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与开放式外剥内扎痔切除术(MMH)对Ⅲ度痔的远期疗效。方法第二炮兵总医院肛肠外科对2001年5月至2004年5月间因Ⅲ度痔行PPH的78例和MMH的86例病人进行随访,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 PPH和MMH均明显缓解了脱垂(93.6%vs.95.3%)、便血(95.2%vs.92.5%)及肛门下坠感(92.4%vs.94.3%)等症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H组术后肛门潮湿、肛门瘙痒的缓解率优于MMH组(P<0.05)。PPH和MMH对不同类型及脱垂程度痔的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12.8%vs.11.6%)、复发率(10.3%vs.10.5%)及满意度(86.3vs.84.2)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治疗Ⅲ度痔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与MMH相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与Milligan-Morgan术(MMH)治疗Ⅲ、Ⅳ度内痔的远期疗效.方法 按照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将100例Ⅲ、Ⅳ度内痔患者分别采用PPH(PPH组,42例)和MMH(MMH组,58例)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远期疗效差异.结果 PPH组与MMH组术后2年比较,在出现肛门溢液(2.38%比20.69%,P=0.007)、皮赘(9.52%比25.86%,P=0.040)和细便(2.38%比18.97%,P=0.027)方面PPH组术后少见,总的并发症发生率(9.52%比25.86%,P=0.040)和总排便功能异常(9.52%比29.31%,P=0.017)方面PPH组术后也少见,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痔脱垂复发(14.29%比10.34%,P=0.549)、症状改善满意度(92.86%比87.93%,P=0.636)和总的症状复发(19.05%比25.86%,P=0.424)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PH与Milligan-Morgan术治疗Ⅲ、Ⅳ度内痔的远期疗效无显著差异,但PPH安全、并发症少、对排便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与Milligan-Morgan(MM)术对重度痔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001年5月至2005年5月问因Ⅲ度、Ⅳ度痔行PPH的91例和MM术的102例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情况、治愈情况和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PPH和MM术均明显缓解了便血(95.6%比92.7%)、疼痛(93.1%比94.3%)、脱垂(93.4%比93.1%)等症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H组术后排便困难的缓解率优于MM术组(60.O%比32.1%,P〈0.05)。PPH和MM术对不同分度、类型及脱垂程度痔的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14.3%比12.7%)、复发率(12.1%比8.8%)及满意度(85.1V888.2)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H治疗Ⅲ度、Ⅳ度痔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与MM术相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与Milligan—Morgan术(MMH)治疗Ⅲ、Ⅳ度内痔的远期疗效。方法按照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将100例Ⅲ、Ⅳ度内痔患者分别采用PPH(PPH组,42例)和MMH(MMH组,58例)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远期疗效差异。结果PPH组与MMH组术后2年比较,在出现肛门溢液(2.38%比20.69%,P=0.007)、皮赘(9.52%比25.86%,P=0.040)和细便(2.38%比18.97%,P=0.027)方面PPH组术后少见,总的并发症发生率(9.52%比25.86%,P=0.040)和总排便功能异常(9.52%比29.31%,P=0.017)方面PPH组术后也少见,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痔脱垂复发(14.29%比10.34%,P=0.549)、症状改善满意度(92.86%比87.93%,P=0.636)和总的症状复发(19.05%比25.86%,P=0.424)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PH与Milligan-Morgan术治疗Ⅲ、Ⅳ度内痔的远期疗效无显著差异,但PPH安全、并发症少、对排便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5.
为比较Ruiyun式可吸入式套扎器痔上黏膜套扎术(RPH)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Ⅲ度脱垂痔的手术效果,将78例Ⅲ度脱垂痔分成R组(RPH)42例和P组(PPH)36例,分别采用RPH和PPH。术后观察7d,并随访1~3个月。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完成后痔核脱垂情况、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结果显示,平均手术时间R组明显优于P组(P〈0.001)。术后肛门坠胀R组明显轻于P组。术后晚期出血R组多于P组。尿潴留、术后脱垂状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RPH治疗Ⅲ度脱垂痔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外痔切剥辅助PPH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Ⅲ、Ⅳ期环状脱垂痔的远期临床效果. 方法 对3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Ⅲ、Ⅳ期环状脱垂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PPH组)和对照组(MMH组),每组150例.其结果进行远期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60~120个月.结果 通过门诊复查及电话咨询,对术后疼痛、便失禁、狭窄、溢液、痔脱垂复发、皮赘遗留、排便困难的缓解率及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论 外痔切剥辅助PPH术治疗Ⅲ、Ⅳ期环状脱垂痔的远期疗效优于MM组,是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7.
