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检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在疾病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定量检测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变化,与40例健康新儿生对照。结果治疗组血清治疗前TBA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血清TBA、TBIL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BA、TBIL测定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中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杨友新  谭少明  覃成 《海南医学》2011,22(7):117-118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及非结合胆红素(IBIL)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生理性黄疸组62例、病理性黄疸组66例及对照组60例,检测其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及未结合胆红素(IBIL)的水平,并做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理性黄疸组的TBA水平比另外两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性黄疸组的TBA水平比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性黄疸组和生理性黄疸组的TBIL、IBIL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性黄疸组的TBIL和IBIL水平比生理性黄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A、TBIL及IBIL在新生儿黄疸的诊断及疗效观察中颇有临床意义,尤其是总胆汁酸对肝实质损伤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更优于肝功能其他相关项目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血清胆汁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血清胆汁酸 (TBA)的关系。方法 检测 8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胆汁酸水平 ,并与同期 2 0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结果 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 ,缺氧组血清TBA为(2 9 2 7± 8 86 ) μmol/L,溶血组为 (32 0 9± 12 2 3) μmol/L,感染组为 (35 4 6± 10 6 5 ) μmol/L,对照组为 (14 92± 6 87)μmol/L,研究组各组血清胆汁酸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研究组各组之间血清胆汁酸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胆汁酸升高 ,应警惕肝胆系统受损。  相似文献   

4.
胡娅  刘丽 《中国现代医生》2013,(15):117-119
目的探讨黄疸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在新生儿黄疸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小儿科收治的110例新生儿黄疸,根据临床诊断将11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为生理性黄疸组(n=41)与病理性黄疸组(n=69)两组,再选取正常的新生儿90例为对照组。对三组新生儿同时予以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并统计分析。结果生理性黄疸组的IBIL、TBIL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45,47.162,P〈0.01);而生理性黄疸组的TB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64,P〉0.05)。病理性黄疸组的TBA、IBIL、TBIL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31,74.897,73.466,P〈0.01)。病理性黄疸组TBA水平与DBIL、ALT、AST、ALP及GGT各项肝功能指标有直线相关关系。结论对新生儿黄疸采用胆红素检测的同时予以总胆汁酸检测,可利于临床对黄疸类型、黄疸程度、胆汁淤积程度及肝细胞损伤等情况的判断,从而利于新生儿黄疸的早期诊治及预后,确保新生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石玉龙  孙迎春 《海南医学》2010,21(14):80-81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ve sucking,NNS)对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将73例需经鼻胃管喂养的早产低体重儿根据是否进行非营养性吸吮,随机分为NNS组(41例)和对照组(32例),NNS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非营养性吸吮,在生后第6天分别取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和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NS组血清TBIL、IBIL和TBA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NS作为一种辅助喂养技术,能有效降低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水平,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清总胆汁酸的测定在新生儿黄疸实验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98例黄疸患儿分为两组,其中生理性黄疸组19例,病理性黄疸组79例,对照组36例,测定血清总胆汁酸的水平并分析比较。结果:36例对照组黄疸患儿血清总胆汁酸(TBA)结果为(7.23±2.98)μmol/L,79例病理性黄疸组TBA结果为(36.75±29.56)μmol/L,19例生理性黄疸组TBA结果为(7.48±7.25)μmol/L,病理性黄疸患儿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TBA与生理性黄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实验室诊断中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对于减少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脐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疗法在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商丘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对所有患儿采用改良脐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疗法,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及血常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取改良脐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疗法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病历资料,观察换血后血常规、生化水平的变化。结果:换血后血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以及直接胆红素均较换血前显著降低(P〈0.01),总胆红素换出率为49.7%。换血后血白细胞、血小板明显下降(P〈0.01),血红蛋白、红细胞较换血前明显升高(P〈0.01),换血前后血总胆汁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胆红素血症患儿60例,同时选择20例同期出生的足月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为对照组,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心肌酶谱(CK、CK-MB),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肌钙蛋白(cTnI)。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酶谱(CK、CK-MB),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肌钙蛋白(cTnI)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新生儿心肌的损害性改变,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越高损害越明显,而且与早产因素相关。检测心肌酶谱(CK、CK-MB)及肌钙蛋白(cTnI)能作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心肌损害的早期灵敏、特异的重要诊断指标,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杜遥  郝英英 《当代医学》2021,27(17):119-120
目的 探讨蓝光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应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对其肝功能及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72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单独进行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d后肝功能、胆红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4 d后,两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d后,两组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蓝光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肝功能,进一步降低TBIL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蒙传开 《海南医学》2009,20(6):63-64
目的为了及时有效地纠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预防胆红素对脑的损害,观察常乐康对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257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37例,对照组120例。治疗前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及血清总胆红素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治疗和原发病治疗,观察组加用常乐康0.5g/8h,治疗期间每日定时查经皮胆红素值两次,治疗结束前查血清总胆红素,治疗结束后查血清总胆红素。结果对照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51.37±15.36)μmmol/L,观察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76.55±13.44)μmol/L。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平均治疗天数为(4.5±2.9)d,与对照组平均治疗天数(6.5±4.3)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乐康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迅速降低血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2.
