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市2008年-2010年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的耐药及分子分型特点,初步掌握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的分子流行特点,为今后的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HO推荐的改良K-B纸片法,对18株伤寒、副伤寒沙门菌进行13种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PFGE)方法对18株伤寒、副伤寒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及聚类分析。结果:18株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对利福平100%耐药,对奈啶酸的耐药率为44.4%,其中伤寒沙门菌对奈啶酸的耐药率为37.5%,5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奈啶酸100%耐药,乙型副伤寒对奈啶酸无耐药株。所有菌株对其他11种抗生素均敏感;18株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共产生16种PGFE带型,有3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表现为同一PFGE型别。结论:2008年-2010年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较高;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之间有较高的同源性,伤寒沙门菌的PFGE带型比较分散。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12-2015年江苏省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的耐药表型和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采集江苏省伤寒/副伤寒监测病例的血液和粪便标本,分离培养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后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分型;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检测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应用PFGE技术对伤寒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134株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萘啶酸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61.2%和86.7%,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低于15.0%。伤寒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中只耐1种抗生素的菌株最多,多重耐药菌在伤寒沙门菌中占2.6%,而在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中占13.3%。2015年伤寒沙门菌的全敏感菌株构成比较2012年增加了44.3%,同年副伤寒沙门菌中出现了耐5种和6种抗生素的多重耐药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可分为8种PFGE型别,多重耐药株与其他菌株条带相似性低,不同型别与耐药谱有对应关系;伤寒沙门菌可分为68种PFGE型别,不同型别间变异度较大,与耐药谱无对应关系。结论 2012-2015年江苏省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总体随时间降低,耐药种类数有所增加。伤寒沙门菌株PFGE带型呈现多样性,无耐药谱对应性;而甲型副伤寒菌株PFGE带型较少,有耐药谱对应性。需要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型别菌株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伤寒副伤寒沙门菌耐药及分子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浙江省伤寒副伤寒沙门菌耐药及分子分型特点,为伤寒副伤寒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推荐的改良K-B纸片法,对209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和5株伤寒沙门菌进行14种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PFGE)方法对119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209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红霉素、萘啶酸和利福平100%耐药,对阿米卡星100%敏感,对环丙沙星的敏感率仅为58%;5株伤寒沙门菌对红霉素和利福平100%耐药,对头孢噻吩、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氨苄西林、阿米卡星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00%敏感;不同地区间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大部分药物敏感率一致,只有多西环素存在较大差异;119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共产生20种PFGE带型,并主要集中在2种同源性较高的型别。结论2008年浙江省伤寒副伤寒以甲型副伤寒菌株为优势株,不同地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大部分抗生素敏感率一致;高发地区(台州)的菌株PFGE带型比较分散,可能与菌株变异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09-2011年河南省伤寒副伤寒沙门菌临床分离株耐药状况与PFGE分型特征。