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照X线平片与CT检查结果,结合临床症状与体征,探讨X线平片检查对颈椎病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50例确诊病人,男30例,女20例;年龄35—70岁。均行X线平片与CT检查。结果:颈椎病人95%均有不同的阳性平片X线征象。钩突增生,椎体骨质增生,关节突的骨质增生其显示率平片大于CT。椎间盘的膨出与突出,黄韧带的肥厚,CT能够直接观察。结论:X线平片检查仍然是颈椎病有效的检查方法,CT检查可以观察椎间盘变性及韧带改变,术前病人的CT检查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调查和研究颈椎病患者在临床诊断中使用X线平片、CT诊断以及MRI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放射科在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6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此次调查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都进行了X线平片、CT诊断以及MRI诊断,并对X线平片、CT诊断以及MRI诊断三种不同的诊断方式在颈椎病方面的临床使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诊断对三种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其中有8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约占(13.33%)、15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约占(25.00%)、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约占(13.33%)、1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约占(16.67%),19例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约占(31.67%)。MRI诊断的准确率高于CT诊断和X线平片诊断,X线平片对颈椎曲度和椎间隙狭窄的诊断确诊率高于CT诊断,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平片、CT诊断以及MRI诊断的临床应用,能够有效的减少医院颈椎病的错诊、误诊以及漏诊的情况,在进行检查时CT诊断和MRI诊断的准确率要高于X线平片,对于X线平片诊断难度较大的患者可以结合CT诊断、MRI诊断,可以有效的提高诊断的有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颈椎病的诊断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颈椎病患者在临床诊断中通过X线平片、CT诊断和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月,此1年间影像科收治的颈椎病患者52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平片诊断、CT诊断和MRI诊断。对比评价X线平片诊断、CT诊断和MRI诊断颈椎病的临床诊断结果。结果:52例颈椎病患者中呈脊髓型颈椎病占11.5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占9.62%;神经根型颈椎病占36.53%;椎动脉型颈椎病占13.46%;混合型颈椎病占28.85%;并且3种检查方法:MRI检查结果均显著高于X线平片、CT(P<0.05);X线平片对颈椎曲度、椎间隙狭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T(P<0.05);CT对于骨性椎管狭窄、钩突增生诊断准确率均高于X线平片(P<0.05)。结论:X线平片、CT诊断和MRI诊断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减少颈椎病的误诊和漏诊情况,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颈椎病的临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颈腰椎附件骨折的诊断率。材料与方法:整理本院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65例颈腰椎附件骨折的病例,回顾性分析颈腰椎附件骨折X线平片及CT诊断。结果:X线平片确诊颈腰椎附件骨折25例,X线平片疑似颈腰椎附件骨折CT确诊33例,X线平片漏诊颈腰椎附件骨折CT确诊7例。结论:X线平片发现颈腰椎附件的直接或间接骨折征象指导CT做进一步检查,大大的提高了颈腰椎附件骨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颈椎病是常见病,尤其是中年以上多发。目前对本病的X线诊断,尚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为了探讨本病的X线平片征象及其诊断意义,我们最近以来对72例患者与89例健康者的X线平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下。材料与方法颈椎病组(经临床诊断)72例。男38例,女34例。发病年龄18岁~68岁。其中20岁以下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颈椎病是指颈椎的创伤导致椎间盘和椎体所属结构的病理改变,并出现相应颈椎病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但由于目前对本病尚无统一的认识和诊断标准,X线平片对本病的诊断价值亦未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为此,本文收集一组外伤性颈椎病患者,对其X线平片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评价X线平片对外伤性颈椎病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青年颈椎病X线征象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8-3~2000-8所收集的40岁以下经临床和X线诊断为颈椎病,具有颈椎侧、屈曲、左右前后斜45°平片75例.