周镇光  李红星  林秋里 《中外医疗》2010,29(11):50-50,192
目的探讨孕妇各项肝功能特别是未结合胆红素直接测定法结果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方法对本院295例孕妇肝功能指标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关系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与孕妇血清转氨酶(ALT)、间接胆红素(直接测定法)(IBIL)、血清胆汁酸(TBA)存在相关性。结论我们可以监测围生期孕妇的肝功能,并能尽早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或核黄疸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干化学分析仪在新生儿胆红素检测中出现的总胆红素(TBIL)与未结合胆红素(Bu)+结合胆红素(Bc)之和不相符的现象,对比TBIL和Bu+Bc在患儿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评估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5月间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进行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6例。抽静脉血2~3ml,离心出血清后在Vitros 4600干生化分析仪上进行TBIL、Bc和Bu的测定,并挑选治疗前TBIL=Bu+Bc的3例患儿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治疗前的标本有72.1%测定为TBIL=Bu+Bc,治疗后69.8%的标本表现为TBIL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巨细胞病毒及胆汁酸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时巨细胞病毒及胆汁酸检测在临床的意义。方法对20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和60例正常新生儿,给检测血巨细胞病毒(CMV)、谷丙转氨酶(ALT)、间接胆红素(I-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胆汁酸(TBA)等,并分三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CMV阳性高胆组血ALT、D-BIL及TBA值显著高于CMV阴性高胆组(P<0.01);CMV阳性高胆组血I-BIL值与CMV阴性高胆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MV感染的高胆患儿易有肝损害和胆汁淤积,对高胆患儿应检测巨细胞病毒及胆汁酸,及时了解患儿感染CMV及胆汁淤积状况,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足月产患儿对血清心肌酶含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足月产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28例,根据总胆红素(TBIL)水平分为A组(TBIL:90~200μmol/L)49例、B组(TBIL:201~260μmol/L)57例和C组(TBIL:≥261μmol/L)22例,另选50例足月产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A、B、C 3组患儿间和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血清心肌酶含量。结果:治疗前A、B、C 3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含量与对照组比均增高,同时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含量也随之增加,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CK和CK-MB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增高可作为判断心肌损害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在新生儿黄疸病例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循环酶速率法检测本院收治的生理性黄疸39例、病理性黄疸48例及对照组38例血清中总胆汁酸(TBA)水平,并作比较.结果 病理性黄疸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BA测定在新生儿黄疸诊断中有较高的灵敏性与特异性,肝实质损伤指标灵敏度优于肝功能项目检测.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同步换血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蓝海平 《河北医学》2011,17(8):1055-1057
目的:探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换血方法对69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治疗,并比较换血前后胆红素的变化情况.结果: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在换血前显著高于换血后水平,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换出率48.5%.结论:同步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9):142-144+148
目的 分析光疗联合小儿推拿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入住的122 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1 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方案,研究组在蓝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小儿推拿治疗。观察两组经皮胆红素值(TCB)、血清总胆红素值(TSB)及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和白蛋白比值,记录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经皮胆红素值和血清总胆红素值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期间经皮胆红素均值为(12.21±1.41)mg/d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84±1.22)m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住院时间为(3.54±1.27)d,也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10±1.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清总蛋白值、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和白蛋白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光疗联合小儿推拿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更多优势,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许欢  钟青 《华夏医学》2014,27(1):122-124
目的:观察高胆红素血症新生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高胆红素血症新生患儿190例,观察组按总胆红素(TSB)分轻、中、重度3组,正常新生儿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血清NSE和TSB.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清NSE水平高于对照组(10.2±2.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SE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治疗后(11.0±4.5) ng/ml低于治疗前(19.9±4.1)ng/ml;中度组治疗后(10.8±4.8)ng/ml低于治疗前(29.1±6.2)ng/ml;重度组治疗后(14.9±6.8)ng/ml低于治疗前(37.5±7.6)ng/ml.结论:血清NSE是判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严重程度和转归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确诊为高胆红素血症的足月新生儿血清样本(n=130),同时选取无黄染的健康新生儿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n=40),采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血清标本的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 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 index, 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otal triiodothyronice, TT3)、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otal thyroxine, T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含量,比较两组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差异。同时,利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含量,分析血清TBIL指标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胆红素血症患儿FT3明显降低[(4.50±0.66) pmol/L vs (5.29±0.89) pmol/L, P<0.05],TT3含量也明显减低[(1.56±0.33) nmol/L vs (2.05±0.53) nmol/L, P<0.05]。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TBI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FT3水平、TT3水平呈负相关。而高胆红素血症患儿FT4(18.09±3.65) pmol/L、TT4(120.33±24.53) nmol/L、TSH(5.08±1.29) mIU/L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与血清TBIL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随着血清TBIL的增加,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FT3、TT3水平显著下降,FT3、TT3水平有利于监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甲状腺功能,有利于降低患儿智障发生率,提高患儿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