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OSF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于口腔黏膜病变区域基底部多点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40mg/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参注射液4mL/次口腔黏膜病变区域基底部多点注射,2组均1次/周,共12次。2组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进行评价,并测量口腔黏膜病损面积及张口度;采集2组治疗前后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血液流变仪测定全血黏度[高切(HS)、中切(MS)、低切(LS)]、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TGF-β1、IL-6水平。结果:观察组VAS评分明显降低,黏膜病损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张口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LS、MS、PV、FIB明显较治疗前降低,而对照组治疗后LS、MS、HS、PV、FIB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治疗后TGF-β1、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可有效降低OSF患者血清TGF-β1、IL-6水平,抑制结缔组织纤维化,改善疼痛、口腔黏膜病损面积及张口度,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雾化吸入联合康复新液含漱用于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以2016年7月—2020年7月于长兴县人民医院就诊并接受放疗的11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三联药液口腔含漱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雾化吸入联合康复新液口腔含漱治疗。比较2组患者放疗结束时口腔黏膜反应程度的差异,评价患者放疗期间口腔黏膜疼痛反应程度,记录患者出现3级以上口腔黏膜反应的时间,统计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临床疗效水平。  结果  研究组放射治疗结束时出现严重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患者比例(14.54%)显著低于对照组(36.36%,χ2=6.899,P=0.009)。研究组患者放疗2周、4周和结束时口咽部疼痛NRS评分[(1.17±0.32)分、(3.28±0.74)分、(4.41±0.8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69±0.43)分、(4.35±0.81)分、(6.03±0.92)分,t=4.196~6.235,均P < 0.001]。研究组(8例患者)发生严重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时间为(5.47±0.79)周,显著晚于对照组(20例患者)发生严重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时间[(4.51±0.62)周,t=5.273,P < 0.001]。研究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治疗总体有效率(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81.82%,χ2=5.986,P=0.014)。  结论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雾化吸入联合康复新液含漱可有效减轻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口腔黏膜损伤程度,缓解疼痛反应,缓解病情进展,提高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临床疗效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与丹红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因长期咀嚼槟榔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曲安奈德局部黏膜下注射治疗,治疗组局部黏膜下注射曲安奈德及丹红注射液,每周1次,治疗三个月后,比较用药前、后患者主观症状、病损面积及张口度改善情况,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三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种方法治疗中度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有效率分别为86.7%和7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71,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重度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有效率分别为73.3%和3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8,P0.05)。结论曲安奈德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王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4):1105-1106
目的观察加用脉冲N d:YAG激光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用脉冲Nd:YAG激光+曲安奈德局部治疗,对照组仅用曲安奈德局部治疗,均以1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5%,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脉冲Nd:YAG激光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扁平苔藓的治疗和总结经验。方法:用曲安奈德注射液1.5 ml(15 mg)加2%利多卡因2.5 ml混合后注射于口腔扁平苔藓患病处黏膜下方,分别1周后注射第2针,2周后再次注射第3针。结果:曲安奈德注射液对口腔扁平苔藓患者有效率为100%,1周后病损完全愈合后为8例,病损面积明显缩小28例。结论: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注射于患处治疗口腔扁平苔藓,使用方便,作用明显,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口腔扁平苔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口腔扁平苔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4例,给予曲安奈德40mg+2%盐酸利多卡因1ml混合液注射于病损处,治疗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雷公藤多甙片,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88.64%。结论:曲安奈德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口腔扁平苔癣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丹参酮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疗效。方法纳入我科(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36例口腔粘膜纤维性变(OS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行曲安奈德治疗,研究组行曲安奈德+丹参酮,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张口度、口腔粘膜病损面积、血清TGF--β1,IL-6水平、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张口度、口腔粘膜病损面积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张口度高于对照组;口腔粘膜病损面积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TGF--β1,IL-6水平、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肥胖、浮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治疗方法对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清TGF--β1,IL-6水平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且,该治疗方法安全、有害反应低,亟待在临床工作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瑞云  李琼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7):1239-1242
