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1 毫秒
1.
荧光探针Fura—2/AM测定大鼠肝细胞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胶原酶原位灌注法分离纯化了大鼠肝细胞,并用荧光探针Fura/2/AM测定了细胞内游离钙离浓度度。结果显示,胶原酶原位灌注法可分离获得高纯度,高活率的单个大肝肝细胞,适用用荧光探针Fura-2/AM测定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测得新分离大鼠肝细胞静息状态下的细胞内游离子浓度为174.5±57.3nmol/L。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采用游离钙离子荧光指示剂fura-2AM检测大鼠离体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的浓度。其结果如下;(1)KC1可以使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升高,去掉细胞外液中钙离子,KC1的升钙作用则消失。(2)甲氧胺和咖啡因可使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升高。二者的作用分别被哌唑嗪和普鲁卡因所对抗。提示该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人参炔醇对心功能的影响,同时探讨这种影响与细胞内钙的关系。方法: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装置测定大鼠给药前后离体心脏功能的变化,用IonOptix离子影像系统同步测定大鼠给药前后心肌细胞的收缩和细胞内钙瞬变。结果:给予人参炔醇之后,大鼠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均受到抑制,心肌细胞内的游离钙下降,钙敏感性减小。结论:人参炔醇对正常大鼠心脏有负性肌力作用,这种作用与心肌细胞内钙离子的减少和钙敏感性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新型Ca2+荧光指示剂Fura-2,测定冷冻伤性脑水肿时突触体内游离钙的离子浓度,以探讨突触体的制备方法和Fura-2测定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方法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多用小动物离体心脏灌流装置。方法 通过26例大鼠同时离体左室顺行灌流两鼠双心脏,探讨该灌流装置的适用性。结果 灌流心脏在0~3h内各心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本多用小动物离体心脏灌流装置满足医学科研实验的要求,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离体心脏灌流实验方法的类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体心脏灌流是急性离体动物实验,用于研究各种因素对离体心脏功能的影响,普遍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教学及科学研究,最常见的有离体蟾蜍心脏灌流、大鼠心脏灌流和小鼠心脏工作模型等。  相似文献   

7.
镁抗大鼠再灌注心律失常作用与心肌代谢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3种不同Mg^2+浓度的灌流液将36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采用Langendorff装置灌注离体心脏模型,研究不同浓度Mg^2+灌流时,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情况,同时检测再灌注前、后冠脉流出液中环磷酸腺苷、血栓素和6-酮-前列腺素F1a浓度变化,并探讨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肾上腺髓质素对内皮素心肌损伤的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在离体灌流大鼠心脏模型上观察了肾上腺髓质素(AM)和内皮素的相互作用。发现应用内皮素(10-9mol/L)灌流可引起冠脉严重痉挛、心脏功能和组织损伤。AM(10-8,10-7mol/L)与内皮素同时灌流能有效地减轻内皮素所引起的心脏损伤,显著)曾加冠脉流量和LV±dp/dtmax,抑制心室内压急剧升高和心肌脂质过氧化物形成,减少细胞内酶(LDH)漏出、心肌MDA释放和心肌钙含量的增高。AM的保护作用是剂量依赖的。提示,作为内源性内皮素拮抗剂,AM对防治心肌缺血损伤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采用分离SD大鼠心室肌细胞,以Fura-2AM负载,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变化,观察亮啡肽对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变化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亮啡中抑制同KCl引起的心室肌细胞膜上膜电压依赖性钙通通道开放;(2)亮啡肽可抑制由去甲肾上腺素(NE)引起的心室肌细胞膜上受体依赖性钙道开放;(3)亮啡肽可抑制心室肌细胞膜上钙泵的活动,使由咖啡因引起的内钙释放不能及时地排出。  相似文献   

10.
单波长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Ca^2+浓度的方法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使用单波长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游离钙浓度时,通过快速(4~6s)手动转换激发波长(EX),分别测定EX340和380nm时的荧光强度变化,并计算出340nm与380nm时的荧光强度比率(R),然后也采用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Ca2+浓度的计算公式计算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结果显示单波长荧光分光光度计按比例法测得的细胞内游离Ca2+浓度与使用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得的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我们应用氮分子激光器和汞灯作为光源,诱发肿瘤组织产生固有荧光的方法和观察结果。本组共观察临床病人25例和手术切除标本14个。用上述光源辐照病人的肿瘤部位时,有20例局部产生桔红色荧光,再取活组织检查,均证实为恶性肿瘤,用专用的检测系统检测、记录其特征峰,峰值为6000~G200。而另5例局部辐照时产生蓝白色光,其峰值为4600~4800,活检诊断为良性肿瘤或慢性炎症。手术标本检测情况与临床病人相似。上述结果表明,癌肿组织经一定的光源激发后产生固有的特征光谱,发出桔红色荧光,与良性肿瘤和慢性炎症有所区别。本研究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本文并对荧光产生的机理,恶性肿瘤固有荧光观察法的优点和光源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癌光啉对动物移植瘤的光化学诊治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报道了肿瘤光化学诊治新药癌光啉(PsD-007)对三种动物移植瘤(S_(180)肉瘤、Lewis肺癌、U_(14)宫颈癌)的实验性光化学诊治效果,初步探讨了辐照光能量和药物剂量与肿瘤实验性诊治效果的关系。作者采用“透镜光阑”法改善辐射光斑内功率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提供了一种能比较客观地评价药物对动物移植瘤的光动力学治疗效价的模型体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正畸记存模型传统的修整器修整法进行改进,探讨更适合于临床应用的修整方法。方法选择正畸记存模型154副,用传统法修整89副,改进法修整65副,统计比较两种修整方法出现震荡破损的模型数。结果传统修整器修整法制作89副模型中,有8副在修整上下颌后壁、侧壁、短夹壁的过程中出现牙列破损;改进修整器修整法制作的65副模型无牙齿缺损的表现,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χ=4.47,P<0.05)。结论改进的修整器修整法适用于不同错类型模型的修整,并且在预防修整过程中的模型牙列震荡破损方面优于传统法。  相似文献   

