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监测与分析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的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方法选取33例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接受体检的3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两组的肝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两组肝固有动脉(PHA)血流动力学指标[肝固有动脉内径、肝固有动脉阻力指数(RI)、肝固有动脉平均血流速、肝固有动脉血流量]和门静脉(PV)血流动力学指标(门静脉内径、门静脉平均血流速、门静脉血流量);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门静脉内径、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和肝固有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肝固有动脉内径、肝固有动脉平均血流速)。结果研究组肝固有动脉内径(0.59±0.08)cm大于对照组的(0.37±0.06)cm,肝固有动脉平均血流速(40.86±8.67)cm/s快于对照组的(33.86±7.99)cm/s,肝固有动脉血流量(652.47±28.49)ml/min多于对照组的(465.48±23.07)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固有动脉阻力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门静脉内径(1.25±0.06)cm大于对照组的(1.17±0.08)cm,门静脉血流量(803.85±72.93)ml/min少于对照组的(1049.58±86.59)ml/min,门静脉平均血流速(13.43±3.03)cm/s慢于对照组的(22.97±2.86)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门静脉内径(1.18±0.04)cm、肝固有动脉内径(0.50±0.06)cm均小于治疗前的(1.25±0.06)、(0.59±0.08)cm,肝固有动脉平均血流速(33.58±6.54) cm/s慢于治疗前的(40.86±8.67)cm/s,门静脉平均血流速(18.43±2.85)cm/s快于治疗前的(13.43±3.03)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的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提示病情程度,且血流动力学指标也随着治疗过程中肝功能的改善随之变化,是临床诊疗的重要评估指标,临床上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电影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MRI)定量测量肝硬化门静脉血流,评价其与术中门静脉压力相关性。方法 3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为肝硬化组,男21例,女13例;平均年龄48.6岁;采用电影相位对比MRI对34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前1周行门静脉血流定量测量,术中测量门静脉压力。对照组为性别比、年龄与肝硬化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9例。结果肝硬化组门静脉主干截面积与对照组比较均显示显著性增大(P〈0.05),肝硬化组门静脉血流量为(21.71±12.42)cm3/s,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肝硬化组流速较正常对照组略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例门静脉高压患者术中测压,门静脉压力明显增高,为(33.79±5.32)cm H2O柱,门静脉流量与压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无明显相关性(r=0.293,P〈0.01)。结论电影MRI肝硬化术前门静脉血流定量可客观显示门静脉系统呈高血流动力学改变,门静脉压力亦可以反映肝硬化严重程度,但门静脉血流量与压力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对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参数的检测价值。方法 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92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慢性乙型肝炎组及肝硬化组,对患者行多普勒超声检测。比较两组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参数、超声半定量评分。结果 肝硬化组门静脉内径(1.47±0.11)cm、血流速度(13.11±1.42)cm/s、血流量(1285.43±120.14)ml/min,脾静脉内径(1.01±0.05)cm、血流速度(15.40±2.93)cm/s、血流量(894.51±304.44)ml/min;慢性乙型肝炎组门静脉内径(1.16±0.19)cm、血流速度(17.69±3.59)cm/s、血流量(1109.35±116.79)ml/min,脾静脉内径(0.62±0.16)cm、血流速度(17.09±1.97)cm/s、血流量(254.89±157.76)ml/min。肝硬化组门、脾静脉内径及血流量均大于慢性乙型肝炎组,血流速度小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的肝实质回声、胆囊壁、肝脏被膜、肝边缘形态、脾脏面积、肝静脉清晰度评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院在过去的几年中因门静脉的测量误差造成正常人群的误诊为肝硬化或肝硬化患者的漏诊,所以我们对于门静脉测量进行了研究。方法经筛选在本院就诊的肝功化验异常的,经过CT、MR确诊以及临床其他检查均确诊的为肝硬化患者60例,分别进行不同位置测量门静脉的内径、血流方向、血流速度(门静脉内径13mm。血流速度15cm/s为标准)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在门静脉主干不同的位置测量得到的结果不同,导致诊断结果不同。