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参一胶囊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清VEGF的影响。方法:利用计算机和手工方式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中国中医药数据库。检索参一胶囊治疗恶性肿瘤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3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独立的评价,用Cochrane Collaboration's software RevMan5.2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20项研究被纳入本系统评价,纳入病例1299例。Meta分析显示参一胶囊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血清VEGF[SMD=-1.75,95%CI(-2.32,-1.17),P<0.00001],参一胶囊治疗12周较治疗4周能进一步降低血清VEGF[SMD=2.35,95%CI(0.76,3.95),P=0.004)]。结论:参一胶囊能够降低血清VEGF,这一证据需要更大规模的多中心随机临床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顺铂胸腔灌注化疗与顺铂单药胸腔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同时辅以手工检索,收集2005年至2015年比较恩度联合顺铂胸腔灌注化疗与顺铂单药胸腔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随机对照研究(RCT)。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指导手册50评价纳入的RCT质量,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胸腔积液控制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结局指标。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5项RCT,共93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恩度联合顺铂组治疗的胸腔积液控制有效率(RR=1.54,95%CI:1.38~1.71,P<0.000 01)、生活质量改善率(RR=1.61,95%CI:1.41~1.84,P<0.000 01)均优于顺铂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胃肠道反应、胸痛、发热、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乏力、心电图异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度联合顺铂胸腔灌注化疗较顺铂单药能够明显提高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和生活质量,且不增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金葡素联合顺铂与顺铂单药治疗恶性胸腹水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0-201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2014)、维普数据库(1990-2014.12)、万方数据库(1990-2014.12)、PubMed (1990-2014.12)、Cochrane Library(1990-2014.12)纳入金葡素联合顺铂(试验组)与顺铂单药(对照组)治疗恶性胸腹水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Jadad改良法制定的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RevMan 5.2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100篇,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共纳入文献16篇。Meta分析结果:金葡素联合顺铂用药治疗恶性胸腹水有效率上明显优于顺铂单药[OR=2.12,95%CI(1.64,2.74),P<0.000 01],金葡素联合顺铂较顺铂单药组易引起发热[OR=2.26,95%CI(1.36,3.75),P=0.002],但两组在胸闷胸痛[OR=1.09,95%CI(0.55,2.17),P=0.81]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在胃肠道反应[OR=0.34,95%CI(0.18,0.64),P=0.000 7]、白细胞下降[OR=0.27,95%CI(0.16,0.46),P<0.000 01]发生率上金葡素联合顺铂组明显低于顺铂单药组,且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上优于顺铂单药[OR=4.83,95%CI(2.96,7.87),P<0.000 01]。结论:金葡素联合顺铂较顺铂单药组在治疗恶性胸腹水上更为有效,并且毒副反应轻,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库和CENTRAL 管理资料库、Pubmed、Embase、Cancerlit、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以及重庆维普信息数据库(VIP)等电子数据库,并以手工检索和附加检索加以辅助。纳入康莱特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相关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学数据库推荐的方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用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研究,11项研究合并结果均显示康莱特联合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疗效优于单独化疗(RR合并=1.47,95%CI:1.22-1.78)。11篇单个研究结果均表明联合使用GP+康莱特可能减少由常规GP治疗引起的毒副反应。6篇研究显示康莱特联合GP方案化疗可明显改善或稳定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P<0.05)。结论:康莱特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强常规GP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减少常规GP方案引起的毒副反应,稳定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RAF)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SIGLE、ASCO、ESM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时间均为1999年至2011年6月)。纳入射频消融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独立按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版推荐的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合并值为相对危险度(RR)。结果 纳入13个研究共86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化疗相比,RAF联合化疗能够提高近期疗效(RR=0.93,95%CI:0.72~1.20)和降低毒副反应(RR=1.34,95%CI:0.73~2.4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F联合化疗可以降低术后复发率(RR=0.51,95%CI:0.32~0.82)和提高生存率(RR=1.49,95%CI:135~1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但并发症较高(RR=14.76,95%CI:8.86 ~24.60);而生存质量改善无差别(KPS评分法:RR=1.01,95%CI:0.64~1.60)/(中国1990标准:RR=0.89,95%CI:0.27~2.96)。结论 目前证据表明,RAF联合化疗能够提高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率并降低术后复发率,为其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但在近期疗效、生存质量及毒副作用方面无显著改善,同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建议对应用RAF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持审慎态度,尚需进一步开展大规模、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行证实。  相似文献   

6.
