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谢剑峰  楼莹 《新中医》2022,54(10):173-175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联合颈舒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后,2组CASC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VAS、N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CAS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VAS、N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2.
张艳艳 《新中医》2022,54(16):20-23
目的:观察大防风汤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 例。对照组实施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防风汤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74%,高于对照组80.85%(P<0.05)。治疗后,2 组NDI、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NDI、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黏度(PV)、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聚集指数(AI)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V、HCT、AI 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防风汤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可缓解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3.
李胜吾  秦雪飞  王一 《四川中医》2020,38(7):186-188
目的:观察郑氏手法配合电针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5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郑氏手法配合电针治疗1周3次,一共治疗2周,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配合电针治疗,时间频次同观察组,分别在治疗前、2周后对两组进行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定,以对照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前VAS评分、NDI指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周后,两组的VAS评分、NDI指数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间VAS评分、NDI指数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的VAS评分、NDI指数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郑氏手法配合电针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郑氏手法疗效优于常规手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葛芪二仙汤结合臂丛神经牵拉手法及颈椎间孔阻滞在单侧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单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接受中药安慰剂结合臂丛神经牵拉手法及颈椎间孔阻滞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葛芪二仙汤结合臂丛神经牵拉手法及颈椎间孔阻滞治疗的治疗组,每组患者34例。对两组3周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3周治疗后,治疗组眩晕、头痛、肢体麻木及心悸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在3周治疗后,治疗组各项SF-36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3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根受压导致特定的区域FA值明显降低,ADC值明显升高,其治疗组患者变化幅度比对照组明显(P0.05)。在3周治疗后,两组患者C5-C8ISNCSCI评分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葛芪二仙汤结合臂丛神经牵拉手法及颈椎间孔阻滞治疗可有效的提高单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揿针带针运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治疗组给予揿针带针运动治疗,对照组给予毫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每周治疗3次,每次治疗间隔不少于2 d,共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和颈椎关节活动度(ROM)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研究过程中,2组各有2例患者脱落,最终各有37例患者完成试验。(2)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89%(34/37),对照组为81.08%(30/37);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NDI评分和RO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VAS评分和NDI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晕针、皮下血肿、断针等现象出现,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 揿针带针运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症状、颈椎功能和颈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整脊手法配合练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CS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行整脊手法配合练功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行颈椎牵引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末次随访(治疗后的1个月)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为86.7%(26/30),治疗组的疗效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及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在治疗后对VAS评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及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的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在治疗后及末次随访时对 NDI 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整脊手法配合练功对CSR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张占伟  胡亚东  李文侠 《新中医》2022,54(20):95-98
目的:观察颈痛方联合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寒湿痹阻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例。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联合美洛昔康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颈痛方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2 组Northwick Park 颈痛量表(NPQ)、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健康调查简表(SF-36) 评分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3 d、7 d、14 d,2 组NPQ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NPQ 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症状积分及NDI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症状积分及ND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PSQI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PSQI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 组SF-36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试验组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痛方联合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寒湿痹阻证,可有效缓解患者颈椎疼痛,改善颈椎功能,提高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配合龙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1~2019年12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收住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健康宣教及颈部功能锻炼指导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龙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治疗后第7天和疗程结束后3个月4个时点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VAS评分、NDI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第7天、3个月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配合龙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更显著,可安全且持久地减轻患者痛苦,恢复患者得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龙氏治脊疗法之低头摇正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CS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给予龙氏治脊疗法之低头摇正法治疗,在此基础上,2组患者均给予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TTY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为80.0%(24/3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和NDI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对VAS评分和NDI指数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2组患者TTYS的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工作和生活能力评分、手的功能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治疗组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疼痛加重、骨折等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低头摇正法联合桂枝加葛根汤或常规推拿手法联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均能缓解颈部疼痛,增大颈椎活动度的灵活性,促进颈椎功能的恢复,但低头摇正法联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的总体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经筋刺血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经筋刺血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2组均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2周。