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1─2013年新疆克拉玛依市流感样病例检测结果,探讨本地区流感流行的特征及趋势,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Real-timeRT-PCR方法对2011—2013年克拉玛依市流感哨点医院定期采集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3年共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1 161份,流感病毒核酸检出率21.5%,2011—2013年流感病毒核酸检出率分别为15.7%、33.5%、17.4%;流感病毒型别主要为甲型H1N1、季节性H3N2和B型;哨点医院监测还发现全市流感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当年11—12月到次年1—2月为高发季节,其中12月和1月最高;流感病毒优势株2011年底至2012年初以B型为主,2012年底至2013年初以季节性H3N2型为主,2013年底以新甲型H1N1为主。结论加强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有助于掌握本地区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和当地流感疫情的防控。  相似文献   

2.
上海地区2004年至2008年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亚型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近5年上海地区甲型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亚型的分布并探究其原因.方法 对上海地区流感监测哨点流感样患者和聚集性流感暴发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接种犬肾细胞(MDCK),直接荧光免疫法鉴定阳性分离株型别,多重RT-PCR鉴定亚型.结果 2004年至2005年初的季节性流感以A/H3N2为主;2005年末至2006年中期的季节性流感以A/H1N1为主;2006年末到2007年10月份分离到的流感毒株基本为A/H3N2亚型;2008年1月至5月份,人群流感病毒分离株仍以A/H3N2处于优势地位,但从2008年7月开始的季节性流感则以A/H1N1占绝对优势.结论 近5年上海地区季节性流感主要为甲型流感病毒H3N2和H1N1亚型,但在不同年份的季节性流感中流行强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自2009年4月份发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以来,截至目前,甲型H1N1流感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并没有超过普通的季节性感冒。在暴发甲型流感的最初几个月,入院治疗和死亡的人数甚至低于普通的季节性感冒,而且病毒也没有发生急剧的变异,因此家庭防治甲流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正>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之一,卒中和心力衰竭的风险分别增加5倍和3倍,死亡风险增加40%~90%~([1-2])。据估计,中国至少有1 000万人患有心房颤动~([3]),其诊治消耗大量社会资源,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季节性流感在全世界也有相当严重的疾病负担,并且导致显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流感疫苗接种是预防季节性流感和降低流感相关死亡率和发病率的最有效措施。目前,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流感与心房颤动的发生相关,而流感疫苗可以降低心房颤动及其并发症的发病风险。本文主要对该方面研究的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既然糖尿病患者被认为患任何季节性流感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更高,那么糖尿病患者面对猪流感A(甲型H1N1流感)时将同样如此。感染H1N1病毒后的症状与其他类型流感类似.患者也会出现发热、寒战、身体酸痛、头痛、咳嗽、咽痛、乏力等症状。如果您出现了严重的流感症状,应立即就诊。流感会影响血糖控制,为此您需要更强有力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据Medscape.corn3月16日报道(原载MMWR 2006;55:277-279),在2005-2006年流感季节,第一例流感被证实的前几周,纽约市药房就以空前的水平销售流感抗病毒药物。世界其它地方的禽流感爆发的媒体报道可能导致医师为在储存这些药物,恐惧的病人开一些不必要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2009~2010年度济南市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9~2010年度济南市流感流行特征及流感流行优势毒株的分布,为流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济南市2009~2010年度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病原学监测结果及暴发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济南市2009~2010年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为3.69%,较上年度大幅上升,呈现春、夏、冬季三个流行高峰,其中冬季高峰较往年提前,且持续时间最长。流感哨点医院病原学监测结果呈现多种流感病毒交替或混合流行的特点,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特点。不同人群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及各型别阳性率不同,其中15~24岁年龄组流感病毒阳性率及甲型H1N1阳性率最高。全市报告37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为济南市历史上报告疫情最多年份。结论2009~2010年度济南市流感活动较强,呈现春、夏、冬季三个流行高峰;流感流行优势毒株随季节变化而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8.