方法 根据PulseNet公布的伤寒副伤寒沙门菌PFGE分型操作规程与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沙门菌K-B法药敏测试方案,对2009-2011年分离自河南省监测哨点医院78株伤寒副伤寒沙门菌进行抗生素药敏测试与PFGE分子分型。结果 78株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对8类13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62株为多重耐药菌株(79.5%),其中耐2~3种4株(5.1%),耐5~8种41株(52.6%),耐9~10种14株(17.9%),耐11~12种3株(3.8%);菌株对头孢类、喹诺酮类等5类抗生素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经XbaⅠ酶切与PFGE后,获得14种带型,每种带型包含菌株数1~47株不等,相似度为66.03%~100.00%。结论 2000-2011年河南省临床分离的伤寒副伤寒沙门菌耐药状况普遍比较严重,PFGE带型呈现多样性的同时又具有较显著的优势带型特点,部分带型与其对应的耐药谱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和聚集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沙门菌临床菌株血清型、分子特征及耐药性。方法对2017年昌平区分离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分析及药敏实验。结果 42株沙门菌主要血清型为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PFGE分析得到31种PFGE带型,菌株相似系数为56.9%~100.0%。沙门菌对萘啶酸、链霉素、氨苄西林和磺胺异恶唑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7.14%、42.86%、40.48%和40.48%;19株(45.24%)沙门菌同时耐受3种及以上抗生素。结论北京市昌平区引起腹泻的沙门菌主要为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对萘啶酸、磺胺异恶唑、链霉素和氨苄西林等抗生素耐药率高,多重耐药严重,且PFGE带型呈高度多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广州市2013年腹泻患者感染的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耐药情况以及分子流行特征。方法用传统血清学方法鉴定沙门菌的血清型,并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斯坦利沙门菌、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和Ⅰ4,5,12:i:-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研究。结果 136株沙门菌被鉴定为29种血清型,数量居前三位的血清型为斯坦利沙门菌(19.9%)、肠炎沙门菌(15.4%)和鼠伤寒沙门菌(15.4%)。所有沙门菌菌株对四环素和萘啶酸耐药率最高,分别达到44.8%和39.7%,对环丙沙星的敏感率仅为19.9%;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为7.4%。对3类及以上抗生素耐药的多重耐药菌有56(41.2%)株。27株斯坦利沙门菌和21株肠炎沙门菌分别可分为25个PFGE型和15个PFGE型。结论在广州市引起腹泻的沙门菌主要以斯坦利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分成多种PFGE型,呈高度散发。本地区沙门菌菌株的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对于氟喹诺酮类和头孢类药物的耐药性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以及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纸片扩散法检测32株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对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PCR扩增viaB基因片断进行检测。结果在测定的6种抗生素中,耐药性最高的为萘啶酸,耐药率达37.5%,而敏感性较高的为头孢噻肟和环丙沙星,敏感率分别为100%和93.8%。32株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经PCR检测后,有19株伤寒沙门菌在约469bp处,检测到阳性条带,其余1株伤寒以及12株副伤寒沙门菌未检出viaB毒力基因。结论第三代头孢和第三代的喹诺酮类抗生素仍可作为临床治疗伤寒副伤寒的首选药物,但应注意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趋势;Vi毒力基因在伤寒沙门菌中普遍存在,可广泛应用于疫苗制备和伤寒沙门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06年福建省某市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暴发流行的分子型别和耐药情况,为流行病学调查和疾病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和WHO推荐的药敏纸片法对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病人分离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和药敏试验。结果35株病人分离株PFGE图谱一致,与江西和福建省往年分离株的带型相似度为100%,与天津的分离株带型相似度96.5%。药敏结果显示,35株病人分离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噻肟、头孢泊肟、头孢他啶、氯霉素、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均为敏感,对头孢噻呋和四环素的敏感率在80%以上,对链霉素的敏感率为48.6%,对复方磺胺甲嘌唑的敏感率为5.7%,对萘啶酸、磺胺药和甲氧苄啶均为耐药。