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殳长林  傅新人 《浙江医学》1993,15(1):29-30,32
钙通道阻滞剂(Calium Entry Blocker,CEB)近年来广泛用于治疗消化系统各种疾病,并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兹介绍如下。一、食管贲门失弛缓症CEB通过降低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而改善症状。1978年Weiser等最先发现硝苯吡啶(NF)对狗食管下端括约肌自发收缩及乙酰阻碱诱发的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用NF治疗本病患者获得满意结果。本病患者,药物吞服后易潴留于食管内不能被吸收,因此宜将NF咬碎后舌下含服。20例中、轻度本  相似文献   

2.
硝苯吡啶自六十年代被用于临床以来,已证实对内科的各系统的疾病均有治疗作用。笔者复习了有关资料,对硝苯吡啶的临床应用简述如下:心血管系统1.高血压病:硝苯吡啶舌下含服治疗高血压急症,简便、有效、安全,最重要的是不降低脑血流,而心、脑局部血流选择性增加。黄玉春等用硝苯吡啶30mg舌下含服治疗76例高血压急症,30分钟后血压开始下  相似文献   

3.
食管测压对贲门失弛缓症药物治疗效果的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食管测压技术对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监测作用 ,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食管测压技术观察了硝苯吡啶和硝酸山梨醇酯对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食管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 :硝苯吡啶和硝酸山梨醇酯都可降低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 (LESP)、食管下段括约肌 (LES)残余压和食管体压力 (EBP) ,但硝酸山梨醇酯对LESP的降低作用显著强于硝苯吡啶 (P <0 .0 1~ 0 .0 0 1) ,对LES残余压和食管体压力的影响两药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钙离子拮抗剂和硝酸酯类药物对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食管运动功能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 ,通过食管测压 ,有针对性地用药 ,对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减少副反应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钙通道阻滞剂(CEB)被认为是治疗心血管病划时代的药物。而硝苯吡啶是CEB中的姣姣者。事实上,国内外临床医生已把硝苯吡啶作为多种疾病的有效药物加以应用。硝苯吡啶(Nifedipine)又称心痛定或硝苯啶,属A类CEB,在电压依赖Ca~(2 )通道上,可抑制90%的Ca~(2 )内流而不影响Na~ 快通道及Mg~(2 )的跨膜内流,因此,能调控人体多个系统,数十种器官的生理活动。硝苯吡啶吸收迅速,舌下含服5分钟,口服10分钟即开始作用,95%与血浆蛋白质结合。半衰期为4~5小时。代谢物75~80%由肾排出。  相似文献   

5.
应用硝苯吡啶治疗21例肠易激综合征的腹泻。受试对象随机接受硝苯吡啶(10mg,每日3次,餐前舌下含服)或安慰剂治疗4周后,交换之。9例患者用硝苯吡啶期间,腹泻症状明显改善。未发现硝苯吡啶对血压和脉搏有明显的副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硝苯吡啶可能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一种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
硝苯吡啶舌下含服治疗急性腹痛32例疗效观察莫思健(广西桂东人民医院梧州市543001)关键词急性腹痛;硝苯吡啶;阿托品硝苯吡啶(Nifedipinc)又名心痛定,从60年代应用于临床后,首先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随后又应用于神经、呼吸、消化系统。199...  相似文献   

7.
含服硝苯吡啶在高血压患者胃镜检查时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舌下含服硝苯吡啶在高血压患者胃镜检查时的治疗效果。方法 胃镜检查前常规给予高血压患者舌下含服硝苯吡啶10mg,待血压降至正常后才进行胃镜检查,并于检查后5min之内复查血压情况。结果 发现患者在检查后血压基本稳定。结论 舌下含服硝苯吡啶可以较好地控制血压,使检查能够安全顺利地进行。  相似文献   

8.
胃镜检查前含服硝苯吡啶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例胃镜待检查,随 组比较舌下含服硝苯吡啶和常规肌注654-2的术前用药。术前用药效果。结果,硝苯吡啶组在抑制轩蠕动。胃液分泌和松弛幽门括约肌方面,效果明显优于654-2组(P〈0.05),副作用亦明显减少,观察认为,含服硝苯哟啶显著放宽了胃镜检查的相对适应证,可作为胃镜术前用药。  相似文献   

9.
硝苯啶(Nifedipine,硝苯吡啶、心痛定)舌下含服降压迅速有效,但对老年人应慎重.本文观察首次舌下含服硝苯啶5mg对老年人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效应和安全性.一、对象与方法门诊病人31例,男22例,女9例.年龄60~74岁,平均65.7±4.5岁.有高血压史1~26年.舒张压12.7~15.2kPa,属轻、中度高血压.全部患者均未接受过钙拮  相似文献   