结果颈椎双边双突征及椎弓-关节突错位征是颈椎退变,旋转移位的X线征象,亦是青年颈椎病的特殊X线表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网瘾青年颈椎X线平片资料,为社区网瘾青年颈椎病提供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社区167名网瘾青年到我院行颈椎X线平片检查的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7例网瘾青年中5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颈椎X线平片改变,其中曲度改变39例(66.1%)、颈椎失稳21例(35.6%)、椎小关节退变12例(20.3%)、韧带钙化8例(13.6%)、椎间孔改变6例(10.2%)、椎体退变5例(8.5%),部分青年已经产生临床症状.结论:网瘾青年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盯视电脑屏幕,缺少必要运动和休息,易产生颈椎病,当其X线平片上有曲度变直、反张、侧弯、椎体旋转不良(双边征)、椎体滑移等特征性征象时,应结合临床表现,早期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X线平片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89例颈椎病患者的X线平片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X线平片可见颈椎曲度改变39例、占43.8%,椎间隙变窄71例、占79.8%,椎间孔缩小61例、占68.5%,骨质增生69例、占77.5%,双边、双突征30例、占33.7%,颈韧带钙化9例、占10.1%。结论:X线平片是临床诊断颈椎病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2):2840-2841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颈椎病患者,均分别行X线平片、CT及MRI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 MRI椎间隙狭窄、骨性椎管狭窄诊断率分别为65.0%、58.3%,与X线平片、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钩突增生诊断率80.0%,MRI钩突增生诊断率85.0%,均明显高于X线平片的53.3%(P<0.05)。x线平片独立观察征象为椎间孔狭窄、颈椎双边征;CT为黄韧肥厚;MRI为寰枢椎半脱位、纤维性椎管狭窄、脊髓水肿及变性。X线平片、CT、MRI诊断各有优缺点,其中MRI相对更好,临床建议联合检查以早期诊断出颈椎病。  相似文献   

11.
脊柱爆裂折的CT与X线平片诊断对照分析(附10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提高CT和X线平片对脊柱爆烈骨折诊断价值的认识.方法收集经CT检查确诊为脊柱爆裂骨折而X线平片诊断为单纯压缩性骨折或未见骨折者共105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因X线平片无典型征象而误诊33例,由于对典型征象缺乏认识而误诊53例,由于投照因素漏诊19例.结论X线平片对脊柱爆裂骨折的误诊、漏诊率较高,提高认识平平和投照质量可减少误、漏诊,CT能提高脊柱爆裂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并显示椎管的狭窄程度,有利于临床及时正确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诊断的460例颈椎病患者的影像表现,总结其各分型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其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对460例诊断为颈椎病患者的平片和CT检查颈椎骨质、椎间隙、椎间孔及椎间盘改变的影像表现,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颈椎病患者中,X线表现中以椎间隙变窄多见,好发部位以颈5/6为主,CT表现中以颈椎间盘突出常见,以颈5/6椎间盘好发,神经根型颈椎病较多。结论:X线平片和CT检查的影像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即可诊断颈椎病并分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与X线平片对早期周围型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份我院收治的周围性肺癌患者152例,分别进行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的诊断,比较2种诊断方法对周围型肺癌临床典型征象及TNM分期诊断的检出率,并计算诊断符合率。结果: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空泡征、分叶征、胸腔积液、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等典型征象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P0.01)。X线平片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56.58%,多层螺旋CT为92.11%,2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与X线平片相比,多层螺旋CT可更好的对周围型肺癌的典型征象及临床TNM分期进行诊断,诊断符合率更加接近病理检测。  相似文献   

14.
