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分析漳州市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患者转诊与追踪状况,提高病人发现效果。方法下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2010—2012年漳州市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数据,对需转诊患者的转诊到位率、追踪到位率、总体到位率、到位后的确诊情况及确诊病人数占比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2年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及疑似肺结核病患者13 719例,转诊到位率37.7%,3年间无明显变化;追踪到位率和总体到位率分别为87.3%和92.1%,呈下降趋势;到位的可疑者确诊为活动性与涂阳肺结核患者分别为4 103例(56.7%)与2 125例(56.9%),3年间无明显变化;报告可疑者被结防机构排除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结论非结防机构报告可疑肺结核病仍是结防机构发现活动性与涂阳肺结核患者的重要来源,应继续加强对可疑肺结核病患者报告与转诊力度,结防机构应加大对转诊未到位可疑者的追踪力度,提高追踪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西综合医疗机构对肺结核病人的转诊和结核病防治机构对转诊未到位肺结核病人的追踪情况,为广西结核病防制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2008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广西结核病防治规划月报表"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2005~2008年,全区92个县(区)综合医疗机构报告可疑肺结核患者204724例,转诊到结核病防治机构109065,转诊到位率53.27%;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到位55460例,追踪到位率57.98%;转诊与追踪总体到位164525例,总体到位率80.36%,其中,13858例在结核病防治机构确诊为涂阳肺结核病人;转诊未到位的病人中,经加强转诊和追踪工作,据估算还可发现3385例涂阳病人(其中2877例新涂阳病人),可提高4.16%的新涂阳病人发现率。结论加强综合医疗机构对肺结核病人的转诊工作和结核病防治机构对转诊未到位病人的追踪工作,可以有效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16年龙岩市"三位一体"肺结核治疗管理模式一年的病人发现、治疗与转归情况,为结核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16年1~12月龙岩市结核病年报资料,定点医院医生对所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及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进行统一化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所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进行全程督导化疗管理。结果新涂阳患者完成率平均69.0%;新涂阳患者登记率平均14.3/10万;活动性患者完成率平均97.2%;活动性患者登记率平均39.7/10万;新涂阳患者2月未痰检阴转率平均74.4%;复治涂阳患者2月未痰检阴转率平均51.5%;新涂阳患者治愈率平均85.7%;复治涂阳患者治愈率平均69.8%;;活动性患者满1年转归治疗成功率平均89.2%。结论各非定点医院、乡镇卫生院加大力度对可疑肺结核病人的转诊,定点医院出台奖惩制度;对重点人群的筛查,提高涂阳病人发现率。根据《指南》要求定点医院医生做好对患者的规范化治疗、按时查痰及胸片的检查。再次,定点医院、疾控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密切合作、有效衔接,发现一例、管理一例、治愈一例。完善医院—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三家的合作机制。("三位一体"防治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05-2009年浙江省宁波市活动性肺结核网络报告、转诊与追踪情况,为改进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宁波市2005-2009年结核病网络直报数据及同期疫情报表,病人初诊、转诊和追踪登记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全市非结核病防治机构共报告肺结核患者和疑似患者18 470例,总体到位15923例,总体到位率为86.2%,到位病例中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的11210例,其中初治涂阳427例,分别占活动性肺结核总数的46.1%、初治涂阳总数的49.1%;与2005年比较,2009年病例追踪到位率、总体到位率分别提高了,33.8%,18.1%,但转诊率、转诊到位率、追踪率仍维持在原有水平;追踪未到位者中有774例为查无此人,占33.2%,另有918例原因不明,占39.4%.结论 非结核病防治机构在肺结核病人发现中起着重要作用,加强医防合作,完善转诊、追踪体系,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病人发现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01-2010年镇江市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效果。方法对2001-2010年结核病控制项目报表和网络直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镇江市可疑病人就诊人数逐年增加,其中因症就诊和转诊人数呈上升趋势;全市转诊和追踪到位较好,转诊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明显提高;2010年活动性肺结核登记率为73.11/10万,涂阳肺结核登记率为40.67/10万;男性初治涂阳登记率明显高于女性(2=1 749.67,P<0.001);2010年65岁及以上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达104.14/10万,2002-2010年初治涂阳和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2月末痰检阴转率呈上升趋势。结论镇江市自2002年实施直接督导短程化疗(directly do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DOTS)策略,经过近10年努力,结核病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深圳市罗湖区1995~2001年7年的结核病归口管理效果,找出存在问题,探讨提高转诊率的措施。方法对深圳市罗湖区37家医疗机构1995~2001年的结核病控制项目登记本、表卡、转诊本(单)和逐年对各级医疗单位抽查考核记录等资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7年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2547例,其中涂阳登记病人1308例,涂阳登记率由1995年的14.3/10万提高到2001年的30.7/10万;共转诊可疑肺结核病人5941例,转诊到位5311例,转诊到位率为89.4%;发现病人途径以综合医院因症就诊发现为主,占病人总数的74.1%。结论深圳市罗湖区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必须加强辖区综合医院转诊的管理,进一步规范转诊程序,从而提高转诊到位率。  相似文献   

7.
