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片窗     
患者男,14岁。8年前无意中发现右颈部无痛性肿块,偶按压耳下有疼痛,无低热及皮肤溃烂。无颈部活动障碍。近几年,肿块逐渐增大,右颈部压痛加重,伴呼吸困难,夜间明显。体检:体温36.6℃,血压105/72mmHg,发育正常,全身皮肤多处咖啡色斑,双侧腋窝及腹股沟见多个雀斑样色素  相似文献   

2.
颈部肿块血管造影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部肿块的血管造影表现及共对颈部肿块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28例颈部肿块患者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血管性肿块13例,其中假性动脉瘤7例,静脉瘤3例,动脉迂曲3例,非血管性肿块15例,其中颈部动脉瘤9例,神经鞘膜瘤4例,海绵状淋巴管瘤2例,分析其血管造影表现,并与临床,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13例血管性肿块和9例颈动脉体瘤因有典型的造影表现与病理一致,其余6例因缺少肿瘤血管或典型表面而  相似文献   

3.
颈部肿块1 182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颈部肿块是较常见的体表肿块,我们对1182例颈部肿块患者进行了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均来自我院1988年1月~1998年3月的门诊及住院病人,男性639例,女性543例;年龄3个月~76岁。肿块分布:左颈部...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78岁.因发现左颈部肿块半个月入院。体检:左侧甲状腺区可触及大小约为6.5cm×5.5cm肿块.质偏硬.表面光滑,无压痛,可随吞咽上下移动,无明显震颤及血管杂音。实验室检查:T31.3ng/ml,T4100.43ng/ml,RT347.63ng/dl.TSH6.06mU/L.FT33.05pmol/L.FT4 18.19pmol/L.TG-AB 83.00%,TM-AB 43.00%。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63岁,离休干部,因发现颈部肿块伴发热一月余入院。查体:T:38℃,P:90次/分,R:22次/分,BP18.7/12kPa,右侧颈部数个花生粒大小淋巴结肿大融合成团。颈前甲状腺峡部可触及1.5cm×1.2cm包块,质软、固定、无压痛;偶有咳嗽,无咯血,体重明显下降。实验室检查:HB:9.sg/dl,WBC3.7X10’/L,N:7O%,L:30%,ESR:54mm/h。胸部正侧位片示:右侧肺门处可见约3[mX5.scm之圆形阴影,诊为;右侧中心型肺癌,双肺陈旧性结核、颈部B超:甲状腺峡部实性占位。CT示:右肺门3.7cmX2.6cmX3cm块状影,诊为:右…  相似文献   

6.
99Tcm-O4-显像为"热"结节的甲状腺嗜酸细胞腺癌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0岁,因颈前区无痛性肿块进行性增大3a入院。无发热、红肿、疼痛,无心悸、多汗,无乏力、体重减轻等,食欲正常。体格检查:右侧甲状腺区有1约3cm×4cm肿块,表面光滑,无压痛,质地较硬,与四周分界清,随吞咽上下移动,听诊未闻及血管杂音,左侧甲状腺大小正常,心率90次/min,其余未见阳性体征。B超示右侧甲状腺实性肿块,左侧甲状腺未见异常。颈部CT:颈部右前下方见一肿块,密度不均,为等、低密度混合信号,边缘清晰,气管偏左,有受压现象。检查意见:右侧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功能:FT3:5-7p…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47岁,主因咽痛伴吞咽困难8个月入院。入院检查:消瘦,左颈部胸锁乳突肌下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及腹部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检查:开口度减小约2cm,舌左侧后1/2处较隆起,运动以前伸受限明显,色泽正常。触诊为舌后1/2近左侧2/3至舌腭弓下极均被质地较硬肿块浸润,向后达舌根会厌溪底,纤维喉镜下见舌左侧2/3舌根会溪隆起,运动受限,会厌双侧室带及梨状窝结构正常。行B超引导左侧舌根肿物穿刺活检术,病理为高分化鳞癌。口咽部、喉咽部CT亦证实肿物浸润范围同临床检查结果。全身系统检查:颈部B超示左侧…  相似文献   

8.
利用颈部表面线圈检查颈椎脊髓神经系统信号良好,但用于检查颈部肿块或淋巴结转移信号不理想,我们采用小带状线圈来代替颈部表面线圈,效果很好。对病变形态观察及定位诊断很有帮助,显示肿块与血管关系较好,通过增强扫描对肿块定性较有价值,多方位扫描立体感强,可帮助外科手术,CT对于颈部肿块扫描由于肩部伪影,图像不是很清晰。  相似文献   

9.
咽及颈部淋巴瘤的影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殷磊  杜瑞宾  李恒国   《放射学实践》2009,24(10):1090-1092
目的:探讨咽和颈部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搜集20例经穿刺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咽和颈部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CT和(或)MRI资料,详细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本文20例中9例表现为腭扁桃体肿大伴颈部淋巴结肿大;4例表现为咽旁间隙肿块并向四周铸型生长;5例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其中4例向下一直延伸至上纵隔内;2例表现为颈部单发肿块。18例肿块密度、信号均匀,无明显坏死,轻度强化;2例可见少许坏死囊变,密度不均匀。结论:咽和颈部淋巴瘤CT和MR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当出现咽淋巴环肿块、咽旁间隙内铸型生长的肿块及伴有身体其它部位(如纵隔)的淋巴结肿大,对淋巴瘤的诊断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71岁。因下咽鳞状细胞癌、右上颈部转移1个月就大.既往病人身体健康,无颈部肿块及须面部肿胀史。检查:下咽右侧有一绿豆大小的内生性肿物。右上顿下颌角后方有2\2\乙SCnl大小的质硬肿块。颈面部及上胸部无静脉曲张和水肿,心肺阴性。实验室检查无异常。CT所见:右  相似文献   

