈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葛根汤联合中药热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2021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患者,运用掷硬币法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用葛根汤治疗,观察组使用葛根汤加中药热敷治疗,比较2组颈椎功能障碍评分、临床疗效、颈肩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颈椎功能障碍评分与颈肩疼痛程度评分更低(P<0.05)。结论 葛根汤联合中药热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临床效果较好,优于单一使用葛根汤治疗的方式,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控制理论指导下滞针动态施治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痹阻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痹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毫针治疗,治疗组患者予滞针动态施治疗法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和治疗后1个月的简化McGill疼痛量表评分(PRI评分、PPI评分、VAS评分)、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主观症状评分、生活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评分、临床体征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34/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30/3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33/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28/3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治疗后1个月McGill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CAS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后1个月McGil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CAS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  相似文献   

8.
项超 《新中医》2022,54(21):109-113
目的:观察驱寒除湿方烫熨结合枕颌牵引治疗神经根颈椎病风寒湿证的效果。方法:将104 例神经根颈椎病风寒湿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 例。对照组通过枕颌牵引治疗,观察组通过驱寒除湿方烫熨结合枕颌牵引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 评分、颈椎活动度等。结果:观察组总恢复率98.08%,高于对照组86.54%(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 组颈肩肢痛、上肢麻木、颈项僵硬、上肢沉重、活动受限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分均较低(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 组VAS 评分均降低(P<0.05),CASCS 评分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VAS 评分较低(P<0.05),CASCS 评分较高(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 组颈椎屈曲度、颈椎侧屈度、颈椎伸展度、颈椎旋转度均增大(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颈椎屈曲度、颈椎侧屈度、颈椎伸展度、颈椎旋转度均较大(P<0.05)。结论:驱寒除湿方烫熨结合枕颌牵引可显著缓解神经根颈椎病风寒湿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恢复正常的颈椎结构与功能,提高恢复率。  相似文献   

9.
项卫红  胡旻  夏莉娜 《光明中医》2023,(6):1169-1172
目的 观察温针灸结合穴位敷贴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庐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护理。对照组行温针灸干预,观察组加用穴位敷贴干预。比较2组关节活动度(ROM)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结果 干预后,2组的ROM评分、NDI评分和VAS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且观察组的ROM评分、NDI评分和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CASCS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型颈椎病给予温针灸结合穴位敷贴干预,可有效改善颈功能、临床症状及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程度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阳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普通温和灸治疗,治疗组予通阳灸治疗。两组治疗每天1次,7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的改善情况,并统计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疼痛VAS评分、N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76.67%,对照组愈显率为5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阳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颈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谢绍盈  陈裕曦  林定坤 《新中医》2022,54(8):179-183
目的:观察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八段功联合颈三针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联合颈三针、八段功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颈三针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并随访6个月。比较2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评分,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为5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00%,对照组为5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NDI、VAS、田中靖久20分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及随访6个月后,2组NDI、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田中靖久20分法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仰卧前屈拔伸牵引、八段功联合颈三针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颈痛宁联合李氏运动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疗效及对患者颈椎活动度、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将86例CSR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n=41)及联合针刺组(n=45),常规针刺组患者予颈痛宁联合常规针刺疗法,联合针刺组患者予颈痛宁联合李氏运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颈椎活动度及疼痛评分[疼痛评定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现时疼痛强度(PPI)]、颈椎功能障碍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颈椎功能(JOA)评分、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结果:联合针刺组总有效率[97.78%(44/45)]高于常规针刺组[80.49%(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肩颈不适、上肢末端麻木、上肢疼痛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P<0.05),且联合针刺组患者低于常规针刺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椎活动度水平均提高(P<0.05),且联合针刺组患者高于常规针刺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PI、VAS、PRI评分均降低(P<0.05),且联合针刺组患者...  相似文献   

13.
罗树雄  阮波  徐力康 《新中医》2016,48(3):95-96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超激光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针灸门诊、骨科门诊符合观察条件的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基础组单纯选用温针灸治疗,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超激光治疗,观察2组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价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DI、VAS指数与基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超激光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温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郑氏手法结合针刺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2021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63例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在治疗中脱离2例,完成治疗30例,对照组在治疗中脱离1例,完成治疗30例。治疗组采用郑氏手法结合普通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手法结合针刺治疗。1周治疗5次,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总体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和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linical evaluation scal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CASCS)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19/30)。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NDI评分低于对照组,CAS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颈椎生...  相似文献   

15.
易璐  冯晓琳  何江 《河南中医》2023,(10):1586-1590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子午流注穴位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宜春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血瘀气滞证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子午流注穴位按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颈椎功能及症状改善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评分低于对照组,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有效率为80.9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子午流注穴位按摩能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程度,改善颈椎病症状,促进颈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联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 的临床疗效。方 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 例气滞血瘀型CSR 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9 例。对照组给予脊柱微调手法 治疗,治疗组给予脊柱微调手法联合腹针疗法治疗,2 组均治疗2 周。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颈椎 功能、疼痛、颈椎生理曲度及血液流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75.51% (P<0.05)。 2 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颈椎病临床评价量 表(CASCS) 评分、颈椎生理曲度及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液流速、收缩峰值血液流速较治疗前升 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CASCS 评分、颈椎生理曲度 及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液流速、收缩峰值血液流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疗法联合脊柱微 调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CSR 疗效显著,能够减轻患者颈椎不适症状,调节颈椎生理曲度,改善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通痹胶囊联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椎病(寒湿痹阻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给予通痹胶囊联合颈椎牵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3周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NDI、颈椎病症状等明显改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4%,高于对照组的71.43%(P <0.05)。结论 通痹胶囊联合颈椎牵引能够有效治疗颈椎病(寒湿痹阻证),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5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温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小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评分、颈部残障指数(NDI)评分、血清炎性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PRI感觉分、PRI情绪分、VAS评分、PPI均下降,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NDI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L-1、IL-1β、IL-6、TNF-α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小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降低炎性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颈椎导引操联合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2年1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推拿科的颈型颈椎病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治疗期间对照组脱落2例,观察组脱落3例。对照组予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颈椎导引操锻炼,2组疗程均为20 d。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颈椎疼痛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患侧斜方肌上束表面肌电图(sEMG)MF值。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优于对照组的86.67%(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患侧斜方肌上束sEMG MF值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N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患侧斜方肌上束sEMG MF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椎导引操联合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推拿手法,可明显缓解颈椎疼痛及颈肌疲劳症状,改善颈椎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0.
卢惠芳 《新中医》2021,53(20):127-13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6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 例。对照组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2 组均以10 d 为1 个疗程,治疗3 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于治疗前后观察比较2 组颈椎疼痛、颈椎活动度、颈椎功能障碍及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 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7%,对照组为75.47%,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简化McGill 疼痛问卷量表(SF-MPQ) 中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现在疼痛状况(PPI)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SF-MPQ 各项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SF-MPQ各项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颈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右旋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颈椎活动度指标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观察组颈椎活动度指标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上述颈部功能障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颈部功能障碍情况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颈部功能障碍情况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CASCS 中主观症状、适应能力、临床体征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CASCS 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在改善患者疼痛、颈椎活动度、颈椎功能障碍等方面效果优于单纯关节松动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