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胰岛素瘤临床上少见,国外报道占人群的0.8-0.9/100万,国内报道[1]占胰腺内分泌肿瘤的80.2%,我院自1995年以来收治胰岛素瘤11例。由于胰岛素瘤有其内分泌特性和手术方式的多样化,在围手术期护理方面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对胰岛素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周以梅 《上海护理》2001,1(3):38-39
胰岛素瘤临床发病率较低,它的基本特点是β细胞分泌胰岛素亢进,引起低血糖及因脑细胞能量不足而引起的精神神经症状[1]。胰岛素瘤一般较小,而且多发,散布于胰腺,因而给诊断和治疗都带来一定的困难。我院近期收治1例胰岛素瘤患者,经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瘤围手术期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胰岛素瘤是胰腺较为常见的内分泌肿瘤,瘤体β细胞所分泌的大量胰岛素抑制了正常细胞的分泌功能,导致了血糖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之间相互制约机制失调,引起以低血糖为主的一系列症状,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甚至出现神经精神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手术切除肿瘤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1 ,2 ] 。肿瘤被切除后,正常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尚未恢复,加上手术刺激,容易发生反跳性的血糖过高,加大肺部和伤口感染的机会[3] 。因此,做好胰岛素瘤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血糖监测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1 临床表现胰岛素瘤患者的典型症状为低血糖发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功能性胰岛素瘤病人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34倒行手术治疗的功能性胰岛素瘤骗人手术前后护理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病人治愈,术后发生胰瘘2例,均出现反跳性高血糖。[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预防和处理低血糖发作,术后做好胰瘘、膈下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及做好血糖监测、防治反跳性血糖升高是功能性胰岛素瘤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5.
冯静  李启富 《临床荟萃》2007,22(9):648-649
胰岛素瘤为最常见的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主要由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组成,发病年龄多在30~60岁,女性发病率59%[1]。胰岛素瘤一般为单发,瘤体较小,多数直径小于2cm,各种影像学检查在胰岛素瘤诊断中作用也非常有限,本研究探讨禁食激发试验诊断胰岛素瘤的可行性和价值。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0~2004年67例低血糖症住院患者,均符合Whipple三联征诊断标准:低血糖症状;发作时血糖低于3.0mmol/L;供糖后低血糖症状迅速缓解。其中男32例,女35例,年龄21~71岁,平均(46.3±6.5)岁。经外科手术和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胰岛素瘤…  相似文献   

6.
饥饿试验(starvation and exercise test),也称为饥饿运动试验或禁食试验,是协助诊断胰岛素瘤的简单可靠方法,适用于诊断各种原因不明的低血糖症[1].在临床症状不典型、入院后无低血糖发作等情况下,进一步行饥饿试验可以检出全部的胰岛素瘤患者[2].我院2012年4~10月共收治因疑为胰岛素瘤而进行饥饿试验患者28例,其中确诊胰岛素瘤患者19例,行饥饿试验24h阳性率达100%.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在试验期间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瘤是一种以引起低血糖症状为主的罕见肿瘤 ,虽然 90 %胰岛素瘤为良性[1] ,但因其首发症状多为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 ,故临床极易漏诊误诊。患者往往会由于长期低血糖而导致脑细胞不可逆的损害。因此 ,早期诊治、避免误诊非常重要。我院 1998~ 2 0 0 2年共收治胰岛素瘤 15例 ,误诊 11例 ,误诊率 73 3%。现就该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中 ,男 4例 ,女 11例 ;年龄2 6~ 74岁 ,平均 4 7 2岁。病史 1个月~ 10年 ,平均 1年3个月。1 2 临床表现 本文 15例均有典型的低血糖症状发作 ,其中活动…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瘤误诊为神经精神疾病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希亮  崔克勤 《临床荟萃》2005,20(7):405-405
临床上,胰岛素瘤以反复发作的空腹低血糖为特征,尤以神经精神症状表现较多,易误诊为神经精神疾病[1] .我院自1994年8月至2004年8月共收治胰岛素瘤13例,确诊前误诊为神经精神疾病6例,占46.1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瘤,又称胰岛素的细胞瘤,是指具有分泌功能的胰岛素细胞瘤[1]。发作时可出现任何精神症状,每次发作形式不尽相同,器质性特征不常出现,因低血糖造成脑组织缺乏葡萄糖而引起的症状,如:  相似文献   

