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节肽     
巴甫洛夫在一生中用很大精力研究神经系统对机体功能的调控作用,他的“神经论”思想一直深深地影响着医学的各个领域。英国人 Bayliss 和 starling 重复了巴甫洛  相似文献   

2.
哺乳类动物的血浆和组织中都存在着激肽体系,它包括凝血因子Ⅻ(仅血浆体系才有)、前激肤释放酶、激肤释放酶、激肤释放酶抑制剂、激肤原、激欣降解酶等等.  相似文献   

3.
内源性抗生素肽是指由基因编码的、动物(包括人类)细胞产生的抗菌分子,具广谱抗微生物活性,有的还有选择性肿瘤细胞毒性。其分子较小,肽链多在100个氨基酸以下。迄今已从不同种属动物(电虫、被囊动物、两栖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等)发现近100种。其基本的抗菌机制是:抗菌肽分子插入菌体外膜形成离子通道,胞外离子以依赖电压的方式进入胞内,引起菌细胞水肿而死亡。传统抗生素耐药菌株对其多无抗性。  相似文献   

4.
缩胆囊肽     
脑内含有某些肽类物质,它们是数十年来已知的外周激素,这一认识引起了神经生物学和内分泌学相应的变革。现在认为,所有外周肽类激素看来也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至少可以说在某一发育阶段是这样。反过来也一样,原来由脑分离出来的某些肽类物质,现在认为是外周激素。缩胆囊肽显然是属于前一类中的一种激素。脑和肠道之间存在着特别密切的关系,多数脑肽也起着肠道激素的作用。其中经典  相似文献   

5.
吞噬促进肽     
在生物的种系进化上,吞噬作用是一种比较古老的防御机能,也是研究得很早的一种免疫反应。1883年Metchnikoff就已比较详细地报道了吞噬现象的许多方面。一个世纪以来,免疫学得到了突飞猛进地发展,对于吞噬现象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但还有许多问题仍很模糊,例如关于吞噬功能的调节就是其中之一。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报道是很  相似文献   

