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机械通气治疗哮喘持续状态是近年来的新方法,我科采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成功地救治了6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的患者。首先要取得患者的信任及配合,机械通气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并做好解释及疏导工作。机械通气的成功与否除了根据病情及血气调整适当的呼吸参数外,还与气道管理紧密相关,气道管理方法包括气道湿化、温化、雾化和正确的吸痰方法。仔细观察呼吸机的运转情况。对报警及时处理。机械通气可能引起气胸、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应严密观察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2.
哮喘持续状态机械通气的应用浙江省三门县人民医院(317100)暨利军目前一般认为哮喘的发病与变态反应,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炎症反应及气道高反应性等因素相关。那些经数日常规药物治疗病情恶化的"哮喘持续状态"患者,除气道高反应性外,还多伴有支气管粘膜及粘膜...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多数病人经合理的抗炎、平喘治疗、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纠正酸中毒可得到缓解。但有部分病人虽经积极治疗哮喘仍持续发作,生命垂危。2000~2001年本科室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治疗方法配合急诊内科成功抢救5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伴呼吸衰竭及心功能不全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雾化吸入酚妥拉明终止重症支气管哮喘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对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机械通气治疗无效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经人工气道给予雾化吸入酚妥拉明5-10mg,在持续监护下给予固定潮气量,观察患者气道峰压的连续变化。结果:患者的气道峰压雾化后明显下降,喘息终止。结论:雾化吸入酚妥拉明对控制气道压、终止支气管哮喘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气道冲洗吸痰法与常规吸痰法的比较和临床护理实践。说明应用气道冲洗吸痰法,可以控制哮喘的诱发因素,缩短哮喘持续状态的发作时间。达到对哮喘持续状态病人机械通气时的临床护理目的通过气道冲洗吸痰法与常规吸痰法的比较和临床护理实践。说明应用气道冲洗吸痰法,可以控制哮喘的诱发因素,缩短哮喘持续状态的发作时间。达到对哮喘持续状态病人机械通气时的临床护理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沙丁胺醇雾化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高州市人民医院内科ICU收住的62例危重哮喘患者给予沙丁胺醇雾化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吸气气道峰压(PIP)、吸气平台压(Pplat)、每分钟通气量(MV)、心率(HR)、呼吸频率(RR)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哮喘持续状态明显缓解,血气分析无异常,PIP、Pplat下降,MV、HR、RR明显改善.结论 对危重哮喘患者给予沙丁胺醇雾化联合机械通气治疗,临床疗效好,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患者经济负担减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白柯  赵施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4813-4814
目的探讨面罩式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6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持续鼻导管吸氧;治疗组(34例)给予面罩式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后及治疗期间症状体征变化、经皮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和最大通气量。结果治疗组症状及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面罩BiPAP辅助通气治疗哮喘有较好的疗效,是治疗急性重症哮喘和哮喘持续状态的一种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8.
常频喷射通气抢救哮喘持续状态吕祝庆(浙江省丽水地区医院,丽水323000)哮喘持续状态如经各种药物积极治疗无效,呼衰继续加重,常需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最近我们收治的1例哮喘持续状态患者,经药物治疗无效后加用常频喷射通气抢救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1病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制动态气囊压力监测系统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在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4例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采用自制动态气囊压力监测系统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对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进行管理,对照组62例采用间断气囊内压力监测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对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进行管理。比较两组在通气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和平均ICU住院时间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19.35%,对照组VAP发生率53.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38,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20.6±4.3)d,对照组住院时间(38.3±9.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4,P〈0.01);观察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17.2±7.6)d,对照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20.3±9.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P〈0.05)。结论自制动态气囊压力监测系统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对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进行管理可有效预防VAP的发生,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在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对PetCO2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处理以指导人工气道的管理,提高临床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07年至2009年收治ICU治疗的108例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连续PetCO2监测,对异常的数值、图形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记录到8种212例次PetCO2异常波形和数值中,异常发生率为13.40%。其中呼吸环路及气囊漏气、分泌物阻塞、气管位置不当占较大比例。结论机械通气患者通过持续的监测PetCO2数值和波形曲线变化,可及时发现异常的情况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完善人工气道的管理,显著提高了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哮喘持续状态机械通气的监测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并严密监护是抢救哮喘持续状态的重要手段。现将我院应用呼吸机治疗哮喘持续状态过程中的监测与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7年 10月~ 2 0 0 1年 12月 ,我院呼吸内科共收治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者 15 3例 ,其中发生哮喘持续状态 4 7例 ,占 3 0 .7%。行机械通气3 6例 ,男 2 1例 ,女 15例 ,年龄 2 3~ 61岁 ,平均年龄3 4± 8.7岁。 3 6例机械通气患者中自动出院 4例 ,死亡 3例 ,治愈 2 9例 ,治愈率 80 .6%,…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机械通气联用丙泊酚治疗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观察,总结护理经验。方法:观察21例机械通气联用丙泊酚治疗的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对比机械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观察临床治疗过程中如何监护和落实护理措施。结果:21例患者24h内呼吸困难症状显著缓解,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迅速改善,与机械通气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1周内全部撤机,治愈出院,无严重护理并发症。结论:使用机械通气联用丙泊酚治疗危重症哮喘过程中,临床护士除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气道管理外,必须重视通气指标的监测、治疗期间丙泊酚维持量的观察,监测心电图、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动态监测血气分析,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  相似文献   

13.
