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不同地区和级别医院静脉输液成本与政府定价的关系.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方法,分别选取上海市及浙江、湖北和陕西省的二、三级公立医院各一家,收集2007年的相关数据资料.调查各样本医院的静脉输液收费标准,测算人力和材料成本及收费价格水平,结合地区经济水平及各样本医院基本情况和经济运营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各样本医院的收费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静脉输液人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二级样本医院为72.36%~87.87%,三级样本医院为83.72%~94.46%; 静脉输液收费价格水平,二级样本为0.12~0.85,三级医院为0.07~0.57; 其中上海市和浙江省成本与定价的差距更为悬殊.各样本医院的人力成本回收率均小于<100%.结论 静脉输液消耗的主要是人力成本.各地区医院静脉输液的实际成本均高于现行收费标准,护理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应合理调整现行收费结构,并建立动态的医疗服务成本价格监测体系适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和分析住院床日诊查人力成本与收费的关系,确定公立医院人力成本的定价机制.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方法,分别选取上海市及浙江、湖北和陕西省二、三级医院各一家作为样本医院,收集2007年各样本医院的基本信息及住院收入相关数据,分析住院收入的构成比例,测算住院床日诊查人力成本和收费,并加以描述性分析.结果 各样本医院的住院诊查收入占总住院收入的比例均较小,在上海市和浙江省的三级样本医院仅为0.84%和0.49%.各样本医院的住院床日诊查收费大大低于诊查人力成本,上海市和浙江省的情况尤为突出.住院床日诊查收费与人力成本的比值,二级医院为0.05~0.23,三级医院仅为0.03~0.22.结论 目前公立医院人力成本定价不够合理,临床医师的人力价值被低估.医院应建立科学规范的成本核算监测体系,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对价格作及时合理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和分析住院床日诊查人力成本与收费的关系,确定公立医院人力成本的定价机制.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方法,分别选取上海市及浙江、湖北和陕西省二、三级医院各一家作为样本医院,收集2007年各样本医院的基本信息及住院收入相关数据,分析住院收入的构成比例,测算住院床日诊查人力成本和收费,并加以描述性分析.结果 各样本医院的住院诊查收入占总住院收入的比例均较小,在上海市和浙江省的三级样本医院仅为0.84%和0.49%.各样本医院的住院床日诊查收费大大低于诊查人力成本,上海市和浙江省的情况尤为突出.住院床日诊查收费与人力成本的比值,二级医院为0.05~0.23,三级医院仅为0.03~0.22.结论 目前公立医院人力成本定价不够合理,临床医师的人力价值被低估.医院应建立科学规范的成本核算监测体系,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对价格作及时合理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公立医院胃癌根治术的直接成本与定价的差距,分析定价的合理性.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方法 ,分别选取上海市、浙江省、湖北省和陕西省各一家三级医院作为样本医院,根据计算的胃癌根治术项目直接成本和手术收费标准,测算每例胃癌根治术的收费价格水平(收费标准/直接成本),并加以分析.结果 在上海市、浙江省、湖北省和陕西省的样本医院中,平均每例手术的直接成本分别为2 628.96、3 078.79、3 634.17和1 839.49元;手术收费标准分别为1 860、1 860、2 000和1 880元.上海市、浙江省和湖北省样本医院的收费价格水平均<1(0.71、0.60和0.55),陕西省为1.02.结论 各地区公立医院胃癌根治术的直接成本有较大差异,政府定价基本上均低于直接成本.适度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是扭转当前不合理的医疗成本补偿机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公立医院胃癌根治术的直接成本与定价的差距,分析定价的合理性.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方法 ,分别选取上海市、浙江省、湖北省和陕西省各一家三级医院作为样本医院,根据计算的胃癌根治术项目直接成本和手术收费标准,测算每例胃癌根治术的收费价格水平(收费标准/直接成本),并加以分析.结果 在上海市、浙江省、湖北省和陕西省的样本医院中,平均每例手术的直接成本分别为2 628.96、3 078.79、3 634.17和1 839.49元;手术收费标准分别为1 860、1 860、2 000和1 880元.上海市、浙江省和湖北省样本医院的收费价格水平均<1(0.71、0.60和0.55),陕西省为1.02.结论 各地区公立医院胃癌根治术的直接成本有较大差异,政府定价基本上均低于直接成本.