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0 毫秒
1.
应用凝血反应检测褐家鼠种群抗药性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定褐家鼠的抗药性水平,比较凝血反应与摄食实验测定结果的差异。方法 采用凝血反应法和摄食法分别测定褐家鼠对杀鼠灵和溴敌隆的抗药性。结果 褐家鼠对杀鼠灵ED50N3.849(雄)和4.727mg/kg(雌),对溴敌隆ED50为0.516(雄)和0.689mg/kg(雌)。按照鼠药抗性委员会(ARRPC)推荐的敏感褐家鼠基准,该褐家鼠种群对杀鼠灵的抗性水平在2.219~2.549之间,对溴敌隆的抗性水平在1.098~1.129之间。摄食实验也获得了类似结果。结论 凝血反应是一种简便、可行的褐家鼠抗药性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上海地区黄胸鼠和褐家鼠对第一代和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方法现场捕获褐家鼠和黄胸鼠,按照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的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分别摄食0.005%、0.05%杀鼠灵毒饵和0.005%溴敌隆毒饵.结果对杀鼠灵抗药性,44只褐家鼠中发生率为2.27%,29只黄胸鼠中发生率为13.79%;对溴敌隆抗药性,42只褐家鼠中发生率为4.76%,10只黄胸鼠中发生率10.00%;对杀鼠灵和溴敌隆毒饵产生抗药性的黄胸鼠个体分别对溴敌隆和杀鼠灵毒饵产生交互抗性.结论(1)当停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14年后,褐家鼠对杀鼠灵的抗性发生率有明显的衰退现象,黄胸鼠对杀鼠灵的抗性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2)在连续15年使用溴敌隆后,上海地区的褐家鼠和黄胸鼠均对溴敌隆产生了抗性个体;(3)建议尽快建立鼠类对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检验方法、抗药性个体和种群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全面掌握上海地区家栖鼠对第一代和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的抗性水平,为科学选用化学灭鼠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的无选择性摄毒试验方法,观察死亡时间与致死剂量分布。结果在实验的187只褐家鼠中,未检测到抗杀鼠灵的褐家鼠个体,73只黄胸鼠中8.22%的个体对杀鼠灵产生抗性,小家鼠在供食0.05%杀鼠灵毒饵后在整个实验期限内均死亡;在实验的203只褐家鼠、104只黄胸鼠以及25只小家鼠中,未检测到抗溴敌隆的褐家鼠个体;5.77%的黄胸鼠对溴敌隆产生抗性;小家鼠在供毒0.01%溴敌隆后,整个实验期限内均死亡;家栖鼠摄毒后死亡时间分布多数呈基本正态曲线分布,致死剂量多数偏度系数大于1。结论上海市范围内褐家鼠对杀鼠灵和溴敌隆的抗性水平呈明显的衰退趋势,黄胸鼠对杀鼠灵和溴敌隆的抗性水平稳中有降;小家鼠对杀鼠灵和溴敌隆仍属敏感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试验观察虹口区城区褐家鼠对第一代抗凝血剂杀鼠灵和第二代抗凝血剂溴敌隆的抗药性发生率,为家栖鼠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0.005%杀鼠灵毒饵和0.005%溴敌隆毒饵进行无选择性摄食试验。结果 0.005%杀鼠灵毒饵,25只褐家鼠未监测到抗药性个体;0.005%溴敌隆毒饵,27只褐家鼠抗药性发生率为3.7%(1/27)。结论在虹口区城区,褐家鼠对第一代抗凝血剂杀鼠灵敏感,但存在对第二代抗凝血剂溴敌隆的抗药性,应加强对灭鼠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武汉市褐家鼠和黄胸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状况,为制定灭鼠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无选择摄食实验测试法。结果褐家鼠和黄胸鼠对杀鼠灵抗药性率分别为0和13.33%,致死剂量分别为25.45和156.16 mg/kg,平均致死天数为7.7和11.1 d。结论武汉市褐家鼠对杀鼠灵未监测到抗药性,少数黄胸鼠对杀鼠灵产生了抗药性,但未出现抗药性种群。  相似文献   

6.
