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琦  林敏 《中医正骨》2012,24(9):28-2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颈性眩晕诊断中的应用.方法: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利用16层螺旋CT对108例颈性眩晕患者进行椎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男53例,女55例;年龄17 ~80岁,中位数53.5岁.观察椎动脉寰枕段的形态、走行及管径情况.结果:108例患者,椎动脉寰枕段有典型的5处弯曲95例;不典型弯曲13例,其中穿行异常7例.椎动脉寰枕段血管狭窄79例,其中动静脉血管团包绕8例,假性动脉瘤4例,血管痉挛收缩26例,动脉硬化41例.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能较好地观察椎动脉寰枕段的形态、走行及管径情况,可为颈性眩晕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寰枕筋膜挛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行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54例行针刺及推拿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0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1.48%.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χ2=16.649).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刀可松解紧张挛缩的寰枕筋膜,增大寰枕间隙,从而减轻或解除椎动脉及神经的压迫,配合手法可疏通经络、整复关节,两者结合能有效改善寰枕筋膜挛缩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针刀松解寰枕筋膜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佛山市健翔医院收治的颈源性眩晕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3次/周针灸、局部按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1次/周的针刀松解寰枕筋膜治疗,均治疗3周。依照《颈性眩晕评估量表(ESCV)》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性眩晕评分变化、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2组患者血清中内皮源性超极化因子(EDHF)的含量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统计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眩晕症状缓解时间及生命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92%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眩晕有效缓解时间明显缩短,眩晕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的平均血流、收缩期血流、舒张期血流速度、血清中NO及EDHF水平明显上升,血管搏动指数显著下降(P<0.05);生命质量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针刀松解寰枕筋膜能够通过改善颈源性眩晕患者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有效治疗患者的颈源性眩晕。  相似文献   

4.
笔者从 1 995~ 1 998年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 4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 0例患者全部有体位性反复发作性眩晕 ,其中男性 1 7例 ,女性 2 3例 ;年龄 4 5~ 59岁者 2 8例 ,≥ 60岁者 1 2例 ;病程 2个月~ 3年。 3 2例在发作期间有头重 ,行步不稳感 ;3 6例伴有耳鸣 ;2 8例有恶心、呕吐 ;1 2例有头颈部 (枕部多见 )疼痛和颜面、肢体麻木 ;3例有短暂意识丧失。伴眼震者 1 2例 ,高血压 1 8例 ,低血压 5例 ,视力减退、弱视或复视 1 0例 ;失眠、嗜睡、记忆力减退 2 2例。 4 0例患者在作卧位转换体位…  相似文献   

5.
太阳穴封闭治疗眩晕2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1 988年以来 ,采用以太阳穴封闭为主的方法治疗眩晕 2 4 8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 4 8例中男性 96例 ,女性 1 5 2例 ;年龄 2 4~ 72岁 ;病程 3~ 1 3天。临床诊断为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者 82例 ,美尼尔氏病者 5 8例 ,脑动脉硬化者 45例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者 3 1例 ,体位性眩晕者 2 4例 ,药物中毒性眩晕者 4例 ,前庭神经元炎者 3例小脑出血者 1例。有旋转性眩晕 1 1 6例 ,伴呕吐者1 48例 ,伴耳鸣者 87例 ,多汗者 3 8例 ,眼球震颤者40例。治疗方法眩晕发作时 ,以 1 %普鲁卡因 (过敏者用利多卡因 ) 3 ml,加地塞…  相似文献   

6.
针刀松解术治疗颈性眩晕症5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屈勇 《中国针灸》2002,22(2):31-39
颈性眩晕症是由于颈背部软组织病变导致颈椎节段性失稳 ,而引起的椎动脉供血不足产生的眩晕 ,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表现。近 2年来 ,笔者采用小针刀松解安眠2 穴治疗颈性眩晕症 5 0例 ,疗效颇为满意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5 0例 ,男 2 3例 ,女 2 7例 ;年龄最小 2 8岁 ,最大 6 9岁 ;病程最短 2周 ,最长 12年。所有患者均具有眩晕症状 ,经脑血流图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旋颈试验 (又称椎动脉扭曲试验 )阳性 (即患者头略后仰或前屈 ,嘱其自主左右旋转 ,若出现头晕眼花等脑动脉供血不足表现时为阳性 )。2 治疗方法(1)取穴…  相似文献   