适度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是扭转当前不合理的医疗成本补偿机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算住院护理人力实际成本,比较成本与定价的差距。资料与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分别选取上海、浙江、湖北和陕西二、三级医院各一家,收集各医院运行的相关数据,按医院实际资源消耗测算每床日护理人力成本。结论:护理人力收费价格明显低于实际成本;只有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才能打破医疗服务依赖药品加成的格局;各医院医护比失衡;部分医院自身运行效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罗诚祖  马进 《中国医院》2009,13(2):20-22
目的:通过比较静脉输液实际直接成本与价格之间的差异,为合理制定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上海、浙江、湖北和陕西4地8所医院静脉输液直接成本进行测算。结果:目前各地静脉输液直接成本存在一定差距,大部分地区静脉输液政府定价过低。结论:建议政府有关部门适当提高静脉输液收费标准。以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并建立医疗价格弹性调整和监测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各地床位政府指导价格与其相应的实际成本的脱离程度,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方法 以浙江、湖北、陕西省及上海市的公立医院为研究对象,每省(市)选择二、三级医院各一家,共8所医院,分别对其收支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比较床位的政府指导价格与其医疗服务实际成本的脱离程度.结果 二、三级医院平均政府财政补助分别占医院总收入的6.16%和3.18%.二级医院普通床位政府限价平均仅能补偿其相应直接成本的84.25%,三级医院仅能补偿其相应直接成本的59.75%.结论 床位服务的政府限价与医院所处的市场环境脱离,未能体现医疗服务的劳务价值以及各种医用材料价格的市场变化,需调整部分不合理医疗服务价格,实现卫生服务的科学补偿.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各地床位政府指导价格与其相应的实际成本的脱离程度,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方法 以浙江、湖北、陕西省及上海市的公立医院为研究对象,每省(市)选择二、三级医院各一家,共8所医院,分别对其收支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比较床位的政府指导价格与其医疗服务实际成本的脱离程度.结果 二、三级医院平均政府财政补助分别占医院总收入的6.16%和3.18%.二级医院普通床位政府限价平均仅能补偿其相应直接成本的84.25%,三级医院仅能补偿其相应直接成本的59.75%.结论 床位服务的政府限价与医院所处的市场环境脱离,未能体现医疗服务的劳务价值以及各种医用材料价格的市场变化,需调整部分不合理医疗服务价格,实现卫生服务的科学补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调查项目护理的成本,探讨降低护理成本的方法,对物价局未来制定护理服务价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算临床常用18项护理操作成本,测算结果并与现行中山市二级医院项目护理收费价格对比。测算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完成护理操作成本。结果:人力成本占项目护理比例最高,现行护理收费价格与实际护理成本差距很大,护理价格明显低于护理成本。结论:降低护理成本主要应控制人力及耗材成本,现行护理收费价格不能体现护理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分析县级医院临床高危药物输注工具的选择及输液通路建立现状.方法 界定高危药物,选定县级市三所医院,连续3个月对各院临床科室高危药物静脉输液通路状况进行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结果 输注高危药物时选择较为安全的CVC和PICC通路比例低,输注发泡剂化疗药物两所医院分别为31.7%和55.205%,输注高渗药物三所医院分别为15.63%、9.83%和12.5%,输注强酸强碱药物三所医院分别为17.35%、2.2%和0.49%,输注血管活性药物两所医院分别为41.05%和18.64%.结论 基层医院静脉输液通路选择的安全性令人堪忧,对基层医院护士进行静脉安全输液理念、知识、技能教育十分重要与迫切.  相似文献   

12.
基于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基础的公立医院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北京市卫生局开展的11所医院的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工作情况,总结了其中8所综合医院的项目成本核算推广工作及取得的“两个层面、七大类”的成果,并从启动了公立医院新型财政补偿机制的试点工作、探索以医疗项目成本为基础归集建立病种成本核算机制、探索以医疗项目成本为基础合理调整医疗服务收费价格机制等方面阐述了北京市构建以医疗项目成本核算为基础的公立医院改革。  相似文献   

13.