南京地区敏感褐家鼠凝血酶原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 测定南京地区杀鼠灵对敏感褐家鼠的凝血酶原时间 (PT)。方法 PT测定采用仪器法 ,抗药性调查采用摄食试验。结果 南京地区 2 1只褐家鼠在观察期内全部死亡 ,平均致死剂量为 12 .4mg/kg,PT值 (以INR表示 )平均为 1.0 0 ,雌雄鼠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南京地区杀鼠灵对敏感褐家鼠PT值 (以INR表示 )为 0 .73~ 1.2 7。结论制定杀鼠灵对敏感或抗性褐家鼠的PT值 ,可大大简化鼠类抗药性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湖北省咸宁市褐家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杀鼠灵的抗药性变化。方法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选择合格的褐家鼠,配制0.005%杀鼠灵毒饵进行无选择性摄食试验。结果咸宁市在2008-2012年期间对褐家鼠开展了5次抗药性监测,试鼠共214只,仅有2008年存活1只,抗药性发生率为2.44%。结论咸宁市褐家鼠对杀鼠灵尚未产生抗性种群,且仍有较高的敏感性,可继续用杀鼠灵防治褐家鼠。  相似文献   

8.
黄胸鼠对杀鼠灵和溴敌隆抗药性调查报告   总被引:17,自引:10,他引:7  
目的试验观察黄胸鼠对杀鼠灵和溴敌隆的抗药性.方法无选择摄食试验.结果0.025%杀鼠灵和 0.005%溴敌隆投药期28d,摄食饵点数和毒饵消耗量未见下降(杀鼠灵= 76.16+0.217x,溴敌隆= 83.49+0.010 4x),两种灭鼠剂的抗药性差异无显著性(t=0.213 3,P>0.05).黄胸鼠对杀鼠灵抗药性发生率为72.72%(8/11),对溴敌隆抗药性发生率为70.00%(7/10).结论黄胸鼠对杀鼠灵和溴敌隆的抗性二者间差异无显著性(χ2= 0.119 3,P> 0.5).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山西省隰县大仓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杀鼠灵的抗药性。方法实验室配制0.05%杀鼠灵小米毒饵,采用6d无选择摄毒法。结果杀鼠灵对25只大仓鼠毒杀率为84.0%,死亡鼠平均食毒剂量为149.20mg/kg,平均致死时间为5.29d;存活鼠平均食毒剂量为167.13mg/kg;抗性发生率为16.00%。结论大仓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杀鼠灵已经形成了抗药性个体,但根据判定标准的要求尚未产生抗药性种群。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6年褐家鼠抗药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调查北京市褐家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水平。方法 :按常规 ,用 0 .0 0 5 %杀鼠灵给褐家鼠摄食 6d ,观察 14d。结果 :1994年和 1996年各发现 1只抗药鼠。结论 :北京市存在对杀鼠灵抗药性褐家鼠 ,但未产生抗药性种群。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宝山区黄胸鼠和褐家鼠对溴敌隆的抗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宝山区黄胸鼠和褐家鼠对溴敌隆杀鼠剂的抗药性,为科学使用化学灭鼠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的无选择性摄毒实验方法。结果 实验的21只黄胸鼠和20只褐家鼠,供给0.005%溴敌隆毒饵后在实验期限内均死亡,平均死亡天数分别为6.3和6.7 d,平均消耗溴敌隆原药分别为14.91和23.99 mg/kg,且未检测到抗溴敌隆的黄胸鼠和褐家鼠个体。结论 宝山区的黄胸鼠和褐家鼠对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溴敌隆)均无明显抗药性。应定期开展抗药性监测,科学选用第一、二代抗凝血杀鼠剂,以延缓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北京市顺义区黑线姬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杀鼠灵的抗药性。方法实验室配制0.02%杀鼠灵玉米粉毒饵,采用6d无选择摄毒法。结果杀鼠灵对33只黑线姬鼠毒杀率为63.64%,死亡鼠平均食毒(76.91±34.76)mg/kg,平均致死时间(7.23±2.51)d;存活鼠平均食毒(106.79±26.68)mg/kg;抗性发生率为36.36%。