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外淋巴间隙的发生已有不少研究,如Streeter(1917);(1918);Foley(1931);Anson(1937)及Asling(1964)等从细胞学的角度,研究其一般的发生过程。Ferreri(1954)研究成人的细胞形态。De Burlet(1929)还广泛研究了脊椎动物外淋巴间隙的演化。但他们都未指出人内耳外淋巴间隙的发生过程中,半规管部分与其他部分有何区别,以及成人半规管内小梁构筑特点。本文对这两个同题提供一些初步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前庭导水管外口及内淋巴囊的解剖学位置进行显微解剖研究,探讨乙状窦前-迷路后入路中内淋巴囊保护的方法。方法:应用10例20侧10%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头颅标本,显微镜下模拟乙状窦前-迷路后入路手术方法解剖前庭导水管外口及内淋巴囊的位置并进行测量与比较。结果:前庭导水管外口在乳突腔面投影大致位于后半规管弧线前上3mm至其后下3mm的范围内。20例标本内淋巴囊的位置I型占60%(12例),II型占35%(7例),III型占5%(1例)。内淋巴囊尾端可越过乙状窦。磨除后半规管后下的骨质尽量保留3mm。外半规管延长线与乙状窦的交点、岩上窦向前暴露的最前端及乙状窦与岩上窦的交点组成三角形,循三角形的中心向顶点的连线做硬脑膜切口能够保护内淋巴囊的完整。结论:了解前庭导水管及内淋巴囊的具体位置并根据其位置设计切口利于保护内淋巴囊的结构完整和保护听力,利于术后关闭硬脑膜切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双耳3对半规管在感受有角运动时力学行为表达的规律。方法采用有限元法数值模拟一例健康人头部水平正弦转动时左、右耳3对半规管的力学响应。结果各平衡感受器嵴顶局部位移响应随着嵴顶位置改变而变化,但是3对嵴顶的体积应变响应是规律的,每对嵴顶均以与激励相同的频率等幅度膨胀或收缩。水平、前、后半规管3个嵴顶的体积应变幅值绝对值的比值恒定,近似为1.00︰0.80︰1.72。此外,水平半规管和前半规管嵴顶体积应变响应的相位相同,且与头转动速度的相位约相差14.4°,与后半规管嵴顶体积应变响应的相位相差180°。结论嵴顶体积应变可以较好地表征3对半规管感受有角运动的规律,其幅值、频率和相位可以分别反映刺激角速度的幅值、频率和相位,这一规律为进一步建立前庭眼反射的数量依存关系奠定基础,同时为眼震检查定量评估前庭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内耳疾病的定位诊断和显微手术提供正常人内耳的MRI图像及解剖学数据。方法 :选择 33例无任何耳部疾病的正常志愿者 ,采用MRI技术对两侧内耳同时进行三维重建成像 ,观察其形态结构 ,3个半规管和内听道进行测量。结果 :(1) 33例均能满意显示两侧内耳的解剖结构 ,前庭、耳蜗、半规管、内听道显示清晰。 (2 ) 3个半规管内周长、外周长、管腔面积均以后半规管最长 ,上半规管次之 ,外半规管最短。 (3) 3个半规管脚间距以上半规管最大 ,外半规管次之 ,后半规管最小。 (4 ) 3个半规管壶腹端直径均大于 2mm ,外半规管单脚端直径为 (1.37±0 .34)mm ,上、后半规管总脚端直径为 (1.73± 0 .15 )mm。 (5 )内听道四壁中以前壁最长 ,后壁最短。内耳门处上下径小于前后径 ;内听道面积为 35 .4 5mm2 。结论 :利用MRI技术能立体而直观地显示内耳的细微结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半规管在颅底的精确方位,并分析其在不同年龄组、侧别和性别中的差异.方法:将45例正常人(90侧耳)的CT序列图像导入Mimics软件,读取确定半规管平面的标志点以及为确定以法兰克福平面为基准的标准空间坐标系的关键结构标志点的三维坐标,基于Matlab软件编制计算程序Laby Calculation,确定标准空间坐标系的相关方程,计算半规管在标准坐标系中的空间方位和面面夹角,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半规管的方位在不同年龄组和性别中具有一定的差异,而左右侧无明显差异,不同年龄组同侧半规管间面面夹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随年龄增长同侧三个半规管方位的旋转可能是作为一个整体一同发生的.结论:本研究可为半规管发育研究提供形态数据,并对相关前庭功能检查和平衡功能障碍治疗提供依据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定量探究人内耳前庭半规管中的嵴顶时间常数,明确半规管编码角运动的时间过程。方法 建立人双耳半规管数值模型,通过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嵴顶的生物力学响应,进而计算嵴顶的力学松弛时间常数。