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观察了NIH、ICR和KM三个远交群小鼠对戊巴比妥钠和氨基甲酸乙酯耐受性的差异。结果:戊巴比妥钠麻醉的维持时间,KM鼠最短,NIH鼠次之,ICR鼠最长;氨基甲酸乙酯麻醉的维持时间,KM鼠最短,ICR鼠次之。NIH鼠最长;而麻醉开始时间均是:NIH鼠最早,ICR鼠次之,KM鼠最迟。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4周龄时NIH、ICR和KM小鼠的血常规及血清生化植的异同性,结果表明:无论是所测血还是血清生化值,各品种间均有一些指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用60Coγ射线辐照小鼠颗粒饲料后,对辐照饲料的营养成分及饲喂KM小鼠后的增重和繁殖性能进行比较。结果饲料经辐照灭菌后,维生素A、E、B6含量下降,其它营养成分无明显变化。而用高压灭菌法(高热)灭菌的饲料,粗蛋白和维生素均有损失。用两种灭菌饲料分别饲喂KM鼠。结果,辐照饲料组小鼠的增重明显高于高热组,辐照组的离乳数和离乳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其窝产仔数、初生窝重、离乳窝重明显高于高热组(P<0.05)。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解酒冲剂解醇作用和NIH、ICR及KM小鼠对乙醇耐受力及解酒冲剂疗效的差异。结果提示,按一定量的酒灌入小鼠胃内,均能使小鼠在时间内100%进入酒醉状态,其入醉时间和自然醒酒时间各远交群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在服酒前或后服解酒冲剂,各群小鼠入醉时间和解醉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NIH、ICR和昆明小鼠的点滴实验探讨杨锡平,胡一江(湖南中医学院,长沙)NIH、ICR和昆明小鼠为常用的三种封闭群动物,不仅其用量大,而且用途广泛,如药物筛选、药效试验、放射生物、猪联疫苗检验以及抗衰老试验[1~4]。本文对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游泳...  相似文献   

6.
SX1近交系小鼠生长繁育主要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测定SX1近交系小鼠的生长繁育指标,为建立该品系小鼠的生物学特性资料提供实验数据。方法从采用全同胞兄妹交配方式繁殖获得的F20、F21代仔鼠中选择30对小鼠,连续繁殖5胎,分别测定窝产仔数、24h窝重、仔鼠均重、离乳仔数、离乳均重、胎间隔等几项指标;以第2胎小鼠作为生长发育观察对象,测定1-10周间每周的体重变化,计算每周体重增长情况。结果SX1小鼠1-5胎平均窝产仔数5.42±0.76只;平均窝重10.36±1.45g;仔鼠均重1.93±0.07g;离乳仔数5.21±0.95只;离乳窝重61.41±9.67g;离乳均重11.98±0.50g;离乳成活率96.09%;平均胎间隔33.63±0.68。1-10周平均每周增重雄鼠3.08±2.40g,雌鼠2.76±2.01g。3-5周时为生长发育旺盛期,平均每周增重雄鼠5.95±1.41g,雌鼠5.18±0.96g。结论SX1近交系小鼠具有稳定的繁殖性能,幼鼠离乳成活率高,各项主要指标基本符合近交系小鼠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KM小鼠生长,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KM小鼠的生长、发育和饲料摄入变化情况。结果是:幼鼠在离乳后4周左右为快速生长期,并且要求较高的营养素;离乳后第5 ̄12周,小鼠生长进入缓慢阶段;离乳13周后生长发育较为稳定,在这个阶段,小鼠的摄食量大幅减少。结果表明,KM小鼠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有不同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PPswe/PS1dE9转基因小鼠生物学特性标准化资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APPswe/PS1dE9转基因小鼠杂合子交配繁殖,建立基因型鉴定方法,选择160窝次的1158只小鼠分别统计4胎内不同胎次、不同基因型的繁殖性能及生长发育指标.