针对PDA在医疗行业的应用,结合医院静脉输液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分别从物理要求、功能要求、通讯要求以及操作系统几方面对PDA的选择作出考虑,并进一步阐述了PDA开发工具选择,PDA软件的设计原则,包括软件架构、功能描述等。通过对PDA在静脉输液自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实现了静脉输液管理的进一步扩展和延伸,优化了工作流程,提升了护理管理水平,也推动了医院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临床静脉输液过程中输液渗出情况, 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某三甲医院耳鼻喉科1 680例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渗出情况, 分析其发生输液渗出的影响因素。结果: 1 453例患者遵医嘱静脉输液治疗, 共38例患者49例次发生输液渗出, 输液渗出发生率为2.62%, 年发生率为3.37%, 发生密度为1.29。患者不同性别、年龄段、输液工具、操作护士工作年限、是否第一次输液和当天有无陪护者间的静脉输液渗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男性、1~和>60岁年龄段、输液当天无陪护和护士工作年限低均为静脉输液渗出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 男性、年龄<10岁和>60岁年龄段的患者输液时特别需要加强巡视, 责任护士需告知患者住院陪护人员的重要性, 提高低年资护士的静脉输液技能水平, 输液全程需严密观察穿刺处局部皮肤情况, 减少静脉输液渗出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由按项目付费到单病种付费的支付改革中,住院分娩服务提供方行为是否受到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1日由按项目付费转变为单病种付费的陕西省周至县为研究组,一直实行按项目付费的山西省广灵县为对照组。对2005年1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1 050例住院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双重差分估计法分析住院分娩费用和住院天数这两种反映服务提供方行为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控制产次、住院天数、分娩方式以及补偿方式等变量后,住院分娩费用的双重差分参数估计量为-262.73(P<0.001),即表示单病种付费使住院分娩费用降低了262.73元;而控制产次和分娩方式后,住院天数的双重差分估计量为0.53(P>0.05),即表示住院天数没有受到影响。结论:按项目付费转变为单病种付费制度影响了住院分娩服务提供方控制费用的行为,促使服务提供方将住院分娩费用控制在单病种限价付费标准之下,同时约束服务提供方诱导需求的行为,但并未促使服务提供方缩短住院分娩的平均住院天数。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与按项目付费相比,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的推行下,单病种付费制度是控制住院分娩费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宁波地区医院输血科(血库)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分析宁波地区医院输血科(血库)现状,以探索促进本地区临床用血管理的适宜办法.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表,以信函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83家医院100%成立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小组),5家医院设立独立输血科,其余78家医院设立血库,但挂靠于检验科,有49.4%(41/83)的医院没有血库专职人员;100%使用卫生部统一的输血医学文书;本市存在输血隐患的主要是其他类医院,20.5%(17/83)的医院输血前4项检测不符合要求,在血型反定型、配血方法等方面都较卫生部《规范》要求有较大差距.结论 宁波市部分医院输血科(血库)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其他类医院,建议制订《医院用血资格基本标准》,建立临床用血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17.
Competition and the cost of hospital care, 1972 to 1982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J C Robinson  H S Luft 《JAMA》1987,257(23):3241-3245
Using 1982 data from 5732 US hospitals, we found that costs were substantially higher in hospitals operating in more competitive local environments than in hospitals in less competitive environments. After controlling for wage rates, patient case mix, state regulatory programs, and hospital teaching role, average costs per admission were found to be 26% higher in hospitals in the most competitive markets (more than ten hospitals within a 24-km radius) than in hospitals with no competitors within a 24-km radius. Average costs per patient-day were 15% higher in the most competitive markets than in hospitals with no neighbors. These findings on the cost implications of nonprice competition among hospitals suggest that the new modes of hospital payment will have a greater disruptive impact on hospital behavior in areas with many, rather than few, hospitals. In anticipating the effects of new modes of payment on hospital behavior, policymakers should consider the nature of quality competition as well as price competition within local marke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