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附子温里药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明发 《陕西中医》1994,15(2):88-91
总结了用现代手段研究附子温里药理的资料,它们包括镇痛、抗炎、抗溃疡、抗腹泻、兴奋肠平滑肌、抗凝血、抗血栓形成、抗休克、抗缺氧、抗心肌缺血、抗心力衰竭、抗缓慢性心律失常。调节血压和糖皮质激素样药理作用,并试图阐述附子温经止痛、温中散寒、温通血脉和回阳救逆的现代内涵。  相似文献   

2.
高良姜的温里药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明发  沈雅琴 《陕西中医》1996,17(7):324-326
通过对温里药高良姜的药理研究发现,本品有抗溃疡、抗腹泻、调节肠运动、利胆及镇痛、抗炎、抗缺氧、抗凝、抗血栓形成等作用,与中医温中散寒、温经止痛、温通血脉和回阳救逆功效相符。  相似文献   

3.
附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誉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是传统医药的中药组成部分,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学证明附子具有明显的强心、抗炎、镇痛、抗衰老的作用。本文将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情况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4.
大汗亡阳虚脱时,治宜回阳救逆,当选用附子、干姜、人参之类回阳益气救脱之品。附子辛热气雄,火性迅速,能温补元阳,故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既可追复散失之亡阳,又能资助不足之元阳,肾阳得复则一身之阳皆足。附、桂虽然均有补火助阳之功,然附子重在回阳救逆,肉桂重在补火化气,故附子在回阳救逆类方剂中占有  相似文献   

5.
<正> 凡由辛温燥热药物组成,能温经回阳、通脉救逆的治疗方法,叫回阳救逆法,属于温法中的一种,是中医治疗急重症的重要方法之一。整理研究回阳救逆法及其临床应用,对于开展中医中药治疗急重症有重要意义。回阳救逆法,主要用于阴寒内盛,阳气衰微,甚或阳微欲脱的病症。这种病症,一般比较严重、危急。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所以在临床上遇到病情危急的时  相似文献   

6.
附子和附片回阳救逆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附子和附片回阳救逆主要药效.方法:观测其对体外ADP、胶原所致血小板聚集、小鼠耳廓微循环、小鼠耐缺氧、小鼠抗寒冷能力及垂体后叶素所致豚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结果:附子能明显抑制ADP、胶原所致血小板聚集,而附片无此作用;附子和附片均能增加微血管开放数、增加毛细血管口径,附子强于附片;附子能增强小鼠耐缺氧和耐寒能力,而附片作用不显著,二者均能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收缩力.结论:附子及附片回阳救逆可能有多种途径,附子的回阳救逆药效强于附片.  相似文献   

7.
回阳救逆剂常用于久病阳气欲脱之症,对温热病则极少用及。本人使用回阳救逆剂治疗小儿温病,摸索到一些经验,願作如下介绍。一、常用方药和加波:①方药:回阳救逆的方剂较多,我们习用的,是在参附汤的基础上加味而成,主要药物有:人参、乌附块、龙骨、牡蛎、磁石。参、附用量一般宜在三钱以上。此类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不同炮制时间附子饮片的毒-效性与饮片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变化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以附子"回阳救逆"功效为评价重点,采用Bliss法和序贯法对不同炮制时间附子饮片进行安全性评价;将饮片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变化与饮片TD_(50),ED_(50),TI进行关联性分析,并对3种双酯型生物碱与饮片毒性、药效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具有"回阳救逆"功效和"高效低毒"特点的附子饮片保存了适量的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乌头碱干扰了附子"回阳救逆"功效的显现(负相关),次乌头碱与附子的毒性和"回阳救逆"功效均成正相关.结论: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在饮片中的适当配比存在是保证附子"回阳救逆"及安全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柴瑞震 《光明中医》2010,25(5):756-758
<正>(接上期)5温法(28方)温法是温运阳气、祛散寒湿、回阳救逆、固涩摄纳等治疗寒证的方法,是针对寒证而设。其中包括有回阳救逆、温中散寒、温阳化水、温肾纳气、温胃降逆、温  相似文献   