结论本次流行菌株的PFGE分子型别为常见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代表性带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09-2015年河南省登封市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与PFGE分子型别特征。方法 采集登封市2家医院临床诊断为副伤寒病例患者静脉血,利用沙门菌科玛嘉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培养,API20E肠杆菌科系统生化板条鉴定后使用丹麦SSI分型血清进行沙门菌O抗原及H1/2相鞭毛诱导血清凝集试验。根据PulseNet China病原体分子分型网络实验室公布的沙门菌PFGE操作指南与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沙门菌K-B法药敏测试方案,对其进行PFGE分子分型与聚类分析及8类13种抗生素药敏测试。结果 从248例患者血培养物中共分离到126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血清抗原式为1,2,12:a:-。126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广谱合成类青霉素氨苄西林(AMP)的耐药率为83.3%,对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他啶(CAZ)、头孢噻肟(CTX)的耐药率分别为29.4%和31.2%;对四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吡肟(FEP)的耐药率为17.5%;对一代喹诺酮类抗生素萘啶酸(NAL)的耐药率为62.6%,对三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CIP)、诺氟沙星(NOR)的耐药率为19.3%和26.4%;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GEN)、链霉素(STR)的耐药率为22.8%和47.9%;对氯霉素类抗生素(CHL)的耐药率为19.2%;对增效磺胺类抗生素甲氧苄氨嘧啶(TMP)与复方新诺明(SXT)的耐药率为24.2%和58.6%;对四环素(TET)的耐药率为46.7%。126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中耐2种以上抗生素的多重耐药菌株为109株(86.5%),其中耐2~3种的为9株(7.1%),耐5~8种的为76株(60.3%),耐9~10种的为17株(13.5%),耐11~12种的为7株(5.6%);三代头孢类抗生素CAZ、CTX,一代与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NAL、CIP、NOR,氨基糖苷类抗生素STR耐药率总体呈年份上升趋势;经Xba Ⅰ酶切与PFGE后,126株甲副菌株获得14种带型,每种带型包含菌株数1~98株不等,相似度为64.10%~100.00%,PTYA1、6、9、10为其主要优势带型。结论 河南省登封市临床分离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耐药状况比较严重,PFGE带型呈现多样性的同时又具有较显著的优势带型特点,部分带型与其对应的耐药谱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与聚集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腹泻患者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情况,分析非伤寒沙门菌的血清分型、耐药性和分子特征。方法对2009年9月-2011年6月腹泻病患者送检的767份粪便标本进行非伤寒沙门菌检测,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血清分型、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从767份腹泻粪便标本中分离到36株非伤寒沙门菌,阳性检出率为4.56%;以儿童为主,占65.71%;共分为10种血清型,主要以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为主,分别占37.14%和28.57%;10个血清型非伤寒沙门菌对头孢类和环丙沙星的敏感率>84.00%,除斯坦利沙门菌和山夫登宝沙门菌外,其他血清型均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或交叉耐药;将13株鼠伤寒沙门菌和10株肠炎沙门菌共分离出19个PFGE分型,其中2株肠炎沙门菌PFGE同型,3株鼠伤寒沙门菌PFGE同型,存在不同耐药谱。结论综合医院引起感染性腹泻的非伤寒沙门菌主要为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儿童多见;非伤寒沙门菌多药耐药严重,临床在应用氟喹诺酮类治疗非肠外沙门菌属感染时,应根据药敏结果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11.
水产品中沙门氏菌的检测和确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在进口水产品中沙门氏菌检测中应用多种方法互相验证,以提高检测准确性。方法 对进口水产品沙门氏菌检验时,按国家标准GB/T4789、2—2003进行常规检测的同时,结合了生物梅里埃公司的miniVIDAS仪器法和API20E鉴定系统。结果检出1批鼠伤寒沙门氏菌阳性水产品。三种方法的结果相同。结论 日常检验中传统方法可与仪器法以及快速生化鉴定法结合运用,互为补充可以提高检测准确性及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吡咯烷酮酶 (PYR)试验在鉴定沙门菌中的价值。〔方法〕将实验菌株作常规生化反应 ,血清学凝集 , 噬菌体裂解等试验进行鉴定 ,并同时做PYR试验 ,观察其结果。〔结果〕14 8株沙门菌全部PYR试验阴性 ,3 2株枸橼酸杆菌全部为阳性。〔结论〕PYR试验可作为鉴别沙门菌与枸橼酸杆菌一种有价值的试验 ,对其它肠杆菌科细菌也有一定的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应用二重PCR对沙门菌属和肠炎沙门菌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肠炎沙门菌的检测方法。