结论(1)直接使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20年后,北京市顺义地区黑线姬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杀鼠灵也产生了抗性,并形成抗性种群;(2)试鼠对杀鼠灵的敏感区间雌鼠大于雄鼠;幼体鼠与老体鼠抗性发生率显著高于亚成年及成年试鼠。建议推广6d无选择摄毒抗性检测法,以监测害鼠对抗凝血类灭鼠剂的抗性发生情况;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控制鼠害以减轻对药物的依赖性,延长抗凝血类灭鼠剂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江苏省家栖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方法: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制定的“鼠类对抗凝血灭鼠剂敏感性和抗药性试验方法”。结果:褐家鼠平均致死剂量为18.53mg/kg,平均致死天数5.7d,黄胸鼠平均致死剂量133.55mg/kg,平均致死天数6.8d。试验结束后产生抗药性的个体褐家鼠4只,黄胸鼠2只。结论:2种家栖鼠对抗凝血灭鼠剂耐药力增强,有产生抗药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The efficacy of three anticoagulant rodenticides for use against the Indian field mouse, Mus booduga, was evaluated in the laboratory. The poisons, namely warfarin, bromadiolone and brodifacoum, were all found to be toxic enough at the concentrations normally used against other commensal and field rodents. With brodifacoum (0.001 25%), bromadiolone (0.005%) and warfarin (0.025%), 83% of the animals died respectively after 1, 1 and 6 days'' feeding. It is suggested that brodifacoum and bromadiolone might be more economical than warfarin for use in practical rodent control.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地区黑线姬鼠对溴敌隆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黑线姬鼠对抗凝血灭鼠剂溴敌隆的敏感性,为检验该鼠的抗药性提供参数。方法实验室做单个笼养无选择摄食试验:雌雄分开,随机分组,按7个不同食毒期供给浓度为0.0005%的溴敌隆毒饵。用Bliss计算机程序,计算不同食毒期与对应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黑线姬鼠对溴敌隆的敏感性,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0.05,PLFP50〉0.05);雌雄数据合并计算,得毒力回归线y=3.54+2.90x,LFP50和LFP99及其95%置信限分别是3.18(2.44~4.14)d和20.12(8.42~48.06)d。结论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以致死99%敏感靶标鼠种的食毒期(LFP99)取整天数作为抗药性检验标准,哈尔滨地区黑线姬鼠摄食浓度为0.0005%溴敌隆毒饵21d存活即为抗性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凝血反应检测黄胸鼠对溴敌隆抗药性的方法,探讨其应用前景。方法通过摄食实验,以野外种群ED95的置信上限测定区分剂量,参照摄食实验区分抗性和敏感黄胸鼠,研究区分剂量对黄胸鼠凝血反应的影响。结果黄胸鼠对溴敌隆抗药性区分剂量为4.0mg/kg,以此区分剂量和20d后存活为标准筛选抗药性黄胸鼠。结果显示,抗药性种群在区分剂量作用下,凝血酶活动度(PCA)虽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可达正常水平的17%),但可在2-3d内恢复到正常凝血水平;而敏感性黄胸鼠的凝血酶可下降到很低,且不能恢复。另外,区分剂量作用4d后,黄胸鼠PCA的种群分布从单峰型向双峰型分化,其中敏感亚种群的PCA在0~8.16之间,而抗药性亚种群则在10~100之间,此时黄胸鼠的PCA基本上可代表其20d内的存活率,也说明了凝血反应与摄食实验的一致性。结论以区分剂量4.0mg/kg溴敌隆作用后,PCA=10(或INR=5.0)作为阈值来区分黄胸鼠抗药性与敏感性个体,是准确、简便、易行的抗药性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