结论可疑门静脉内径增宽或血流速度减低时,要在门静脉主干不同的位置测量,在不同位置测量内径数值和流速数值,取平均值,另外测量中来源于操作者产生的误差很关键,要尽量避免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口服葡萄糖负荷试验 ,对多普勒超声诊断充血性脾大的意义。方法 :将 82例观察者 ,按是否存在脾大及脾大的原因分为 3组 ,充血性脾大组 36例 ,非充血性脾大组 2 6例 ,对照组 2 0例。在多普勒超声下采用口服10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2 5 g ,2 5 0mL)的方法测定门静脉主干的血流速度 ,分别在口服前、口服 30min后进行比较。结果 :充血性脾大组 36例肝硬化患者 (包括在试验前门静脉血流速度接近正常的 6例患者 ) ,其门静脉的血流速度与口服葡萄糖前相比 ,未发生明显变化 [口服前 (9.6 1± 0 .0 2 )cm/s,口服 30min时 (8.4 4± 0 .0 3)cm/s],P >0 .0 5。对照组 2 0例与非充血性脾大组 2 6例 (包括试验前门静脉血流速度低于正常的 2例患者 )血流速度明显加快 [口服前分别为 (16 .4 3± 0 .0 3)cm/s、(16 .4 3± 0 .0 3)cm/s,口服 30min后为 (2 3.73± 0 .0 7)cm/s、(2 2 .4 2± 0 .0 6 )cm/s],P <0 .0 5。结论 :葡萄糖负荷试验因门脉压的不同 ,可使门静脉的血流速度发生相应的变化 ,对鉴别充血性脾大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男,33岁。主诉劳累后心悸、乏力、纳差十余年,加重1周。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较好,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及四肢无异常。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肝脏形态大小如常,内回声均匀,门静脉内径1.0cm。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血流通畅,未见血流充盈缺损;脉冲多普勒显示:门静脉血流速正常。胆囊体积正常,胆囊壁呈双边样,厚0.8cm,腔内呈无回声。脾脏厚径5.2cm,长径13.7cm,内回  相似文献   

7.
目的肝癌患者行动脉内栓塞治疗,观察不同碘化油用量时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 65例大肝癌(直径〉10cm)无门脉瘤栓患者行首次动脉内栓塞治疗,随机分为首次栓塞超过20ml碘化油组(对照组)30例和10ml从内碘化油组(对照组)35例,根据碘化油用量不同应用多普勒彩色B超分别观察门静脉内径(PV)、最大流速(PVX)、血流量(QPV)等血流动力学变化,复查上消化道造影与术前比较。结果 1周复查2组门静脉血流明显增加(P〈0.05),4周复查对照组1较对照组2术前门静脉血流明显减少,甚至形成双向血流(P〈0.05),门脉内径明显增粗(P〈0.05)。结论首次大量碘化油栓塞治疗会增加门静脉高压。  相似文献   

8.
多普勒超声对肝硬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存在严重的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紊乱。近年来采用多种手段研究其血流动力学改变,本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肝硬化门静脉、脾静脉血流情况,探讨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吴春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6):2489-2490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存在严重的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紊乱.近年来采用多种手段研究其血流动力学改变,本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观察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存在严重的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紊乱.目前正采用多种手段研究其血流动力学改变,本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观察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其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血浆中ADM的含量,然后观察其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之间的关系。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血浆ADM含量与门静脉截面内径(PVD)和门静脉血流量(PVFV)之间呈正相关,与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PVV)之间呈负相关。结论 ADM的表达水平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有关,患者血浆中ADM的含量可作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诊断及预后的指标,也为其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正常成人在吸气与呼气状态下肝血流频谱波形和血流速度的变化,并进行比较,找出多普勒检查肝血流时最好的呼吸方法。方法选择76名正常成人实施肝彩色多普勒检查,记录在吸气和呼气状态下肝静脉、肝动脉、肝门静脉的波形变化与血流速度。将肝静脉的频谱图分类为三相、双相、单相波。结果肝静脉CDFI吸气时三相波55个(72%)、双相波12个(16%)、单相波9个(12%);呼气时三相波73个(96%)、双相波2个(2.7%)、单相波1个(1.3%)。肝静脉平均最高流速吸气时27.20cm/s,呼气时32.07cm/s。肝动脉CDFI吸气时收缩期平均流速55.9cm/s,RI(阻力指数)0.71;呼气时收缩期平均流速54.1cm/s,RI(阻力指数)0.70。肝门静脉CDFI平均流速吸气时21.0cm/s,呼气时23.9cm/s。结论呼吸对肝静脉流速与波形的影响比较大。呼吸对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影响没有肝静脉显著。  相似文献   

13.