甲型H1N1流感与其他类型流感的临床对比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方法2009年8月~11月流感样病例中甲型H1N1流感106例与其他类型流感63例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病例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甲型H1N1流感组平均年龄低于其他类型流感组、平均病程短于其他类型流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病例均以高热(39℃)、咽痛、咳嗽、全身酸痛为常见症状,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病例外周血象中白细胞总数均不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病程前后1周内均有较高的传染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甲型H1N1流感以青壮年为多见,可以人传染人,常见症状为高热(39℃)、咽痛、咳嗽、全身酸痛,很难从症状、外周血象上与其他季节性流感区分,预后良好,短期内自愈。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成都某医院2011~2013 年流感监测结果,探索流感流行特征及规律,为制订流感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将内科门诊、发热门诊、内科急诊和儿内科门诊设置为监测诊室,按照国家流感监测方案开展监测工作,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登记报告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ILI%)2011 年为1.95%,2012 年为1.24%,2013 年为2.70%。2011~2013 年832 份ILI 标本中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13.82%,其中各亚型流感病毒构成比分别为:B 型19.13%、季节性A(H1N1)型0.87%、A(H3N2)型15.62%和甲型H1N1 流感64.35%。ILI 在冬春季节出现就诊高峰,与标本核酸检测阳性率高峰时间呈正相关(r=0.457,P<0.001);ILI 年龄组构成比以5~15 岁组最高,各年龄组核酸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LI 流行强度与流感病毒活动趋势一致。流感防治工作需要在冬春以及夏季加强。需注重各年龄层的采样比例,减少采样人群分布不均衡导致的监测结果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患者Th17淋巴细胞表型、比例及其与病毒清除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甲型H1N1流感患者70例、季节性流感患者30例、健康对照者68例分别纳入3组.通过细胞内染色,流式细胞技术测定3组人群外周血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淋巴细胞比例;ELISA法测定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的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6水平;RT-PCR检测鼻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载量.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甲型H1N1流感患者Th17淋巴细胞比例为(2.740±0.210)%,较健康对照者的(3.443±0.154)%及季节性流感患者的(3.443±0.277)%显著下降(F=4.242,P<0.05),而3组间Th1、Th2、Treg淋巴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浆TGF-β水平为(10±8)ng/mL,较健康者的(43±32)ng/mL及季节性流感患者的(18±10)ng/mL显著下降(F=17.72,P<0.01);甲型H1N1流感患者PBMC中TGF-β水平为(782±736)pg/mL,较健康者的(1462±315)pg/mL及季节性流感患者的(1481±348)pg/mL显著下降(F=5.730,P<0.01);Th17淋巴细胞比例与病毒清除时间呈负相关(r=-0.38,P=0.02).结论 甲型H1N1流感患者Th17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降低,且与TGF-β水平密切相关,其降低可能导致机体延长排毒时间.  相似文献   

11.
流感样病例是一组主要由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具有发热并咳嗽或咽痛的疾病,是全球各国监测的疾病.流感样病例病原学以流感病毒为主,特别是流感流行季节和暴发性疫情的病例.流感病毒感染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导致的流感样病例临床表现略有差异.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是诊断和鉴别诊断流感与其他病毒感染的线索,但病原学确诊有赖于病毒核酸检测.  相似文献   

12.
诊断对伴或不伴流感样症状的发热患者、或不明原因肺炎患者,特别在冬春季节,应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 患者识别目前早期诊断人禽流感散发病例仍是难点。 临床症状早期表现与普通流感相似,主要为发热(多超过39℃),部分患者有消化道症状,病程持续1~7天。重症患者可有肺炎且进展迅速,短期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毒血症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相似文献   

13.
欢迎来到这个感冒和流感的季节!大多数专家都认同,得了糠尿病并不意味着您一定会比没有糖尿病的人更容易在冬季受到流感的骚扰。然而,每年每个人平均都要患2-5次感冒,大约15%的人要得一次流感,所以您会发现自己迟早都会有机会和感冒或流感来一次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14.