  目的  探讨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中应用个性化护理联合集束化护理的价值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54例,均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27例,采用个性化护理)与观察组(27例,采用个性化护理联合集束化护理)。对比2组护理前后的TNF-α、ALT、Cr、血清白介素-18水平,观察并记录2组28 d存活率与死亡率。  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TNF-α、血清白介素-18水平更低[(74.75±8.58)ng/L vs. (112.42±12.39)ng/L, (145.42±13.85)ng/L vs. (164.57±15.34)ng/L, t=12.988、4.815,均P < 0.05]。2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护理前ALT、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ALT、Cr水平更低[(122.82±15.65)U/mL vs. (236.15±28.58)U/mL, (138.56±15.77)μmol/L vs. (181.36±19.34)μmol/L, t=18.073、8.912,均P < 0.05]。观察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28 d存活率为48.15%,对照组为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9,P=0.046)。  结论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与联合护理(个性化护理+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改善TNF-α、血清白介素-18、ALT、Cr等相关生化指标,提高患者存活率及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安宫牛黄丸在急诊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后的应用价值,以期为CA的临床救治提供试验依据。  方法  将2017年8月—2019年6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心脏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cardiac arrest and 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CA-ROSC)的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ROSC后立刻静脉滴注纳洛酮,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安宫牛黄丸,疗程为1周。比较2组脑氧代谢率(cerebral metabolic rate for oxygen,CMRO2)、氧化应激损伤、血清S100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及预后。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3 d、7 d时的CMR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 0.05);治疗后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96.45±9.47)U/mL]、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82.58±11.49)U/L]显著高于对照组[(84.25±8.87)U/mL、(73.60±10.75)U/L],丙二醛[(9.52±1.88)nmol/mL]显著低于对照组[(11.03±3.06)nmol/mL, 均P < 0.05];治疗后观察组S100β、MMP-9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脑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脑复苏成功时间较对照组短,且治疗后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表现计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 0.05)。  结论  安宫牛黄丸用于CA患者CPR后可有效改善脑氧代谢,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及脑损伤,对于预后有益,值得临床推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解毒活血灌肠方联合中药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8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住院及门诊UC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灌肠组40例采用解毒活血灌肠方联合中药口服治疗,对照组40例仅采用中药口服治疗。采用改良Mayo评分判定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相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肠组织病理评分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黏膜地址素细胞黏附分子-1(Madcam-1)的表达,有效病例随访2年。  结果  治疗后2组改良Mayo评分均随时间下降(P < 0.05)。治疗2、4周后灌肠组改良Mayo评分[(3.30±0.18)分、(4.30±0.27)分]低于对照组[(4.85±0.45)分、(6.15±0.38)分, 均P < 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血清IL-8、TNF-α、VEGF、Madcam-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均P < 0.05),灌肠组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 < 0.05)。2组患者结肠组织病理评分较前降低(P < 0.01),灌肠组病理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5)。2组患者结肠黏膜VEGF、Madcam-1表达均低于治疗前(均P < 0.05)。有效病例随访2年,灌肠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中药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加用灌肠治疗能更快缓解症状,可能通过减少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减轻血管炎症反应,使患者更长时间稳定于缓解期。   相似文献   

11.
韩莉  韩佳  李道鹏  李鹏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1):1547-1548,1551
目的:观察复方曲安奈德联合金因肽(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治疗糜烂溃疡性口腔黏膜病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糜烂溃疡性口腔黏膜病的患者102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2例,采用复方曲安奈德黏膜下注射+金因肽外用;对照组50例,局部温敷0.1%利凡诺。对比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将曲安奈德加入复方氯已啶含漱液中治疗各型口腔扁平苔藓以及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溃疡型口腔扁平苔藓。方法:80例OLP患者,随机抽样平分,试验组若伴发溃疡者予以4%曲安奈德局部封闭,用维生素E涂患处。4%碳酸氢钠液含漱和用曲安奈德加入复方氯已啶中交替含漱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强的松15mg,清晨顿服,服两天停五天,后逐渐减量至5mg/d,然后停药,用药2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对照组的病损多无愈合,无效35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曲安奈德加入复方氯已啶中含漱治疗各型口腔扁平苔藓以及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溃疡型口腔扁平苔藓具有较好的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生物蛋白胶和曲安奈德对犬食管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 后狭窄的预防效果.方法 健康12月龄普通家犬20只(雌雄不限,体质量12 ~15 kg)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 = 5): 联合治疗组、生物蛋白胶组、曲安奈德组和对照组,ESD术于食管距门齿30~34 cm处剥离食管黏膜3/4环周,建立创面,分别于创面喷涂生物蛋白胶+ 曲安奈德混悬液、生物蛋白胶溶液、曲安奈德溶液,对照组不用药物.术后6周胃镜检查后处死实验犬取食管标本观察大体形态、比较狭窄率,狭窄组织行HE染色和针对α-SMA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胃镜下见狭窄处瘢痕皱襞.大体标本见瘢痕处管壁变薄.相比曲安奈德组(P< 0.05) 和对照组(P< 0.01) ,联合治疗组狭窄率更小;生物蛋白胶组较对照组狭窄率也更小(P< 0.05) .HE染色见黏膜下层广泛的肌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和固有肌层萎缩.与联合治疗组比较,曲安奈德组和对照组α-SMA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 0.01);与生物蛋白胶组比较,曲安奈德组(P< 0.01) 和对照组(P< 0.05) 表达量也增加.结论 食管ESD术后创面局部喷涂生物蛋白胶+ 曲安耐德混悬液或生物蛋白胶对术后狭窄有预防效果,其机制可能与减少黏膜下层纤维化和炎症反应有关,而单次喷涂曲安奈德对术后狭窄无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病变肌筋膜离断术结合药物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疼痛科和康复医学科收治的80例MPS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小针刀结合曲安奈德、维生素B12及利多卡因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病变肌筋膜离断术结合曲安奈德、维生素B12及利多卡因注射治疗,疗程均为15 d,观察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临床疗效评分(JOA)变化及压痛点个数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VAS评分为(6.68±1.38)分,对照组为(6.42±1.43)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23±1.43)分vs (3.81±2.