巫贵成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3):F0003-F0003
患者,男,72岁,因"腹胀7年,加重1月"入院.50余年前体检时发现脾大,未予在意.7年前始感腹胀,在院外曾疑为"肝硬化、肝癌"(具体不详).无肝病家族史.入院查体:无肝掌、蜘蛛痣及瘀点、瘀癍.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未见异常.左上腹饱满,肝肋下未扪及,脾肋下15 cm,质硬,移动性浊音(-),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8g/L,血小板317×109/L,肝肾功能正常,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标志阴性,甲胎蛋白阴性.胃镜:食管及胃底静脉轻度曲张.腹部CT:肝无异常,门静脉系统增粗,脾大.彩色多普勒:肝回声增强,门静脉呈蜂窝状,直径1.7 cm,双向血流,脾脏增大,脾静脉呈蜂窝状,直径0.9 cm,血流呈双向.临床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伴门静脉高压症、巨脾症.对症处理症状缓解出院.  相似文献   

14.
缬沙坦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缬沙坦对肝硬化静脉高压的治疗作用.方法:5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和普萘洛尔组,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速度、脾静脉血流速度.结果:两组治疗前后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均降低,门静脉血流速度、脾静脉血流速度均增快(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门静脉动力学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具有较好的降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超声检查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实际意义,从而为相关的临床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76例患者以及同期的健康人群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PHILIP-HD11,Sonosite,Acuson S-2000型彩色超声多普勒进行超声检查,观察比较两组人群的门静脉内径(mm)、血流速度(cm/s)和血流量(ml/min)。结果:在门静脉内径和血流量两项指标上,组间比较,观察组人群的两项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的两项指标水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05);在血流速度上,组间比较,观察组人群的血流速度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人群的血流速度,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结论:超声检查可以有效地监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对于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对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CT或血管造影证实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的超声表现及特征,观察门静脉血流情况。结果12例患者超声显示门静脉闭塞、门静脉周围侧支呈蜂窝状或网状无回声区,闭塞的门静脉内无或仅见少量血流信号,蜂窝状元回声区见网状的彩色血流信号。结论超声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具有无创、方便等特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明波  张红宇  路永良  梁建飞 《河北医药》2011,33(10):1554-1554
本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VT)患者行脾动脉药物灌注前、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以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角度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改良Sugiura手术联合限制性脾腔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对行改良sugiura手术联合限制性脾腔静脉分流术治疗的3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自由门静脉(FPP)较术前平均下降(9.98±7.33)cm H2O(P<0.01),门静脉直径(PVD)由术前明显增粗(1.6±0.18)cm H2O逐渐恢复正常(1.4±0.14)cm H2O。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PVm ax)及血流量(PVF)明显降低。间置人造血管通畅,无明显血栓形成。本组30例无手术死亡和近期再出血。结论改良Sugiura手术联合人造血管间置限制性脾腔静脉分流术止血效果确切,可以使分流、断流术止血方面的优点相加,同时有效地防治了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并减少了肝性脑病的发生,而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并未增加,因此不失为目前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致缺氧性肝炎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特点。方法选择该院缺氧性肝炎患者126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该院健康体检者13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观察门静脉血流频谱变化,比较门静脉血流搏动比变化。结果缺氧性肝炎组PVD大于对照组,PVm V少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ST水平与BNP水平呈直线正相关(r=0.438,P<0.05);与PR呈直线负相关(r=-0.492,P<0.05)。结论心力衰竭所致缺氧性肝炎患者门静脉血流频谱异常,门静脉形态及血流速度改变有助于提示或辅助诊断缺氧性肝炎。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型肝炎门脉血流动力学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 (CHB)门脉系多普勒超声 (CDFI)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肝组织病变的关系。方法 本组 82例CHB皆为住院患者 ,在实施CDFI检测的同时进行肝组织活检诊断。CDFI检测与病理学诊断采用双盲法。肝CDFI检测CHB患者的门静脉主干 (MPV)、门静脉左支矢状部 (LPV)、门静脉右支(RPV)、脾门处脾静脉 (SPV)、血流动力学变化 ,即内径 (D ,cm)及流速 (cm/s)。结果 CDFI提示各组CHB患者上述静脉的V与对照组相比除CHB轻型外皆显著降低 (P <0 0 1) ,D示扩大 ,但仅在门脉高压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CDFI提供的数量化信息能较好地鉴别CHB不同的组织病理学表现 ,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