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腹膜后肿瘤的解剖位置独特,确诊时多处于晚期,外科手术很难完全切除。介入诊疗技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可重复等优势,在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临床应用于腹膜后肿瘤的介入诊疗技术主要包括影像引导下的经皮穿刺活检术、血管造影术、血管栓塞术、~(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及经皮消融术等。多学科联合治疗是改善腹膜后肿瘤临床疗效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放射性125I粒子肿瘤内植入治疗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术后肺转移瘤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MFH术后肺转移瘤患者8例,转移病灶28个,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肿瘤内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处方剂量80 Gy,粒子活度0.7 mCi(2.59×107 Bq).粒子植入术后6个月复查胸部CT,与粒子植入前比较肿瘤变化,按照国际标准判定疗效.结果 接受粒子植入的瘤体平均照射剂量(172.9±39.9)Gy,D100( 77.7±10.2)Gy,D90 (97.2 ±6.8)Gy.有效率为82.1%(23/28),患者术后生存10.0 ~26.0个月,平均(14.6±3.5)个月,中位生存期13.0个月.结论 放射性粒子对MFH肺部转移病灶短期局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外周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将CT等影像数据输入粒子治疗计划系统设定~(125)I放射性粒子布放计划,根据肺外周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结果调整粒子植入计划,于超声造影引导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肺外周部恶性肿瘤内,对采用该治疗的28例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患者均通过超声造影引导下肺穿刺活检获得确切的病理诊断,超声造影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恶性肿瘤组织顺利,粒子分布满意,单个的瘤体内植入6~62粒~(125)I放射性粒子不等,术中、术后患者无明显出血等急性并发症。28例患者术后3例失访,其余25例随访时间0.8~43.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23个月。术后总体有效率为88%(22/25),其中16.0%(4/25)病灶完全缓解(CR)、8.0%(2/25)病灶部分缓解(PR)、64.0%(16/25)病灶控制(SD)、12.0%(3/25)肿瘤进展(PD);治疗前后患者肺部肿瘤大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2.50,P=0.007)。结论超声造影引导可精准地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肺外周恶性肿瘤,操作安全可靠,粒子分布均匀,对控制肺外周恶性肿瘤局部进展疗效确切,无急性出血等并发症及放射性损伤发生,是晚期周围性肺癌较为理想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RFA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的肝癌患者3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成功,内径小于3.0cm的结节均一次治疗完成,大于5.0cm的结节则分次治疗。治疗后患者腹胀、腹痛、纳差等症状明显减轻,自觉症状和心理状况明显改善;术后一个月肿瘤标记物检测甲胎蛋白(AFP)明显下降。所有病例均随访一年以上,无病例死亡。术后1周复查二维超声显示治疗前的低回声包块,治疗后可显示为等回声或者不均质的强回声。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癌的临床价值较大,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临床上抗肿瘤治疗的规范化进展,肿瘤精准治疗实施更加依赖于病理学诊断,胸部经皮穿刺活检术作为安全、准确的获取病理诊断手段,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随着多排CT立体定位导航技术的应用进展,利用CT引导的穿刺活检术成功率和准确率显著提高,并发症明显减少,CT引导穿刺活检已成为胸部肿瘤诊断的重要方式。本文综合目前CT引导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及进展,重点对胸部穿刺活检术前准备、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及病理结果的随访评估等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腹部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诊治的142例腹部恶性肿瘤患者,其中,42例肝癌,53例胰腺癌,27例腹膜后原发肿瘤,20例腹腔转移癌。均行超声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腹部肿瘤内植入术,统计术前疼痛者,判断术后缓解程度。CT对比手术前后肿瘤长径,并随访有无手术相关并发症。 结果(1)疼痛缓解有效率:87.35%(肝癌85.71%,胰腺癌90.00%,腹膜后肿瘤85.00%,腹腔转移癌84.62%);(2)肿瘤局部控制有效率:76.06%(肝癌83.33%,胰腺癌73.58%,腹膜后肿瘤70.37%,腹腔转移癌75.00%);(3)并发症:15例发热、腹腔积液及腹胀各5例、2例胃潴留(一过性)。发生率:19.01%(肝癌19.05%,胰腺癌18.87%,腹膜后肿瘤18.52%,腹腔转移癌20.00%)。 结论对于丧失手术切除机会的腹部恶性肿瘤患者而言,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放射性125I粒子肿瘤内植入术可有效缓解疼痛、较好控制肿瘤的局部生长,并发症少,疗效肯定。超声作为其影像学引导手段,有实时显示、操作简便、定位准确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肺肿瘤 ^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致气胸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给予 226 例患者在 CT 引导下行肺肿瘤^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了解术后患者发生气胸的情况,并总结护理情况。结果术后31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气胸,发生率为13.7%;1例发生张力性气胸,肺组织压缩超过60%,9例肺组织压缩20% ~ 60%,21例肺组织肺压缩20%以下,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肺肿瘤 ^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气胸,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气胸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既定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治疗中晚期肺癌并发症的分析,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月154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在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原因。结果:术后出现气胸20例,发热体温38~39.5℃15例,痰中带血15例,疼痛16例,粒子移位2例。结论:虽然在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但术后仍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呼吸频率的改变,及时防治放射性125I植入术引发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的护理。