6.
目的 筛选人膀胱癌P-糖蛋白特异性结合肽并合成鉴定.方法 利用表达获得的P-糖蛋白胞外段融合蛋白为靶蛋白,采用酶联板法筛选噬菌体随机12肽库,化学合成该特异性肽序列,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 从噬菌体随机肽库中筛选获得了与P-糖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阳性克隆,测序获得特异性结合肽序列.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特异性合成肽可与耐药细胞BIU-87/ADM结合,而与敏感细胞BIU-87不结合.结论 筛选获得的结合肽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可与特定的肿瘤细胞结合,表现出一定的肿瘤特异性;P-糖蛋白结合肽的筛选,为人膀胱癌多药耐药的靶向治疗结论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噬菌体随机七肽库筛选与人CD137特异结合的肽序列。方法以重组人CD137作为筛选分子,对噬菌体展示随机七肽库进行亲和淘选。经过5轮淘选后,共随机挑选23个噬菌斑并对其进行了扩增和测序,据此推导随机多肽的氨基酸序列。经夹心ELISA进一步鉴定噬菌体克隆与CD137的结合力。^3H-TdR法检测了噬菌体展示多肽对抗CD137Ab刺激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影响。结果5轮淘选所得的噬菌体回收率逐步提高,显示淘选过程对随机肽库有一定的富集效果。通过对阳性克隆的测序和序列比较分析,得到RPTQGAF、RPTQVAL、RPTQVAF的相似序列和与CD137L具有同源SRS序列的SRSRVRY、HRRPSRS肽序列,ELISA结果显示这5个克隆都有良好的与CD137的结合力。RPTQGAF、RPTQVAL、RPTQVAF和SRSRVRY4个噬菌体展示肽均能在体外抑制抗CD137Ab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论通过对噬菌体随机肽库的淘选,得到与CD137结合的相关多肽,为进一步研究CD137与配体结合的特异性位点及其拮抗性多肽药物设计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8.
抗肿瘤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eptide)是指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肽类物质。生物活性肽的结构可以从简单的二肽到较大分子的多肽[1]。1902 年,伦敦大学医学院的 Bayliss 和 Startling从动物的胃肠中发现了一种能引起胰腺分泌活动的物质,称为分泌素,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生物活性肽类物质[2]。此后,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的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快速原子轰击质谱测定法(fast atom bombardment mass spectromentry)、二维核磁共振(two dimensi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等技术的发展,对生物活性肽,特别是抗肿瘤活性肽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对此予以综述,并展望抗肿瘤生物活性肽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应用噬菌体肽文库筛选mAb F3特异性结合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应用噬菌体展示肽文库筛选可与汉坦病毒囊膜蛋白中和性单抗(mAb) F3特异性结合的配体肽。方法 以F3mAb为筛选配基,对噬菌体展示和随机12肽文加进行3轮生物亲和淘选;用夹心ELISA和竞争ELISA鉴定筛选克隆的结合特性,并进一步对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通过3轮生物淘选,能被抗体捕获的噬菌体克隆为21/22,ELISA测定显示,筛选到的噬菌体短肽能与F3mAb特异性结合。序列分析表明,7个阳性克隆氨基酸序列相同,均为-MHGPTKNQMWHT;同源性分析显示,该序列与HTNV/SEOV M蛋白G2区第750-759位氨基酸有较高的同源性。结论 本研究为基于表位水平的HFRSV特异性分子多肽疫苗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心肌肥大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肥大肽是一种新发现的心脏分泌的活性肽,为目前最强的致心肌肥大物质。现已克隆出心肌肥大肽的基因。心肌肥大肽通过促进心肌细胞生长及细胞间质增生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
神经激肽B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KB为含10个氨基酸的多肽,广泛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组织内。其生物学活性主要表现在使空腔脏器平滑肌收缩、松弛血管使平均动脉压降低、使心跳缓慢、离体大鼠脊髓神经元兴奋、以及收缩瞳孔括约肌缩小瞳孔,这些活性是通过激活NK-3受体实现的。其生物合成机制尚不清楚,前体为PPT-B。其受体含452个氨基酸,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组织,并克隆出NKB受体cDNA,表达部位亦很广泛,受体拮抗剂表现为很强的拮抗NKB的作用。NKBmRNA广泛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肽酶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可使NKB降解。  相似文献   

12.
1981年7月在日本京都召开了国际麻醉剂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Narcotic ResearchConference,INRC)重点讨论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生理和药理效应。8月在意大利勃来西亚召开了“调节性肽类物质”(regulatory peptides)国际讨论会。现根据两次会议中的某些内容及参观访问中的点滴见闻作一简短报道。  相似文献   

13.
成骨生长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骨生长肽 (OGP)在体内能增加骨形成 ,增加骨小梁密度 ,促进骨折愈合。其体外作用是促进骨髓基质细胞有丝分裂原和碱性磷酸酶活性 ,并促使基质矿化。此外 ,OGP可促进造血 ,包括促进骨髓移植物的成活 ,对放、化疗后骨髓的抑制有造血再生作用。  相似文献   