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日常生活和总分分别为(5.02±1.23)分、(2.07±0.95)分、(10.48±2.41)分、(17.57±2.87)分,对照组分别为(4.96±1.18)分、(2.08±1.02)分、(10.41±2.54)分、(17.45±2.9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日常生活和总分分别为(2.02±1.01)分、(1.67±0.78)分、(5.12±1.76)分、(8.81±1.78)分,对照组分别为(2.87±1.02)分、(1.86±0.85)分、(6.89±1.89)分、(11.62±2.06)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JOA各项评分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腰部压痛点为(4.31±0.53)分,对照组为(4.27±0.4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腰部压痛点均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5±1.33)分vs (2.87±1.08)分,P<0.05],观察组患者腰部压痛点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病变肌筋膜离断术结合曲安奈德、维生素B12及利多卡因注射治疗MPS较小针刀疗效更佳,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局部外用他克莫司膏与曲安奈德对口腔扁平苔藓(OL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60例OL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他克莫司组、曲安奈德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他克莫司组、曲安奈德组在接受规范治疗基础上分别局部外用0.1%他克莫司及0.1%曲安奈德软膏治疗6周,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停药4周后观察复发率。结果 他克莫司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0%,曲安奈德组患者有效率为55.00%,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10.00%,3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他克莫司组、曲安奈德组患者的无效率均低于对照组,且他克莫司组的无效率低于曲安奈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67)。治疗期间,他克莫司组1例患者,曲安奈德组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停药4周后,他克莫司组1例复发,曲安奈德组2例复发,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克莫司较曲安奈德对OLP患者口腔黏膜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牛红霞  孟斌 《北京医学》2018,(3):229-232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比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继发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眼科经眼底检查、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as angiography,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确诊的BRVO继发ME患者56例(56眼),根据注射药物不同分为雷珠单抗组(治疗组,n=30)和曲安奈德组(对照组,n=26).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黄斑中心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的变化.使用标准对数视觉尺度进行视力检查,并将结果转换成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记录.在治疗后1、3、6个月及术后1年比较BCVA和CMT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BCVA平均为0.74±0.19;对照组为0.75±0.2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P=0.83);治疗组CMT平均为(457.80±61.08)μm,对照组为(462.03±77.23) μm,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p=0.089).治疗后1、3、6、12个月,治疗组BCVA分别为(0.51±0.08)、(0.46±0.11)、(0.43±0.12)、(0.41±0.08),CMT分别为(279.03± 101.36) μm、(275.92±82.04)μm、[271.65±92.21)μm、(266.03 ±96.23) μm;对照组BCVA分别为(0.55±0.10)、(0.49±0.05)、(0.44±0.15)、(0.43±0.15),CMT分别为(289.09± 120.33) μm、(290.36±98.48) μm、(288.08±70.01)μm、(270.80±77.98)μm;2组在治疗后1、3、6、12个月,BCV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4,P=0.020;t 2.34,P=0.023;t=2.56,P=0.037;t=2.16,P=0.004),C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14,P=0.021;t=3.384,P=0.017;t 2.352,P=0.015;t=2.534,P=0.008);与治疗前比较,2组BCVA均明显提高(P<0.05)、CMT均呈现快速下降(P<0.05),且保持稳定.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与曲安奈德均能提高ME患者的视力,减轻其黄斑水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Bevacizumab联合曲安奈德(TA)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年4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确诊有CNV的21例(42眼),右眼(21眼)定为对照组,行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0.1ml),左眼(21眼)定位观察组,行Bevacizumab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和TA各0.05ml)。同一患者的左右眼同一时间进行治疗,每4周进行一次重复治疗,共4次;在第12周时,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最佳矫正视力变化的差异、CNV病灶渗漏情况以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CNV病灶渗漏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OCT显示黄斑区视网膜水肿在治疗后有14眼完全消退,5眼明显轻,2眼无明显变化。观察组中,20眼水肿完全消退,1眼明显减轻。两组治疗前后黄斑视网膜水肿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evacizumab联合曲安奈德(TA)玻璃体腔注射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CNV,减轻黄斑视网膜水肿,延缓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黄斑水肿(ME)干预治疗方案。方法将146例(160眼)ME患者随机分为曲安奈德组73例(79眼)和曲安奈德联合中药组(联合组)73例(81眼)。曲安奈德组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IVTA),联合组同时加服中药汤剂,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①12周时联合组视力提高率、稳定率和降低率分别为58.03%、38.27%和3.70%,曲安奈德组分别为43.04%、48.10%和8.86%,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曲安奈德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CMT)均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CMT下降程度大于曲安奈德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眼压均升高(P〈0.05),但联合组眼压升高幅度小于曲安奈德组(P〈O.05);④曲安奈德组和联合组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27.89/6和1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ME可以显著提高近期疗效,并降低激素性眼压升高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