方法对20例行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护理、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结果 2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症状、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 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是安全、有效、微创、并发症少的一项新技术,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对保证手术顺利、预防并发症及提高粒子植入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的护理。方法对20例行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护理、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结果 2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症状、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 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是安全、有效、微创、并发症少的一项新技术,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对保证手术顺利、预防并发症及提高粒子植入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63例因临床体检、影像检查有异常肿块,或肝肾有弥漫性病变者行穿刺活检术。结果58例明确诊断,5例诊断不明确。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的穿刺活检术,安全、准确性高,是临床上较为理想的穿刺活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经临床、影像和组织病理确诊常见恶性肿瘤患者20例,均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进行组织间放疗,术后对患者定期进行CT随访。结果 125I粒子植入成功率100%,术中发生穿刺道少量出血2例;术后肿瘤性疼痛缓解9例;术后1~6个月CT复查示肿瘤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其中缩小>50%者12例。结论 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微创、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经临床、影像和组织病理确诊常见恶性肿瘤患者20例,均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进行组织间放疗,术后对患者定期进行CT随访。结果 125I粒子植入成功率100%,术中发生穿刺道少量出血2例;术后肿瘤性疼痛缓解9例;术后1~6个月CT复查示肿瘤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其中缩小〉50%者12例。结论 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微创、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任小妹  邹翼霜  王黎梅   《护理与康复》2018,17(2):107-108
正随着医学的发展,临床诊疗过程中对操作精准度的要求日益提高,许多诊疗需要在CT引导下进行,如CT引导下的椎间盘射频消融术[1]、三叉神经射频切断术、多汗症行胸交感神经切断术[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行胸腰交感神经调制术、癌痛患者行腹腔丛神经阻滞术、肿块穿刺活检术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植入125Ⅰ粒子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临床、影像和组织病理确诊常见恶性肿瘤患者20例,均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Ⅰ粒子进行组织间放疗,术后对患者定期进行CT随访.结果 125Ⅰ粒子植入成功率100%,术中发生穿刺道少量出血2例;术后肿瘤性疼痛缓解9例;术后1~6个月CT复查示肿瘤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其中缩小>50%者12例.结论 CT引导下植入125Ⅰ粒子治疗恶性肿瘤微创、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超声引导下活检和囊肿脓肿引流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诊断技术及囊肿脓肿的引流治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诊疗中。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已成为医学诊断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而超声引导下各种囊肿、脓肿的引流及固化治疗也由最初的作为外科治疗的补充手段发展为今天的首选治疗方法。1、超声引导下活检细胞和组织学诊断的临床应用准确的诊断是疾病获得有效治疗的前提。疾病的诊断方法一般包括临床诊断、检验和影像诊断以及病理诊断。在各种诊断手段中 ,首推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最高 ,文献报道其综合的准确性在 99%以上。尽管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各脏器穿刺活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置穿刺架,在超声引导下对452例患者各器官病灶进行穿刺活检结果452例病人穿刺均成功,成功率为100%,病理结果阳性416例,阳性率92.0%,并发症4例,发生率0.88%。结论超声引导下各脏器穿刺活检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使多数患者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可在各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8.
超声引导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腹壁转移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腹壁转移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腹壁转移性肿瘤,并依据放射治疗计划植入适当数量的125I放射性粒子.结果:14例患者粒子植入均获成功.超声能清晰显示肿块,准确引导穿刺及粒子植入.14例患者14个病灶中,完全缓解0个,部分缓解12个,无变化2个,总有效率为85.7%(12/14).结论:超声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腹壁转移性肿瘤安全、微创、并发症少,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肝癌患者经皮穿刺微波消融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对34例肝癌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并配合做好术后护理工作。结果本组患者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24例,稳定(SD)4例,总有效率为88.2%。术后并发症:发热6例、肝区疼痛7例、呕心、呕吐4例、穿刺点伤口感染1例、胸腔积液1例、穿刺部位出血1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癌效果较好,术后做好患者病情观察与并发症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60例病例在CT引导下接受125I粒子植入术,按照其病情及接受的介入术种类,分别在术前、术中、术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60例均全部成功植入125I粒子,通过开展围手术期的护理,均恢复良好,无粒子脱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重视做好粒子植入术的护理,能大大地提高疗效,同时也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