同时,对志愿者进行前庭眼反射实验,根据志愿者的眼震慢相角速度计算嵴顶的时间常数。结果 通过人内耳半规管数值模型计算得出的嵴顶力学松弛时间常数为3.75 s。通过实验测量得出平均嵴顶时间常数约为4.86 s。数值模型和实验中的结果近似保持一致。结论 人内耳前庭半规管中的嵴顶时间常数大约为4.86 s,反映了嵴顶力学松弛和半规管传入神经适应性的联合作用效果,体现了半规管编码角运动的时间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成人颞骨骨迷路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为临床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制作26侧成人颞骨骨迷路标本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1)半规管长度以后半规管最长,前半规管次之,外半规管最短。(2)半规管横断面呈椭圆形,其弓顶处管腔纵径大于横径。(3)壶腹端、单脚端、总脚端均近似圆形。后、前、外半规管壶腹端的纵径分别为:1.94mm,1.95mm,1.92mm。外半规管单脚端纵径为1.20mm,前、后半规管总脚端纵径为1.60mm。(4)三个半规管弓除外半规管弓在同一平面上外,前、后半规管弓均不在同一平面上,而呈不同程度的扭曲。(5)同侧三半规管之间并非相互垂直。(6)26侧中前半规管位于弓状隆突下的有16侧(61.54%),余10侧(38.46%)与弓状隆突不相重叠。结论:本研究结果为骨迷路结构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为临床内耳手术的开展提供解削学基础和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正半规管是脊椎动物内耳的一个古老组成部分。在有颌动物(有颌骨的脊椎动物)的听泡中,骨性管道和其中的膜性管道组成了半规管,每侧听泡中各有上、外、后3个半规管,代表空间3个不同的平面,分别感受运动过程中头部在不同方向的旋转~([1])。大脑将半规管的传人冲动与耳石、视觉和本体感觉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进而调整运动过程中躯体的姿势和动作~([2])。注视锁定是半规管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这一功能是通过前庭眼反射和前庭丘反射实现的,在运动中眼外肌和颈部肌肉需要配合躯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路径中,显微镜下磨除内听道后壁所涉及的重要解剖结构及相关解剖学参数,以指导术中安全磨除内听道后壁。方法 模拟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对6具(12侧)国人湿性头颅标本显微镜下行磨除内听道后壁,以内听道内口后缘中点(P点)作为参照点,分别测量P点至弓状隐窝、后半规管、共脚、内听道底、前庭导水管外口、颈静脉孔的最短距离,对这些结构拍照记录,所得测量结果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以内听道后壁作为参照平面,测得内听道干与后壁平面所呈夹角为47.3°±17.2°。以P点作为参照点,测得P点至弓状隐窝的最短距离(4.10±0.60)mm,P点至后半规管最短距离(7.39±0.44)mm,P点至共脚的最短距离(8.09±0.47)mm,P点至内听道底距离(9.08±0.59)mm,P点至前庭导水管外口(10.44±0.73)mm,P点至颈静脉孔最短距离(7.35±1.09)mm。结论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磨除内听道后壁,其磨除长度不应超过7 mm,可减少半规管及共脚的损伤概率。熟悉磨除内听道后壁过程中容易损伤的结构,可避免损伤半规管、颈静脉球、前庭导水管外口及内淋巴囊等重要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平衡感受器嵴顶对旋转椅试验的生物力学响应,为前庭系统功能状态的评估提供定量分析的平台。方法基于健康志愿者右侧颞骨完整的组织切片数据进行三维几何重建。运用拉格朗日法数值模拟头前倾30毅、频率0.8Hz、幅度依40毅的正弦摆动旋转椅试验中受试者前庭系统膜迷路的生物力学响应。结果右耳水平半规管嵴顶峰值位移为54.2μm,后规管嵴顶峰值位移为15.9μm;右耳前半规管嵴顶峰值位移为43.7μm,但是左右耳响应相同,对眼球运动的作用相互抵消;向右旋转,右耳水平半规管壶腹嵴嵴顶法向位移从管侧偏向椭圆囊侧,左耳水平半规管壶腹嵴嵴顶法向位移从椭圆囊侧偏向管侧,向左旋转时则相反。结论数值模拟得到的嵴顶的生物力学响应符合Flourens定律和Ewald定律。  相似文献   

11.