哮喘持续状态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呼吸衰竭、循环衰竭。目前治疗中反复大剂量应用β2兴奋剂可导致闭锁肺综合征。本文着重介绍在原单位中心监护室工作期间护理严重哮喘持续状态、闭锁肺综合征经消除自主呼吸,联用机械通气和肌松剂治疗的体会。在临床护理中针对此类病人的特点,加强了气道管理、呼吸机各参数的监测、严密观察药物疗效,正确合理使用肌松剂和加强撤机前的护理。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未因护理不当而发生各种并发症。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45岁,因反复气喘3年加重1天而急诊入院。患者常因受凉等引起哮喘发作,而均以氨茶碱…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在治疗重症哮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护理经验.方法 对24例重症哮喘患者在机械通气的基础上采用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观察和比较支气管肺泡灌洗前后患者动脉血气及气道阻力变化情况和观察灌洗过程中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支气管肺泡灌洗后患者动脉氧分压( PaO2)、血氧饱和度(SaO2)较灌洗前升高,气道峰压(PIP)较灌洗前降低,灌洗前后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灌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在机械通气的基础上采用纤支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是治疗重症哮喘有效手段.做好灌洗前后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机械通气联用丙泊酚治疗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观察,总结护理经验.方法:观察21例机械通气联用丙泊酚治疗的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对比机械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观察临床治疗过程中如何监护和落实护理措施.结果:21例患者24 h内呼吸困难症状显著缓解,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迅速改善,与机械通气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1周内全部撤机,治愈出院,无严重护理并发症.结论:使用机械通气联用丙泊酚治疗危重症哮喘过程中,临床护士除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气道管理外,必须重视通气指标的监测、治疗期间丙泊酚维持量的观察,监测心电图、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动态监测血气分析,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持续温化系统对非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湿化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1年2月,入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SICU行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进行非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持续温化系统,对照组采用输液泵持续向人工气道滴注湿化液。观察两组患者之间的痰液粘稠度及湿化效果。结果实验组痰液稀释程度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温化系统能提供非机械通气人工气道最佳的湿化状态,预防呼吸道湿化不足的并发症等,研究结果明显优于输液泵持续向人工气道滴注湿化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异丙酚在重症哮喘机械通气时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重症哮喘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压力、血流动力学和氧合的作用。方法:30例重症哮喘患者静注异丙酚50mg后立即行气管插管。15例重症哮喘机械通气患者观察应用异丙酚50mg前及用药后2、5、10、15和30min气道峰值压(PIP)、气道平台压(Pplat)、血压(BP)、心率(HR)和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PIP、Pplat、BP和HR于应用异丙酚后2、5、10、15和30min均明显降低(P<0.001),在用药后5min最低(P<0.001)。SpO2在用药后5、10、15和30min均明显升高(P<0.001),在用药后30min最高(P<0.001)。结论:重症哮喘机械通气患者静注50mg异丙酚具有安全镇静和支气管扩张作用,异丙酚可用于严重哮喘患者的气道插管及机械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18.
庄丽 《现代康复》1998,2(9):1033-1034
通过气道冲洗吸痰法与常规吸痰法的比较和临床护理实践。说明应用气道冲洗吸痰法.可以控制哮喘的诱发因素.缩短哮喘持续状态的发作时间。达到对哮喘持续状态病人机械通气时的临床护理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泡灌洗术联合机械通气对老年重症哮喘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联合肺泡灌洗术、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气道功能、炎症介质含量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FEV1、FVC、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CRP、TNF-α、IL-6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泡灌洗术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缓解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人工气道护理管理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2例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人工气道管理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结果:实施有效的人工气道管理后,本组患者拔管后痊愈181例。结论:实施有效的人工气道管理可使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缩短,促进治疗和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