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盾构施工过程中注浆压力过大会造成窜浆,并可能造成围岩错动,甚至地面局部隆起,影响周围建筑物安全;隧道内过大的注浆压力同时还会对已有的衬砌造成损坏乃至破坏作用。总结了盾构注浆压力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将研究方法归纳为:现场实测、物理模型试验、数值分析和解析解法,对发展概况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目前该领域中需要研究的一些课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及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激活剂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糖核苷(AICAR)干预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的增殖变化,探讨PDGF对平滑肌细胞的促增殖效应及激活AMPK抑制增殖机制。 方法: SD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经PDGF及AICAR干预24 h、48 h、72 h后,分为A组(AICAR)、P组(PDGF)、A+P组(AICAR+PDGF)和对照组,4个组用MTT法测量细胞的增殖情况;并检测不同AICAR作用时间下(30 min、1 h、3 h、6 h、12 h)AMPK的活化情况和mTOR 的蛋白活性,以及上述各组中AMPK活化和mTOR 蛋白活性。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PDGF干预组的MTT值显著增加(P<0.05),AMPK激活组能显著抑制PDGF诱导的MTT值的增加效应(P<0.05);(2) AICAR可诱导细胞AMPK的磷酸化水平增加(P<0.05),AICAR的诱导效应有随药物干预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强的趋势;(3)与对照组相比, AICAR干预后p-mTOR表达活性显著减弱(P<0.05),随着药物干预时间延长,p-mTOR表达也呈逐渐减弱的趋势;(4)各组干预12 h后分别检测p-AMPK表达强度,与对照组比较,P组显著减弱(P<0.01),A+P组显著增强(P<0.01),而A+P组与P组比较,A+P组强于P组(P<0.01),A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0.01);检测p-mTOR表达强度,与对照组比较,P组显著增强(P<0.05),A+P组较低(P<0.05),A+P组低于P组(P<0.05),A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GF刺激能促进VSMCs增殖,该促增殖效应可被AMPK激活剂AICAR所抑制;细胞mTOR活性下调可能参与AMPK活化诱导的抑制VSMCs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刀与电针对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并分析治疗机理。方法:选择病程半月以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160例,随机分为针刀组80例,对照组80例。针刀组针对颈椎问盘退变、椎间孔狭窄、斜角肌慢性损伤等不同病理,采用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作对照,2周后统计疗效。结果:针刀纽80例,痊愈7例,显效22例,好转4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8.75%。针灸对照组80例,痊愈4例,显效5例,好转49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72.50%。在相同疗程内,针刀组疗效显著优于针刺对照组(P〈0.01)。结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刀组相对于针灸对照组,针对性强、疗程短、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4.
吴峻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2):109-110
腱鞘炎是临床多发病。手术可以治愈该病,但手术创痕给外观带来不良影响。针刀治疗近似手术又无创痕,因此近年来临床上应用针刀治疗腱鞘炎越来越普遍,但从临床实际来看,疗效不如西医手术确切,尤其在对于手指的功能恢复方面,不少病例需要2~3次甚至更多次治疗。究其原因,首先是针刀工具细小,而且针刀治疗是一种非直视下治疗,其对腱鞘松解程度不如开放性手术直观与彻底。其次是从事针刀医疗的医生对腱鞘局部解剖结构与病理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5.
