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7 毫秒
1.
乌鲁木齐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市15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情感问卷调查.结果:乌鲁木齐市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低于全国平均成人水平,各种心理症状表现明显.汉族和回族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其他民族;短工龄教师好于长工龄教师;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生物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语文和英语教师;高学历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低学历教师;无兼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兼职教师.数学教师的心理满意度高于其他科目教师;高学历教师的心理满意度高于低学历教师;兼职教师的心理满意度高于无兼职教师.结论:乌鲁木齐市教师心理健康状态低于全国平均成人水平,不同民族、工龄、科目、学历、有无兼职的教师心理健康状态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工作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对乌鲁木齐市1321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缺勤以及工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1)不同民族教师之间 SCL-90评定结果比较,除偏执因子得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外,其余因子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2)女教师工作能力指数低于男教师;汉族和回族教师工作能力指数高于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教师;<10 a 工龄组教师工作能力指数低于10~20 a 和>20 a 工龄组教师。(3)工作能力指数与 SCL-90总分、缺勤率呈负相关,与心理满意度呈正相关。结论心理健康状态、心理满意度、缺勤是影响教师工作能力的主要因素,教师心理健康与否与工作能力关系密切。教师应是心理健康状态监测以及干预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3.
赵燕莉  李震 《卫生职业教育》2008,21(21):109-110
目的 了解民族地区中专学校不同民族、性别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及12项心理健康量表对344名民族地区中专医学生进行测定,将结果 与国内常模(青年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民族地区中专医学生SCL-90量表9项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藏族学生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押都、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略高于汉族学生,而汉族学生焦虑、恐怖因子得分略高于藏族学生;男生抑郁、焦虑、恐怖3项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结论 民族地区中专学校应针对不同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加强文化及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实施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宁夏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师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宁夏10所高校1 461名教师进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制人口学问卷测查,测查结果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高校教师症状量表SCL-90总检出率为31.21%,相当重及严重症状者12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8.42%;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男性教师躯体化、强迫、焦虑因子与女性教师比较存在差异,人际关系、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民族教师各因子分比较回族高于汉族,均存在差异。结论:宁夏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一般人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5.
湖北民族学院师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湖北民族学院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湖北民族学院502名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教师得分与常模接近(P>0.05),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55.08%,教师21.05%。结论 提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当严重,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学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沈阳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团体干预后结果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 500名中小学教师,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的,每周一次团体心理咨询,共进行4次干预后,再次应用SCL-90进行心理评估,做心理干预前、后的对照研究。结果:中小学教师SCL-90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有9个因子上的平均高于国内成人常模;除偏执因子(P>0.05),其余项目均有差异(P<0.05);男教师各因子分的平均分均高于女性教师,男女教师SCL-90各个因子无差异(P>0.05);团体心理咨询前、后比较可见教师各项因子分均有下降。结论:对教师心理问题的团体干预是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很大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医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63名在校医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医专学生SCL-90总均分、各因子分(躯体化除外)都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医专学生心理问题的的检出率为7.99%;医专学生SCL-90总均分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不显著;高招生SCL-90总均分以及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七个因子得分都显著高于单招生(P〈0.01);临床专业学生SCL-90总均分以及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七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护理专业学生(P〈0.05或P〈0.01)。结论:医专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低,高招生、临床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应引起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包头市蒙、汉族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219名在校中学生(其中蒙族学生424名,汉族学生795名)进行调查。结果:蒙族中学生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汉族中学生除人际敏感和抑郁两因子外.强迫症状因子明显低于国内常摸(P<0.01),其余各因子及总分亦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蒙族女生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明显高于汉族女生(P<0.01).而男生除躯体化和恐怖因子外,其他因子及总分在蒙汉族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蒙族中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较汉族中学生为重,因此应重视和加强蒙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9.