14.
邹立新 《中国病案》2006,7(6):12-13
本文着重讨论了病案管理如何促进医疗、教学、科研的发展。病案管理人员在为医、教、研服务的过程中,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水平,提高自身素质。运用高新技术,采用科学的病案管理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及时、有效、准确地为医、教、研提供最有价值的资料、数据。同时实现自身价值和病案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旧病案管理中有限的库房空间与无限增加的病案的矛盾。方法:针对已有病历和新产生的病历,设计不同的方案,建立数字化病案系统,加工、管理医院病案。结果:节省了医院病案存储空间,既方便使用,又严格病案管理。  相似文献   

16.
王高仁  曹阳  李民  王燕 《中国数字医学》2014,(4):109-110,113
针对电子病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基于信息平台的电子病历质量管理新模式,使病历质量从原来的“终末管理”转变为“环节控制”,实现了“智能化、实时的、全过程”控制,从而全方位提升了病历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MonteCarlo仿真是研究光在组织中传播规律的有效方法。该文在组织漫反射光MonteCarlo仿真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新的荧光光子迁移方法 ,并由此实现了对组织自体荧光的仿真。方法 根据荧光光子产生和传播的原理 ,模型中对激发光和荧光光子采用了加权的光子模型。激发光子和荧光光子的运动彼此独立 ,每产生一个荧光光子 ,将跟踪其运动直至终止 ,然后继续跟踪激发光子的运动。所有统计量采用改进的MonteCarlo仿真软件计算。主动脉中层组织模型的仿真结果与文献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仿真结果表明 ,对于主动脉组织模型 ,在 5 2 0nm和 6 0 0nm处有两个荧光峰 ,这与文献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荧光强度与荧光逃逸位置的关系表明 ,随着逃逸半径的增大 ,荧光强度迅速减小 ,这一结果对于激发和采集光纤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结论 该文所述组织荧光仿真方法直接从荧光光子产生及运动的原理出发 ,简单明了 ,计算简单 ,易于实现。由于MonteCarlo方法是基于大量事件的统计规律之上的 ,因此进行一次仿真所需的时间是制约其应用的一大因素 ,其算法有待于作更进一步的优化。  相似文献   

18.
核酸杂交的酶放大时间分辨荧光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建立一种新的非同位素的核酸杂交的测定方法-酶放大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EATRFA)或酶放大镧系元素发光分析法(EALL),使核酸杂交分析能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诊断。方法将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的高亲和力和放大作用、酶放大作用、镧系元素螯合物的固有优点和时间分辨测量技术结合起来。通过碱性磷酸酶把5-氟水杨酸磷酸酯转变为5-氟水杨酸(5-FSA),5-FSA与Tb3+和EDTA形成发荧光的三元复合物。结果对靶PBR322DNA测定的标准曲线范围宽,可达三个数量级;灵敏度为10pg;准确度为90%~115%。研究和优化了紫外灯照射时间,生物素化探针、AP-SA、5-FSAP和Tb-EDTA等的浓度以及洗涤方法等主要影响因素。发现了新的荧光稳定技术。结论核酸杂交的EATRFA或EALL是一种灵敏的无需转移的简单的全新分析方法,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挖掘科技文献中的新兴技术主题。方法:构建新兴技术主题识别研究框架。采用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DA)主题模型结合熵权法对新兴技术主题进行识别。结果:识别出了新型比色检测技术、新型荧光检测技术和生物检测技术3个新兴技术主题。结论:新兴技术主题识别研究框架可有效识别科技文献中的新兴技术主题。  相似文献   

20.
香茶菜甲素酯是香茶菜甲素的一种新的衍生物。研究发现该化合物能明显抑制CaM激活的PDE活性,其IC_(50)为75μmol/L。抑制动力学测定表明它以非竞争方式拮抗CaM对PDE的活化。CaM荧光测定显示,香茶菜甲素酯可以降低ca~(2+)诱导的CaM酪氨酸荧光强度,提示它可能通过改变Ca~(2+)—CaM构象而抑制CaM—P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