张丽梅  周艳华  徐秀莹 《职业与健康》2010,26(16):1852-1854
目的了解2005—2009年玉溪市综合医疗机构对疑似肺结核病人的转诊和结核病防治机构对转诊未到位的疑似肺结核病人追踪情况。方法对5年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 5年内,玉溪市9县区综合医疗机构报告可疑肺结核患者8723例,转诊到结核病防治机构4496例,转诊到位率51.5%,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到位3676例,追踪到位率95.7%,总体到位8407例(包括其他到位的235例),总体到位率96.4%;到位人数中5697例排除肺结核,排除率为67.8%;2582例登记管理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中,66.8%来自转诊和追踪。结论非结防机构在肺结核病人的发现中起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肺结核/疑似肺结核病人的转诊到位率和转诊质量,将有效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武平县"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模式实施效果,为推行新防治模式提供借鉴。方法对武平县2010~2016年结核病的报表及相关资料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6年武平县报告肺结核患者年均发病率为48.62/10万,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年均登记发病率为44.87/10万,均呈下降趋势(P0.01、0.05),与福建省整体趋势一致;初诊患者就诊率为3.64‰,查痰率为98.76%,涂阳患者满2个月痰菌转阴率为93.76%,涂阳患者治愈率为91.98%,活动性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3.26%,网络报告肺结核患者追踪到位率为96.74%、总体到位率为98.46%,均高于结核病防治监控与评价指标的参考标准,也高于福建省的平均水平,但转诊到位率无明显优势。结论 "三位一体"防治模式充分发挥定点医院的人力资源和医疗资源优势及疾控中心在组织监测、督导与管理方面的优势,达到高发现率、高治愈率及高治疗成功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实施FIDELIS项目病人发现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美华  黄钦  黄文辉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6):1048-1049,1054
[目的]通过培训综合医院的结核病防治医生,督导综合医院肺结核病人和可疑肺结核病人的报告、查痰及转诊来提高病人发现。[方法]本项目通过培训综合医院的结核病防治医师作为督导员,加强干预,改善结核病人转诊政策和就医环境,进一步规范查痰、报告和转诊工作,同时结核病防治机构开展网络报告肺结核病人追踪工作,全面实施"医防合作",强化工作制度和实行激励措施,提高县级结核病防治人员积极性。比较干预前后情况变化,评价项目实施效果。[结果]项目实施后,转诊到位率由项目前的46.51%增加到项目后的59.35%;追踪到位率由项目前的85.39%增加到项目后的88.32%;查痰率由项目前的91.36增加到项目后的91.96%;新发涂阳病人登记率由项目前的47.73/10万增加到项目后48.78/10万,比项目前提高了2.20%。[结论]通过FIDELIS研究项目实施,我省肺结核病人转诊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得到改善,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岳阳市2009-2012年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患者的转诊、追踪情况,提升患者发现水平。方法利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岳阳市2009-2012年定时统计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及核查年报表,对13 242例应转诊患者的转诊到位率、追踪到位率、总体到位率、到位确诊情况及非结防机构患者发现占总肺结核患者发现的比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岳阳市2009-2012年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患者转诊到位率分别为52.7%(1 556/2 955)、67.5%(2 181/3 232)、67.9%(2 284/3 365)和65.8%(2 427/3 690);追踪到位率分别为74.8%(1 023/1 367)、94.1%(977/1 038)、95.9%(1 022/1 066)和97.0%(1 224/1 262),呈逐年上升趋势(x~2=344.9,P0.05);总体到位率分别为88.4%(2 611/2 955)、98.1%(3 171/3 232)、98.7%(3 321/3 365)和99.0%(3 652/3 690),呈逐年上升趋势(x~2=445.9,P0.05);到位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为37.0%(4 714/12 755);非结防机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现占总发现比例为27.6%(4 714/17 078),发现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占总新涂阳发现数的29.6%(2 481/8 392)。