TST手术治疗痔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TST术)与PPH手术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80名Ⅲ、Ⅳ度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TST组)和对照组(PPH组),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在脱垂、出血症状的改善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大、小便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肛门疼痛、水肿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T手术在改善痔病脱垂、出血症状上与PPH手术相似。其手术持续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肛门疼痛症状较轻,肛门水肿发生率低,术后大、小便较通畅,对肛门功能损伤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Milligan—Morgan(MM)术治疗重度内痔对肛门功能的远期影响,回顾2004年5月至2007年4月96例重度内痔患者资料,其中42例采用PPH治疗(PPH组),54例采用MM术治疗(MM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远期肛门功能。结果显示,PPH组肛门闭合、控便及感觉功能异常患者少于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PH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年肛门闭合、控便及感觉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组术后3年存在肛门闭合、控便及感觉功能异常的患者多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PPH治疗重度内痔对远期肛门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与开放式痔切除方法的疗效。方法 通过术后问卷调查结合门诊复查的方法。了解2001年3月至2004年3月以不同的手术方法行痔切除患者术后症状的缓解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有效同卷184份,其中PPH组96例,开放式痔切除组88例。PPH和开放式痔切除均能明显缓解患者痔脱出(92.7%vs96.8%,P=0.282)、出血(91%vs81%,P=0.241)和疼痛(91.7%vs91.5%。P=0.977)等症状,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30.2%vs29.5%,P=0.923)和总复发率(21.8%vs20.5%,P=0.8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息者总体满意度PPH组和痔切除组分别为87.5和84.8,两组比较,P=0.218。PPH组6例术后排便或排气不能控制,1~3个月缓解。结论 PPH是一种与开放式痔切除同样安全、有效的治疗脱垂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PPH与Milligan-Morgan手术治疗重度痔的疗效。方法:将130例重度痔患者半随机分为治疗组(PPH)和对照组(Milligan-Morgan术),分别采用相应的方法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有效率和术后近期及6~24个月后并发症、肛门功能等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肛缘水肿、出血等)低于对照组(P〈0.01),肛门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术后肛门坠胀、下腹疼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6~24个月肛门狭窄、瘙痒和残留皮赘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H治疗重度脱垂痔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Milligan—Morgan手术,但费用较大,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追踪随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和评价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和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治疗Ⅲ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间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120例Ⅲ度混合痔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痔上黏膜环切术组(PPH组)和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组(TST组),每组60例,前瞻性对比观察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牵拉不适感、术后肛门疼痛、术后出血、术后肛周水肿、术后肛门狭窄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并于术后6个月对两组病人进行肛门直肠测压以客观评估肛门生理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与TST组相比,PPH组术中牵拉及不适感明显,术后疼痛轻,术后肛周水肿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狭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肛门直肠测压示:PPH对肛门括约肌的损伤更小。结论 在Ⅲ度混合痔的治疗上,痔上黏膜环切术效果优于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更能保护肛门的生理功能,但要考虑到术中牵拉不适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开环式微创肛肠吻合器痔切闭术( TST 术)治疗Ⅲ°-Ⅳ°痔的疗效与并发症。方法 将100名Ⅲ°-Ⅳ°痔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TST 组) 和对照组(PPH 组)各50例 ,治疗后比较疗效与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术后肛门坠胀、急便感、尿潴留实验组发生率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 TST术治疗脱垂性痔病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对肛门精细控便能力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为观察痔上动脉结扎加内痔硬化注射术治疗Ⅲ度脱垂性内痔的临床疗效,选择Ⅲ度脱垂性内痔住院病人92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PPH组,观察组50例采用痔上动脉结扎加内痔硬化注射术治疗;PPH组42例采用PPH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显示,两组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低于PPH组(P〈0.05)。结果表明,痔上动脉结扎加内痔硬化注射术治疗Ⅲ度脱垂性内痔能达到PPH的治疗效果,具有针对性强、费用低、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Milligan-Morgan术(MMH)在近远期疗效差异.方法 搜集南京市中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2007年2月至2008年3月行PPH与MMH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PPH组48例,MMH组50例,并进行随访,主要指标为近远期并发症、住院费用、生活质量及术式满意度.