甲型H1N1流感早期症状不典型,多与一般的季节性流感症状相似,早期诊断率不高,容易出现误诊、漏诊;一旦合并肺炎的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如不能及时有效控制,则病情短期内可急进性进展,导致致命的后果.影像学检查是甲型H1N1流感临床诊断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有助于肺部损害的客观评估及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新冠疫情)暴发前、后2个年度,安庆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的强度和特征。方法 在“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选取安庆市2019—2021年度监测数据,分析我市新冠疫情发生前、后的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病原学阳性率和聚集性疫情的变化。结果 新冠疫情前、后2个年度,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分别为4.17%和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52,P=0.000);病原学阳性率分别为23.43%和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694,P=0.000)。新冠疫情前的流感病毒活动呈现双峰分布,新冠疫情后全年仅检出27份流感病毒阳性样本。结论 新冠疫情中采取的严格非药物预防措施,对流感的季节性特征有重要影响。应通过疫苗接种和非药物预防等措施,做好流感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2009年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调查2009年11月至2010年2月符合流感疑似病例收治入院的136例患者,明确2009甲型H1N1流感组,季节性甲型流感组和非流感组的人口学情况,肺炎发生的差异,危重症发生的差异,以及实验室检测参数的差异,筛选出需要住院的流感疑似患者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2009甲型H1N1流感发病年龄更年轻(36±17岁);孕妇的构成比(42.2%)高于其他组;发生肺炎的构成比(51.11%)高于其他组;病死1例。D-二聚体、AST、LDH异常增加的构成比明显大于其他发热患者。结论甲型H1N1流感的易感人群是年轻人和孕妇。甲型H1N1流感是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容易并发肺炎和呼吸衰竭,及引起血凝系统、骨骼肌、心肌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新疆2004~2007年度流行性感冒(下简称流感)监测结果的分析,了解新疆流感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加强监测工作、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4所哨点医院开展季节性流感流行病学与病原学监测,通过突发公共卫生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流感暴发疫情监测。结果2004~2007年度,在4个哨点医院相关科室共监测就诊病例641613例,监测到流感样病例(ILI)21627例,流感样病例占就诊病例百分比(ILI%)为3.37%;采集并检测流感样病例样本1132份,分离到流感病毒181株,阳性检出率为16.0%,其中甲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92株,占50.8%,H3N2亚型44株,占24.3%,乙型流感病毒45株,占24.9%。结论2004~2007年度新疆流感呈低水平活动状态,其中2005~2006年度流感活动强于其他2个年度。散发病例呈现冬季高发的特点,暴发疫情多见于冬春季。3个监测年度中,流感病毒优势株的型别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2017年1月—2018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区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海淀区流感的流行情况和趋势,为海淀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北京市海淀区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2017—2018年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7—2018年共采集1743例咽拭子标本,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样本262例,阳性检出率为15.03%;2017年与2018年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60岁及以上年龄组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最高(P<0.05);冬、春季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高于夏、秋季(P<0.05)。结论 北京市海淀区在2017年与2018年流感流行强度较高,冬、春季为高峰季节,但2年流行的流感病毒优势株有所不同,老年病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最高,是流感防控重点人群,学校和托幼机构是聚集性疫情重点防控场所。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研究2015-2019年池州市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对病原学型别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哨点监测医院流感样病例(ILI)鼻咽拭子标本,并收集医院报表的数据(流感样病人年龄、性别、年龄分组依据均来自报表数据),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2015-2019年池州市共监测标本5075例,阳性1279例,阳性率为25.20%。检出的流感型别中甲型为765例,占阳性标本数的59.81%(765/1279),病原学类型以新甲H1和季节性H3型为主,乙型为514例,占阳性标本数的40.19%(514/1279),病原学分型以Victoria和Yamagata为主。5个年龄组中,6~15岁组阳性率最高(34.45%)。不同性别组的流感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的暴发流行也多集中在青少年,聚集性高的地方,且甲乙型均有暴发。结论2015-2019年池州市5年来流感病毒流行以冬季、春季高发,夏季多为散在流行,偶伴有小高峰。主要以乙型、新型H1N1型、季节性H3型交替流行为主;流感监测和预防控制取得一定成果;但流感疫情仍然严峻,为有效防控流感疫情,需对辖区实施流感防控举措。重点应加强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的流感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春天是万物生长、万象更新的季节,同时也是各种细菌和病毒滋生、流感高发的季节。预防流感的关键是要提高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糖尿病病人体内代谢紊乱,往往导致机体抵抗力低下。保持免疫系统的活力需要适当营养物质的摄取,良好的营养会为您的免疫力提供支持,而均衡营养的获得主要是依靠天然食品的合理搭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