李华伟  李萌  刘强 《肿瘤学杂志》2020,26(7):630-637
摘 要: [目的] 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合计661例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相比,联合治疗在客观缓解率(RR=1.37,95%CI:1.21~1.55,P<0.001)、疾病控制率(RR=1.14,95%CI:1.06~1.22,P=0.0007)方面均显示出优势。提高了半年的PFS(RR=1.83,95%CI:1.12~3.01,P=0.02)和1年PFS(RR=3.67,95%CI:1.72~7.86,P=0.0008)。延长了2年OS(RR=3.53,95%CI:1.74~7.14,P=0.0005),但1年OS无统计学差异(RR=1.26,95%CI:0.86~1.83,P=0.24)。不良反应方面,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在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肝肾功能损害和胃肠道反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Cochrane系统的方法来评价化疗联合消癌平注射液与单独应用化疗的方案在食管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SCI)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VIP、CNKI 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7年5月31日,检索有关食管癌治疗中应用化疗联合消癌平注射液与单独应用化疗方案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对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面进行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包含496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化疗联合消癌平注射液的治疗方案在改善食欲[RR=1.18,95%CI(1.08,1.28),P=0.000 2]、改善吞咽困难[RR=1.18,95%CI(1.07,1.30),P=0.000 7]、减轻疼痛[RR=1.08,95%CI(1.02,1.14),P=0.01]、提高KPS评分[RR=1.25,95%CI(1.05,1.49),P=0.01]方面较单纯化疗方案具有明显优势,而在治疗有效率 [RR=1.26,95%CI(1.00,1.58),P=0.05]、白细胞下降水平[SMD=0.77,95%CI(-0.35,1.89),P=0.18]、肝肾功能[RR=1.05,95%CI(1.00,1.11),P=0.05]、改善恶心呕吐[RR=1.12,95%CI(1.00,1.25),P=0.05]方面,两种治疗方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化疗方案相比,化疗联合消癌平注射液的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食欲、改善吞咽困难、减轻疼痛、提高患者KPS评分,但在治疗有效率、白细胞下降水平、肝肾功能及改善恶心呕吐方面无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射频消融(RFA)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库至2011年12月20日,同时辅助其它检索,纳入RFA联合TACE治疗HCC的临床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提取资料,并用RevMan 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临床对照试验,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TACE相比,TACE联合RFA能提高HCC治疗的有效率(RR=1.21,95%CI:1.13-1.31,P<0.001)和肿瘤完全坏死率(RR=1.95,95%CI:1.22-3.10,P=0.005),提高AFP转阴率(RR=2.13,95%CI:1.04-4.38,P=0.04)及患者1年(RR=1.38,95%CI:1.18-1.60,P<0.0001)、2年(RR=1.6 6,9 5%CI:1.3 9-1.9 9,P<0.0 0 0 0 1)、3年(RR=2.11,95%CI:1.57-2.84,P<0.00001)生存率,降低癌症复发率(RR=0.55,95%CI:0.33-0.91,P=0.02)。结论:TACE联合RFA可提高HCC治疗有效率和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艾迪联合紫杉醇和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Q  He X  Tian J  Wang X  Ru P  Ruan Z  Yang K 《中国肺癌杂志》2010,13(11):1027-1034
背景与目的 艾迪联合紫杉醇和顺铂(paclitaxel and cisplatin,T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是否优于单用紫杉醇和顺铂存在着争议.本研究系统评价艾迪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ancerLit、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0年3月20日;同时辅助其它检索,纳入艾迪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提取资料,并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TP化疗方案相比,艾迪注射液联合TP化疗方案可以改善近期疗效(RR=1.27,95%CI:1.10.1.47,P=0.001)、提高生活质量(RR=1.85,95%CI:1.54-2.21,P<0.001)、减少白细胞下降(RR=0.71,95%CI:0.57-0.87,P=0.001)和血小板下降(RR=0.59,95%CI:0.40-0.87,P=0.008),降低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RR=0.75,95%CI:0.58-0.98,P=0.03),而在血红蛋白下降(RR=0.97,95%CI:0.70-1.34,P=0.85)、肝功能下降(RR=0.63,95%CI:0.09-1.57,P=0.18)、肾功能下降(RR=0.42,95%CI:0.14-1.24,P=0.12)、周围神经炎发生情况(RR=0.86,95%CI:0.56-1.32,P=0.50)和脱发(RR=0.92,95%CI:0.63-1.34,P=0.66)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TP方案可提高NSCLC治疗的近期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骨髓抑制,并降低化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沈静  刘卓刚  杨威 《现代肿瘤医学》2016,(21):3469-3475