结果 PPH在术后24 h疼痛评分、术后水肿评分、尿潴留评分及术后满意度上与MM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复发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MMH,且术后24 h疼痛、水肿、尿潴留方面较MMH无优势,而住院费用明显高于MMH,MMH在术后复发率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较PPH更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徒手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4例重度痔患者随机分成甲组(徒手PPH术组)106例、乙组(痔单纯切除术组)98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甲组的疼痛指数、注射止痛药的次数、恢复工作时间、肛管直肠狭窄及痔的复发率低于乙组(P〈0.05);两组在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方面乙组优于甲组(P〈0.05);手术前后甲组的肛管静息压变化值大于乙组(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直肠感觉阈和直肠耐受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徒手PPH术治疗重度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费用比吻合器的PPH术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开环式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治疗脱垂性痔和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90例脱垂性痔和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5例,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实验组45例,采用TST治疗。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24h和初次排便的疼痛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肛门坠胀评分、肛缘水肿评分、初次排便急便感发生率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有效率和手术前后肛门动力学变化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TST是治疗脱垂性痔和混合痔的有效方法,而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赵智勇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150-151
目的:探讨重度痔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痔上直肠黏膜环切术(PPH)与Mi l l i gan-Morgan切除术(MMH)对其临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12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重度痔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一组行PPH切除术治疗重度痔(P组);另一组行MMH术治疗重度痔(M组),每组病例6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住院及伤口愈合时间,近期、远期并发症等。结果:PPH组患者其治愈率、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MMH组(P<0.05),无效率显著低于MMH组(P<0.05);PPH组手术和住院以及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21.63±43.27mi n、3.0±1.24mi n和8.5±1.5mi n,显著短于MMH组(P<0.05),而MMH组住院总费用为5682.0±1068.0元,显著低于PPH组(P<0.01);PPH术后远期总并发症率为13.33%,显著低于MMH组(P<0.05);两组术后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PH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恢复快、远期并发症少,适合重度痔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采用开环式微创痔吻合器(TST)治疗重度脱垂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Ⅲ期-Ⅳ期混合痔及内痔患者实施TST手术与痔上黏膜环形切除吻合术(PPH)60例进行手术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ST方法较PPH有更少的术中出血(P<0.05);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PS)显示TST组和PPH组分别为1~3分和4~6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肛管静息压及直肠静息压无明显差异(P>0.05),达到手术的疗效标准。术后随访6个月,没有肛门狭窄及肛门直肠吻合口感染或肛周脓肿发生,未见痔核脱垂及其它病理征候。结论 TST治疗重度混合痔总体效果与PPH相当,具有安全、疗效可靠及低并发症,但有更少出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网状Meta分析系统评价传统外剥内扎术(MMH)、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和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治疗痔病的手术方式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网,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0年12月关于MMH、PPH、TST和DG-HAL治疗痔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取的资料采用GeMTC 0.14.3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45项研究,包括43篇两臂实验,2篇三臂实验;共5 847例患者,其中MMH组1 777例,PPH组1 971例,TST组1 205例,DG-HAL组894例。与MMH相比,DG-HAL(MD=-4.16,95% CI:-6.49~ -1.82,P<0.05)和PPH(MD=2.28,95% CI:0.64~3.89,P<0.05)可以显著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ST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MMH(OR=2.08,95% CI:1.23~4.09,P<0.05);相比于MMH(OR=0.01,95% CI:0~0.15,P<0.05)和PPH(OR=0.08,95% CI:0~0.78,P<0.05),DG-HAL术后肛门狭窄发生率低;而PPH(OR=6.56,95% CI:1.20~57.74,P<0.05)和TST(OR=58.25,95% CI:4.37~2 605.94,P<0.05)的术后肛门狭窄发生率均比MMH低,TST优于PPH(OR=8.50,95% CI:1.23~150.9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疼痛评分排序为MMH>PPH>TST>DG-HAL;术后出血发生率排序为MMH>PPH>TST>DA-HAL;尿潴留发生率排序为MMH>PPH>DA-HAL>TST;肛门狭窄发生率排序为MMH>PPH>TST>DG-HAL;复发率排序为DA-HAL>PPH>MMH>TST。 结论四种手术方式治疗痔病的作用机制各有优势,DG-HAL和TST术后疼痛、出血、尿潴留、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舒适度和安全性方面有明显优势。术后复发率方面TST最优,DG-HAL最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治疗Ⅱ~Ⅲ度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9月以来收治的120例Ⅱ~Ⅲ度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TST组)和对照组(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组)各60例,对比其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总体满意度TST组优于PPH组。两组术后疼痛、吻合口狭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血、尿潴留、肛缘水肿、肛门坠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T作为痔治疗的一种新手术,手术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符合现代外科微创发展要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