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潘华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2):1749-1750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穿刺方法以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白血病患儿249例,其中经肘正中静脉置入PICC患儿125 例为观察组,头静脉置入PICC患儿124 例为对照组.比较2 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静脉炎、导管堵塞及穿刺点渗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静脉炎和导管堵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穿刺点渗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患儿经肘正中静脉置入PICC与头静脉置入PICC相比,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静脉炎及导管堵塞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患者静脉化疗不同置管方式并发症的区别。方法:通过对86例既往曾接受PICC置管化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观察PICC静脉置管及锁骨下静脉置管两种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行PICC置管发生静脉炎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比例为4.8%,锁骨下静脉置管发生静脉炎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比例为27.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行PICC置管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发生气胸、穿刺漏透、局部感染、红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复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全身化疗时PICC置管仍可做为较佳的静脉化疗输注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建立全程跟踪护理体系对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的影响。方法:留置PICC患者103例,按留置PICC期间是否行全程跟踪护理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2组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一次置管成功率、穿刺点渗血、过敏反应、导管堵塞、非计划拔管、静脉炎发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留管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穿刺点渗血、过敏反应、导管堵塞、非计划拔管、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留管时间和SCL-90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建立全程跟踪护理体系对留置PICC患者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其身心舒适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癌化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PICC置管的肺癌化疗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PICC导管留置时间、留置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良好率和留置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提高肺癌化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法在降低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80例PICC置管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PICC盲穿,而观察组则实施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置管一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穿刺效果[穿刺点渗血率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a PTT、Fbg、PT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仅对照组a PTT、Fbg、P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置管一次成功率明显高,置管时间明显长,置管后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及导管堵塞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中,对患者凝血功能无较大影响,其可有效提高置管成功率,明显降低置管后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导管堵塞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皮下隧道法预防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对69例患者采用皮下隧道法PICC静脉置管(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传统PICC静脉置管(对照组),置管期间加强感染监测和护理.观察一次穿刺成功率、期间穿刺部位渗血、导管移位、导管相关性感染及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及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过程中及留置期间出血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导管移位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下隧道法穿刺PICC导管置管方法操作容易,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在预防PICC穿刺部位出血及导管移位中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我乳腺中心6年来住院472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PICC置管,用于输注化疗药物。详细观察我中心2010年3月至2016年3月472例PICC置管后患者的临床反应,找出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给予相应护理。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472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PICC置管,观察其临床反应,对并发症进行护理。结果:本组21例穿刺点渗血,发生率为4.4%,9例穿刺点感染,发生率为2.0%,8例静脉炎,发生率为1.6%,6例导管堵塞,发生率1.2%,4例导管脱出,发生率为0.8%,2例血栓形成,发生率为0.4%。结论:应用PICC行乳腺癌静脉化疗,导管留置时间长,可反复间断应用。带管期间不必严格限制患者活动,对患者的工作,日常生活无严重影响,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方便、有效的静脉治疗通道,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喜疗妥软膏防治乳腺癌患者术后外周植入中心静脉置管化疗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7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实验组90例和对照组88例,均接受8周期的化疗。实验组PICC置管后给予常规导管护理及涂抹喜疗妥,对照组PICC置管后给予常规导管护理。对照组若发生静脉炎,再分喜疗妥治疗组和50%硫酸镁治疗组。比较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及不同方法治疗静脉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11.1%(10/90),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5.0%(22/8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III级和IV静脉炎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0.0%vs45.45%,P<0.05)。喜疗妥治疗组中静脉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硫酸镁治疗组(100%vs81.3%,P<0.05)。结论:喜疗妥软膏能有效预防及治疗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化疗引起的静脉炎,疗效好,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PICC置管穿刺失败后,采用穿刺点上方3cm处切开组织暴露静脉进行PICC置管的可行性。方法比较采用穿刺点上方3cm横行切开组织暴露静脉进行PICC置管,与常规PICC置管的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如感染发生率、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导管感染率及导管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PICC置管穿刺失败后,采用穿刺点上方3cm处切开组织暴露静脉进行PICC置管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B超引导改良穿刺法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效果。方法: 将199例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PICC常规置管化疗(常规组)85例,B超引导改良穿刺法PICC化疗(观察组)114例。