1987年由skalak和shuchieN(钱煦)王编的工具书生物工程手册(handbookofBioengineering,NewYork,Mcgraw-Hlillbookco,1987)第31章由BusPirk和Grant撰写的“前庭力学”主要是介绍他们在半规管内流体动力学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文对单根半规管内流体动力学的Buspirk模型绘出f一个对任意模型参数。均成立的高精度解析解并与BSSpirk等人所给出的渐近解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渐近解给出系统输出的全局最大误差可达8%以上,而系统固有频率的相对误差为167%。本文所得结果与目前已有的实验结果更加吻合。本文包括厂Buspirk等人的所…  相似文献   

12.
经颞骨岩部乙状窦前入路处理岩斜区病变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经颞骨岩部乙状窦前入路进行岩斜区直接手术的方法 ,寻找出该入路的标志点和颞骨岩部的磨除方法 ,并观察手术的暴露范围和优缺点。方法 :用 15例血管经彩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头标本 ,显微镜下 (× 6~ 2 5 )解剖经颞骨岩部乙状窦前入路。结果 :岩乙状窦交叉点、内淋巴囊裂是磨除颞骨岩部后面的重要标志 ,用内淋巴囊裂可以初步定位前庭小管、总脚和后半规管。此入路能够暴露从鞍背到延髓中上部的区域 ,以暴露中岩斜区最佳。离断内淋巴囊 ,可扩大骨磨除的面积 ,增加手术的暴露。结论 :以岩乙状窦交叉点、内淋巴囊裂为标志为安全磨除颞骨岩部后面提供了保证。经颞骨岩部乙状窦前入路具有手术距离短、视野暴露充分的特点 ,特别适用于骑跨颅中、后窝而以颅后窝为主的岩斜区病变  相似文献   

13.
前庭功能检查是评价眩晕患者前庭功能的重要检查项目。笔者对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检查耳石器功能来阐述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目前临床应用的VEMP有2种,一是在胸锁乳突肌表面记录到的VEMP,称c VEMP;另一是在眼外肌记录到的VEMP,称o VEMP。基础研究证实c VEMP来源于球囊,而o VEMP来源于椭圆囊。前庭神经炎患者根据其c VEMP及o VEMP的检查结果可进一步判断受累的前庭神经分支,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康复计划。梅尼埃病晚期球囊功能受累,c VEMP不能引出或振幅降低;甘油试验前后c VEMP可由异常变正常。听神经瘤患者c VEMP检查可异常。上半规管裂综合征患者VEMP检查阈值明显降低,而振幅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量乙状窦沟到周边结构的距离,为乳突根治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模拟乳突根治术耳后入路进行解剖,测量乙状窦前板到外耳道后上棘的距离,乙状窦前板到砧骨短脚中点的距离,乙状窦前板到外半规管隆凸的距离,乙状窦上膝距外耳道后上棘的距离,乙状窦下膝距外耳道后上棘的距离。结果 (1)乙状窦前板到外耳道后上棘的距离(13.19±2.37)mm;(2)乙状窦前板到砧骨短脚中点的距离(18.25±1.97)mm;(3)乙状窦前板到外半规管隆凸的距离(14.58±1.66)mm。(4)乙状窦上膝距外耳道后上棘的距离(16.95±2.06)mm;(5)乙状窦下膝距外耳道后上棘的距离(19.59±2.24)bmm。结论测量乙状突窦沟距其与周边结构间的距离,为手术安全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大鼠前庭核向脑干呕吐区的间接投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庭信息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通路是产生运动病的结构基础,但至今尚未明了。本研究旨在探讨接受初级前庭传入信息的前庭核到脑干呕吐中枢的神经通路。向大鼠前庭内侧核和前庭下核内注入顺行追踪剂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向脑干呕吐区注入逆行追踪剂荧光金(FG),用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显示BDA顺行标记纤维和终末,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BDA顺行标记纤维和终末与荧光金逆行标记细胞的重叠区域。