治疗2周后,评价 2 组临床疗效,观察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调查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6.67%(29/30),对照组为 86.67%(26/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VA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NDI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ND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NDI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筋刺血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可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7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对照组采用超短波和中频脉冲电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一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的VAS评分。结果:一个疗程及3个疗程后,治疗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手法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能明显缓解患者颈、肩、背部疼痛,提高颈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手法对颈椎病颈椎生理曲度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提高,对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更趋向于科学的选择。近年来学者们逐渐注意到颈椎生理曲度的治疗价值[1]。为了进一步了解手法作用机制及探讨颈椎生理曲度(以下简称颈曲)对颈椎病的治疗价值,我们自1996年以来运用手法治疗颈椎病110例,并着重对比观察颈曲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选择临床确诊有颈曲改变的颈椎病110例,其中颈形10例,神经根型35例,椎动脉型27型,脊髓型8例,交感神经型30型。男性62例,女性48例;年龄最小33岁,最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18~40岁人群颈椎健康状况,推广应用"颈部保健操",并观察其预防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采用"颈椎病前期调查表"及"颈部功能评价表"调查1252例18~40岁不同行业健康人群颈部健康状况,并将研究对象按分层随机抽样法分为试验和对照两组,用自行研发的"颈部保健操"对试验组进行干预,对持续推广应用的结果进行统计。结果:颈椎病发病呈不断上升且有低龄化倾向,在校大学生颈椎功能减退呈菱形分布,80%以上为不健康或亚健康人群。进行颈部保健操锻炼对改善颈椎局部症状效果明显。结论:"颈部保健操"锻炼可改善颈部早期症状,预防颈椎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提牵旋转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颈型颈椎病均通过舒筋活络、提牵旋转手法、整理结束手法和功能锻炼治疗,隔日1次,连做3次。结果:治愈39例,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3例,有效率95.4%。结论:提牵旋转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无创兔颈型颈椎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一种无创颈型颈椎病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并验证其可行性,为防治颈椎病研究提供动物模型和实验载体。方法:24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模型组兔置于改良后的兔盒中,剔去颈部毛发,敷以自制保湿冰袋,调节保湿冰袋松紧并将其下端扣住兔盒,使兔的颈部成低头屈曲位45°,将吹风机出风口对准兔颈部,风力5级。每次造模2 h,每天造模2次,共4 h。对照组兔置于兔盒中,允许其颈部自由活动。造模1个月后,每组兔麻醉或处死后行:1x线影像学观察,2光镜下组织形态学观察,3退变颈椎间盘髓核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变化。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模型组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有轻微骨质增生,椎间盘髓核脱水皱缩,重量减轻。纤维环产生放射状裂隙,胶原纤维变性、紊乱甚至断裂;退变髓核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颈椎及椎间盘形态无明显变化。结论:本造模法符合人颈椎病发病规律,避免了致病因素单一,操作简便易行,造模方法对所观察组织无损伤干扰,有利于本病防治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耳针治疗颈型颈椎病进行临床疗效及经济学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试验研究方法,评价了耳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短期疗效。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门诊就诊的9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编程的计算机随机分组,其中耳针组48例,假耳穴组48例。耳针组采用颈椎穴、枕穴、神门穴耳针干预;假耳穴组采用相对应的3个假耳穴耳针干预。隔2日换1次耳针,疗程为1周,以有效率为疗效结局指标。以耳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直接成本作为成本,用Excel 2003进行了成本和均值的计算,用TreeAge Pro 2009软件构建了决策树,进行了CEA及敏感性分析。CEA以C/E,ICER为结局指标,进行了治疗1周的CEA分析。结果:耳针组与假耳穴组相比,治疗前与颈型颈椎病预后相关的基线资料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耳针组有效率优于假耳穴组。治疗后1周的C/E表明耳针组相对于假耳穴组的ICER为22,单变量敏感性分析与双变量敏感性分析的结果表明CEA的结果在有些情况下不太稳定。结论:耳针与假耳穴耳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经济学评价表明治疗后1周时耳针组的C/E优于假耳穴组,治疗后1周时耳针组相对于假耳穴组的ICER为22,患者可凭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选用。应用该结论时要注意相关概率和耳针组有效病例的直接成本对结果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手法对颈椎病颈椎生理曲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了解手法机制及探讨颈曲对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确诊有颈曲改变的颈椎病110例,依据颈曲与骨质增生关系,从X线上将颈椎分为Ⅰ度(平衡态)、Ⅱ度(代偿态)、Ⅲ度(失衡态),对照观察治疗前后X线颈曲变化,统计分析颈椎退变状态与颈曲改善关系。结果:手法总有效率99例(90% ),颈曲有不同程度改善58 例(占71.04% ),具中Ⅰ度(平衡态)改善程度最高。结论:颈曲异变在颈椎病发病过程中起选择性加速或减慢作用。颈曲重建在颈椎病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3,(5):993-996
目的:评价耳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瞬即时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试验研究方法,评价耳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瞬即时疗效。患者来源:2008年11月—2009年7月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门诊就诊的9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分组: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编程的计算机随机分组,其中耳针组48例,假耳穴组48例。观察时间:治疗后15 min、30min、60 min。干预耳穴:耳针组采用颈椎穴、枕穴、神门穴耳针干预;假耳穴组采用相对应的3个假耳穴耳针干预。主要结局指标:压痛阈、耐痛阈、VAS、颈椎活动度。安全性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耳针组与假耳穴组相比,治疗前与颈型颈椎病预后相关的各基线资料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30 min和60 min耳针组的VAS评分优于假耳穴组;治疗后15 min、30 min和60 min耳针组的压痛阈评分优于假耳穴组;治疗后15 min、30 min时耳针组的颈椎左右旋转活动度评分优于假耳穴组;假耳穴组有2.1%的患者出现了耳针干预侧耳廓及颈部的异常疼痛,耳针移除后自然缓解。结论:耳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单盲试验表明耳针能够安全且有效地瞬即时减轻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颈椎左右旋转活动度。  相似文献   

19.
探讨颈椎小关节射频热凝术治疗颈椎病患者的护理重要性。30例患者俯卧位于治疗床上,实施颈椎小关节射频热凝术。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30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治疗过程中,高质量的护理工作发挥重要的作用,患者满意度高,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笔者近几年来采用颈三穴透刺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椎病218例,疗效肯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