吴峻  曹云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0):591-592
目的阐述在生物力学原理指导下针刀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思路与方法。方法对73例枢椎旋转移位的患者采用针刀松解寰枢椎动、静力失衡的应力超常部位,配合手法正骨3~5次,佩戴颈托2星期。结果治愈率达94.5%,有效率为100%。结论纠正颈椎动、静力失衡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对大鼠动脉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1,AT1)mRNA表达、血清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um,NO)水平的影响及降脂治疗的作用,探讨高脂饮食诱导内皮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按电脑数字随机法分为3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组和高脂血症治疗组。高脂血症组持续高脂喂养,高脂血症治疗组4周后在高脂喂养同时喂服辛伐他汀10mg/(kg·d),高脂血症组不予药物治疗。第20周末检测3组的血清脂蛋白浓度及AT1mRNA表达水平、血清AngⅡ和NO浓度。结果高脂血症组和高脂血症治疗组第4周末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0周末,高脂血症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低于高脂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第20周末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6±14)mm Hg vs.(127±13)mm Hg vs.(125±13)mm Hg,P0.05;1mm Hg=0.133kPa]。方差分析显示,3组第20周末血清NO2-/NO3-浓度[(38.0±9.9)μmol/L vs.(29.6±7.2)μmol/L vs.(35.8±9.5)μmol/L,P0.05]、主动脉组织AT1mRNA表达水平(0.66±0.05vs.0.75±0.08vs.0.70±0.0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血清AngⅡ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T1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708,P0.05;r=0.656,P0.05)。结论高脂可能通过上调AT1受体表达和抑制NO活性而损伤血管,他汀类药物则可逆转这种状态,有利于阻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脂血症对大鼠主动脉p27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在动脉硬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组和高脂血症依那普利治疗(依那普利)组各10只。各组大鼠用酶比色法检测血TC、TG、LDL-C和HDL-C浓度;用HE染色法观察主动脉病理改变,测量主动脉壁内层、中层厚度;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血管组织p27 mRNA的表达强度,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27蛋白的表达强度。结果高脂血症组大鼠血TC、TG、LDL-C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1),HDL-C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依那普利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脂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脂血症组血管壁内层和中层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管壁内层厚度:正常对照组(2.69±0.13)μm比高脂血症组(2.77±0.16)μm,P0.05;血管壁中层厚度:正常对照组(209.38±11.30)μm比高脂血症组(247.14±11.64)μm,P0.01],组织p27 mRNA和p27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27 mRNA/GAPDH mRNA:正常对照组(0.57±0.08)比高脂血症绢(0.14±0.02),P0.05;p27蛋白:正常对照组(0.42±0.05)比高脂血症组(0.10±0.02),均为P0.05];依那普利组血管壁厚度较高脂血症组减小(P0.05),p27 mRNA和p27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27 mRNA/GAP-DHmRNA:高脂血症组(0.14±0.02)比依那普利组(0.38±0.05);p27蛋白:高脂血症组(0.10±0.02)比依那普利组(0.35±0.06),均为P0.05]。结论 p27在高脂血症大鼠血管组织呈低水平表达,依那普利可使其表达增加,p27可能参与了抑制动脉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肠抑素与高脂血症大鼠肾损害的关系以及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肾损害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和辛伐他汀(10 mg/kg·d))治疗组,12周后检测3组大鼠的血脂、血肌酐、24 h尿蛋白水平,以及血清和肾皮质肠抑素浓度.结果 高脂血症组大鼠尿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和肾皮质肠抑素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治疗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高脂血症组(P<0.01),血清和肾皮质肠抑素含量高于高脂血症组(P<0.05).结论 辛伐他汀在调脂的同时,还能显著增加血清肠抑素水平,肠押素水平的降低可能参与了高脂血症肾损害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高脂血症大鼠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及调脂药物辛伐他汀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高脂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对内皮功能的损伤机制.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组及辛伐他汀治疗组,分别检测3组大鼠血脂变化及NO、VEGF、VCAM-1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血症组NO水平较低、VCAM-1表达较强且范围较广,黏附于内皮的白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VEG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脂血症组血NO2-/NO3-水平为(29.6±7.2)μmol/L,与正常对照组(38.0±9.9)μmol/L比较明显降低(P<0.05);辛伐他汀组血NO2-/NO3-水平为(37.4±9.5)μmol/L,高于高脂血症组(P<0.05),VEGF较高脂血症组明显增高(P<0.05);血NO2-/NO3-与VEGF呈正相关(r=0.644,P<0.05).血清NO浓度与VCAM-1表达强度及范围呈负相关(r分别为-0.676、-0.684,均为P<0.05).结论 NO、VCAM-1参与高脂血症血管内皮的损害;辛伐他汀对内皮功能的改善,可能是通过提高NO水平、减少内皮细胞VCAM-1的表达及促进VEGF的分泌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梗阻性肾病所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42例梗阻性肾病所致肾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n=24)和对照组(n=18)。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8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治疗14d;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SOD及尿液β2-MG、NAG水平。结果:治疗后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62.9±20.3)μmol/L,(5.7±1.88)mmoL/L,f0.35±0.10)mg,/L.(10.59±3.55)U/L]较对照组[(109.1±29.6)μmol/L,(7.2±2.23)mmo]/L,(0.80±0.26)mg/L,(25.21±7.56)U/L,P〈0.05]下降更明显,血清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99.09±105.42)U/mL伽(257.96±81.15)U/mL,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减少梗阻性肾病患者肾脏的氧化应激性损伤。有助于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