结果 ①APP/PS1片段大小为600 bp;②第2胎和第3胎的仔鼠数量及阳性数量均大于第1胎(P<0.05),阳性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③第1、2胎之间的胎间隔天数较短(P<0.05),第2、3胎的窝产仔数、离乳仔数及离乳率均高于其它两胎(P<0.05);④第3胎和第4胎的初生窝重、泌乳力和离乳个体重较为稳定;⑤雌雄APP/PS1小鼠的最高体重分别为24.45±0.92 g和30.21±2.53 g;⑥该转基因小鼠的基因型不影响其体重(P>0.05).结论 建立了APP/PS1小鼠的基础生物学特性资料;为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屏障环境下,对本中心饲养的SPF级KM小鼠繁殖及生长发育性能进行测定。方法从繁殖鼠中选80对,雌雄1:1长期同居,在生产过程中统计繁殖性能参数;从大群中随机选40窝刚出生0日龄仔鼠,统计其生长发育指标。结果SPF级KM小鼠的平均窝产仔数为12.97±0.47只,平均离乳率均为97.94%,平均胎间隔为22.69±0.47d。离乳后小鼠的体重有一个快速增长期:5周龄后,增长速度放慢;10周龄时基本达到体成熟。结论设施环境对KM小鼠繁殖性能及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日本引进糖尿病KK小鼠,采用修饰单线保种及兄妹交配方式繁殖,观察该品系每窝平均产仔数,仔鼠离乳后平均体重,离乳后的生长曲线和它的遗传概貌。经血液生化测定证明,KK小鼠的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C57BL)小鼠,葡萄糖及胰岛素耐量异常,表现为胰岛素抗性。KK小鼠连续口服优降糖或降糖灵后,血糖明显下降。因此,KK小鼠除可作为糖尿病病理生理等研究的模型外,尚可用于评价降血糖药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轻音乐对大鼠繁殖性能的影响。方法将240只12周龄SPF级SD大鼠按交配原则分配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笼具置于无音乐的隔离屏障间,实验组置于播放有轻音乐的隔离屏障问。实验过程中观测大鼠妊娠率、窝产仔数;乳鼠的初生重、离乳率、离乳体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母鼠的妊娠率、乳鼠的初生重及离乳体重明显增高(P〈0.01或P〈0.05),窝产仔数及乳鼠的离乳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轻音乐能明显提高部分大鼠繁殖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2.
封闭群KM小鼠经4代定向培育已成为尾静脉清晰的短尾KM小鼠群。对其尾长和生长繁殖性能进行测定分析的结果表明:经定向培育后的短尾群小鼠4周龄时尾长为67.5±6.0mm,明显短于未经选育的对照群(80.3±12.6mm;P<0.01);其窝产仔数、窝离乳仔数及仔鼠体重与对照群间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KM小鼠突变种(Kh DIC)品系的建立和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组于1996年5月自昆明(KM)小鼠(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繁育场提供)中获得1只全身鼠毛稀少的雌性小鼠(15月龄)。该鼠生长至2月龄时鼠毛全部脱落,皮肤裸露。将其与同窝雄性KM鼠交配繁育,获得F1代,随后近亲交配繁育至第5代(F5),此后采用非近交系封闭群方法繁育至今。共得突变种小鼠300余只。根据实验动物学命名方法,该小鼠正式命名为KMhn/1DLJIMPCAMS。简称为KhDIC小鼠。KhDIC小鼠生物学特征:新生鼠全身鼠毛稀疏,2月龄时全身毛脱落,皮肤裸露。以后开始被覆稀疏短毛…  相似文献   

14.
小鼠双侧颈总动脉血流阻塞法是较常用的制备脑缺血动物模型方法[1,2]。Yang等[3]报道不同种属的小鼠对该法所致的脑缺血的敏感性不同。我们在用昆明(KM)小鼠和NIH小鼠实验时也发现,与同时阻断双侧颈总动脉及椎动脉血流相比,仅阻断双侧颈总动脉血流的小鼠脑缺血症状较轻,有一些小鼠甚至无脑缺血症状。这提示在制作脑缺血模型时不应忽视小鼠颈动脉和椎动脉间的吻合情况。我们采用经左心室注射墨汁明胶混合液灌注血管方法,首次观察国内较常用的昆明(KM)小鼠和NIH小鼠的脑动脉分布及脑底动脉环组成情况,为制备小…  相似文献   

15.