目的:评价硼替佐米联合不同化疗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进一步对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扩大搜索。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包括1 627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和沙利度胺(BTD)组较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BD)组缓解率好[OR=1.70,95%CI(1.18,2.44),P=0.005],感染率[OR=1.19,95%CI(0.73,1.94),P=0.48]和3-4级血小板减少率[OR=2.17,95%CI(0.91,5.19),P=0.08]无统计学差异。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和阿霉素(BAD)组较BD组缓解率高[OR=3.79,95%CI(1.28,11.22),P=0.01]。BTD组和硼替佐米联合马法兰和泼尼松(BMP)组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OR=1.42,95%CI(0.96,2.09),P=0.08]。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OR=1.55,95%CI(0.61,3.90),P=0.35]。BAD组和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和环磷酰胺(BCD)组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OR=0.99,95%CI(0.61,1.59),P=0.96],BCD组疗效好于BAD组。结论:硼替佐米三药联合较硼替佐米二药联合效果好,毒副反应基本相同。不同的三药联合方案效果也不同,在BTD、BAD、BCD、BMP这几个方案中,BCD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贝伐单抗(bevacizumab,BEV)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colorectal cancer, mCR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等检索有关BEV联合化疗一线治疗mCRC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RCT);主要研究指标是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和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次要研究指标包括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和不良反应;采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和风险比(hazard ratios, HR)为效应量,各效应量以95%置信区间(95%CI)表示,Stata 11.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项RCT,共3 930例mCRC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化疗相比,贝伐单抗(bevacizumb, BEV)联合化疗可以降低疾病进展风险(HR=0.62,P<0.0001, 95%CI: 0.64~0.74)和疾病死亡风险(HR=0.84, P<0.001,95%CI: 0.73~0.95),提高mCRC的ORR(RR=0.80, P<0.001,95%CI: 0.60~0.93)。亚组分析显示BEV联合双药方案可降低疾病进展风险(HR=0.68, P<0.001, 95%CI: 0.46~0.89),但并没有降低疾病死亡风险(HR=0.85, P=0.068,95%CI:0.68~1.03);BEV联合氟尿嘧啶类单药降低疾病进展风险(HR=0.56,P<0.001, 95%CI: 0.47~0.64)和疾病死亡风险(HR=0.83,P<0.001,95%CI:0.68~0.97)。在不良反应方面,B E V 联合化疗没有增加治疗相关死亡率(RR=0.97, P=0.91,95%CI:0.62~1.54);增加BEV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 BEV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能提高mCRC患者PFS、OS和RR。BEV联合不同化疗方案所带来生存获益大小不同。虽然BEV相关不良反应增加,但是可控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关于加速康复外科在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1995年1月至 2018年2月。两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质量评价与资料提取,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4篇文献,共1 340例患者,包括加速康复外科组669例,对照组671例。相较于对照组,加速康复外科术后首次排气时间[SMD=-1.38,95%CI(-1.89,-0.87),P<0.000 01]、首次排便时间[SMD=-1.62,95%CI(-2.62,-0.63),P=0.001]缩短;住院时间[WMD=-2.26,95%CI(-2.67,-1.84),P<0.000 01]、住院费用[SMD=-0.65,95%CI(-1.04,-0.26),P=0.001]减少;总并发症发生率降低[OR=0.65,95%CI(0.46,0.93),P=0.02]。但再入院[RR=1.01,95%CI(0.24~4.36),P=0.99]并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在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但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循证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单一化疗的疗效已达到平台期,越来越多临床研究着眼于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本研究系统评价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在晚期NSCLC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检索期限从建库截至2019-06-01。收集评价氩氦刀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试验研究,由2名研究员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及资料提取,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RCT)和11项临床对照试验(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CCT)研究,共计1 356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氩氦刀联合化疗能够提高晚期NSCLC的客观缓解率(RR=1.60,95%CI:1.42~1.80,P<0.000 01)和疾病控制率(RR=1.19,95%CI:1.12~1.26,P<0.000 01),延长生存期(HR=0.50,95%CI:0.31~0.81,P=0.005)和无进展生存期(HR=0.45,95%CI:0.30~0.67,P<0.000 1),改善生活质量(RR=1.63,95%CI:0.1.30~2.04,P<0.000 1),提高免疫功能(CD4^+淋巴细胞,MD=5.11,95%CI:3.84~6.38,P=0.000 7;CD4^+/CD8^+,MD=0.30,95%CI:0.14~0.45,P=0.000 2)。安全性方面,氩氦刀联合化疗相比单纯化疗,在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脱发、发热和神经毒性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能提高晚期NSCLC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高级别胶质瘤{high grade glioma, HGG)术后三维适形放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CRT)与替莫唑胺(temozolamide,TMZ)同步放化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 Co-chrane Library, EMbase, CBM, VIP, CNKI和万方数据库,收集所有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应用GRADE系统对证据质量分级。