7.
笔者自 2 0 0 0年 1 1月~ 2 0 0 1年 1 1月运用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5 0例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 0例中男 32例 ,女 1 8例 ;年龄最小 2 5岁 ,最大 76岁 ,平均年龄 4 6± 8.5岁 ;病程最短 1 5 d,最长 32 a;发病原因 :有外伤史者 1 6例 ,有落枕史者 2例 ,无明显原因者32例。1 .2 影像学检查 :5 0例患者大多有异常变化。其中椎体骨质增生者 35例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者 8例 ,反张者 2例 ,成角者1例 ;椎间孔变窄者 38例 ,椎间盘突出者 38例。病变部位以3、4、5、6颈椎节段为多 (其中椎体骨质增生者亦有合并椎…  相似文献   

8.
笔者用针刀治疗枕部神经卡压性头痛 ,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6例 ,男 36例 ,女 30例 ;年龄在 15~ 6 1岁之间 ;病程半年~ 3年。1 2 症状体征 后枕部麻木、疼痛、跳痛 ,有时牵及头顶痛 ,甚至波及前额及眼眶 ,有紧箍、压迫等感觉。多伴有颈项不适、头昏、耳后部酸胀不适 ,压之舒服。2 治疗方法2 1 患者坐位或俯卧位 (胸下垫薄枕 )。于枕骨隆凸下 3~ 5cm ,正中线旁开约 2 .5cm、5cm处压痛点进针。刀口线与枕大神经 ,枕小神经走行方向一致 (与人体正中矢状面垂直 ) ;左手拇指按压疼痛点或变形组织 ,针刀…  相似文献   

9.
<正>颈性眩晕中以寰枢关节紊乱所引起的较多见,占颈性眩晕的30%左右。该病是以寰枢关节为中心,以寰枢关节及寰枕关节的微小错位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劳损、退行性改变等病变所产生以头痛、眩晕、恶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超激光治疗寰椎椎动脉沟环所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结合超激光治疗寰椎椎动脉沟环所致眩晕患者9例,男4例,女5例;年龄35~52岁,中位数41岁;病程4个月至10年,中位数5年.每日治疗1次,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患者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本组9例患者眩晕症状均明显改善;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治愈7例、好转2例.结论:针刺结合超激光治疗可有效缓解寰椎椎动脉沟环所致眩晕症状,疗效可靠,且操作简单、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11.
桂清民 《中医正骨》2001,13(9):38-38
自 1995年以来 ,作者采用颈椎颌枕带牵引配合骨宁颈夹脊穴注射及刺五加注射液静脉滴注的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80例 ,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0例中男 32例 ,女 48例 ;年龄 2 2~ 6 8岁 ,平均 47岁 ;病程 15天~ 2 0年 ,平均 1.2年。其中阳性症状和体征的出现率为 :1位置性眩晕 80例 (10 0 % ) ;2头枕颈神经痛 76例(95 % ) ;3颈项僵硬 46例 (5 7.5 % ) ;4眼干涩模糊 2 2例 (2 7.5 % ) ;5恶心呕吐 17例 (2 1. 3% ) ;6步态失稳 13例 (16 .3% ) ;7旋颈试验阳性 36例 (45 % )。阳性 X线平片征出现率为 :1椎间关节不稳 6 …  相似文献   

12.
定点复位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 1998~ 2 0 0 0年 ,作者采用定点复位法治疗椎动脉颈椎病 6 0例 ,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0例 ,男 2 8例 ,女 32例 ;年龄 2 3~ 6 8岁 ,平均 46岁 ;病程最长 30年 ,最短 7天。临床均见颈部及头面部穴位有一处或多处压痛 ,眩晕、颈部肌肉僵硬活动受限 ,仰头及转头试验阳性 ;颈椎牵引试验阳性 ,伴头痛或头麻木痛 2 3例 ;眼部症状 37例 ,耳部症状 2 8例 ,记忆力下降 35例 ,睡眠差 34例 ,患肢麻痛 2 7例 ,恶心呕吐 31例 ,胸闷心慌、心律不齐者 2 0例 ;触诊棘突偏左 2 4例 (C1 5例 ,C2 6例 ,C3、4、5各 3例、C6、7各 2…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从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2年 1 1月 ,采用刺五加注射液为主 ,治疗耳眩晕 3 0例 ,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 2 4例作对照观察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54例均为门诊病人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 0例 ,其中男 1 2例 ,女 1 8例 ;平均年龄 46.0岁 ;病程在 2 4小时内。对照组2 4例 ,其中男 9例 ,女 1 5例 ;平均年龄 45.5岁 ;病程在 2 4小时内。临床表现为阵发性眩晕 ,恶心呕吐 ,耳鸣耳聋 ,发作时伴水平性眼震 ,自发肢体偏斜试验阳性 ,听力检查示感音性耳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相似文献   