11.
平滑肌肉瘤发生于颈部较少见,笔者遇到1例,经CT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现报告如下。患者女,68岁。右颈部包块伴呼吸困难声音嘶哑4个月而入院。查体:右颈部包块scmX4cm,质韧、压痛明显,边界不清_间接喉镜下见右声带外展受限。*T平扫:右颈部巨大软组织密度肿块,约为5‘scrn  相似文献   

12.
颈部淋巴结病变大多表现为颈部肿块,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本文总结了158例表现为颈部肿块的淋巴结病变的声像图表现及其分型,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病人,女,70岁。约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黄色脓痰,无发热、气促等不适,未就诊。1周前无意中发现左颈部一鸡蛋大小肿物,无疼痛,无消瘦、盗汗、乏力,无低热及其他不适,饮食、精神、睡眠可。曾就诊我院门诊,胸片示间质性肺炎,未治疗。近3d咳嗽减轻,为进一步明确左颈部肿物性质而入院,入院后行颌下CT扫描提示左颈部肿块为肿大淋巴结。在体:意识清,左侧耳根下可触及一鸡蛋大小肿大淋巴结,质中,固定,无压痛,右耳根可触及土豆大小淋巴结1个,质中,固定,无压痛,右侧胸锁乳突肌外缘可触花生米大小淋巴结1个,质中,活动度可,其余部位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侧乳房对称,未扪及明显包块。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鸣音。辅助检查:ECG正常。血常规示HGB103.0g/L,N0.84;FIB4.94g/L;ESR85.00mm/h;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CRP21.0mg/L;尿常规示:WBC10-15个/HP,余正常。初步诊断:恶性淋巴瘤、间质性肺炎。予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抗感染、氨茶碱解痉平喘、地塞米松抗炎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并行左颈部肿物细针穿刺活检,3d后双颈部肿物明显缩小,术后病理回报证实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X线征象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CT)前后各种钼靶X线征象进行观察分析,以评价其疗效。方法:对比分析47例乳腺癌NCI前后钼靶摄影各主要征象的变化。结果:肿块变化发生率89.3%(42/47),其中类圆形肿块变化87.5%(7/8)、形态变化趋向不规则;模糊肿块93.7%(15/16)肿块边缘趋于清晰;肿块周围毛刺90.5%(19/21)变短甚至消失;透亮环肿块(1/2)可见瘤性实体缩小;病灶钙化74.2%(23/31)出现范围、数目、分布上的变化。结论:乳腺癌NCT前后钼靶摄影各种X线征象均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EBT/MEBO)对面颈部烧伤皮肤再生修复的疗效。方法:在146例面颈部烧伤病人中,114例采用MEBT/MEBO治疗(治疗组),32例采用烫伤膏治疗(对照组),比较创面愈合时间、治愈率和瘢痕形成等。结果:MEBT/MEBO治疗组除Ⅲ度烧伤形成瘢痕和实行植皮各1例外,上述各项指标均优于烫伤膏组。结论:MEBT/MEBO治疗面颈部烧伤创面皮肤再生修复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颈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二例林上奇鲁西吴宝珊颈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罕见,笔者搜集2例报告如下。例1男,48岁。发现右耳后肿块4年,近半年来明显增大,拟诊腮腺肿瘤收治入院。体检:右耳垂与乳突间触及5cm×4cm大小肿块,质中,边缘分叶状,表面皮肤无红肿热...  相似文献   

17.
颈部肺疝是一罕见疾病,它是由于胸膜复盖的部分肺组织通过胸壁的薄弱部分突出所致。临床表现为颈部无痛性,有弹性的肿块,在咳嗽,呼气后用颈摒气等胸腔压力增高时更明显,平静呼吸时部分病例肿块能消失,本病易与颈部其它肿块混淆,临床上与耳鼻咽喉科,内科,儿科,肺科,外科,放射科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节性筋膜炎的CT表现。方法:对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结节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及CT 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中病变位于上肢5例、下肢4例、颈部、腹壁和腰背部各1例,病灶最大径1.0~4.0 cm,11例为单发肿块,1例于腰背部可见2个肿块。主要CT表现:病灶均为实性软组织肿块,呈扁平状或椭圆形,与周围肌肉密度相比呈均匀等密度,增强扫描示肿块明显强化;肿块与周围脂肪层及邻近肌肉分界清晰10例,边界不清2例,其中1例颈部肿块侵及颌下腺及周围颈部肌群;8例可见“筋膜尾征”,未见肿块突破筋膜面向浅(深)侧侵犯。结论:结节性筋膜炎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其临床表现,有助于结节性筋膜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49岁。2001年5月,颈部触及无痛性肿块,可推动,肿块逐渐增大,近半年来肿块进行性增大,怕热、多汗。近来饮水有呛咳,并时有刺激性咳嗽。2002年8月28日体格检查:双侧肿块明显增大,累及全颈,质硬,无压痛、不随吞咽上下运动,未闻及血管杂音,余无特殊。甲状腺功能检查示:T3降低,FT3和TSH升高,T4和FT4正常,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90年以来收治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简称恶组)28例,其中2例以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肠型.现将临床及X线表现报告如下。例1女性,19岁。无明显诱因发热,热度在38.SC-39.4℃之间,腹泻,每天10多次,呈黄色糊状,无粘液脓血。查体右下腹压痛,可触及肿块。入院后体格检查“T39.ZC,BP12/7Kpa,呼吸26次/分,Pll2次/分,颈部可触及黄豆粒大小淋巴结4枚,可活动。心肺听诊(-),腹软,肝下线肋下2.ocm,脾末及,右下腹可触及拳头大小肿块,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整,不能活动,质中,压痛(+)。实验室检查:Hb79g/L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