10.
肿瘤细胞所分泌的大量胰岛素抑制正常细胞的分泌功能,导致血糖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之间相互制约机能失调,引起以低血糖为主的一系列病征,如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出现神经精神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1-2]。从2000年1月-2008年5月,本院收治胰岛素瘤患者8例,现将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程飞 《临床荟萃》2008,23(9):640-641
胰岛素瘤是较常见的内分泌肿瘤,尽管对此病的认识和检查技术不断提高,但胰岛素瘤的诊断仍多在患者症状出现多年后方被确诊.笔者对1990~2006年住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胰岛素瘤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瘤并不少见。国内从1936~1979年8月共报道202例,其中多发性肿瘤仅有9例[中华外科杂志17(4):211,1979]。本院最近收治1例多发性胰岛素瘤,经手术1次切除3个腺瘤,兹报告如下。丁××,男,57岁。因阵发性昏厥、四肢抽搐1年8个月,症状加剧2个月,而于1979年5月10日住院(住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功能性胰岛素瘤病人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34例行手术治疗的功能性胰岛素瘤病人手术前后护理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病人治愈,术后发生胰瘘2例,均出现反跳性高血糖。[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预防和处理低血糖发作,术后做好胰瘘、膈下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及做好血糖监测、防治反跳性血糖升高是功能性胰岛素瘤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瘤为胰岛B细胞瘤,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亢进,从而产生低血糖症状。低血糖所致脑细胞缺乏葡萄糖而引起神志不清、昏迷或昏睡、癫痛发作,常误诊为精神病。长期的低血糖反复发作,使脑细胞发生退行性变,出现记忆力减退、嗜睡、痴呆、行为异常、丧失劳动能力;有的患者为避免饥饿或缓解症状而多食,出现肥胖。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胰岛素瘤的主要手段。对于胰岛素瘤已经出现了精神及躯体行动障碍的患者,周到细致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患者安全及顺利康复的重要条件。2008年9~12月期间本院收治了2例胰岛素瘤伴精神及躯体行动障碍的患者,本文报告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5.
肠瘘是指肠与肠、肠与腹腔、肠与皮肤之间的异常通道,肠内容物经此通道进入其他脏器,体腔或至体外.一旦发生肠瘘,患者会出现感染、水电解质紊乱、瘘口周围皮肤糜烂,并发症多,处理难度大,能量消耗大导致营养不良,死亡率高[1-2].腹主动脉夹层是极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3].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表现与肿瘤细胞不适当分泌胰岛素相关,主要表现为低血糖症状,可引起严重的代谢紊乱,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4-5].本科2018年9月收治1名12年内经历12次腹部手术,小肠残存<30 em,同时合并腹主动脉夹层,胰岛素瘤患者.本次人院行复杂肠粘连松解、十二指肠造瘘术+回肠造瘘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及合并小肠瘘.患者病情复杂,案例罕见,经过本院造口治疗师及多学科医生的配合处理后53 d创面愈合及瘘口痊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其估计年发病率约1-3/百万人,为临床的少见肿瘤[1]。约90%为单发、良性、直径2cm,绝大多数位于胰腺内且均匀分布于胰腺的头、体、尾部,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临床表现与肿瘤细胞不适当分泌胰岛素相关,主要表现为低血糖症状,是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最常见的原因[2]。由于可引起严重的代谢紊乱,严重者甚可危及生命,因此需早期诊断及治疗。本文将从该病的临床表现、病理、诊  相似文献   

17.
陈世妮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6):128-128,F0003,126
胰岛素瘤发病率低,年发病率约为0.8—0.9/100万。我国1981~1999年文献共报道胰岛素瘤1438例。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胰岛素瘤唯一有效方法。因此,如何做好胰岛素瘤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2008年4月我科为1例胰岛素瘤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患者治愈出院,住院时间20d。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胰岛素瘤,又称胰岛β细胞瘤,是一种以分泌大量胰岛素而引起发作性低血糖症候群为特征的疾病[1]。该病可引起患者反复低血糖症状发作,进行性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危害极大,一经确诊须尽快治疗[2]。目前首选的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病灶,90%以上的患者手术切除可治愈。然而,外科手术治疗虽经验丰富,但创伤大、并发症多,可能导致胰瘘、切口愈合不良、腹腔脓肿、出血、术后胰腺炎等[3]。超声内镜(EUS)引导下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治疗胰岛瘤是近几年应用于胰岛素瘤治疗的新方法,该方法应用线性阵列超声内镜明确肿瘤位置,胃窦部穿刺瘤体,适量无水乙醇缓慢注入肿瘤内部。其原理为:①利用乙醇对肿瘤组织迅速脱水、固定作用,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肿瘤内血管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瘤(insulinoma)是临床上一种比较罕见的来源于胰岛β细胞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率约为(1~4)/100万][1].其经典表现为Whipple三联征,但由于其引起的低血糖症状及神经系统症状往往与其他疾病类似,加之超声、CT的确诊率不高,很容易漏诊及误诊.现归纳总结我科2006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35例胰岛素瘤患者临床资料,就胰岛素瘤病例特点及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维  龚姝 《华西医学》2015,(2):346-348
目的探讨功能性胰岛素瘤患者术后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2010年1月-2012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54例功能性胰岛素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就围手术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54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15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10例发生反跳性高血糖;2例胰瘘;3例出血;无术后胰腺炎发生。所有患者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严密的术后观察与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促进功能性胰岛素瘤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