结果:纳入13个RCT共130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3D-CRT相比,3D-CRT同步联合TMZ治疗可以提高HGG患者术后的有效率(RR=1.93,95%CI:1.53~2.44,P〈0.01)及疾病控制率(RR=1.16,95%CI:1.03~1.30,P=0.01);亦可提高6个月(RR=1.33,95%CI:1.09~1.62,P〈0.01)、12个月0S(RR=1.39,95%CI:1.25~1.54,P〈0.01)、24个月0S(RR=2.24,95%CI:1.83~2.76,P〈0.01)和36个月0S(RR=2.48,95%CI:1.63~3.76,P〈0.01)总生存率,同时也增加了胃肠道反应(RR=2.33,95%CI:1.25~4.33,P〈0.01)及血液学毒性(RR=1.72,95%cI:1.23~2.41,P〈0.01)的发生率,但均无严重性胃肠道反应及血液学毒性报道。提示,3D-CRT同步联合TMZ组优于单纯3DCRT组。GRADE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证据水平均不会高于C级。结论:3D-CRT与TMZ同步放化疗治疗术后HGG是=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式。基于GRADE系统的证据质量偏低,尚需要更多大样本和高质量的RCT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易瑞沙和二线化疗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中外文数据库,检索时间至2010年12月30日;同时辅助其它检索,纳入易瑞沙和二线化疗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提取资料,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二线化疗组相比,易瑞沙组治疗有效率(OR=0.99,95%CI:0.51-1.92,P=0.98)和1年生存率(OR=1.06,95%CI:0.53-2.09,P=0.87)无明显差别,但化疗后骨髓抑制率(OR=0.07,95%CI:0.03-0.77,P〈0.00001)明显低于二线化疗组。结论:对于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可以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和经济能力选取易瑞沙治疗或者二线化疗,但对于体质较差或化疗药物耐受性较差的患者,选用易瑞沙治疗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Ⅲ-Ⅳ期卵巢癌(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联合间隔减瘤手术与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primary debulking surgery,PDS)联合化疗两种治疗模式有效性及安全性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查找NACT对比PDS治疗Ⅲ-Ⅳ期卵巢癌随机对照研究相关文献,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4项研究,共计1 631例患者。NACT组与PDS组总生存期(HR=0.95,95%CI为0.84~1.07,P=0.38)和无进展生存期相似(HR=0.97,95%CI为0.88~1.08,P=0.61);NACT组肿瘤完整切除率较PDS组提高(RR=2.47,95%CI为1.50~4.05,P=0.000 4)。在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方面,NACT组患者≥3级静脉血栓发生率(RR=0.25,95%CI为0.10~0.62,P=0.003)、≥3级感染发生率(RR=0.30,95%CI为0.16~0.56,P=0.000 2)和围手术期死亡率(RR=0.17,95%CI为0.06~0.48,P=0.000 9)均降低。结论:在Ⅲ-Ⅳ期卵巢癌治疗中,两种治疗模式生存获益相当,但新辅助化疗联合间隔减瘤手术可以提高肿瘤完整切除率,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新辅助化疗联合间隔减瘤手术可作为Ⅲ-Ⅳ期卵巢癌患者一种推荐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Ⅱ/Ⅲ期直肠癌术前短程放疗(short-course preoperative radio-therapy,SCRT)与术前常规放化疗(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CRT)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 Meta 分析,比较两种方案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Ⅱ/Ⅲ期直肠癌术前短程放疗与术前常规放化疗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采用 RevMan 5.3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收集到两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Meta 分析结果显示:SCRT 组 T 分期降期率低于 CRT 组(RR =0.64,95%CI:0.53~0.77,P <0.05),SCRT 组病理完全反应率低于 CRT 组(RR =0.06,95%CI:0.02~0.19,P <0.05),两方案保肛率、局部复发率、总生存率及晚期严重毒性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Ⅱ/Ⅲ期直肠癌术前常规放化疗较术前短程放疗提高了 T 分期降期及病理完全反应率。  相似文献   

18.
陈晓  林铷  陈吉祥 《现代肿瘤医学》2022,(19):3534-3538
目的:系统评价二甲双胍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由两名研究员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分别对检索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使用RevMan5.4软件对总体生存率、癌症特异性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进行Meta分析,效应量为风险比(hazard ratio,HR),各效应量以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表示。结果:总共纳入10项研究,共计2 522例患者。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与未使用二甲双胍的患者相比,二甲双胍的使用能够提高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总生存期(HR=0.71,95%CI:0.63~0.80,P<0.000 01)、癌症特异性生存期(HR=0.76,95%CI:0.65~0.90,P=0.001)及无复发生存期(HR=0.58,95%CI:0.47~0.72,P<0.000 01)。结论:与非二甲双胍治疗相比,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改善预后,总生存期、癌症特异性生存期及无复发生存期得到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