观察2组首次置管成功率、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并评价患者置管后舒适度。结果: 常规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置管后舒适度和首次穿刺成功率低于观察组(P<0.01)。结论: B超引导改良穿刺法PICC置管化疗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痛苦小,是肿瘤化疗的理想置管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红外线理疗预防肿瘤患者术后化疗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83例行PICC的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38例,仅试验组接受红外线理疗,观察2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发生率为4.44%,对照组发生率为23.6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红外线理疗能有效预防肿瘤术后化疗患者PICC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PICC导管(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建立深静脉通道,减轻其穿刺痛苦,以顺利度过化疗期.方法 选择2010年1月一2010年12月我科乳腺癌术后经PICC置管进行化学治疗的60例患者,置管后给予及时有效的维护.结果 60例患者全部置管成功,输注各种化疗药物后无1例出现药物外渗及严重的并发症及继发感染,顺利渡过了化疗期.结论 乳腺癌化疗早期行PICC置管可以更好的保护血管,避免因反复静脉穿刺而引起静脉炎,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有效的正确的导管护理,是P1CC留置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肺癌化疗间歇期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对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3月洛阳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肺癌患者,均接受PICC。分析其化疗间歇期对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学历水平、家庭支持态度与肺癌PICC化疗间歇期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有关(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增长、学历低是肺癌PICC化疗间歇期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危险因素,家庭支持是肺癌PICC化疗间歇期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年龄增长、学历低是肺癌PICC化疗间歇期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危险因素,家庭支持是肺癌PICC化疗间歇期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91例乳腺癌根治术后首次化疗患者,按化疗时建立静脉通道给药方法不同分为PICC组(21例)和对照组(70例)。比较两组在化疗静脉通道静脉炎、药物外渗及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PICC组静脉炎、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感染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化疗中,能明显减少静脉炎、药物外渗的发生,且不增加感染并发症,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在胃肠癌FOLFOX6化学治疗方案中使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入的30例行FOLFOX6化学治疗的胃肠癌患者基础信息,均开展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分析30例行FOLFOX6化学治疗的胃肠癌患者临床有效率、PICC置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30例行FOLFOX6化学治疗的胃肠癌患者临床有效率为46.67%。30例行FOLFOX6化学治疗的胃肠癌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0.00%;平均置管时间为(62.55±5.66)天。静脉炎占据比例是10.00%、导管堵塞有占据比例是3.33%、导管移位占据比例是6.67%。结论在胃肠癌FOLFOX6化疗方案中使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不但可将化疗效果提升,减少不良反应,也有利于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王临英 《吉林医学》2011,32(26):5549-5550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行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乳腺癌术后患者300例,均给予经健侧上肢PICC置管后化学治疗,及时正规的护理,观察置管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240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8%。240例中无任何不良反应者占87.5%。机械性静脉炎8例,占3.33%;导管堵塞5例,占2.08%;导管感染2例,占0.83%:导管漏液3例,占1.25%;导管异位6例,2.50%;导管部分脱出4例,占1.67%;导管大部分脱出2例,占0.83%。结论:对乳腺癌术后需化疗的患者行健侧PICC置管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以及周围组织,减少静脉炎及避免化疗药物渗漏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增加了化疗的成功性。  相似文献   

17.
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插管,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入术,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输液治疗[1].降低了化疗引起的静脉炎、局部组织损伤或坏死,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并便于家庭自我护理.我自2004年1月~2010年1月开展PICC穿刺置管110例.全程留置PICC化疗,化疗周期4~6周,化疗间歇期带管回家休养,通过电话随访处理各种护理问题.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患者行静脉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近年来,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广泛应用于临床,为肿瘤患者带来福音.肿瘤化疗患者应用PICC 可减少反复穿刺所带来的痛苦,并可确保化疗药物安全使用,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其可为患者提供长期的治疗途径[1].但是PICC 是侵入性操作,对伴有糖尿病肿瘤患者进行PICC 置管时应特别慎重[ 2].本文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与未合并糖尿病患者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旨在观察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PICC置管的效果并总结出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微信平台的全程护理对肿瘤患者化疗PICC置管自我维护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予微信平台的全程护理进行PICC维护指导,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给予PICC维护指导,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试验组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全程护理运用于肿瘤患者的PICC导管自我维护指导可降低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隧道式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与常规PICC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8例肿瘤化疗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观察组采用隧道式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置管。比较2组操作情况(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操作中出血量),带管期间并发症(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落、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评分。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操作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操作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2组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落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在治疗前PWB、SWB、EWB、FWB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PWB、SWB、EWB、FWB评分均大幅度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隧道式PICC置管操作情况良好,可有效降低并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