结果发现在延髓背侧巨细胞旁核(DPGi)、巨细胞网状核(Gi)和小细胞网状核(PCRt)有顺行标记纤维与逆行标记细胞的重叠。表明前庭核可能经DPGi、Gi和PCRt向呕吐区有间接投射,此结果为进一步揭示前庭信号引发恶心、呕吐的神经机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人类及高等动物的前庭蜗器有精细微妙的解剖结构和复杂特殊感觉功能,包括听觉和平衡功能。除外耳相对易见外,其他更加精细的部分都埋匿于形态复杂的颞骨之中,故内耳结构的显露是解剖学技术中难度较大的。目前内耳的解剖标本制作主要分为腐蚀铸型法~([1])和雕刻磨制法~([2])。铸型法的优点是将填充剂灌注到膜迷路内,制作出半规管、前庭和耳蜗的铸型标本,但缺点在于难以保留内耳区神经和脉管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儿童颞骨岩部的解剖特点 ,以利于儿童岩部的手术。方法 :对 8例 5~ 7岁的儿童头颅颞骨进行了骨性标志、面神经的走行、半规管的相对位置的观察 ,同时对 6例成人头颅进行了比较性的观察 ,测量了有关数据。结果 :儿童颞骨气房发育较成人差 ;65 %儿童后半规管下脚平面神经垂直段的中点 ,水平半规管更向下倾斜 ;岩部的上下径、面神经垂直段较成人短 [(3 6.3± 2 .6) <(4 5 .1± 3 .2 ) ]mm、[(9.3± 1.2 ) <(13 .9± 2 .3 ) ]。结论 :儿童颞骨结构与成人有较大区别 ,乳突部气房形成与否对半规管的位置影响较大 ;儿童经岩部手术应考虑到这些区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面神经及耳科病变的影像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5例成人头部标本,以眦耳线(CML)为基线,获得间隔为1.0mm,厚度为1.0mm的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摄影(HRCT)图像,扫描后的头部标本按原定位截取以耳颞区为中心的组织块并将其制成厚为1.0mm的连续横断簿层切片。标本切片与HRCT图像对照,对颞骨内面神经、听小骨、骨半规管、前庭、耳蜗等结构进行观测。结果:面神经膝状神经节(GG)多位于外半规管层面;匙突多与锤砧关节位于同一层面;锥隆起多位于鼓岬层面。结论:面神经水平段起始部、OG、面神经迷路段三者在外半规管层面内呈倒"V"字型排列;面神经垂直段位于面神经隐窝深面,面神经隐窝、锥隆起、锥隐窝三者在鼓岬层面内从内向外呈"ω"字型排列。  相似文献   

19.
经幕上、下联合进路岩斜区的显微外科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岩斜区病变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显微镜下在 30侧经 10 %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尸头标本上 ,对岩斜区进行解剖学观测并模拟幕上、下联合进路手术。结果 :(1)前半规管拱峰离岩骨表面 (弓状隆起 )较浅 ,平均深 2 .19mm。后半规管最靠近乙状窦 ,乙状窦前缘到后半规管最后点平均 9.4 9mm ;(2 )弓状隆起至岩尖 ,后半规管最后点至耳蜗、内耳门后缘以及乙状窦前缘至内耳门后缘的距离 (mm)分别为 34.0 9± 4 .87,14 .2 9± 1.76 ,15 .13± 1.97,2 1.89± 2 .37。结论 :临床上应用经幕上、下联合进路能较好地暴露岩斜区的解剖结构 ,可取得岩斜区病变手术治疗的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准确定位豚鼠中、内耳结构。方法 对 15只正常健康成年豚鼠的中耳、内耳进行显微解剖 ,对颞骨标本标志结构放大 0 6 1倍并照相。结果 在豚鼠的颞骨标本上准确定位出下列中耳结构 :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圆窗、咽圆窗鼓管鼓口、面神经等 ;内耳结构 :耳蜗、三个半规管、椭圆囊、球囊、乙状窦、内听道、内淋巴囊裂、前庭导水管口、蜗水管口等。结论 豚鼠颞骨结构与人体颞骨结构基本一致 ,但亦有区别 ,此项研究工作可以指导和帮助利用豚鼠作耳科研究的工作者准确定位中耳、内耳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