结论加强与各级非结防机构的合作,完善患者转诊与追踪体系,提高患者发现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滨州市2006—2012年非结核病防治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患者的转诊与追踪情况。方法利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2006—2012年滨州市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转诊、追踪及核查报表,对6 960例需转诊患者的转诊到位率、追踪到位率、总体到位率、到位后肺结核患者检出率及非结防机构对肺结核患者发现的贡献率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2年滨州市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及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到位率分别是18.44%、27.40%、29.13%、33.15%、33.88%、37.83%、38.01%,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追踪到位率分别为60.90%、69.14%、75.86%、93.01%、90.01%、89.83%、90.77%;总体到位率分别为74.44%、77.60%、82.99%、95.88%、94.17%、94.94%、96.00%;到位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为71.92%,涂阳肺结核检出率为71.23%;非结防机构对活动性肺结核发现的贡献率为40.66%,对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现的贡献率为37.62%。结论 2006—2012年滨州市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患者的转诊到位率呈逐年递增趋势,追踪到位率及总体到位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福州和厦门市实施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三位一体"防治模式)试点工作成效。方法分析2009-2010年10个县区肺结核患者报告登记情况,患者转诊、追踪、到位情况以及治疗队列,评价工作成效及薄弱环节。结果福州和厦门市试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年均登记率61.62/10万和94.02/10万,其中涂阳和新涂阳登记率分别为30.81/10万、27.88/10万和37.68/10万、30.79/10万,3者均达到或超过全省同期平均水平;2个市本区域内患者转诊率97.8%、97.6%,转诊到位率15.2%、41.2%,总体到位率91.8%、96.4%(同期全省平均分别为96.7%、42.5%、92.7%);2个市试点医院新涂阳和涂阳患者治愈率均达到90%以上。结论政策支持与经济补偿是顺利实施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总结酒泉市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卫Ⅹ项目)取得防治效果的基础上,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适合全市结核病防治工作新的思路与模式,不断提高综合防控能力。方法收集酒泉市2002-2010年"中国结核病控制工作月报表、季报表"及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年中共登记肺结核病可疑症状者30075例,初诊患者痰检率由2002年的34.4%上升到2010年的98.6%,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8465例,其中涂阳患者4039例(初治3307例,复治732例),初治涂阳患者治愈率平均为91.5%,复治涂阳患者治愈率平均为86.9%。2004-2010年全市非结防机构实际报告病人数9211例,转诊5964例,转诊率为64.7%,转诊到位3909例,转诊到位率为42.4%;结防机构实施追踪4192例,追踪率为79.1%;追踪到位2636例,追踪到位率为62.9%;总体到位率为71.1%。结论酒泉市通过大力实施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对全市结核病防治规划目标的实现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防治工作成效显著。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在如何降低结核病人费用、促进病人的发现和管理,加强耐药监测,提高总体到位率等工作模式转变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加强结防机构与综合医院的合作,运用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达到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率和转诊到位率的目标。方法实施全球基金第四轮结核病控制项目,加强结防机构与综合医院合作,开展结核病网络直报、转诊和追踪管理,强化工作制度和实行奖励措施,建立医疗单位结核病网络报告、转诊和追踪的有效机制。结果新发涂阳肺结核病登记率从18.5/10万上升到实施项目后的40/10万,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现率提高了116%;转诊到位率从54%上升到66%。结论通过加强结防机构与综合医院合作,能有效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率和转诊到位率。