[方法]以属特异性引物ST11、ST15和肠炎沙门菌的特异性引物Sefl167、Sef478构建二重PCR反应体系,对样本进行沙门菌属的鉴定同时对肠炎沙门菌进行检测。[结果]实验证明本方法可以准确的对沙门菌属进行鉴定,同时也能比较准确的对肠炎沙门菌进行鉴定。[结论]为沙门菌食物中毒的鉴定提供更加快捷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湖北2008年分离的沙门菌菌株进行分析,探讨湖北沙门菌的分布、流行及变异情况。方法:对分离的沙门菌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血清分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研究。结果:18份测试株用XbaI酶切后产生3个带型。结论: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全基因DNA指纹图谱分析,可追溯其同源性。通过18株伤寒菌株的PFGE分型图谱分析,其中相似系数100%15份,占83.33.%,可确认为相同病原菌感染。由此说明PFGE是一种灵敏、可靠的研究沙门菌分子流行病学基因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食品中沙门氏菌监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陕西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沙门氏菌污染情况。方法 2002-2007年检测陕西省8个监测点的14类2 960份食品,采用现场调查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2 960份食品中检出沙门氏菌污染230份,沙门氏菌检出率7.77%。其中生猪肉、生牛肉、生禽肉、生羊肉的沙门氏菌检出率分别为19.10%、21.93%、11.63%、16.59%;熟肉和水产类为检出率5.76%、3.83%;奶类、速冻米面等食品中未检出。在时间上,以2005年检出率最高,2007年最低。在空间上,陕北高于关中高于陕南(χ2=12.16,P<0.01);病原学鉴定分属11个血清群或亚群、28个血清型,发现了陕西省未曾报道的Q群和其他血清型沙门氏菌。结论要在努力把关生肉食品微生物污染的基础上,高度关注和严格控制熟肉食品的微生物污染,防止肉食品变质;根据关中、陕北人口密度高、流动性大的特征开展食品卫生工作,落实监管措施,防范新种群菌株的扩散,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4-甲基伞形酮辛酯(MUCAP)试验检测水中沙门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检出限以及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增菌+选择性增菌+MUCAP初筛+氧化酶实验+血清学实验"的方法,对加标水样和实际环境水样进行检测。结果MUCAP试验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0.8%,检出限为1cfu/100ml。结论采用MUCAP实验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检出水样中的沙门菌,并将实验时间由原来的72h缩短为48h。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常见食品中沙门氏菌污染状况,为预防和控制该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建立食品中沙门氏菌污染检测系统提供依据。方法在合肥所辖三县四区,采用无菌采样方法,采集生肉、水产品、卤菜、乳制品和发酵豆制品五大类常见食品,通过增菌、分离培养、鉴定方法,确定沙门氏菌属和血清分型。结果 442份样品检出22株沙门氏菌,检出率4.98%,其中生肉类14.71%,水产品类7.14%,其余三类食品未检出。生肉类样品在7个地区均检出沙门氏菌,检出率为14.71%(15/102);水产类样品只有在庐阳区检出,检出率为23.33%(7/30)。血清分型分属B、C1、C3、F等4个群7个型,菌名为德尔卑、汤卜逊、猪霍乱、巴尔多、阿贡纳、阿伯丁、马流产沙门菌,其中德尔卑10株。结论生肉、水产品沙门氏菌污染较严重,加工该类食品应烧熟煮透和注意加工卫生。  相似文献   

19.
荧光定量PCR方法在沙门菌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 用taqman技术建立沙门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方法 ,尝试快速、准确地鉴定沙门菌。  [方法 ] 根据沙门菌GenBankAccessionNOU2 5 3 5 2基因序列 ,设计并合成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将PCR扩增的沙门菌基因片段克隆导入载体 ,构建的重组质粒经筛选、鉴定后 ,作为阳性模板 ,用于标准曲线的制定。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进行各类菌株的定性鉴定。  [结果 ] 应用重组质粒制作的定量曲线 ,其循环阈值与模板浓度的对数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为 0 .999。检测各类菌株 ,其中沙门菌 41株、H抗原丢失的沙门菌 16株均阳性 ;非沙门菌 10 9株均阴性。  [结论 ] 建立了鉴定沙门菌的荧光定量PCR方法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本地区 17年来 ,沙门菌致小儿感染的群型分布 ,了解对婴幼儿危害情况 ,提供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以加强防治措施 ,减少发病率。方法 对临床疑似感染性病例 ,分别采取各种标本送作细菌培养 ,经生化反应符合沙门菌特性的菌株 ,用沙门菌属因子诊断血清作凝集试验 ,按照考夫曼———怀特沙门菌属抗原表而判定菌型。结果  15 2 2株沙门菌 ,分为 5个菌群、10个血清型 ,其中鼠伤寒菌占 96 .8% ,系本地区持久性流行的优势菌株 ,其他菌型为散发感染。结论 沙门菌是引起人类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尤其是婴幼儿易感率高 ,临床感染类型多样 ,特别是败血症与脑膜炎型 ,病情危重死亡率高 ,应引起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