用自制生物素-链霉亲和素试剂和抗膜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单克隆抗体,通过酶免疫技术,检测了KM、NIH、C57BL/6J、DBA/2、BALB/c和BALB/c-un六个品系小鼠脾脏中静息期和经PHA诱导后的mIL-2R阳性细胞表达率,且证明环磷酸胺对小鼠脾脏mIL-2R阳性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作为我国昆明小鼠生物学特性标准化研究工作的一部分,我们承担了兰州生物制品所昆明小鼠生长发育指标及繁殖性能测定工作。方法 从生产大群中选取了170只怀孕母鼠,用其所生仔鼠进行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测其3、7、10、14日龄窝重和3、4、5、6、8、10、12、14周龄体重。用育成雄、雌仔鼠各140只,饲养至70~75日龄配种,共配136盒,作繁殖性能测定。测初配后30d产仔率、各胎平均窝产仔数、离乳成活率和胎间隔。结果 兰生所昆明小鼠平均初生窝重为20g,反映小鼠哺乳情况的14日龄平均窝重为67.4g。公鼠10周龄时体重已达体成熟,母鼠10周龄时体重也达体成熟的90%以上。初配后30d产仔率81.6%。1~5胎平均产仔数10只以上,6~10胎平均产仔数约7只,平均离乳率84%。结论 上述结果为中国昆明小鼠标准化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系统研究不同初配日龄对NIH小鼠繁殖性能的影响。方法本试验按初配日龄分为4组,50、60、70、85 d各30对小鼠,记录了每对小鼠第1~6胎的繁殖性能。结果 70、85 d组在产仔数、离乳数、离乳率、出生及离乳仔鼠平均体重与50 d组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 05,P0. 01);与60 d组比在出生仔鼠平均体重、离乳数有显著差异(P0. 05);各组胎间隔无差异性(P0. 05); NIH小鼠第2~3胎平均产仔数与第1胎比具有明显升高(P0. 05),第5~6胎显著下降(P0. 05);第3~4胎离乳数与第1胎相比有差异性(P0. 05);出生仔鼠平均体重、离乳率随胎次增加而增加(P0. 05,P0. 01),离乳仔鼠平均体重无显著差异(P0. 05)。结论 NIH小鼠在70~85日龄初配繁殖性能较好,第2~3胎繁殖性能稳定,建议繁殖至第6胎。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凝血因子IX基因剔除小鼠的生长繁育和血液学指标等生物学特性,对种群中38窝母鼠所生仔鼠进行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测其5、10、15、21、30、40、50、60日龄的体重、体长和尾长;测定交配种鼠的繁殖性能及发病时间和临床症状;部分小鼠的血液生理、生化值。结果表明,5、21日龄平均体重分别为3.70 g,3.44 g和11.12 g,10.35 g;初配至生产平均30.24d,产仔数5.39只,平均离乳率81.09%。小鼠发病时间30~90日龄不等,有出血症状;凝血因子IX基因剔除小鼠的血液成分指标与正常小鼠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松木刨花、枫木刨花、纸皮和稻草4种垫料对NIH小鼠繁殖性能及仔鼠生长发育的影响,为确定能作为新型实验动物垫料的原材料提供参考。方法选用松木刨花、枫木刨花、纸皮(纸箱厂下脚料)和稻草4种垫料,用160只(80只雄80只雌)60日龄的、平均体重30g的NIH小鼠进行繁殖试验,记录了每对小鼠第1至第6胎的窝产仔数、胎窝重、离乳仔数和胎次间隔,同时也记录了每对小鼠第1、第2胎仔鼠从出生到90日龄的体重。结果松木刨花组小鼠的窝产仔数极显著低于稻草组和纸皮组(P〈0.01),姐垫料的小鼠在离乳率、胎次间隔和仔鼠初生重上,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生长发育方面,4组垫料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4种垫料中松木刨花垫料对NIH小鼠的生长发育、繁殖性能指标有一定影响,但与其它3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而枫木刨花对小鼠的生长发育及繁殖性能影响不大,是一种比较适合的垫料原材料。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凝血因子IX基因剔除小鼠的生长繁育和血液学指标等生物学特性,对种群中38窝母鼠所生仔鼠进行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测其5、10、15、21、30、40、50、60日龄的体重、体长和尾长;测定交配种鼠的繁殖性能及发病时间和临床症状;部分小鼠的血液生理、生化值.结果表明,5、21日龄平均体重分别为♂3.70 g,♀3.44 g和♂11.12 g,♀10.35 g;初配至生产平均30.24 d,产仔数5.39只,平均离乳率81.09%.小鼠发病时间30~90日龄不等,有出血症状;凝血因子IX基因剔除小鼠的血液成分指标与正常小鼠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