青年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青年颈椎病的X线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X线影像确诊的青年颈椎病38例的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生理曲度异常31例(81.6%),椎体失稳25例(65.8%),椎间隙狭窄14例(36.8%),椎体骨质增生8例(21.1%),椎间孔改变6例(15.8%),钩突增生、韧带钙化各4例(各占10.5%)。结论诊断青年颈椎病需X线影像表现与临床相结合,多体位投照的颈椎X线平片对青年颈椎病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提高CT和X线平片对脊柱爆裂骨折诊断价值的认识。方法:收集经CT检查确诊为脊柱爆裂骨折而线平片诊断为单纯压缩性骨折或未见骨折者共105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因X线平片无典型征象而误诊33例,由于对典型征象缺乏认识而误诊53例,由于投照因素漏诊19例。结论:X线平片对脊柱爆裂骨折的误诊、漏诊率较高,提高认识水平和投照质量可减少误、漏诊,CT能提高脊柱爆裂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并显示椎管的狭窄程度,有利于临床及时正确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分析对颈椎病患者早期诊断中分别施以X线平片、MRI以及CT诊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整群选取颈椎病病人80例,均为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接收,对上述所有病人均进行X线平片、MRI以及CT诊断。统计这三种不同诊断方法的检出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X线平片、CT和MRI诊断法对80例颈椎病患者的诊断率经评定显示分别为83.75%、95.00%和97.50%,CT法和MRI法诊断率无明显差异,但二者诊断率均明显高于X线平片法;MRI诊断除颈椎曲度异常外其他各项定位诊断检出率均显著高于X线平片,MRI对于椎间隙狭隘(63.75%)、骨性椎管狭窄(57.50%)以及颈椎曲度异常(62.50%)的检查结果相较于CT检查均明显较高;CT对于骨性椎管狭窄(40.00%)和钩突增生(78.75%)的检查结果经评定均显著高于X线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和CT检查的诊断率均明显高于X线平片法,可以将X线平片联合MRI或者CT进行诊断,提高诊断率,为病人的后续治疗提供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儿童肠道蛔虫症的X线各种表现特征 ,以提高确诊率。方法 对 10 7例肠道蛔虫症的腹部平片 ,消化道钡餐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部平片显示出蛔虫直接征象 5例 ,间接X线征象 10例。 10 5例消化道钡餐造影均显示出X线的蛔虫直接征象 ,显示出间接征象的 82例。 10 7例患儿有多种临床表现形式。结论 消化道钡餐造影是目前诊断肠道蛔虫症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叶斌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5):1130-1131
选取颈椎病患者和正常人各46例,分别观察其动态张口位及动态侧位片的征象。结果通过分析知,颈椎病组的前屈侧位片与动态侧位片相比,有其显著性的区别,并且较多出现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病的动态X线在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颈椎病患者的动态张口位寰、枢椎体间的位置改变不能作为早期诊断颈椎病的半脱位或寰、枢关节错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进行颈椎侧位平片中生理曲度异常分型研究,探讨早期颈椎病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从颈椎病片中抽出标准侧位颈椎片1391例,从中选取临床无明显病因的颈椎病片735例,对其中419例曲度异常者进行分型,再分析比较各型中与其它异常X线征像的关系。制定出早期颈椎病X线诊断指标。结果:419例中Ⅰ型异常114例,占27.2%;Ⅱ型异常240例,占57.3%;Ⅲ型异常42例,占10.0%;Ⅳ型异常23例,占5.5%,并提出Ⅰ-Ⅲ型异常不合并其它异常X线征像或Ⅰ-Ⅱ型异常仅合并一项轻微其它异常X线征象可作为早期颈椎病诊断指标。结论:通过颈椎侧位平片,可以进行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分型及早期颈椎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与X线平片所见征象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同时经CT扫描和X线平片照摄并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作对照研究。结果椎间盘突出的X线平片主要表现有:腰脊椎侧弯和生理曲度变直及侧凸改变、椎间隙改变、椎体后缘唇样增生、相邻椎体后角局限性骨增生呈“磨角”样改变、相邻椎体后缘局限性骨吸收和相邻椎体面弧形压迹等;CT扫描的主要征象有:脱入椎管的髓核块影,硬膜囊受压、神经根水肿及移位,脱出髓核的部位部分钙化或骨化和髓核碎裂并在椎管内上下滑移等。CT的阳性发现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分别为100%和61.29%。结论CT和X线平片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各有千秋,在临床工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但CT诊断价值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