14.
针刀松解颈枕部肌筋膜对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颈枕部肌筋膜对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颈性眩晕患者进行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分析,并用针刀松解肌筋膜为主进行治疗,观测其临床症状出现频数和X线表现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患者头痛、视物障碍、眩晕和颈肩痛等症状出现频数进行比较,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01),随访期患者眩晕等症状出现频数进行比较,差异仍具有显著性(P〈0.02)。治疗前X线表现示有46例出现寰枢关节紊乱、40例出现生理曲度异常,治疗后改善率分别是73.9%和55%。总体疗效评价示痊愈31例,占59.6%;好转19例,占36.5%;无效2例,占3.9%,总有效率96.1%。结论:枕项部肌筋膜针刀松解是治疗本病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针刀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寰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患者予以小针刀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痊愈21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1%.结论:针刀能松解紧张挛缩的寰枕筋膜,增大寰枕间隙,从而减轻或解除椎动脉及神经的压迫,加之手法可疏通经络...  相似文献   

16.
桑宝权 《河北中医》2001,23(10):771-771
1999- 0 4~ 2 0 0 0 - 0 4 ,笔者运用针刀治疗颈性头痛 4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4 0例 ,男 16例 ,女 2 4例 ;年龄 2 5~ 70岁 ;枕后痛 16例 ,前额痛 11例 ,侧顶痛 5例 ,颞区痛 4例 ,偏头痛 4例。2 治疗方法2 1 定点 枕后痛 ,枕外隆凸下缘斜方肌上端起点内缘处 ;前额痛 ,斜方肌上端起点外缘与上项线交点处 ;侧顶痛 ,风池穴外侧即头夹肌止点内侧 ;颞部痛 ,乳突根内缘 ;偏头痛 ,患侧上项线中点。2 2 方法 以牙科 14号钢丝尖端磨成刀刃状制成针刀 ,在定点处常规备皮消毒 ,刀口线平行于人体纵轴 ,刀身垂直于颅骨面…  相似文献   

17.
我们应用整脊疗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15例,均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36~68岁。均有不同程度的颈部不适,眩晕,部分患者伴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耳鸣,胸闷,胸痛。体征发现枕部上下项线,枕后肌三角,C2、C6,T5棘间、棘突旁有压痛、痛性结节、条索及异常阳性反应物。颈椎触诊检查:C2棘突偏歪者9例,C6棘突偏歪者5例,C2、C6偏歪伴其它棘突异常者7例。摄颈椎X光正位、双斜位、侧位、张口位片,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  相似文献   

18.
寰枢关节错位引起眩晕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眩晕在临床发病率越来越高,据相关研究发现50岁以上头晕患者中,约50%为颈性眩晕[1],70%以上的原因不明头晕与寰枢关节紊乱有关[2],不少临床工作者往往会忽略这一点。本文将对寰枢关节错位导致眩晕的36例的临床诊治作一浅表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36例,均为本院门诊及  相似文献   

19.
周志杰  周勇  张福会 《中国针灸》2002,22(11):28-36
肛门直肠神经痛 ,又名会阴部神经痛或爆发性直肠痛。笔者 1 990以来 ,采用针刺治疗本病 1 45例 ,疗效较为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45例 ,均为门诊病例 ,其中男 40例 ,女1 0 5例 ;年龄最小 3 2岁 ,最大 61岁 ;病程最短 6个月 ,最长 2 0年。发作时伴恶心、眩晕、出汗者 2 7例 ,便秘者 49例 ,伴间歇性腹泻者 1 4例 ,伴有外痔 1 4例 ;内外妇科体检未见异常 ,血尿粪检查均未见异常 ;有 3 5例钡剂灌肠X线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B超检查有 1 4例患子宫肌瘤 ;结肠镜检查有 2 3例患直肠息肉 ,9例患直肠溃疡。其中 5 0例曾服用中西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耳源性眩晕属于祖国医学“眩晕”的范畴 ,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要特点。笔者近几年来运用止晕汤加减治疗此病 ,取得较好疗效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 6例耳源性眩晕患者中 ,男 1 5例 ,女2 1例 ;年龄最大 73岁 ,最小 3 0岁 ,以 40~ 5 0岁为多 ;病程最短 3d ,最长 3 0年 ,多数有反复发作病史 ;眩晕多呈阵发性 ,发作期多为 5~ 7d ,仅 1例反复发作持续1月之久 ;间歇期长者 1~ 2年 ,短者 2~ 3d ,多为每年春秋发病 ,而以春季发病最多。1 2 治疗方法。药物组成 :野菊花 1 2g ,黄芩 1 0 g、生地 1 5 g ,生石膏 2 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