苏州市青年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贾凤芹  吴燕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3):2823-2825
目的:了解青年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苏州市89名青年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结合深度访谈法对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苏州市青年农民工在SCL-90量表中6个因子得分显著或极其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男性5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性;低学历人员2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高学历人员;建筑工人6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非建筑工人。结论:苏州市青年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男性心理健康状况比女性差;低学历人员比高学历人员差;建筑工人比非建筑工人差。影响其心理卫生状况的因素为:文化适应困难、社会支持系统缺乏、认知偏差、和心理健康意识与调控方法缺乏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65名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结果 SCL-90得分:最低90分,最高450分,总均分142分,标准差57.8分,症状自评因子分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等阳性评分上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以总均分≥160分作为标准,本次筛查出有心理问题的教师83人,占总数的23%,因子频数分布及比例分布,以SCL-90因子分≥2分的个数,有心理问题的81人,与SCL-90总均分≥160分非标准的83人基本相似。男女之间在因子分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教育主管部门应关注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回族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其特征;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团体咨询及个别咨询等不同方式结合的不同干预模式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某市中学、小学各两所学校中各五个班的381名回族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四个实验组及一个对照组。入组时经不同模式的心理辅导干预半年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评估及比较。结果回族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8.6%,人际关系等七个因子分显著高于全国中学生常模,女生在精神病性、恐怖、抑郁及人际关系四个因子上显著高于男生;采用不同模式进行心理干预后,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式二、三、四各因子分及总分在干预前后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模式一干预前后各项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回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课程讲授、团体心理咨询和个别心理咨询结合的方式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97名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北京市某区的1379名中学生进行SCL-90测试,并将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进行对比。结果:有6.73%的中学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女生焦虑、躯体化、抑郁.恐怖因子分显著地高于男生。初中生敌对、恐怖因子分显著地高于高中生;高中生强迫症状、抑郁因子分高于初中生。结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社会各界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新疆汉族、维吾尔族(维族)和哈萨克族(哈族)中小学生应对风格心理健康素质的状况,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应对风格分量表》对新疆2129名中小学生的应对风格状况进行调查,比较新疆汉、维、哈族中小学生在应对风格7个维度上的差异,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1)新疆中小学生应对风格得分整体高于全国常模;(2)新疆汉、维、哈族中小学生应对风格中的行为情境、认知情境、行为生理以及混合策略4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在应对风格7个维度中,除女生认知维度得分高于男生以外,其余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新疆中小学生应对风格年级的得分体现为,在行为情境、认知情境和防御策略维度上是小学五年级得分最高,从初一逐渐上升至高一,之后又有所回落。在行为生理、行为表达、认知表达和混合策略维度上是小学五年级至高一逐渐上升,高一最高,之后又有所回落。结论 新疆中小学生应对风格心理健康素质整体高于全国常模;新疆中小学生应对风格存在民族、性别和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对中学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应用SCL一90量表对东莞市厚街镇325名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将结果与中国常模对照。结果东莞市厚街镇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全国一般水平高,且不同性别、不同教学环境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差异。结论社会和学校应重视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初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对183名初中教师进行调查,使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理健康较差的教师占调查教师总体的比例为21.86%,比较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强迫、敌对、睡眠及饮食问题、人际关系敏感;省内初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比全国正常人的水平低,因子分有显著差异;初中教师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及各因子状况无性别、年龄的差异.[结论]省内初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问题,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6.
泸州市城郊小学4~6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泸州市城郊小学4~6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两所城郊小学507名学生,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表》(MHT)为测评工具,对其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从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性别差异、年级差异方面分析其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泸州市城郊小学4~6年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分检出率为7.19%,至少有1项焦虑异常的检出率为13.50%,各内容量表中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身体症状的检出率居于前三位;5年级在总体焦虑情况、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方面均比4年级严重;5年级的对人焦虑和过敏倾向比6年级表现得更为明显;6年级的总分、学习焦虑和自责倾向得分显著高于4年级;女生的恐怖倾向高于男生。结论:泸州市城郊小学4~6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异常检出率略高于国内大多数文献的调查结果,需要对其原因进行进一步的探索,采取相应措施改善现状,促进该地城郊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汕头市高三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汕头市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随机选择汕头市三所高中学校(城市、农村普通中学各1所,重点中学1所)高三级学生各110名,进行SCL-90问卷测试,收回有效问卷288份。结果:有15.98%的高三学生(重点中学32.43%)存在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比较显示:农村中学10个因子均分都显著低于城市中学(P<0.01),也低于全国中学生常模(P<0.01)和青年组常模(P<0.01~0.05);普通中学除敌对外,其余均低于重点中学(P<0.01~0.05);男生除敌对因子均分高于女生(P<0.05)外,余无差异。城市普通中学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因子分显著低于全国中学生常模(P<0.05),强迫症状、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均分高于青年组常模(P<0.01~0.05);重点中学的强迫症状、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5个因子均分显著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P<0.01)。结论:汕头市高三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好,但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太乐观。  相似文献   

18.
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红  ZENG Yu 《中国医药导报》2008,5(23):124-125
目的:了解江西省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为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进行抽样调查江西省三所初级中学初一、初二、初三的279名留守学生作为被试者;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进行评价。结果: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阳性检出率占72.4%,心理健康问题较严重者占总人数1.1%;初一年级组与初二和初三年级组在恐怖倾向存在显著差异(F=3.887, P〈0.05);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整体看,除孤独倾向外,男女留守学生在焦虑总分和其他7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或P〈0.05)。结论: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低年级更具有恐怖倾向,留守女生比男生心理健康水平更不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