14.
耿淼  吴玉章 《免疫学杂志》2001,17(Z1):41-44
随着免疫学和组合化学的进展,肽疫苗研究已取得了极大成功,但在对其实验与应用中发现肽疫苗存在许多缺陷,导致免疫原性相对较弱.国内外根据其不足进行了多种修饰,以改善其免疫原性.本文对一些常用修饰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应用噬菌体肽文库筛选McAb F3特异性结合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噬菌体展示肽文库筛选可与抗汉坦病毒囊膜蛋白单抗F3特异性结合的配体肽。方法:采用protein-A亲和层析纯化的F3单抗为筛选配基,对噬菌体展示的随机12肽文库进行生物亲和淘洗,夹心ELISA、竞争ELISA鉴定筛选克隆的结合特性,并进一步对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通过3轮生物淘洗,能被抗体捕获的噬菌体克隆为91.7%(11/12);ELISA测定显示筛选到的噬菌体短肽能与F3单抗特异性结合;序列分析表明7个阳性克隆氨基酸序列相同,均为-MHGPTKNQMWHT,同源性分析显示该序列与HTNV/SEOV M蛋白G2区第750-759位氨基酸有较高的同源性,结论:获得了具有良好结合活性的模拟表位肽,为基于表位水平的HFRSV(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特异性分子多肽疫苗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一种高效的筛选跨膜受体靶向肽的噬菌体展示新方法,据此筛选出组织因子( TF) 高亲和力靶向肽。方法: 分别以纯化TF蛋白和具有TF高特异性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为靶标,用噬菌体七肽库进行序贯筛选(受体-细胞序贯筛选法,STRCA法),ELISA初步鉴定噬菌体克隆对HT-29亲和力。对噬菌体克隆进行测序,利用竞争抑制 ELISA比较各合成肽的TF结合力。重复实验检测筛选结果的可靠性。结果: 经过5轮筛选,与TF结合的噬菌体得到了富集,回收率由(2.25×10-4)%增加到(1.32×10-2)%;ELISA结果显示30个克隆中,阳性率为76.7%。噬菌体测序结果中,4种合成肽(分别命名为A、B、C、D肽)中A肽序列重复率为23.3%(7/30),B肽为23.3%(7/30),C肽为26.7%(8/30),D肽为10.0%(3/30);E肽为A、B肽合成的复合靶向肽。经竞争抑制 ELISA比较5种肽的TF亲和力,其IC50分别为3.25 nmol/L、6.72 mol/L、3.24×103 mol/L、2.08×102 mol/L和45.77 mol/L。重复实验所获得的阳性噬菌体克隆序列与第1次实验相比,重复率为33.3%。结论: STRCA法是一种理想的筛选跨膜受体靶向肽方法,采用该法获得的TF靶向肽对TF具有高度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7.
点突变p53肽诱导肽特异性CTL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点突变p53肽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的可能性,为其作为肽疫苗用于肿瘤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人工合成小鼠点突变p53肽P132F(LNKLFFQL,132Cys→Phe突变),与不完全弗氏佐剂(IFA)或RIBI佐剂(RAS)混合,皮下免疫C57BL/6小鼠,分离脾细胞体外用肽再刺激,诱导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并以51Cr释放法检测其杀伤活性。结果P132F肽加上IFA或RAS免疫小鼠,均能诱导肽特异性CD8+CTL;低剂量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能增强肽免疫效果。结论所用突变的p53蛋白具有免疫原性,提示来源于突变p53的抗原肽有可能作为肽疫苗用于临床肿瘤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8.
新的活性肽不断地被发现,对已知多肽激素的功能又有了新的认识。重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课题如生长发育、细胞分化、大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从噬菌体展示随机肽库筛选获得的内毒素结合肽模拟肽进行体外拮抗内毒素活性鉴定.方法 采用FMOC固相合成法化学合成内毒素结合肽模拟肽P11,并进行拮抗内毒素活性和细胞毒性测定.结果 亲和ELISA检测显示P11与LPS有较高的亲和力,通过生长曲线和流式细胞学分析细胞周期显示P11对人U937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流式细胞检测显示P11呈剂量依赖性抑制FITC-LPS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结合.细胞因子生成抑制实验显示10 μg/ml P11可显著抑制LPS诱导PBMC和U937细胞TNF-α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结论 体外活性鉴定结果表明化学合成的模拟肽P11可抑制LPS诱导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20.
<正> 神经激动肽P物质(SP)、神经激肽A(NKA)及神经激肽B(NKB)参与众多的生理学过程,包括痛觉传递、炎症、支气管收缩、平滑肌收缩、唾液分泌、血管扩张、及细胞免疫反应(Pernoal:Pharmacol Rev 35:85,1983;Mantyh et al:Peptides 10:627,1989)。然而,只有使用高效,特异及代谢稳定的受体拮抗剂,才能判断内源肽在所观察的生理或疾病状态下是否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