10.
疗程:120例高血压门诊患者,在服用硝苯吡啶前1~2周均停用各种对高血压有影响的药物。使用方法:本品口服吸收良好,经10分钟生效,1~2小时达最大效应,作用维持6~7小时。舌下含服作用较口服迅速。每次服10mg,每日3次,无效者增至20mg,每日3次,服药期间,每周测血压1~2次。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近几年用硝苯吡啶与山莨菪碱治疗肾绞痛66例,现报告如下。 1 治疗方法 肾绞痛诊断成立后立即用药。硝苯吡啶20mg舌下含服,山莨菪碱10mg一次肌内注射后观察疗效。 2 临床资料 2.1 一般资料:男45例,女21例,年龄14~  相似文献   

12.
李玉英  崔勇 《安徽医学》1994,15(6):26-27
<正> 1992年至1993年我们对30例舌下含服尼群地平,30例舌下含服硝苯吡啶高血压急症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 料 与 方 法 一、病例选择:60例病人随机分为尼群地平组(治疗组)、硝苯吡啶组(对照组),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在29~74岁,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13.
硝苯吡啶又名心痛定,为一种钙拮抗剂。近年来研究进展较多,临床应用范围日趋广泛,本文将其儿科临床应用综述如下。一、临床应用 1.儿童高血压硝苯吡啶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细胞而干扰血管平滑肌的兴奋一收缩偶联,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使血压下降。梁钧鹤报道21例儿童高血压急症,平均年龄11.3岁,用硝苯吡啶0.25~0.5mg/kg舌下含服,结果30分钟内平均动脉压从152降至109毫米汞柱。华楚信报道22例急性肾炎  相似文献   

14.
硝苯吡啶缓解急性腹痛2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硝苯吡啶在急诊科治疗12种常见急性腹痛200例,采用硝苯吡啶10mg咬碎后舌下含服的给药方法,总有效率为77.5%,疗效分析表明血压较用药前略有降低者腹痛缓解效果最佳,治疗胆心综合征疗效确切,继发血酮症者无效。硝苯吡啶作用快,方便,有效,经济,可作为急诊科缓解急性腹痛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5.
采用硝苯吡啶舌下含服治疗急性腹泻38例,并与山莨菪碱进行比较,结果硝苯吡啶组总有效率达92.1%,明显优于山莨菪碱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提示,硝苯吡啶用于急性腹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采用硝苯吡啶舌下含服治疗高血压急诊60例〈1h内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0%~88.5%。  相似文献   

17.
硝苯吡啶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钙通道阻滞剂,口服或舌下吸收完全。舌下含服只需5分钟起作用,10~30分钟达血中高峰值,使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周围阻力(SVR)下降、心脏指数(CI)增加。最近我们观察了27例心脏病人舌下含服硝苯吡啶前后血液动力学情况,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一、病例:为1986年12月~1987年12月收入重危病人监护室(ICU)观察的各类心脏病患者共27人。男14例,女13例。平均年龄41.5±14.5岁。风心并心衰12例,心肌病并心衰5例,冠心病心绞痛2例,急性心肌梗塞1例,急性心包炎1例,先天性心脏病6  相似文献   

18.
采用硝苯吡啶舌下含服治疗高血压急诊60例,<1h内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0%~88.5%。  相似文献   

19.
许多肾脏疾病可以引起高血压,血压持续不断升高,不仅进一步加重肾功能损害,且常诱发左心衰竭,高血压脑病等急症.故需安全、有效、迅速地降压药物治疗.我院于1985年5月~1988年7月对23例肾性高血压急症,采用硝苯吡啶舌下含服,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笔者自 1997年 3月~ 1998年 10月对 76例门诊急诊和住院的急性腹痛病人 ,应用舌下含服硝苯吡啶治疗 ,疗效满意 ,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6例急性腹痛患者原发疾病均已确诊 ,男 54例 ,女 2 2例 ,年龄 16~ 72a ,平均年龄33.8a。其中急性胃肠炎 57例 ,十二指肠溃疡 7例 ,胆囊炎胆石症或胆道蛔虫症 8例 ,泌尿系结石 4例。急性腹痛出现时间 :0 .5~ 8h ,平均 3.5h。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消炎、输液等处理 ,同时给予舌下含服 (嚼碎后 )硝苯吡啶 10mg ,不再用其它解痉止痛药。1.3 疗效评定 显效 :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