10.
温法是中医治疗体系中最具特色的治疗方法之一。《金匮要略》中有关温法的治则有:解表温里,温中降逆,温阳祛湿,温经散寒,温经通脉,温经止血,温中散寒,温中补虚,温中止血,温补血脉,温化痰湿,温肾助阳,回阳救逆,温下腑实等十四法。  相似文献   

11.
<正> 四逆汤为汉代医家张仲景所创制,有回阳救逆之功,治伤寒少阴病的亡阳厥逆证,是《内经》“寒者热之”、“治寒以热”的具体运用,历来公认是回阳救逆的代表方剂,深受医林重视。  相似文献   

12.
附子是毛莨科乌头属植物乌头(Aeonitum car-miehaeli Debx)子根的加工品,其性大热,味辛、甘,有毒,人心、脾、肾,通行十二经,具有回阳救逆、温里助阳、祛寒止痛的功效[1],为回阳救逆之要药.  相似文献   

13.
四逆汤中甘草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晖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3):271-272
四逆汤是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回阳救逆的代表方,本方药仅3味(生附子1枚,炙甘草2两,干姜1两半),以际子大辛大热,温阳祛寒为君;干姜温中散寒,且附子回阳为臣;甘草和中益气,既缓附、姜之燥烈,又助附,姜回阳救逆为佐,君臣佐使,配伍精奥、国效明确。  相似文献   

14.
祖国医学对类似感染性休克的“厥证”,常采用回阳救逆法主治。根据感染性休克发展不同阶段和轻重程度不同,在辨证的基础上,常用四逆汤,回阳救逆汤等方治疗,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我院中药  相似文献   

15.
张少军  杨巍 《河南中医》2013,33(6):826-827
《金匮要略》中温法主要有辛温散寒、解表温里、温中散寒、温肾助阳、温中降逆、温经散寒、温经通脉、温经止血、温中补虚、温中止血、温补血脉、温化痰湿水饮、回阳救逆、温下腑实等作用.在应用温药时,《金匮要略》具有新病急攻,久病缓图,注意配伍防止辛燥伤阴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四逆汤和独参汤都是中医常用的急救方。四逆汤具有回阳救逆,独参汤具有益气回阳固脱的作用,通过观察两方对实验性烫伤休克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表明两方都能延长烫伤小鼠的存活时间,提示不论是回阳救逆还是益气回阳固脱对烫伤休克小鼠都具有保护作用。实验材料各种实验药材均购于济南药材站,并经本所生药室鉴定。实验动物由本所动物室提供,电热恒温水浴槽系温州医疗器械厂产品。  相似文献   

17.
<正>附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谓:"附子,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走。"列为下品,辛、甘、大热、有毒,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止痛的功效,既善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而奏回阳救逆之功,又善峻补元阳、益火消阴,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随着医学的发展,对药物及疾病认识的逐步深入,附子被  相似文献   

18.
四逆汤为回阳救逆之代表方,历代医家多取其回阳救逆的功效来应用于太阳病误汗亡阳和少阴病。笔者在临证工作中,发现四逆汤对慢性胃炎辨证属脾(胃)肾虚寒型者效果良好,兹举几则验案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茯苓四逆湯出自仲景《伤寒論》,由茯苓、人参、附子、干姜、甘草五味药組成。五味配合,既可回阳救逆,又能培土补虛。此方主治,仲景仅提出汗、下后“煩躁”一証,而分析其內容,确包括了四逆湯、四逆加人参湯、干姜附子湯三个方剂的药物。四逆湯具有回阳救逆的功能,主治少阴病厥逆,恶寒踡  相似文献   

20.
附子辛甘大热,“通行十二经”(《本草正义》)。善补肾壮阳,回阳救逆,祛寒止痛。是“回阳救逆第一品药”(《本草经读》),临床不仅用于阴寒痼冷之证,且在外感热病中合理应用,往往亦收捷功。兹举案例数则: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