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网络直报疑似肺结核病人转诊追踪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2年来山西省综合医疗机构对疑似肺结核病人的转诊和结核病防治机构对转诊未到位的疑似结核病人的追踪情况。方法对2年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项目执行期间,全省119个县区综合医疗机构报告可疑肺结核患者22408例,转诊到结核病防治机构8139例,转诊到位率36.3%,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到位8248例,追踪到位率69.1%,转诊追踪共到位16387例,其中4448例(27.1%)在结核病防治机构重新定诊为涂阳肺结核,转诊未到位的病人中传染性病人比例参照到位病人的比例,加强转诊和追踪工作,还可发现1632例涂阳病人,可提高5.5%的病人发现率。结论加强综合医疗机构对病人的转诊工作,提高结核病防治机构对综合医疗机构网络报告病人的追踪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龙岩市全球基金第4轮1期结核病控制项目成效。[方法]根据项目报表分析涂阳病人发现与治疗效果以及综合性医院可疑肺结核病人转诊、追踪情况。[结果]龙岩市第4轮1期结核病控制项目新涂阳病人平均发现率71.9%;平均治愈率93.2%;丢失/迁出率1.7%。转诊到位率32.5%;追踪到位率61.3%;总体到位率72.3%。[结论]第4轮1期结核病控制项目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应加强综合性医院人员培训,提高可疑病人的转诊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01-2010年滨州市肺结核病人发现情况,为进一步做好滨州市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1~2010年滨州市肺结核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1~2010年合计接诊肺结核可疑症状者47579例,就诊率为128.30/10万;发现活动性肺结核13143例,其中涂阳病人i0680例,涂阴病人2463例,肺结核病人登记率为35.44/10万,涂阳病人登记率为28.80/10万。不同年份肺结核病人登记率、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10680例涂阳肺结核病例中,初治涂阳占84.70%,复治涂阳占15.30%。2005~2010年肺结核病人的转诊到位率为21.71%,追踪到位率为78.41%,总体到位率为68.23%。结论2001~2010年滨州市肺结核病人发现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海门市肺结核病人转诊与追踪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提高肺结核病人转诊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的方法。方法建立肺结核病人转诊追踪机制,开展转诊与追踪的宣传、培训和考核。结果2005年全市肺结核病人转诊到位率、追踪率和追踪到位率分别为32.5%、93.7%和58.7%。2005年市疾控中心初诊病人数、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数和新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数分别较2004年增加了59.0%、43.0%和20.4%。结论建立长效的肺结核病人转诊和追踪机制,加强全民防痨宣传和医务人员归口管理培训,规范肺结核疫情报告,可有效提高肺结核病人的转诊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06-2009年芜湖市非结防机构报告肺结核病人或疑似病人发现、转诊和追踪情况,评价全市肺结核病人发现及治疗效果。方法搜集芜湖市4个结核病项目实施单位的月报表、季报表、年报表和结核病专项督导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09年芜湖市结核病人报告发病率分别为89.38/10万、73.40/10万、75.35/10万和83.92/10万。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分别为88.52%、89.19%、91.30%和93.11%,初治涂阴结核病人治疗完成率分别为81.57%、87.77%、91.10和96.02%,非结防机构报告疑似肺结核病人转诊到位率34.01%、35.98%、63.25%和78.76%,追踪到位率分别为19.37%、33.00%、71.41%和85.41%。结论非结防机构报告疑似肺结核病人转诊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均有所提高,肺结核病人治愈率和治疗完成率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两年来孝感市综合医疗机构对疑似肺结核病人的转诊和结核病防治机构对转诊未到位的疑似结核病人的追踪情况。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项目执行期间,全市7个县(市)区综合医疗机构报告可疑肺结核患者5296例,转诊到结核病防治机构1831例,转诊到位率为34.6%,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到位1450例,追踪到位率为45.8%,转诊追踪共到位3281例,其中465例(32.1%)在结核病防治机构重新定诊为涂阳肺结核,转诊未到位的病人中传染性病人比例参照到位病人的比例,加强转诊和追踪工作,还可发现152例涂阳病人,可提高病人发现率。结论加强综合医疗机构对病人的转诊工作,提高结核病防治机构对综合医疗机构网络报告病人的追踪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